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周易》与忧患意识

我认为,《周易》的启示主要有四条: 忧患意识、理性态度、变革精神、中庸原则。

先说忧患意识。

《易经》里面有忧患意识吗?有。《易传·系辞下》说:

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这就是说,在战国末年、秦汉之初的时候,《易传》的作者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当年发明创作《易经》的人,恐怕有忧患吧?我想,这个猜测,应该是有原因的。直接的原因,恐怕就是他们在《易经》当中,读出了忧患。这个我有同感,我也有这样的体验。我甚至认为,没有忧患,就不会有《易经》。就算有,也会是别的样子。

问题是,《易经》的作者,为什么会忧患呢?

以前的解释,是说当时周文王被殷纣王关起来了,所以他忧患。我的看法不同。我认为,《易经》充满忧患,就因为它是周人的作品。 周人的特点就是忧患。 周人为什么就忧患呢?也有两个原因。第一,周是农业民族。我们知道,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周期长,风险大。春耕夏耘,挥汗如雨,辛辛苦苦,就盼着秋收。但是,一场冰雹,或者一次洪水,就可能颗粒无收。这就要未雨绸缪,也就忧患。第二,周是胜利者,而且胜利来得太快。据史书记载,武王伐纣,是子月出兵,丑月就颠覆了殷商政权,满打满算一个来月的时间。那可是冷兵器时代啊!谁都知道,这来得容易的,去得也快。因此,相传为周公所作的《诗·大雅·文王》,就感慨万千地说,这老天爷的事,可真是没个谱啊 (天命靡常) !没谱,又怎么办?也只能谦虚谨慎,好自为之。

于是,在突如其来的胜利面前,周人表现出异常的清醒和深深的忧虑。体现在《易经》,就在它的最后两卦,也就是第六十三卦和第六十四卦:

这个第六十三卦,叫“既济”;第六十四卦,叫“未济”。这两卦是什么意思呢?济,就是成功。所以,既济,就是已经成功;未济,就是还没成功。为什么?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别卦”,都是由哪两个“经卦”组成的。既济,上面是坎卦,下面是离卦。离中虚,坎中满。那又怎么样呢?坎为水,离为火。上坎下离,这叫“水在火上”(《易传·既济·象辞》)。水在上面,火在下面。水要灭火,能成;火要烧水,也能成。所以说,既济,就是已经成功。未济呢,正好相反,下面是坎卦,上面是离卦。火在上面,水在下面。火往天上飘,水往低处流,根本就不搭界,哪里能成事?所以说,未济就是还没成功。

前面说过,《易经》六十四卦,是要包罗万象,概括整个世界的现象、变化和规律的。所以,六十四卦中有“既济”(已经成功),有“未济”(尚未成功),并不奇怪。关键在于它们的先后次序。是什么呢?是“既济”在前,“未济”在后,一个是第六十三卦,一个是第六十四卦。这就有意思了!《易经》六十四卦,从天地(乾坤)出发,一路走来,历尽沧桑,转到第六十三卦,哈,成了!但它是六十三卦啊!还有一卦。那六十四卦是什么呢?未济。嘿,还没成!没成怎么办?重新开始,再来一遍。从乾坤两卦,再到既济、未济。这就是《易经》卦序非常高明的地方——最后一卦绝不是成功。成功就完了!到了顶峰,就走下坡路了!必须再给你一个未济,才行。它的意思也很清楚:别以为成功了,胜利了,就一劳永逸、万事大吉,可以高枕无忧!告诉你,天下事,了犹未了。后面的麻烦,多了去。你还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小雅·小旻》),夹起尾巴做人吧!

这可真是“革命尚未成功,诸君尚须努力”。于是, 《易经》从最基本、最原始的因素出发,在经历了所有的可能性之后,达到成功,然后走向还没成功,然后重新开始。 其实,这也是一个新的起点,一个更高的起点。

现在看来,周人的这种忧患,《易经》的这个思想,《易传》的作者是读懂了的。所以《系辞下》说:

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这段话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要居安思危。居安思危是忧患意识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民族的共识。从孟子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到确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体现的都是这一点。大家想啊,新中国都成立了,中国人民都站起来了,为什么还要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呢?居安思危啊!忧患意识啊!

忧患意识是很重要的。学术界甚至有一种观点,认为 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底色,就是忧患意识。 比如曹操这个人,是很阳刚的,甚至很霸道的,但他写起诗来,却是“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短歌行》),简直就是愁肠寸断。所以有学者提出来,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体验忧患。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辛弃疾的《丑奴儿》——“为赋新词强说愁”。这就是说,在我们古代,你要成为一个诗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就不能整天乐呵呵的。整天乐呵呵,那不是傻小子吗?你得有忧患啊!可是一个少年,涉世未深,哪来的忧患?为了写诗,也只好装装样子。等到晚年,忧不胜忧,愁不胜愁,反倒“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了。

这就是忧患意识,是我们民族的先哲留下的一笔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应该继承,也必须继承。大家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进步是很快的,成就也是很大的。作为个人,变成所谓成功人士的,大约也有一些。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得意一下,翘一翘尾巴呢?我的看法,是稍微翘一下就好了。为什么可以“稍微翘一下”呢?因为毕竟憋屈了那么久。为什么只能“稍微翘一下”呢?因为“既济”的后面是“未济”。我们将来的路还长着呢!我们现在的问题,也还多着呢!还是居安思危的好。得意忘形,牛皮烘烘,动不动就说什么“不高兴”,至少也是不成熟的表现吧? la3Bb9rQJl/qS+tOrWUyExSRdp+wvDXrc+6eVF0xp8xuAdqJuzrQMO9/FnOpVVE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