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6节
弱军可以战胜强军

中国战史中合此原则而取胜的实例是非常之多的。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

公元前203年,汉王刘邦和楚王项羽相持于河南成皋县境内。当时,项羽接连攻下荥阳、成皋,刘邦几乎溃不成军。后来,刘邦终于抓住楚军汜水半渡的时机,大破楚军,复取成皋。

公元23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今河南省叶县境内的昆阳击破王莽的军队。这次战争双方军力悬殊,刘秀只有八九千人,而王莽有40余万人。但刘秀利用王莽的将军王寻、王邑轻敌懈怠,用精兵3000突破王莽军队的中坚,乘胜进击,大破敌军。

公元200年,曹操军队和袁绍军队会战于今河南省中牟县境内的官渡。当时袁绍拥军10万,而曹操兵少粮缺。但曹操利用袁军的轻敌无备,实行轻兵偷袭,烧了袁军的辎重,乘袁军慌乱之机,曹军出击并歼灭了袁军的主力。

公元208年,曹操率兵50余万,号称80万,进攻孙权。孙权和曹操的敌人刘备联合,出兵3万,利用曹军瘟疫流行、不习水战的弱点,在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的赤壁地区,火攻曹军船只,大破曹军。

公元222年,吴将陆逊在今湖北宜昌县东的彝陵大败蜀汉的刘备。这次战争开始时,刘备军连战皆捷,进到彝陵,已入吴境五六百里,陆逊守到七八月不战,直待刘备“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火烧连营700里,大破蜀军。

公元383年,东晋将军谢玄大败前秦王苻坚于安徽淝水。当时苻坚有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卫队3万余骑,东晋只有水陆军8万。在两军屯于淝水对峙的时候,晋军将领利用敌军的骄傲轻敌,要求淝水以北的前秦军让出一片战场来,以便晋军渡水决战。秦军果然应允,但一退即不可遏止,晋军乘机渡水攻击,大败前秦军。

以上中国古代战例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为了证明“弱军可以战胜强军”所列举的。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场上,毛泽东自己也一次又一次地指挥弱小的人民军队战胜强大的国内外敌人,创造了无数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观。毛泽东认为,战争是力量的竞赛,又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竞赛。战争的胜负,主要地取决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这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不仅如此,还取决于作战双方主观指导的能力。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然而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军事家活动的舞台建筑在客观物质的条件上面,然而军事家凭着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来。他要求,“我们不许可任何一个红军指挥员变为乱撞乱碰的鲁莽家;我们必须提倡每个红军指挥员变为勇敢而明智的英雄,不但有压倒一切的勇气,而且有驾驭整个战争变化发展的能力”。 X3vnj39QaN3ZyWUOCW9+O09G/Ciia2RafXe/vlbJRqSN/1EBLchAVS/D+ZaSP06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