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从古代社会的神话及宗教迷信阐释到当代全球一体化理论,总有一些核心思想问题在反复出现,并寻求着新的解答。

什么是国家与政治统治?什么是法律与规则、公平与不公、道德与正义、经济与财富再分配、社会动荡与国家暴力、战争与和平?什么又是构成与真实人性和睦共处的真正价值体系的基本原则?

社会的有效架构和公平运行,人类与触及其内心世界的陌生及未知事物之间的关系,均取决于我们的回答。

所有上述问题,加之与自然及宇宙奥秘相关的问题,令全人类为之苦苦思索,无论你来自何方,也不论你是智者贤人还是普通百姓。

无论从文化实力还是从自身运气及老天惠顾来看,从时间黎明初现的那一刻起,希腊和中国就发展起了各自的灿烂文明。这两个文明呈现出诸多共性,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在从古至今的岁月中烙上了鲜明的身份特征。

在华夏大地上,孔子之前的众多思想家兴许未能青史留名,其命运与苏格拉底之前的希腊哲人如出一辙。但不容置疑的是,那些来自宫廷和列国的智者和文人,为未来创造并积累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然而,从孔圣人时代起,各路文人开始声名鹊起,纷纷推出各自的思想主张。有谁不晓老子对自然法则的信仰?又有谁不知孟子对正义及道德的专修?在讲授人文学的课堂里,怎能回避中国政治现实主义的思想家及教育家荀子?韩非子的《主道》,难道不能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相提并论?每当论及世界史写作,能够遗漏司马迁吗?在任何一所军事院校或企管学校,又怎能忽略对孙子的研究?谈及现代政治学,可以无视法家的商鞅?赞美理想远大的革命者,又怎能忘记主张“兼爱”的墨子?而当你怀念过往的“黄金年代”和远去的纯真年代时,眼前定会浮现庄子描绘的情景,人们“爬上树观赏鸟巢,鸟儿却不会受到惊吓”。

与中国的这一时期大致相同,即公元前6至公元前5世纪,在广袤的希腊大地上,人类思维攀上了创造的巅峰。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携同德谟克里特、巴门尼德、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恩培多克勒及其他众人,打开了自然科学、数学、几何学、哲学及政治学前所未有的视野。苏格拉底的出现,正如中国孔子的诞生,为探讨哲学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带来了清新的气息。希罗多德记录了“希腊人和异族人的丰功伟绩”,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遗产。柏拉图继承并深究了恩师苏格拉底的思想路径,将政治哲学写成了地道的理想诗文。亚里士多德将现实主义、逻辑及中庸引入科学和政治学。普罗泰戈拉率领着古希腊智者及启蒙运动,革新了政治架构的理论体系。色诺芬深究并传授了军事战术经验,而修昔底德则借助伯罗奔尼撒战争,撰写了一部“不为一时痛快,而为后人应对未来类似事件提供有益借鉴的”历史著作。安提斯泰尼通过其惊世骇俗的犬儒行为,令我们想起这样一句话,“财富不过是人在遭遇海难时可以带走的那点东西”,即人的精神修炼及完善。

毫无疑问,中国和希腊这两个文明古国,在同一历史时期,带着同样的人类忧患,带着同样的人类激情,带着同样的人类诉求,将思想的光芒射向九霄。

《当苏格拉底遇上孔子——希腊与中国思想家的跨时空对话》一书,是对人类两个不同地域及文化圈的比较论述,力求通过对应思想家的思想对话,发现他们之间的共同关注、平行思路以及相同和差异。

此书的创作动机,并非源自文化傲慢的狭隘逻辑,而是为了昭示某些原则和价值的普遍性,使得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政治哲学及适用政策的普遍规律。因为,我们所处的世界,过去是、现在依然是所有民族和国家共有的世界。我们必须秉持共同家园的理念来治理这个世界。

当今,地球正因气候变化而趋于毁灭。身处其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见证者和参与者。人口迁移一发不可收拾,而人类社会并未以应有的谨慎和清醒对此做好准备。财富分配不均,将越来越多的人推向贫困的边缘。战争与冲突的导火索四处蔓延。

毋庸多言,人类有必要加强努力,重新认识事物的真实面目,并以当今世界的需求、价值及理想为基础,重新整合我们的时代、经济和规则。我们还须密切关注我们的人民。因为,人民才是事情难易和成败的关键。

面对这样的共同努力,希腊和中国有责任敢为人先,各抒己见,以时代眼光重新审视各自历史所承载的厚重文化,进而以现实材料架起一座沟通与合作的坚固桥梁。

社会党国际主席、希腊前总理
乔治·帕潘德里欧 NFM7qm2pxAPplsw0pK+vlhgdwRMydZ7aAzeX6LCfgZ3HYaIZxibAkuXVYTXNila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