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节
战略三阶段

中日战争既然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那末,就可以合理地设想,这种持久战,将具体地表现于三个阶段之中。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内散布着两种不利于抗战的论调,一是亡国论,一是速胜论。这两种论调都缺乏根据,脱离实际,危害性很大。为给持这两种论调的人士泼冷水,使他们头脑清醒,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一文,对抗战做了全面的分析,指出:“中日战争的长期性将表现于在敌则进攻,相持,退却;在我则防御,相持,反攻,这样三个阶段之中。”明确预见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

“战略三阶段”是毛泽东对抗日战争做出的科学的战略规划。它的提出,使中国人民看清了抗日持久战的各个发展阶段,进一步认清了持久战的本质,增强了必胜的信心,为抗日战略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后八年艰苦抗战的历程,也正如毛泽东预料的那样:“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

毛泽东在抗战初期就指出:“我之战略防御的第一阶段,敌之企图是攻占广州、武汉、兰州三点,并把三点联系起来。”

果然,日军于1938年9月攻占广州的同时,积极策应华中日军向武汉进攻。对毛泽东的精辟分析,无人不为之叹服。后来整个抗日战争战局的发展变化与毛泽东的预言精确吻合。

战争初期,日军虽然侵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和许多重要城市,但未能摧毁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和抵抗力量,反而使自己付出了巨大的兵力、物力、财力,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到1938年底,百万侵华日军已伤亡45万余人,损耗飞机700余架,舰艇100余艘。侵华战争的挫折,加剧了日本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日本帝国主义的速胜战略宣告破产,不得不改变侵华战略方针,重新调整战略部署,基本停止了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但当时中国军队还远不具备实施战略反攻的力量和条件,抗日战争便开始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中国将变为独立国,还是沦为殖民地,不取决于第一阶段大城市之是否丧失,须取决于第二阶段全民族努力的程度。如能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和持久战,中国将在此阶段中获得转弱为强的力量。”这是毛泽东对抗战相持阶段的独特而又极具预见性的理解。

中国军队战略反攻的序幕,是从八路军、新四军发起1944年春季攻势开始的。1944年初,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我各抗日根据地的军民乘敌军兵力减少、战斗力下降之机,积极主动向敌发起攻势作战,打击和牵制日伪军,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壮大了我军力量。

在华北,我军发起了拔除根据地内敌军据点的春夏季攻势,向敌占城镇和交通线推进的秋冬季攻势。经过一年的攻势作战,山东军区共歼灭日军4800余人、伪军5.4万余人,争取伪军1.1万余人反正,攻克日伪军据点1200余处,收复县城9座,解放国土4万余平方千米、人口930万。晋冀鲁豫边区部队(八路军第129师所属各军区部队)共毙伤日伪军3.8万余人,俘日伪军3.49万人,攻克县城11座,收复国土6万平方千米,解放人口500余万。晋察冀军区部队进行大小战斗4000余次,歼日伪军4.5万余人,攻克和逼退据点、碉堡1600余个,袭入或攻克城镇40余座,解放村庄9900余个、人口达758万。晋绥军区部队共进行战斗290余次,攻克和挤退日伪军据点48处,毙伤日军490余人,伪军410余人,俘虏日军20余人、伪军1000余人,收复村庄446个、土地770余平方千米,解放人口5万余人。在华中,我新四军部队发起了恢复和扩大根据地的攻势作战。在1944年的攻势作战中,共歼灭日伪军5万余人,解放国土7400余平方千米、人口160余万,攻克日伪军据点570处,巩固和发展了华中抗日根据地。1944年的攻势作战为而后进行的战略大反攻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抗日战争中毛泽东的持久战略筹划得到了印证,那么,解放战争中他的持久战略筹划更是神机妙算。

1945年,中国人民正沉浸在抗战胜利的喜悦之中,而蒋介石却违背民意,逆潮流而动,与美帝国主义相勾结,再次把热爱和平的国民推向内战的深渊。针对蒋介石的阴谋,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一方面积极争取和平,另一方面着手准备反击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1946年,国民党统治集团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对此,毛泽东又一次做出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的持久战战略“三部曲”部署。

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向中原解放区、华东解放区以及华北、东北大举进攻,妄图一举全歼人民解放军。人民解放军在毛泽东正确指挥下,采取“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避敌锋芒,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经过中原突围、苏中战役、鲁南战役、定陶战役等著名战役,歼敌71万余,度过了战争最困难阶段。至1947年2月,彻底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1947年3月开始,力不从心的蒋介石不得不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把进攻重点对准了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企图压迫华东解放军至胶东狭窄地区消灭之,并攻占延安,一举摧毁中共的“军事根据地”和“政治根据地”。面对敌人的汹汹气势,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大打外线速决的进攻战,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先后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及至孟良崮战役胜利后,共歼敌30余万,有力挫败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并开始了局部反攻。

1947年6月,惨遭痛击的国民党军已是强弩之末,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毛泽东适时决策,开始了战略的反攻。1947年7月,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拉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三路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广大地区,歼灭了大量敌人,中原地区由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在战略进攻中,人民解放军相继取得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国民党800万军队基本被歼,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gyzWNVWCLC/3o0w1GHx29tymEXgzYX0N5H61P0ROYpV1jTqk9vY4ypTrsT7JWQu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