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乾隆二十一年(1756),一个偶然的机遇,让纪晓岚走近皇帝身边。那时他三十三岁,还是翰林院的庶吉士。时任吏部尚书的汪由敦推荐他纂修《热河志》,当年八月,乾隆奉皇太后自圆明园启銮巡幸木兰,汪由敦又奏请皇上让纪晓岚扈从,理由是可以到热河实地考察,于是他开了以庶吉士的身份扈从皇帝出行的先河。

汪由敦字师茗,号谨堂,浙江钱塘人,雍正元年(1723)充明史馆纂修官,即闻名翰林。雍正二年(1724),中二甲第一名进士,授编修。他学问淹通,朝廷大制作必属之,为士林宗仰。汪由敦在六部皆任过官职,他能识才、爱才,才华初露的纪晓岚自然就得到了他的垂青。

扈从皇帝出行是纪晓岚命运的转折。

乾隆皇帝喜欢写诗,一路上随口吟咏,每成一诗,即传示近侍臣工,联句唱和。纪晓岚因此写了十七首“恭和圣制”的御览诗。

这些“御览诗”,虽以歌功颂德为旨归,但也从另一个方面显露了纪晓岚的才华。

如《恭和御制晚荷元韵》:

天然清韵出群芳,

晚放犹余冉冉香。

秋露如珠莹妙相,

塞塘似镜映仙装。

山中桂树同留月,

木末芙蓉共拒霜。

岂是莲心偏耐冷,

恩波只有御沟长。

《恭和御制山店元韵》:

秋心澹沱画难成,

卜筑谁人此力耕。

茅屋几家藏碧树,

疏篱一带露红荆。

迎銮从未劳供饭,

近塞何曾识战征。

久在豳风图里住,

庶民均有献豜情。

那些酬唱之作真是才情奔放。纪晓岚还记得当时乾隆皇帝读到他写的《恭和御制行围即事》中一节,高声吟哦:“猎猎风声大漠秋,高原塞马力初遒。旌旗影带寒云卷,组练光含晓日浮。霜隼盘空争搏击,天狼避箭敢迟留。中黄奋欲摧凋虎,荷戟深岩更一搜。”乾隆皇帝击节直呼“好诗”。颇得“天语嘉奖”的年轻庶吉士纪晓岚,由此进入皇帝的视野。

在去热河途中,过古北口,车马壅塞,就旅舍小憩,见壁上一诗,已剥落过半,唯三四句可辨。这留下的两句诗,让纪晓岚眼前一亮,他不禁高声吟诵出来:“一水涨喧人语外,万山青到马蹄前。”纪晓岚认为,仅就留下的这两句诗来说,作者一定是个能独抒性灵的诗人,这两句诗也可以同“云中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相媲美,遗憾的是不曾留下诗人姓名,但这两句诗牢牢刻在纪晓岚的脑海中,以至于成就了后来的一段佳话。

第二年,乾隆皇帝二巡江浙,纪晓岚写出《二巡江浙恭纪三十首》,这三十首五言诗,以时间为序,从起驾写到回銮,韵律上则按照通行的平水韵,上平声、下平声共三十韵顺序写出,毫厘不敢假借。进呈御览,皇帝大悦。

这些诗篇,不乏有清丽的语言和奇特的意象。纪晓岚与钱大昕以能诗名噪翰林院庶吉士馆,遂有“南钱北纪”之称。 V5Gdm3yXzQF71NfCxr3Wo/+SujH9mo+hfldZ7Sw+D2O6BA95jjjl/k/bknkRSzd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