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呢?”
“王妃,郡主入宫去了。”安静一早便遇上了郡主,“郡主让奴婢转告王妃一声。”
纪暖挑眉。
“转告?”
现在好了,有事让人转告一声便算了。
以前可是定要等着亲自告诉她的。
“她怎么突然想要入宫,她不是最不喜难入宫吗?”纪暖低喃。
“是啊,这一趟小姐从问天府回来后,倒是常入宫了,听说,这一趟皇上也去了。”安静道。
纪暖当然知道皇帝也去了问天府。
厉寒回来时就告诉她了。
不过,皇帝去问天府是有要事待办,空闲时间会有一点,但,并不是能游山玩水的地步。
哪怕当真与卿卿一起呆的时间应该也不长。
厉寒说这小子有点心思。
纪暖倒是不觉得有什么。
两个孩子也算是从小一起长大。
卿卿是个情感丰富的。
小时候看到阿令情绪落寞时,时常蹲在阿令面前,将自己最宝贝的玩具和吃食送给他。
“罢了,她想进宫,就让她进吧,回来我再问问她。”
晚上,卿卿回府后,纪暖专门约女儿谈心。
卿卿眼里有些茫然。
她心疼阿令哥哥。
阿令哥哥对她的心意,她并不是全然不知的。
只是——
她勉强自己入宫几回,仍是不喜欢宫里的生活。
偶尔去一趟还成。
可让她后半辈子一直住在宫里,她定是不太愿意的。
“娘,我心疼阿令哥哥,他这辈子少有自主的时候,一直缺失的是自由,他希望我可以成为他的皇后,他允诺过,他的后宫只会有我一个人。”
她相信阿令哥哥说到一定会做到的。
可是——
她并不想。
“你还在犹豫,那便不要让自己勉强。”纪暖只喜欢一双儿女过上自己想过的日子,而不是父母希望他们过的日子。
她和厉寒对儿女的要求没那么多。
只求他们平安长大,快活的过一生。
人生短短几十年,便是青史留名又如何。
“你年纪还小,没有定性,你哥哥下个月就要去边关,你随他一道去吧,见识见识边关的风土人情,玩够了,娘让人去接你回来。”
卿卿想了想,点了点头。
半个月后,卿卿跟着元宝一起出了城,赶往边关。
等皇帝知道,人已经出了城。
“皇上,这是卿卿郡主留在皇上的物件。”
卿卿给皇帝送了一大包东西,包里都是她觉得好的,还给皇上留了一封信。
信上言明,她喜自由,所以做不到困于后宅。
皇上从信上看出来,她话中还有话。
她不喜困于后宅,更遑论是比后宅还要严困的后宫。
但她实在是不舍他,所以,给他留了许多好东西。
那些东西,于皇上而言,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件,吩咐下去,自有人送到他面前。
可那是卿卿留给他的,那是世间万物都不能比的。
“朕知道了,将东西妥善收好,吩咐专人看管。”
“是。”
三年后,皇帝以身体为由,将皇位禅让给摄政王之子。
这三年,卿卿一共回来三次。
都是年节时间回来的。
三年间,她不止是了解边关的境况。
也走了不少其他地方。
近来她已经越来越不想回京了。
皇帝在宫里只能干着急,他要面临着朝臣日日催促。
他年纪的确已经不上了,换做以往的每一任皇帝,如今也已经册立储君。
朝中更有风言风语起。
言他一坦手里握有实权,第一个开刀的便是摄政王和镇北王。
甚至,有人已经开始站队了。
他在得到摄政王和镇北王的双双认可之下,才解下肩上重担。
这三年,他矜矜业业,每日休息时间不超过三个时辰。
原本是要将皇位让给皇兄。
当初也是皇兄将皇位给了他。
如今,他将皇位还给皇兄也是情理之中的。
只是,皇兄也不愿意。
他不想委屈皇嫂。
皇位最终落在了侄儿的头上,也算是回归正统。
一年后,李令风与顾卿卿成亲,他们在南方定居。
新皇登基,大陈已是一派新的气象。
如今是太平盛世。
元宝驻守边关,他对京城也没什么兴趣,唯一想念的只有自己的亲人。
纪暖便想着,半年住在边关,半年住在南方。
如此一来,女儿和儿子都有了陪伴。
倒是在京城的厉寒不愿意。
“你要是真的决定半年在边关,半年在南方,我陪你一道去,你莫要将我一人留在京城。”
“可你身负重担啊,你是国之重臣,不能随便走开。”纪暖颇有些遗憾的道。
谁知厉寒一点也不在意。
“无妨,现在朝中可用之人不少。”
“我可以辞官。”
辞了官,他也是镇北王。
皇上断然不肯让他辞官的,但可以让他每年休息几个月。
起码,他还得在朝中多留几年。
“你在做什么?”
“打包啊。”
“要去哪?”
“卿卿今日来信,她怀有身孕了,阿令紧张得不得了,我这就去南方陪产,你就在京里好好呆着。”
为了女儿,纪暖是果断的抛下了丈夫。
厉寒是哑口无言,满心不是滋味。
“你就这样撇下我不管?”
纪暖捧着他的脸安抚。
“不是撇下你不管,是咱们的卿卿怀孕了,你也舍不得你女儿在这个时候孤立无援吧,我是她最爱的娘亲,自该陪在她的身边。”
“罢了,你收拾,把我的东西也收一收,我陪你一道走。”
纪暖瞪他。
“那可不从,皇帝那儿不会放人的。”
“晚上,我就去摄政王,有什么事,他能托底。”
纪暖无言半晌。
罢了。
“我等你一个月,你把手头的事,交代清楚再说。”
一个月后,夫妻二人离京。
一路赶赴南方。
皇宫
皇帝的桌案上,堆满了折子。
另一边,摄政王的脸也黑了。
早知道他就不应下让儿子接这个位置,今时今日,他也能像镇北王那样逍遥自在。
现在天下太平,四海升平。
有元宝领着一众将领守着边关,大陈安全得很。
儿子当了皇帝,他这个当老子的又不能一走了之。
唉,毁之晚矣。
“父皇,你可是累着了,孩儿这就去宣太医。”
“没有。”李博容已经是太上皇,“有事回头找你娘看诊,齐州案,可批阅了。”
“已经命人撤查,父皇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