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这魏征本是河北巨鹿曲城人,他的父亲在北齐时曾经担任过长留县令,虽是小官,但毕竟是书香门第,只可惜他的父母死得早,也没有留下什么遗产,所以家里穷得很。
魏征这个人虽然贫穷,但志向远大,很有抱负,他最喜欢的是读书,天文地理、经史子集无一不通,文韬武略更是少有人匹敌,但遭逢乱世,他又有惊人的洞察力,看杨坚和杨广父子的作为,就预知天下必将大乱,英雄要待时而动,择主而侍,他自己又不会做生意,到官府里溜须拍马,混个小吏做做,他更是不屑,于是就出家当了道士,勉强填饱肚子,专心读书,研究天下大势。
武阳郡丞元宝藏有一次到魏征所在的道观游玩,偶然见到魏征,双方聊了一会儿,知道魏征有非凡的能力,恰好元宝藏想要响应李密,就邀请魏征加盟。魏征也知道李密的经历,知道这是个大英雄,他也想趁势结识李密,于是就答应了元宝藏,做了他的典书记,所有的公文都由魏征办理。
魏征这样就随元宝藏一同上了瓦岗山,归附了李密。李密最初并不认识魏征,但他从元宝藏上报的公文中,猜测元宝藏身边一定有高人,就打听公文是何人所为,一问才知道是一个叫魏征的,连忙召见,于是两人一见倾心,李密就把魏征留在自己身边,担任参谋的职务。
魏征看李密这么看重自己,就把自己对天下形势的看法和分析,写成了十篇奏折,上书李密,对怎样发展,怎样壮大,怎样角逐天下,都有鞭辟入里的分析和独树一帜的见解,李密读后,不住的称赞,但李密这个时候显示了自己的局限性,他是个见事不深的人,缺乏高瞻远瞩的眼光,所以对魏征的建议,竟然束之高阁,魏征由此知道,李密也成不了大器,于是郁郁寡欢。此时恰好李勣已经攻占隋朝最重要的战略要地黎阳,缴获大批战略物资,并开仓放粮,赈济远近的老百姓,魏征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英雄,日后前途相当远大,于是就非常想接纳他,于是就向李密提出,去黎阳帮助李勣放粮。
魏征和李勣早就认识,但因为没有在一起工作过,所以只是泛泛之交,这一次二人共事,朝夕相处了一段时间,无话不谈,共论天下大势,相互之间有个更深的了解,两人是越说越投机,成了一对交情很深的好兄弟。
魏征这个大知识分子,原来并不为人所看重,通过李勣的介绍,他的才华逐渐为众人所服,因此魏征得以和李密帐下的著名将军秦叔宝、程咬金也成为好朋友。
那秦叔宝原来是隋军将领来护儿手下的士兵,镇守山东,因为作战勇敢,武艺高强,凡战则冲锋陷阵,屡建奇功,被一级一级提拔为军官,后来到了张须陀手下,参加对瓦岗山的征讨。张须陀被杀后,带领部队不得已投降,上了瓦岗山。
那程咬金本是个团练出身,遭逢乱世,在家乡带领几百人马,保境安民,看李密的势力越来越大,自己的人马实在不足以保境安民,于是就上山归附了李密。李密手下有这么一大帮文臣武将,更是如虎添翼,声势浩大,不可一世。
翟让看到李密如今这样风光,原来不过是自己手下的一个马仔,心里就很有些失落感,他这个人啊,就是不明白一个道理,此一时彼一时也,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当初既然选择了退出,把第一把手的位子让给了李密,就要为自己的承诺负责,不能首鼠两端,看别人比自己风光了,心里就受不了。
翟让毕竟是修养不够,言谈举止之间,就有些对老大李密不恭,况且瓦岗山上他还有一帮自己的弟兄,是他的铁杆,这样就对李密构成了威胁。李密是何等聪明人哪,现在手下又指挥了近二十万人马,自然不会听任他翟让再出来搅局,于是不动声色地就安排了局子,在一次请翟让赴宴的时候,埋伏了刀斧手,一声号令,伏兵尽出,当场把翟让和手下的亲兵剁成了肉泥。接着是大清洗,凡是和翟让关系亲密的,统统被剪除。
李勣本来也是跟着翟让一起来的,他在逃跑时被士兵砍伤了脖子,不是王伯当及时出面制止,估计已经被砍成了肉泥。
李勣伤势很重,王伯当佩服李勣是个英雄,就在李密面前为他说情,让李密放过他,今后或许有大用。
李密点了点头,当场冲李勣说:“兄弟,你没事,我一向就很敬重你,你是第一个拥戴我当老大的,这个情谊我不能不还。今后我们还要勠力同心打天下呢!”
李密立即命令手下把李勣抬到自己的住处,安排医生为他疗伤,李密亲自伺候他吃药,李勣很是感激,从此视李密为主子,死心塌地地跟了李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