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

在探讨20世纪分析哲学是否产生了真正的大师,比如像笛卡尔或康德那样的不朽人物时,斯特罗列举了哲学家之所以伟大的五个标准:哲学家必须贡献于哲学的全部或几乎全部主要领域,必须有原创性,所留遗产的内容和规模都产生了学术的评注资料库,对人文学科的相关领域产生影响,如果她或他不在世该领域将截然不同。 在分析了分析哲学领域的诸多人物之后,斯特罗认为维特根斯坦在所有候选人中最强有力:维特根斯坦改变了一整代人的思维,有大量二手评注文献,著作数量巨大,覆盖了哲学的整个领域并对非哲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哲学的独创性超过所有其他分析哲学家。 在本书中,所有上述五条标准不同程度上都会涉及,但现在所要论及的是第三条,即维特根斯坦哲学产生了海量的评注资料,使他的学术构成单独的一部哲学史。著作执行人(Literary Executors)需要对他的遗著进行费时费力的整理,而解释他的海量文献更是需要选编整理,这些工作促成了作为研究对象的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史,并展现着这位哲学家独有的解释语境。

第1节 维特根斯坦著作的整体清理

维特根斯坦《遗著》( Nachlass ,大约20000页)的原稿目前大部分保存于剑桥的Wren图书馆、牛津的Bodleian图书馆和维也纳的奥地利国家图书馆。这些《遗著》的整理出版本身便是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的基础性支撑工作,一直处于维特根斯坦哲学史的核心。有学者将这一编辑过程概括为“两轮”、“七级阶梯”。 [1] 关于每一单行本的整理、编辑、出版、翻译、再版等内容,我们将在解释史的每一阶段加以说明。一些文本选编甚至从20世纪60年代便已开始。但这里,笔者仅就维特根斯坦遗著的整体清理情况先行加以交代,而且只能提供整理过程的一些主要节点。

一、“维特根斯坦文稿”(1969)

对维特根斯坦遗著进行搜集、登记、清理并整理出目录的主要工作,是由他的著作执行人之一冯·赖特(Georg Henrik von Wright,1916—2003)承担的(其他两位执行人主要进行以代表作或者作者为中心的编辑整理)。也正是通过他艰辛的编目和命名, Nachlass 才成为一个专用语,遗著才获得了真正的综览,并与维特根斯坦的主要著作关联起来。在维特根斯坦逝世将近20年的1969年,冯·赖特终于在美国《哲学评论》发表了“维特根斯坦文稿”一文,编成了维特根斯坦遗著的文献目录,并对其中某些条目给出评论。该文献后来多次修改,最终纳入他1982年出版的《维特根斯坦》一书。 [2] 此后,该文献1993年做过大幅度修正,2003年依然有所补充。

冯·赖特对维特根斯坦前后期著作遗著的来源情况以及最终存放地进行了详细说明,前后追踪时间将近30年。不仅发现了维特根斯坦自己存放的遗著,而且从跟维特根斯坦有关的亲人、老师、朋友、学生(罗素、摩尔、魏斯曼、斯通巴罗夫人、安斯康姆等)那里获得了残余的材料。这些逐渐形成已知的维特根斯坦完整遗著。材料搜集的辛苦,追踪者的执着,由此可见一斑。

冯·赖特将维特根斯坦遗著分为五组:第一组,维特根斯坦手稿;第二组,口述给打字员或本人准备的打印稿;第三组,对同事或学生口述的记录稿;第四组,谈话和讲座的笔记;第五组,往来书信。 前三组属于维特根斯坦可以直接负责的著作的文稿。从第一组到第二组的顺序大致是,先有草稿,接着形成初稿(共有两个系列的初稿本,第一个系列包括写于1929—1940年的18卷本,第二个系列包含1940—1949年的16个手稿本),根据初稿向打字员口述(一边口述一边仍有修改)。第三组文稿在目录中占11或12条。第四组笔记相当多。由于其中一些文稿没有注明时间,所以编者根据研究甚或猜测做了编序。

维特根斯坦文稿的目录编号规则如下:手稿开始于第101号,打印稿开始于第201号,口述笔记开始于301号。有些条目又被分成a、b、c等。用引号表示维特根斯坦自己的题目,编者和执行人提出的名称不用引号,但加了前缀“称作”或“所谓的”。除了标注,文稿语言是德文。所注的页码并非都是维特根斯坦标出的。 手稿从101到182,打印稿从201到245,口述笔记从301到311。冯·赖特共对约83条做了特别评论。

该文献还对维特根斯坦逝世后文稿的出版工作做了说明,并指出“使维特根斯坦的整个哲学能够公之于众,这花费了我们三十年的时间”(实际上时间更长),并最终使体现维特根斯坦主要时期的所有著作都出版了。 文献附录了维特根斯坦生前出版的著作以及维特根斯坦的书信。该文献后来由詹姆斯·克拉克和阿尔弗莱德·诺德曼增加了对“维特根斯坦文稿”的补充以及附录“维特根斯坦书信”的补充。

对于了解维特根斯坦遗著构成和出版情况来说,这是第一个值得重视的文献。后来所有关于维特根斯坦遗著的讨论,都无不从这一目录开始,至多前面加了“MS”“TS”等标识。

二、《维特根斯坦:两个来源目录和一份参考文献》(1993)

毛利(André Maury)最早对《字条集》和《哲学研究》进行遗著的逆溯研究,查找了两本著作每个评论在遗著中的具体编目、页码和写作时间。 [3] 或许受到毛利的影响,在作为1993年第7期卑尔根大学维特根斯坦档案馆研究报告的这份文献中,比吉斯(Michael Biggs)和皮奇勒(Alois Pichler)提供了已出版维特根斯坦著作的两个来源目录和一份参考文献。对于想研究维特根斯坦著作的详细来源,并进行文本互参的学者来说,这是一份难得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将维特根斯坦已出版的著作和遗著(冯·赖特所制定的目录清单)进行对照,便于学者逆溯这些著作各个部分的出处。

来源目录中,一份是文本来源目录,这一目录将维特根斯坦已出版著作进行历时的来源再现,不管是生前出版还是死后出版,不管单条还是成组,无论英文或德文,无论出版还是再版。对于文献来源,目录进一步追溯到图书馆或康奈尔大学的影印卷本。该目录还包括已经出版但未在遗著之中的内容,比如书信、讲演和对话的笔记等。所有这些内容以栏目对照的方式清楚呈现出来。在详细陈列这些对照之前,目录还对这些手稿、打印稿和听写稿提供了一个综览的时间表。 [4] 这份文本来源目录中很多内容会以相同或相近方式出现在不同手稿、打印稿和著作中,清晰地反映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发展、工作方式和表达风格。

另一份是图形来源目录,这是截止当年未受关注的部分。作为手写且难以复制的非文本格式,图形、图画(大约500幅)是维特根斯坦著作中重要的特定部分,是反映维特根斯坦哲学方法的重要方面。但是因为它们难以进行计算机和电子处理,只能复印或扫描,因而一直处于被疏忽的角落。该目录提供了维特根斯坦所使用图形的详细的来源清单。 [5] 但是,鉴于图形难以复制这一特性,这份目录只包含冯·赖特目录的手稿和打印稿部分(101—245),没有包括像《蓝皮书和褐皮书》这样的听写稿。同时,这份目录根据已经出版的著作,而不是遗著,而且依照所有出版著作的第一版,但对其他版本做了注解。

在文本来源目录和图表来源目录的呈现之后,这份报告还提供了维特根斯坦已出版著作的一份详细文献清单。该清单将维特根斯坦著作又细分为6部分:部分I是冯·赖特目录101—311所没有的维特根斯坦著作,部分II是冯·赖特目录101—245的维特根斯坦著作(手稿和打印稿),部分III是冯·赖特目录301—311的维特根斯坦著作(听写稿),部分IV是讲演和对话笔记(选本),部分V是书信集(选本),部分VI是德文专论和选集。

在冯·赖特目录基础上进行已出版著作与来源的对比陈列,对于那些想更深入考察文本依据和更详细研究维特根斯坦思想演变过程的人来说,具有重要的辅助和引导作用。毕竟遗著蕴涵着已出版的著作所难以容纳的文献资料和思想轨迹,对于解释维特根斯坦思想来说是不可替代的资源。

维特根斯坦已出版著作还由麦金农(Alastair McKinnon)制作了数字版,运行在MS-DOS系统上,并提供软盘,方便研究者进行维特根斯坦用词的统计分析。1993年又在过世大师系列中出版维特根斯坦已出版著作的Intelex电子版。这些都方便学者对已出版维特根斯坦著作的阅读和研究。 [6]

三、各种读本、选集和文集

1969年第一次出现维特根斯坦著作专题选本,葛拉格尔(G. G. Granger)编选的《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在巴黎出版,并附有历史批判性导论。1970年寇珀(Christopher Coope)等4人编制了《维特根斯坦工作手册》( A Wittgenstein Workbook ),将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打通,确定了18个主题,并以《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为主,以其他当时已经出版的维特根斯坦著作为辅,编订了每一主题的支撑资料,以及其他哲学家和解释者的参考资料。不同于当时流行的将维特根斯坦前后期看作两种哲学,该手册极为强调维特根斯坦思想的连续性,所以每一主题都为前后期哲学所共有。 [7] 肯尼(A. J. P. Kenny)1994年主编了《维特根斯坦读本》( The Wittgenstein Reader ),遴选的内容来自《逻辑哲学论》、《大打字稿》、《哲学语法》、《蓝皮书》、《关于心理学哲学的评论》、《关于美学、心理学和宗教信仰的讲演与对话》、《哲学研究》、《关于数学基础的评论》、《纸条集》、《论确实性》等著作。

著作选集(文集)有如下几种:

(1)《著作集》( Schriften. Frankfurt: Suhrkamp,1960年起)8卷本,卷1包括《逻辑哲学论》、《1914—1916年笔记》、《哲学研究》(1960),卷2《哲学评论》(1964),卷3《维特根斯坦与维也纳小组》(1967),卷4《哲学语法》(1969),卷5包括《蓝皮书》、《哲学观察》、《纸条集》(1970),卷6《关于数学基础的评论》(1973),卷7《关于数学基础的剑桥讲演录:1939》(1978),卷8《关于心理学哲学的评论I、II》(1982)。

(2)《著作版》( Werkausgabe . Frankfurt: Suhrkamp, 1984)8卷本,卷1包括《1914—1916年笔记》、《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卷2《哲学语法》,卷3《维特根斯坦与维也纳小组》,卷4《哲学语法》,卷5包括《蓝皮书》、《哲学观察》,卷6《关于数学基础的评论》,卷7包括《关于心理学哲学的评论I、II》、《关于心理学哲学的最后著作I》,卷8包括《关于颜色的评论》、《论确实性》、《纸条集》、《文化与价值》。

如上两个版本的8卷本维特根斯坦著作集是后来各种修订、重排版本的基础,为迄今收录最全的西文维特根斯坦文集。

(3)维特根斯坦转型期思想的《维也纳版本》( Wiener Ausgabe ,New York: Springer,1994年起)13卷,内多(Michael Nedo)主编,包括1929年至1933年所谓“转型期”的维特根斯坦手稿和打印稿,版本样式尽力复制维特根斯坦笔记稿本,除每卷英文“导论”外,正文内容全部为德文。卷1《哲学评论》(MS105、106),卷2《哲学观察》和《哲学评论》(MS107、108),卷3《哲学观察》和《哲学评论》(MS109、110),卷4《对哲学的评论》、《对哲学语法的评论》(MS111、112),卷5《哲学语法》(MS113、114之第一部分),卷6《哲学评论》主体笔记(MS152a、153b、155、154),卷7《大开面一至四卷概要》(TS208、210),卷8《大开面手稿五至十卷概要》(上下,TS211),卷9《哲学评论》剪切稿本(TS209),卷10《字条集》(TS212),卷11《大打字稿》(TS213—218),卷12《大打字稿》左页补充加工(TS213左页),卷13《大打字稿》右页补充加工(TS213右页)。

四、《维特根斯坦遗著集:卑尔根电子版》(2000)

维特根斯坦研究者越来越意识到遗著的重要价值,不满足于甚至不满意于已经出版的著作(尤其鉴于过多的编辑痕迹),而且依据遗著而获得的研究在80到90年代已经日益精深系统,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接近遗著,即便是微缩胶卷和转录材料,能够接近的仍然是少数人,因为它们并不是免费公开的。学者们一直在渴望通过改变工作方式,在电子资源中获得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完整形象。他们如此期待维特根斯坦遗著的完全电子版,以至于认为如果人们能从更大的工作背景去看的话,将使维特根斯坦已出版著作变得更可理解,从这一更大的工作背景看,也更易于抓住维特根斯坦所关注的问题。 [8] 这样,如何将遗著尽早变成可以公开使用的资源便成为一个紧迫的任务,遗著编辑工作也从“第一轮”的纸质编辑走向“第二轮”的电子化编辑。

维特根斯坦遗著最初由三位著作执行人编辑处理,1969年所有遗著都转交给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根据著作执行人和三一学院的协议,成立了两个机构:一个是执行版权的受托董事会(Board of Trustees),一个是负责遗著编辑出版的编辑委员会(Committee of Editors)。这两个职能上独立的委员会,成员却绝大部分重复着。机构的成立对于编辑出版维特根斯坦著作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实际整理出版全部遗著却不是一件容易事情。尽管从1967年起,维特根斯坦遗著就有了版权属于康奈尔大学的微缩胶卷版,但它们一方面受制于美国版权,另一方面除了想终身投入研究版本、字迹研究的学者,这些材料实际上无法使用,因为它们都处于未翻译、未编辑、未转录的状态。

编辑维特根斯坦遗著的完整版工作开始于1975年。图宾根大学档案馆成立了一个工作团队,负责人是内多(Michael Nedo)和赫林格(H. J. Helinger),成员包括诺瓦克(R. Nowak)、罗索(M. Rosso)和舒尔特(J. Schulte)。该工作基于三位著作执行人和图宾根维特根斯坦档案馆1974年10月19日签订的一份协议。但是,出于多种原因(赫林格认为主要原因之一是内多无法指导组织这一项目,而内多本人也的确不是维特根斯坦研究专家),图宾根项目最终于1980—1981年彻底失败,尽管从事了一些有效的转录和整理,但并没有被后来的项目所使用。

从1981年到1990年,内多又得到奥地利政府研究基金的反复资助,开始了第二个项目,但是最终还是没有产生申请基金时所承诺的任何结果。这一不断无效的过程也引发了学者们对于是否需要借助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数据库来研究维特根斯坦的质疑。与此同时,这一项目的不成功还耽误了其他同时进行的编辑工作的出版(与著作执行人的合同最终终止于1993年)。

第三个项目是挪威维特根斯坦学者所进行的项目。该项目实际上从1981年便开始,挪威一些大学哲学系的研究者组成委员会,旨在制作维特根斯坦文献的计算机可读文本,展现维特根斯坦文本的变化、修正和更改,得到各种国内基金的支持。这一工作产生了《1988年挪威维特根斯坦项目报告》(负责人为Claus Huitfeldt和Viggo Rossvaer),但是他们的进一步工作则因为没有获得版权而一度停止,直到1990年5月3日才得到著作执行人的最终授权,并正式成立卑尔根大学维特根斯坦档案馆(WAB)。 [9]

挪威维特根斯坦学者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1998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维特根斯坦遗著集:卑尔根电子版》( Wittgenstein’s Nachlass: The Bergen Electronic Edition , BEE)第1卷,包含4000页反映维特根斯坦中期阶段的文献。第2卷出版于1999年。2000年出版包括4个CD-ROM的完整版。至此反映在冯·赖特目录的维特根斯坦遗著终于获得了可向大众公开使用的形式。 [10] WAB如今成为国际维特根斯坦研究重镇,在新世纪维特根斯坦哲学的文本电子化和国际合作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2000版电子资源在运行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缺陷、错误和问题 ,不仅需要修正而且还需要补充新的功能。这其中包括收集纳入其他的维特根斯坦一手资料(冯·赖特目录之外所发现的材料),资料源扩大到维特根斯坦传记和文化背景评论,提高参考系统的功能,增加进一步的元数据,进行更有活力的编辑。所有这些工作都使学者们期待着改进新版的BEE,尤其是期待数字化研究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理解的重新定位,尽可能降低已出版维特根斯坦著作的“编辑干预”。有学者乐观地估计,通过“数字维特根斯坦研究”的彻底转变,维特根斯坦研究能够彻底摆脱其遗著编辑出版以来阐释者和编辑者所形成的前见和偏见,通过“超文本”和“超路径”完整再现维特根斯坦哲学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遗著本身能对确切而系统地理解维特根斯坦有多大助益,还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要打开维特根斯坦思想之门,遗稿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

第2节 整理浩瀚的解释文献

维特根斯坦哲学的解释从《逻辑哲学论》的罗素导言开始,已有百年历史。《逻辑哲学论》虽是名垂西方哲学史的名著,当时就引起了较大轰动,对维也纳小组的兴趣起过一定程度的影响作用 ,但它毕竟篇幅较小,而且欧洲随之而来的紧张形势也限制了其影响展开的连续性。仅只这本著作还不足以建立维特根斯坦在哲学史的显著地位,直到维特根斯坦1951年去世,1939年在美国开始出版的“在世哲学家文库”并没有将维特根斯坦列入其中。尽管维特根斯坦1929年重返剑桥之后的学术思想已经通过他的课程讲演和学生笔记在剑桥甚至更远的地方流传,但除了一篇短文之外再没有发表任何学术著作的缺陷明显限制了他在世时候的名声。但是,随着1953年《哲学研究》的出版,他对西方哲学界带来的冲击如此剧烈,以至于很快便有更多的人卷入对他的文献的整理、翻译、出版,以及对他的学术著作的研究和解释。由于维特根斯坦遗著的整理出版和随之而来的海量解释文献,对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文献的整理工作随之展开,在上世纪80到90年代维特根斯坦哲学文献解释达到最为兴隆的时期。解释文献的整理大体经过了文献目录汇编、重要论文选编、词典编撰三个阶段。

一、文献目录汇编

文献目录汇编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整个70年代再没有这类汇编,直到80年代才真正出现系统详尽的参考文献。截至2001年先后出版的主要有:

1. 范光棣(K. T. Fann)制作的“维特根斯坦参考文献:自他或论他的著述”(A Wittgenstein bibliography: writings by and about him, 1967)载于《国际哲学季刊》第7期上,收集了到当时为止的绝大多数一般文献。该文献目录在他1969年的著作《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概念》和1969年载于 Revue Internationale de Philosophie 的Actes du colloque d’Aix-en-Provence中有所更新。

2. 拉波特(François Lapointe)主编的《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详尽的参考文献》( Ludwig Wittgenstein: A Comprehensive Bibliography , London: Greenwood Press, 1980)。该汇编不仅收录了截至1979年所出版的维特根斯坦自己文献(著作、信件、讲演录)的有关信息,而且收集整理了研究维特根斯坦著作的文献2687条。这些文献被分为6种:研究维特根斯坦的著作与书评(198)、学位论文(143)、维特根斯坦个别文本研究(522)、维特根斯坦著作总括讨论(362)、以研究者名称汇集的文献(281)、以研究主题汇集的文献(1181)。这些文献至少一部分在两个或更多分类中出现,便于读者以不同方式查找和使用。

3. V. A. & S. G. 山科尔(Shanker)主编的《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批判性评估之卷五:维特根斯坦参考文献》( Ludwig Wittgenstein: Critical Assessment , vol. V, A Wittgenstein Bibliography . London: Croom Helm, 1986)。S. G. 山科尔在精选了4卷本维特根斯坦研究论文104篇之后,与夫人一起汇编了截至1985年的西文维特根斯坦研究文献(著作、文章、批评消息、书评),按照西文字母顺序排列,共列入5868条。在这些二手参考文献之前,还重印了冯·赖特对维特根斯坦文献的一个经典说明 [11] ,以及S. G. 山科尔自己辑录的维特根斯坦一手文献目录。令编者惊奇的是,一个去世只有34年的哲学家竟然能够引发近乎6000条的研究文献。

4. 加贝尔(Uwe Gernot Gabel)汇编的《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933—1985年国际学位论文详尽参考文献》( Ludwig Wittgenstein: A Comprehensive Bibliography of International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1933—1985. Köln: Edition Gemini, 1988)。该文献汇编了48年来国际学界的426篇以维特根斯坦为研究主题(题目出现维特根斯坦或其著作的名称)的学位论文目录,以年代顺序进行编排。年代分布是:1933—1945年1篇,1946—1955年1篇,1956—1965年26篇,1966—1975年188篇,1976—1985年210篇。关于维特根斯坦主题的学位论文篇数明显与后期维特根斯坦遗著的陆续出版呈正向增强趋势。

5. 弗朗吉雅(Guido Frangia)和麦克奎尼斯(Brian McGuinness)主编的《维特根斯坦:参考文献指南》( Wittgenstein: A Bibliographical Guide .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90)。这本汇编显然是对以前汇编的一种改进,对截至1989年的西方主要语言中呈现的维特根斯坦研究文献进行了一些总结性编目,其目的有二:一是显现特定主题和趋向的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之历史演变情况,二是在浩如烟海的维特根斯坦解释文献中向读者提供一种导引。编者对其中许多文献进行了简要介绍,对书籍文献而言,这一简要介绍还包括引介书评和其他参考文献。这些对于研究者和学习者来说的确是一种难得的指南。

6. 菲利普(Peter Philipp)编撰的《维特根斯坦文献的参考文献》( Bibliographie zur Wittgenstein-Literatur . Bergen: Working Papers from the Wittgenstein Archives at the University of Bergen 13, 1996)实际上是一些遗著材料,由Frank Kannetzky和Richard Raatzsc帮助编辑完成。两位编者从已经出版的文献目录中查对了大量资料,通过一些数据库进行尽可能的修改,最终形成超过8000条的文献目录。

7. 其他附录性文献。除了研究性著作的少量相关文献外,一些综合性著作在附录中附有较为详细的文献目录。主要有:斯鲁格(Hans Sluga)和斯特恩(David G. Stern)主编的《剑桥维特根斯坦指南》(1996第一版,2018修订第二版)附有维特根斯坦著作的详细目录和精选的数百条二手资料目录。贝莱茨基的《(过度)解释维特根斯坦》(2003)附有319条二手文献目录。里希特(Duncan Richter)的《维特根斯坦历史词典》(2004)附有维特根斯坦著作的详细目录以及精选的二手文献的分类目录。卡哈娜(Guy Kahane)等人主编的《维特根斯坦及其解释者》(2007)附有较为详细的精选目录。

二、重要文献选编

收集汇编维特根斯坦已出版文献以及解释维特根斯坦文本的文献的目录,的确是一项有意义的基础工作,但对于研究者和学习者来说,面对浩如烟海的二手文献仍然不知所措。于是,从已经发表的解释论文中甄选出最有创新性的论文就成为更有意义的一项工作。其中一些为全本文献汇编,也有一些为特定主题或重要学者的文献选编(或个人结集)。这些汇编和选编节约研究者的查阅时间,也汇集阶段性重要成果,为形成学术共同体和促进后续研究树立了规范和标杆。这项工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 [12] ,60 [13] 、70 [14] 、80年代都分别有主要论文选编(其中一些是已出版论文的结集,一些是首发和已发的合集),而1986年则是迄今为止最具标志性的年份,产生了两种遴选当时为止60多年维特根斯坦解释的重要文献选编。

1. 坎菲尔德(J. V. Canfield)主编的15卷本《维特根斯坦哲学》( The Philosophy of Wittgenstein , vol. 1—15. New York and 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86)

每一卷确定一个主题,当然有些主题较专门(例如论意义、标准、私人语言、数学哲学等),有些主题相对较宽(比如将知道、命名、确实性、唯心论这些主题放在第8卷之内)。每一主题下的重要文献按照时间顺序安排,呈现一个主题讨论的历史演变。15卷文集共选编文献278篇,涉及前期哲学(前3卷)、后期哲学(后12卷)。编选者征集了大约40位维特根斯坦研究专家,形成了文献底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真甄选。该系列文集对学术界推进维特根斯坦研究和理解起到重要作用。

2. 山科尔主编的4卷本《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批判性评价》( Ludwig Wittgenstein: Critical Assessment , vol. I—IV. London: Croom Helm, 1986)

该套文集共收录文献99篇(另有编者自己的5篇),均来自维特根斯坦研究的著名学者。各卷的主题这样设计:第一卷涉及从《逻辑哲学论》到《哲学语法》中对《逻辑哲学论》的建构和解构,第二卷涉及从《哲学研究》到《论确实性》的后期哲学,第三卷涉及从《逻辑哲学论》到《关于数学基础的评论》中的数学哲学,第四卷涉及维特根斯坦对当代思想的影响(从神学到社会学)。编者旨在立体地呈现超过60年的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的主要景观,以帮助读者了解维特根斯坦学术的总体情况并进一步推动国际学界的研究工作。

除了1986年奇迹般地出现两套维特根斯坦研究文献选编外,此后尚未见到如此规模而具有指导意义的二手研究文献汇编,期望在维特根斯坦哲学百年解释史中有新的系列汇编出现。当然,一些有影响的专题选本和个人选本仍在不断出版。

三、特色词典编撰

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索引编撰,发展到90年代成为词典编撰,旨在作为工具书更为详细地解说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专门术语、重要论断、各种讨论及其来龙去脉,而汇集最新的文献目录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词典编撰既标志一项研究的成熟程度,也说明一种思想或一个哲学家的重要性。词典为研究者、学习者提供了通达文献和思想的桥梁。

1. 60—70年代有过3部索引:(1)普罗赫曼(G. K. Plochmann)和罗森(J. B. Lawson)编撰的《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命题语境中的术语:一个索引》( Terms in their propositional contexts in Wittgenstein s Tractatus: An index ,1962),旨在帮助学习者和研究者找到《逻辑哲学论》主要术语的原语境出处。德文术语都做了英文翻译,并包含了其中的不同译法,跟原德文术语形成对照表。这些术语尚未涉及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2)博格思(I. Borgis)制作的《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索引》(Index zu Ludwig Wittgenstein’s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 Fleiburg: Alber, 1968),包含超过300条来自《逻辑哲学论》术语的索引,往往对其语境做简要说明。(3)1970年阿莫德尔(S. Amdur)和赫丽娜(S. Horine)制作的《维特根斯坦〈纸条集〉有关哲学术语索引》发表于《国际哲学季刊》第10期上。

2. 90年代有格洛克(Hans-Johann Glock)撰写的《维特根斯坦词典》( A Wittgenstein Dictionary .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6)。该词典让三类读者受益:学术研究者(不管哲学内还是哲学外)找到维特根斯坦哲学中主要术语和问题的各种解释,学生找到关于维特根斯坦的,甚至相关人物的文本资料和实质问题的一些说明,维特根斯坦学者找到时新的讨论和新颖的观点。该词典力图做出两个显著的贡献:一是展现维特根斯坦如何与西方哲学家相遇,不管是他曾批判的西方哲学家,还是后人对他的批评;二是对于那些似乎处于猜疑状态的维特根斯坦观点和立场做出一些确定的判定。所以,该词典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和研究性,而不是对已有研究的简单汇集。

3. 新世纪有里希特所著的《维特根斯坦哲学历史词典》(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Wittgenstein’s Philosophy . Lanham, Maryland, Toronto, Oxford: The Scarecrow Press, Inc., 2004)。该词典从历时角度论述和汇集维特根斯坦由浅入深的三个层面:他的生活、工作、社交、游览,他的两本代表作,以及他哲学思想上触及的主要概念和观点。这样一本导论性词典对于初学者和研究者都是有益的,作者尽可能从客观的角度对与维特根斯坦有关的材料进行系统的理解和阐释(当然也加入了自己的选择和判断)。词典末尾附有专题性的最新研究资料,反映了维特根斯坦研究的最新状况。

从如上的文献目录汇编、重要文献选编和特色词典编撰可以看出,维特根斯坦哲学在20世纪最后几十年的英美哲学研究中曾经处于怎样有影响的地位。此后不再出现这类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如果不是文献太多而失去了编目可能,那就或许是研究者和读者的兴趣已经有所转移,至少某种程度上从维特根斯坦二手文献中转移开来。

第3节 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史研究

解释文献的整理为解释史研究做好准备,甚至可以说特色词典编撰已经是某种程度的解释史研究工作。但是,这里所说的解释史研究指对解释史的更专门研究,将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现象当作自觉的反省对象,尤其是对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进行历史阶段的分类总结,面对的研究对象不是维特根斯坦其人其哲本身,而是解释史本身。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史研究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过度解释现象受到人文学科领域的广泛重视,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1931—2007)就在一本有关过度解释现象的争论文集《解释与过度解释》( Interpretation and Overinterpretatio n,1992)中反省了维特根斯坦哲学可能的过度解释现象。贝莱茨基的《(过度)解释维特根斯坦》( (Over) Interpreting Wittgenstein ,2003)是梳理80年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史的第一部专著,简述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的主要种类和各个阶段,但未对论题加以剖析。卡哈娜等主编的论文集《维特根斯坦及其解释者:贝克纪念文集》( Wittgenstein and His Interpreters: Essays in Memory of Gorden Baker ,2007),进一步探讨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的主要路径、各种争论主题以及对方法和风格的追问,但没有构成系统篇章。

很少有一位哲学家在如此短时间内产生如此多的解释文本,甚至二手文献又产生三手或更多手的文献。这种现象一方面值得欣喜,因为这表明大家在聚焦和思考,在为伟大哲学家的文本而感到兴奋,但另一方面也令人担忧,因为这也许意味着人们可能在过度解释原始文本,或者甚至被二手材料淹没而远离了一手文本,或者更为严重的是,不仅有可能歪曲第一手材料,还有可能远离哲学问题本身。

维特根斯坦自己对解释现象便有过这样的担忧。他在《哲学研究》中对解释现象的表层性和浅近性做过多次表述,认为在语言的使用和理解过程中“任何解释总有到头的时候” ,“任何一般的解释也都可能被误解” 。由于不真正理解语词的用法,我们便总想提出一个又一个解释,“仿佛一个解释若没有另外一个解释的支持就悬在半空中似的。其实,一个解释虽可能依栖在已经给出的另一个解释之上,但什么解释都不需要另一个解释——除非我们为了避免误解而需要一个。也许可以说:解释就是用来消除或防止误解的——即那种也许不加解释就会发生的误解,而不是所有我所能设想出来的误解。”

带着这样的矛盾心理和维特根斯坦的警告,当维特根斯坦的文本解读还处于非常火热的时期,维特根斯坦学者们着手讨论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的现象。

一、《(过度)解释维特根斯坦》

真正说来,以色列女学者贝莱茨基是真正第一个对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史进行系统梳理的学者。她的《(过度)解释维特根斯坦》讲述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80年的故事,提供其中不同的解读、专论、发展和争论。该书旨在发现解释维特根斯坦的学术共同体背后的社会—文化的而不是心理的动机,并追溯这一解读过程与形而上学的、语言的、后现代主义的学术探讨之间的平行关系。美国衣阿华大学大卫·斯特恩教授评价说,“这是一本令人印象深刻的书:博学、明智而富于挑战、可读性很强。不仅维特根斯坦学者,而且更广泛的读者也会感兴趣。对于想更多了解维特根斯坦的读者,它提供了快捷而又极其有益的定向,但麻烦在于出现大量而艰深的文献。对各种路径进行的这项异乎寻常的考察不仅范围广阔而且精心挑选,几乎总是聚焦于最重要的人物,但又包含了足够的深度和细节,以避免陷入图式性总结的危险。贝莱茨基在专门哲学论证和过分简单通俗之间成功地开出了一条道路。” [15]

贝莱茨基从1994年开始担心维特根斯坦哲学的过度解释,在征询了哈佛大学德雷本(Burton Dreben)教授的基础上,花了近10年时间从事有关文献的阅读和思考,遭遇了资料甄选、维特根斯坦哲学争论变化、新资料出现(尤其是 Nachlass 出版)、担心低估或歪曲维特根斯坦解释等诸多困难,最终形成该书。作者认为自己既不是对论述维特根斯坦的浩瀚文献的一种解说,也不是对它们的一种总结,而是要在这些统计分析和概括总结的基础上深化维特根斯坦解释工程。

作者指出,“我不是要做专论、总结或进行阐述。我想讲述维特根斯坦解释的故事。”而且其中有剧情、主角和时间因素,因而想让维特根斯坦解释的故事变成在维特根斯坦哲学共同体中“一项有意义的哲学事业”。 [16] 作者打算做两个层面的工作,使讲述维特根斯坦解释的故事成为一项有意义的事业:第一,把这项有意义的事业看作是理解维特根斯坦——其话语、意向、论证、理论、动机、自我冲突、轨迹——的一项工程。 这里当然充满着交叉重叠的、多元多向的解释方案。每一种解释都是理解维特根斯坦的一种努力,彼此对话、交融、批判、借鉴、影响,共同助益于维特根斯坦解释工程。但是,作者并不打算提出一种理解方案,填列其中,而只是尽可能清楚地叙述这一解释工程。第二,力图将这一有意义的事业看作以哲学的方式而不是社会学或心理学的方式对“维特根斯坦共同体”的理解。 不管其中涉及的是方法论的还是历史的因素,这项事业感兴趣的都是其中哲学的动机、趋向、流派、主流或末流而不是其中的社会心理因素。这里所呈现的是共同体内部为探寻“真正的”维特根斯坦哲学而进行的历时的对话、争吵、攻击、学习,而这一进程将一直是开放的。

该书在标准解释、主流之外的非标准问题、文化和解释共同体三个标题下分别解说三种语境中的维特根斯坦解释。作者将标准解释划分为5个阶段,主流之外的非标准问题涉及数学、宗教和社会科学三个领域,与文化有关的解释共同体则讨论维特根斯坦哲学走向大陆、走向多元以及产生的偶像时尚趋向。

二、《维特根斯坦及其解释者:贝克纪念文集》

跟一般的个人论文集或专题论文集相比不同的地方在于,本论文集专门探讨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的现象,其中12位当代最知名的维特根斯坦学者对80多年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进行了有特色的、观点鲜明的解读。现在这些不同视角并列起来,形成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现状的准确而为人所需的综览。从内容上看,一些论文相对宏阔,涵盖维特根斯坦整个哲学,而另一些论文更为聚焦,主要针对维特根斯坦的某一文本。

三位编者在长篇“导言”中对超过80年的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史做了极有价值的概览:

第一,编者们阐释了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的主要路径:(1)从20世纪20年代《逻辑哲学论》发表及后来《哲学研究》发表之后的时间中,解释者们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的 初步反应 ;(2) 70年代开始加强对维特根斯坦文本的系统解读,并在有关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达成大体一致的看法,形成涉及大多数最著名的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者的 “正统”解释 ;(3)从80年代开始出现对“正统”解释的挑战,从对《逻辑哲学论》有关“无意义”地位的重新解释,到对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以及整个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作为治疗哲学的重新理解,形成以美国学者为主的 新解释 ;(4)在维特根斯坦学术共同体之外,一些顶尖分析哲学家对维特根斯坦哲学进行重量级的评述,克里普克、达米特、麦克道尔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由此形成维特根斯坦解释的 分析哲学路径 ;(5)不管是在英美国家工作的大陆传统学者,还是在大陆工作的欧陆哲学传统学者,他们都将维特根斯坦做了 欧陆传统解释 ,并将他与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弗洛伊德、尼采、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德里达等哲学家加以比较。当然也还有一些难以纳入上述范畴的解释家。

第二,编者们简要陈述了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史先后兴起的不同论题的兴趣和争论。在编者看来,从《哲学研究》出版开始,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有过这么几波讨论高潮:第一波引起大家兴趣的相继有如下一些重要概念:一方面有语言哲学的核心概念如语言游戏、家族相似、标准,另一方面有人对《哲学研究》的核心段落感兴趣,去讨论私人语言论证问题。第二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解释者们转向遵从规则问题,这当然主要是受到克里普克(Saul Kripke,1940—)那本专著《维特根斯坦论规则与私人语言》(1982)的触动,来自维特根斯坦学圈的声音大多数持反对态度,尽管后者彼此之间也充满分歧。第三波是一些原本未被关注的论域受到重视:宗教、伦理学、政治哲学,时间发生在遵从规则讨论的前后,当然持续时间更长,卷入的主要学者更多。第四波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解释者们的兴趣转向对哲学本性的讨论,这主要得益于新解释的兴起。上述每一波争论都吸引了很多讨论者,也相应发表了有关主题的系列文献(编者例举了其中主要人物)。

第三,编者们讨论了文集12位作者以及一般维特根斯坦解释者眼中的维特根斯坦哲学风格和哲学方法。不管是《逻辑哲学论》格言式的写作风格还是《哲学研究》等后期著作散文式的写作风格,对于维特根斯坦来说都是极其独特和个人的,当然也是造成理解其文本和哲学的困难之一。那么他的写作风格和他的哲学方法到底是什么关系?在维特根斯坦解释者中形成了外在主义、温和的内在主义、强内在主义三种不同的理解:外在主义者认为维特根斯坦的(格言式或散文式)写作风格与用于消解哲学问题的方法是一种外在关系,后继者完全可以独立使用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方法。斯特劳森(Peter Frederick Strawson,1919—2001)最开始持这一看法,后继者也有一批重量级人物。温和的内在主义者认为对维特根斯坦的方法来说,风格有着重要功能,出自方法并服务于方法,为了反对虚假的论证和向我们提供我们概念架构的正确表征的哲学需要,便需要独有的风格。但温和的内在主义者的这种主张,将风格变成了方法的婢女,似乎方法可以脱离风格而独立存在。强劲的内在主义者“既反对《哲学研究》的内容是论证性的这一观点,也反对该书的内容与其风格能真正分离”。 [17] 他们之间尽管也有解释上的某些分歧,但强调《哲学研究》的风格就来自于解决哲学问题的特定方法,二者有着严实密合的相契关系。

编者们对每篇论文的简要说明也富有启发意义,将我们引到有兴趣的探讨中。编者们指出,“维特根斯坦解释是一项丰饶的工程。他的著作已成为成千上万篇文章、文集和著作的主题。然而从所有丰富的现有证据看,并不存在单一清晰的维特根斯坦画像,而是一系列相互对立并且相当矛盾的维特根斯坦。解释者们仍然普遍宣称,以前所有对维特根斯坦的解读都是根本错误的。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的无数细节以及整个目的的争论仍在继续。” [18] 该文集“尽管肯定没有提供任何统一的维特根斯坦图像。但是,我们的确希望在一本书中将来自这些不同解释视角的描画并列起来,提供维特根斯坦解释现状的准确而为人所需的景观(或者借用维特根斯坦的术语,综览)。”

对维特根斯坦哲学史的研究虽然是“一项丰饶的工程”,但是这些文献只是一个开始,而且每一种简要的研究也只能给浩如瀚海的维特根斯坦解释文献提供一个线条勾勒。我们期待这些勾勒能够更为细腻,也越来越确当。从微观角度看,每一本重要著作或每一篇研究论文,如果(很大程度上也一定会)进行维特根斯坦研究文献的梳理,也就是在点点滴滴地涉入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史。所以,每一个维特根斯坦共同体的人都在助益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史。

第4节 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的特殊境遇

哲学家的著作难免受到同代人和后来者的解释,但像维特根斯坦的著作(特别是其后期著作)那样在短短几十年时间便产生成千上万本(篇)解释文献,在哲学史上的确罕见。有人将他与苏格拉底比较,认为其形象的流传和塑造部分来自学生的传说或记录,部分来自其后期著作类似对话,或者他像苏格拉底一样在践行一种哲学生活。但实际上,维特根斯坦跟苏格拉底又极为不同,因为他自己生产了大量哲学文本,对他的神秘感和解释困境主要来自哲学文本,同时即便来自他学生的记录也不是根据回忆和杜撰,而是来自课堂记录。然而,反过来说,如果将维特根斯坦与西方哲学史上很大程度上有定论的哲学家相比,他的确更像苏格拉底。西方哲学的大哲学家如柏拉图、笛卡尔、霍布斯、休谟、康德等等,的确也在不断被后来者解释,而且也存在着不同解释和争议。但正如贝莱茨基所指出的,“即便遭遇到对这些哲学家甚至极为不同的解释时,我们仍然可以指出他们思想中一些总的主流看法,那些主流看法可以涵盖(几乎)所有解释。” [19] 而维特根斯坦却极为不同,在如此快速增长的解释文献中却没有形成一条或几条让大多数人认同的主线。冯·赖特不无惊讶而风趣地指出:“我有时候想,使一个人的著作称为 经典的 ,往往正是这种多重性,它吸引着同时又阻碍着我们去渴求清晰的理解。”

那就让我们稍微仔细看看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所面对的特殊境遇,究竟是那些因素让维特根斯坦哲学如此充满吸引力,却又如此难以达成共识。

一、哲学与人生

哲学是一项理性的事业,这一点可以得到几乎所有西方哲学家的同意。但是这一事业与哲学家的人生有什么内在关系,哲学家所进行的理性思考是否需要面对自己的人生,这一问题把哲学家们分成了两路:认为哲学事业与自己人生没有直接关系,自己的哲学问题也不是来自人生体验,自己的哲学思考也不用或很大程度上不用去修炼自己的人生,有这样想法和做法的哲学家占了绝大多数;而竭力将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认为哲学问题甚至都来自人生体验,哲学思考也将很大程度上助益自己的人生,如此去想去做的哲学家只占较小的比例。

对于哲学理论或哲学文本与个人的生活相对疏离的哲学家来说,哲学解释少一些摄入感,也更容易在解释者之间达成共识。这些哲学家的文本理性化程度相对较高,内容更多关注普世而公共的部分,留下的个性特征和主观体验会相应地减少。理解他们的文本只要良好的理性就行,很大程度上不用产生共情。但是,对于那些将哲学与人生紧密结合起来的哲学家而言,他们的哲学文本关注与个人生命密切相关的问题,其中充满自己的主观体验和个性表达。对他们的哲学文本进行解释,必然要求较大的代入感,解释者之间因而会产生歧异,从而较难达成共识,因为理解他们的哲学文本,除了需要理性,还需要共情、信念、真诚。

维特根斯坦便属于后一类哲学家。他一方面深入思考一系列艰深的哲学问题,尤其是长久困扰我们的哲学问题的根源;另一方面又将他的思考运用于他自己的生活,理性地思考自己和勤苦地修炼人生。对他来说,哲学不是干瘪的理论教条,而是对生命基本原则的深入思考。所以,要理解维特根斯坦,就要在某种程度上进入他所生活的时代、地域、家庭和经历。他的传奇性经历的确吸引了想了解他的人,但是也增加了理解他的困难。如果他跟罗素在一起的时候,思考的只是关于类和命题的逻辑问题,他们之间的共识就会更多,罗素误解他的可能性也会相应减少。但是,维特根斯坦偏偏不只思考逻辑,还思考“罪”。 正是存在这一逐渐拉大的角度差距,才会在后来对《逻辑哲学论》的解读中发生他们两人之间的深刻误会,以至于导致最终的友谊破裂。也正是存在着将哲学与人生紧密结合起来的这条线索,才在讨论语言哲学、心理学哲学、数学哲学之外,让解释者们逐渐关注维特根斯坦的伦理、宗教和价值观,对维特根斯坦一生评价也不断发生反转。甚至像维特根斯坦自己对《逻辑哲学论》主旨所公开强调的那样,解释者们在对待后期哲学时也力图将伦理向度看作维特根斯坦哲学更为重要的方面。

用克尔凯郭尔的语言说,作为“行动者”的哲学与作为“旁观者”的哲学如此不同,以至于它们很难彼此理解。在这个意义上,将维特根斯坦与苏格拉底、克尔凯郭尔加以比较的确是恰当的。

二、学说与文本

维特根斯坦哲学令解释者迷惑的还有一点,就是在很多人看来,他在前期和后期制造了两个截然相反的学说,而他的绝大多数文本又是在他去世以后才被整理出版,如前所述,不同编辑者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理解进行较多的“编辑干预”,更加重了对反映不同学说的文本的误解或多重解释。

维特根斯坦曾经告诫人们,应将《哲学研究》与他前期的《逻辑哲学论》对照着看。这一点被很多解释者看作是维特根斯坦在指明两者之间的对立而不是一致。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他的前期哲学主要关注一种实在论,以晶体版的语言和结构解释语言(思想)和实在之间的同构关系,形成一种逻辑图像学说。 这种学说影响了维也纳小组的逻辑实证主义(尽管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仍存在着争议)。而他的后期哲学放弃了这种同构关系,因而也不期望通过语言的改造(建立理想语言)来揭示这种同构关系,相反力图通过描述生活形式中日常语言的用法,揭示传统哲学产生的根源,形成语言游戏学说。认为维特根斯坦前后期提出两种学说当然有文本的依据,但作者在两者之间有一段从事非哲学工作的时期,也是这种看法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在新解释那里,将维特根斯坦哲学截然区分为两种对立的学说这一看法受到挑战,但是对维特根斯坦进行前后期(甚至更多阶段)的区分,却不能不成为解释维特根斯坦哲学的显著困难之一。

这当然与文本产生的时间(《逻辑哲学论》与《哲学研究》在出版上相隔了32年)有着莫大的关系。而与文本相关的问题不仅是前后期之间的巨大间隔,而且还有维特根斯坦绝大多数文本在他去世以后才被编辑出版这一事实。对大多数哲学家来说,他们生前就出版了主要哲学文本,他们也有一个回应解释者疑惑的时间。当风筝还牵在放飞人手中的时候,他们仍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拉回,并展示给其他人;而风筝一旦从放飞人手中挣脱,就只能由其他人远远望着,并充满歧义地评说了。在分析哲学传统中,即便弗雷格也是在生前出版了他的主要著作,才有他与罗素、维特根斯坦之间的互动。至于其他哲学家,无不是在生前就名声远播,并得到与解释者的互动机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误解,而这正是美国“在世哲学家文库”当年之所以编辑的初衷。但是,维特根斯坦不再有回应他的解释者的可能,不能不说也是造成他的哲学文本被多样解释却几无定论的重要原因。

经过“两轮”、“七级阶梯”的编辑整理工作,已出版的纸质版维特根斯坦著作难免被他的著作执行人以各种不同方式远离他的思想地基。我们期望遗著电子版越来越高的可用性,帮助研究者们某种程度上矫正以往过度的“编辑干预”,使维特根斯坦研究走上“电子化”时代信息哲学的新高度。

三、性质、方法与风格

在终结哲学的现代西方哲学家中,维特根斯坦无疑是最为著名的。他从始至终力图消解哲学,前期认为哲学不仅不形成命题,而且一旦说出就成为无意义的,后期则力图细心辨析日常语言的用法,去发现形而上学产生的根源,从而使人们达到消除哲学问题的安宁。让学习者难以进入和解释者难以坚守的便是维特根斯坦这种反哲学的哲学性质,以及与以往所有哲学都不相同的哲学方法和表达风格。正是由于这种方法和风格的遮蔽,有些解释者惊奇地指出,“事实上,有关维特根斯坦的二手文献最令人震惊的特征之一是,对于他所相信的东西以及为什么相信竟完全缺乏一致看法。” [20]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从内部给语言(思想)划定可说/不可说的界限,可说的部分就是形成与世界上的对象和事实对应的名称和命题(所有命题都是原子命题的函项),而不可说的部分要么只能显示(例如语言和世界共有的逻辑形式),要么就是神秘的东西(世界的意义、宗教、伦理、美、人生的意义、有限世界的感觉等等)。一旦力图去说神秘的东西,就会导致无意义(没有赋予含义)。维特根斯坦告诉我们,“哲学的正确方法实际上是这样的:除了可说的东西,即自然科学的命题——亦即与哲学无关的东西——之外,不说任何东西,而且每当别人想说某种形而上学的东西时,就给他指出,他没有赋予其命题中的某些符号以任何意谓。对于别人,这种方法也许是不令人满意的,——他大概不会觉得我们是在教他哲学——,但 是唯一严格的方法。”“我的命题通过下述方式而进行阐释:凡是理解我的人,当他借助这些命题,攀登上去并超越它们时,最后会认识到它们是无意义的。(可以说,在爬上梯子之后,他必须把梯子丢掉。)他必须超越这些命题,然后才会正确地看世界。” 《逻辑哲学论》最后这两节话如此令人困惑,以至于成为解释这本经典文本最为困难的地方,涉及对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主旨的理解。

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对形而上学的否定倒并没有什么前后不一致的地方,对他否定形而上学、消解哲学问题的立场不会有多大分歧。但跟前期哲学一起,令解释者产生困难的首先是他的文本写作方式。“维特根斯坦解释的一个挑战是他的文本写作的特定方式。他的两本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不是以章节的结构安排一系列内容。文本本身似乎并不以线性的明显方式推进,提出论题或反论题然后加以论证或反驳,或者对其他哲学家的著作加以引用和明确参照。在《逻辑哲学论》中,散文被压缩到至精至简,消除了任何累赘,许多句子显示明确的神谕断言的特征,按照分量进行有次序的排列。相比之下,《哲学研究》包含众多思想实验、例子、比喻、类比、修辞问题、反讽、独白片断和对话。” [21] 面对这样的文本,解释者要么无从下手,要么采取彼此差异甚大的独特理解。解释者所留下的羊肠小道跟维特根斯坦自己的“一系列风景速写”所具有的线条一样多,便难以避免。

其次还有维特根斯坦对哲学性质的界定跟他独特的哲学方法和表达风格是怎样的关系。一些解释者认为他力图消除形而上学的哲学性质与他使用对话等哲学方法以及格言式或散文式的表达风格只是一种外在关系,我们完全可以无视维特根斯坦的风格而把捉他的方法,或者甚至他的哲学方法也未必跟他的哲学性质密切关联。而另一些解释者不同程度地认为,维特根斯坦之所以采用那样的哲学方法和表达风格,是跟他要消解哲学问题的性质以及所要消解的具体问题内在地关联着。这种理解上的巨大差异势必影响对维特根斯坦文本的解读和对其哲学倾向的判定。安斯康姆(Gertrude Elizabeth Margaret Anscombe,1919—2001)也许是第一个对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写作方式与他的哲学关联进行专门探讨的解释者。她基于对《哲学研究》的编辑和翻译,认为我们应该正确地理解维特根斯坦在该书“序”中所说的“风景速写”,大量“评论”(Bemerkungen)一方面的确彼此前后独立,似乎可以做任意编排,另一方面在他选定的文本中它们之间又有必然的上下关联,甚至可以说维特根斯坦的这种写作方式跟他所要探讨的哲学问题密切相关,“评论”就像建筑砖块一样可以以不同方式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22] 安斯康姆的观点在新维特根斯坦研究的兴起而引发维特根斯坦哲学性质的热烈讨论过程中又得到不断回应和加深,尤其是在“数字维特根斯坦研究”的推进过程中得到进一步讨论,问题的性质也演变为维特根斯坦哲学本体如何以超文本方式联结而避免几十年的纸质编辑对维特根斯坦的写作和表达方式与哲学问题探讨之间原本关联的破坏。这是值得我们大力关注的新动向。

总之,正是有如上一些特殊境遇,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史才真正成为异乎寻常的“一项丰饶的工程”,值得认真、严肃、持续地加以关注和梳理。

[1] C. Erbacher. Editorial Approaches to Wittgenstein’s Nachlass : Toward a Historical Appreciation.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 2015(3): 165—197. 参见徐强、桑田:“维特根斯坦遗作:编辑历史、方法与冲突”,载《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第135—146页。

[2] Georg Henrik von Wright. The Wittgenstein Papers. In his Wittgenstein ,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2, pp. 35—62.

[3] A. Maury. Sources of the Remarks in Wittgenstein’s Zettel . In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 1981 (4): 57—74; Sources of the Remarks in Wittgenstein’s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 In Syntheses , 1994 (90): 349—378.

[4] Michael Biggs and Alois Pichler. Wittgenstein: Two Source Catalogues and a Bibliography. Working Papers from the Wittgenstein Archives at the University of Bergen, No. 7, 1993, Preface, p. 2.

[5] Michael Biggs and Alois Pichler. Wittgenstein: Two Source Catalogues and a Bibliography. Working Papers from the Wittgenstein Archives at the University of Bergen, No. 7, 1993, Preface, p. 2.

[6] David G. Stern. Digital Wittgenstein Scholarship: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In Pichler and Hrachover ed. Wittgenstein and the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30 th International Ludwig Wittgenstein Symposium, vol. 1. Heusenstamm bei Frankfurt: Ontos, 2008, p. 225.

[7] Christopher Coope, Timothy Potts, Peter Geach, and Roger White. A Wittgenstein Workbook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70, p. 5.

[8] David G. Stern. The Availability of Wittgenstein’s Philosophy. In Hans Sluga and David G. Stern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Wittgenstein . Lond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 446.

[9] Jaakko Hintikka. An Impatient Man and his Papers. In his Ludwig Wittgenstein: Half-Truth and One-and-a-Half-Truth . Selected papers vol. 1. Dordrecht, Boston and Lond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6, pp. 9—17.

[10] Alois Pichler. Toward the New Bergen Electronic Edition . In Nuno Ventrinha ed. Wittgenstein after his Nachlass .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p. 157.

[11] G. E. von Wright. The Wittgenstein Papers. Philosophical Review , vol. 78 (1969), 483—503. Revised in Wittgenstein ,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2.

[12] D. Campanale. Studi su Wittgenstein . Bari: Adriatica Editrice, 1956.

[13] Wittgenstein: Schriften/Beiheft, Arbeiten über Wittgenstein . Frankfurt: Suhrkamp, 1960; I. M. Copi and R. W. Beard ed. Essays on Wittgenstein’s Tractatus . New York: Macmillan;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66; G. Pitcher ed. The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 New York: Doubleday, 1966; London: Macmillan, 1968; K. T. Fann ed. Wittgenstien, T he Man and His Philosophy . New York: Dell, 1967; H. Morick ed. Wittgenstein and the problem of other minds . New York: McGraw-Hill, 1967; Peter Winch ed.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Wittgenstein .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New York: Humanities Press, 1969.

[14] O. R. Jones ed. The private language argument . London: Macmilla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71; E. D. Klemke ed. Essays on Wittgenstein .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71.

[15] Anat Biletzki. (Over) Interpreting Wittgenstein . Dordrecht, Boston, Lond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3, back cover.

[16] Anat Biletzki. (Over) Interpreting Wittgenstein . Dordrecht, Boston, Lond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3, pp. 3, 6.

[17] Guy Kahane, Edward Kanterian, and Oskari Kuusela ed. Wittgenstein and His Interpreters: Essays in Memory of Gorden Baker .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7, p. 23.

[18] Guy Kahane, Edward Kanterian, and Oskari Kuusela ed. Wittgenstein and His Interpreters: Essays in Memory of Gorden Baker .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7, p. 2.

[19] Anat Biletzki. (Over) Interpreting Wittgenstein . Dordrecht, Boston, Lond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3, p.7.

[20] D. G. Stern. The Availability of Wittgenstein’s Philosophy. In Hans Sluga and D. G. Stern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Wittgenstein . Lond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 442.

[21] Guy Kahane, Edward Kanterian, and Oskari Kuusela ed. Wittgenstein and His Interpreters: Essays in Memory of Gorden Baker .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7, p. 19.

[22] G. E. M. Anscombe. On the Form of Wittgenstein’s Writing. In From Plato to Wittgenstein, Essays by G. E. M. Anscombe . Edited by Mary Geach and Luke Gormally. Exeter: Imprint Academic, 2011, pp. 190-191. UOTI0mcqqql34ayjI3O7+KbtKA3hhpBsxLpeQVl+IXVepHJkIWt/GeB7GEf8WFX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