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一

想用科学改变世界的人必须拥有比其他人更长远的目光,必须跨越国界、跨越学科,必须深入社会。我们所处的世界正在不断变化,气候变化和新冠疫情等危机不断给生活带来冲击,全社会都想了解世界变化的方式,以掌握应对冲击的方法,这就证明科研工作正逐步成为社会工作的重心。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公众意识到了科学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公众也愈发渴望了解科研的方式。大多数情况下,科研要么以合作的形式开展,要么以竞争的形式开展。诸如生产疫苗、发现引力波、分析全球气候等重大项目都需要合作,而且往往是国际合作,因为气候和病毒都不受国界的约束。几百个研究团队通力合作,定期撰写全球气候报告并发布。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科学合作组织发表的有关发现引力波的刊物,其作者就有1000多人。除此之外,个人独立获取的科研成果也数不胜数。这里提到的科研成果不是指那些普通的成果,虽然它们很重要,但不能算进来,因为这些成果已是科学界的家常便饭,不足为奇。前面提到的科研成果指的是那些独一无二、具有开创性的重大成果,因为这些成果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进而可以改变世界。大多数情况下,获得这样的科研成果都是出于偶然,只有那些做好了准备、观察十分细致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知名摄影师赫尔林德·克尔布尔(Herlinde Koelbl)的目标就是寻找这样的人,她从艺术家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们的动机和思维方式。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公众必须认识到科学在危机时期的意义,否则他们不会听取任何科学的建议。从长远来看,如果没有科学的帮助,人类就没有未来。埃希特纳赫的跳步游行(向前跳三步,向后跳两步)无法解决社会问题。面对问题,人们通常希望快速获得清楚明确的解决方案,而要在复杂的问题上取得科学突破,则需要耐心和毅力,这本书的访谈内容恰好证明了这一点,还请各位读者仔细阅读!

恩斯特-路德维希·温纳克
(Ernst-Ludwig Winnacker)
慕尼黑大学基因中心 zQO3oIDmxmJsHRU9VvLPyOOX9KT84B2XA4SeZCe2q7Xby0/Zfw1BgYr28mKT0WO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