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5节
预设战场

退却的军队能够选择自己所欲的有利阵地,使进攻的军队不得不就我范围,这是内线作战的一个优良条件。弱军要战胜强军,是不能不讲求阵地这个条件的。

只要是打仗,就有战场。趋利避害,选择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战场,是交战双方的共同想法。

毛泽东说:“弱军要战胜强军是不能不讲求阵地这个条件的。”毛泽东所谓“讲求阵地这个条件”,就是要创造有利战场。

综观我军在打破敌人进攻的防御作战中创造战场的规律,不外乎两个方面:首先是取得“人和”条件,其次是取得“地利”。

争取“人和”,也就是争取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创建根据地的工作。毛泽东指出,根据地是什么呢?它是革命战争“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之目的的战略基地”。没有这种战略基地,一切战略任务的执行和战争目的的实现就失掉了依托。

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使得诱敌深入以弱制强的战略战术得以施展。人民战争本来就不是单纯的军队活动,它需要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斗争方式给予支持与配合。有了根据地就能够通过根据地的地方政权,把人民群众充分地动员和组织起来,配合正规部队的作战。在作战中,充分利用根据地人民的参战热情和他们熟悉地理环境的特点,把敌人诱入根据地内部,蒙蔽敌人、袭扰敌人、疲困敌人,使敌人变成瞎子、聋子和疯子,在根据地内乱闯乱撞。而我军有了好的群众基础,运动自由,消息灵通,补给充分,就有了打胜仗的基本条件。

从1928年1月到1931年9月,蒋介石先后三次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依靠人民的支持,一次又一次地打败了国民党军队。蒋军吃尽根据地的苦楚,正如第三次“围剿”时西路军总司令陈铭枢所说的“国军处处黑暗,红军处处明亮”,真的是“肥的拖瘦,瘦的拖死”。连蒋介石也不得不哀叹:“剿匪之难,甚于大战。盖彼利用地形之熟识、与民众之协从,避实就虚,随所欲为;而官兵则来往追逐,疲于奔命矣。”

争取“地利”,就是要选择能够消弭敌方人员和装备的有利地形,预设战场,给敌致命一击。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前期,我军打的大的歼灭战,多数是预选有利地形,采取伏击的形式组织的,创造了许多置敌于死地的光辉战例。

1930年12月底,毛泽东指挥红军在浓雾遮天、山高林密的井冈山地区预先设伏,仅用3个多小时,全歼张辉瓒师,不漏一兵一卒。1937年9月25日,林彪率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长长的峡谷中伏击日军精锐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歼敌1000余人,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取得了全民族抗战以来第一个歼灭战的胜利。1947年3月下旬,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主力埋伏在延安青化砭张网以待,引诱敌李纪云第31旅进入青化砭30里大川,一举全歼。像这样预选阵地,打歼灭战的例子举不胜举。 P9je7/vT728gRLb3YoAfmRT92hDsWjf4ywHjA9HJR/UgEtYzaYIBfx9lU+YphJh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