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说来,《周易》的系统,其实有两个,一个是《易经》的,一个是《易传》的。两个系统,并不完全一样,今天只讲《易经》的。《易经》的系统,也有两个,一个是符号系统,一个是文字系统,文字系统是说明符号系统的。所以,我们重点讲符号系统。
那么,《易经》的符号系统,又是怎样建立的呢?首先是确定“一阴一阳”这两个根本,然后用两个符号来标识:
这两个符号,叫作爻。一个阳爻,一个阴爻,叫作“两仪”。爻,读如摇,变动的意思;也读如效,仿效的意思。仿效什么呢?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就不细讲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仿效世界的变化。《易传·系辞下》说:
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
这就很清楚了。爻,是一定要变化,要动作的,不能搁在那儿不动。怎么动?爻跟爻发生关系。阳爻和阴爻发生关系,阴爻和阳爻发生关系,阳爻和阳爻自己、阴爻和阴爻自己也发生关系。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四个新的符号:
这四个符号,是怎么产生的呢?首先,是一根阳爻上面再加一根阳爻。请注意,《易经》所有的符号,都由爻组成。组成的方式,是从下往上。也就是说,我们数这个数的时候,要从下面往上数。下面一根阳爻,上面再加一根阳爻,两个都是阳,这个就叫“太阳”。然后呢,第二个,阳爻上面加一根阴爻,一阴一阳,阴爻在上,阳爻在下,就叫“少阴”。就是以阳为主,但是有了阴的成分。第三个,阴爻上面加一根阳爻,以阴为主,又有阳的成分,这个叫作“少阳”。最后一个,是阴爻上面也加一根阴爻,就是全阴,叫作“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太阴,一共四个,叫作“四象”。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呢?在这四个符号上,各自再加一根爻。我们都学过排列组合,都知道加下来是多少。几个呢?八个。这八个符号,是这样的:
第一个符号,是太阳上面再加阳爻,一共三根阳爻,这是乾卦,代表天。还是太阳,上面加一根阴爻,这个叫作兑卦,代表泽。然后,少阴上面加一根阳爻,这个叫作离卦,代表火。再下来,少阴上面加一个阴爻,是震卦,代表雷。再下来,少阳上面加一根阳爻,这是巽卦,代表风。再下来,少阳上面加一根阴爻,是坎卦,代表水。再下来,太阴上面加一根阳爻,是艮卦,代表山。最后,太阴上面加一根阴爻,就是坤卦,代表地。这就是“八卦”。这八卦呢,也有一个记忆的办法,是朱熹想出来的,编成了一首歌:
乾三连,坤六断;
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
什么意思呀?乾卦,是三根阳爻。三根都是连着的,所以叫“乾三连”。坤卦呢?三根阴爻,都是断开的,所以叫“坤六断”。震卦,上面两阴爻断开,下面一阳爻连着;整个卦象像一个口朝上的盂钵,所以叫“震仰盂”。艮卦则正好相反,像一个倒扣下来的碗,所以叫“艮覆碗”。离卦呢?当中是阴爻,虚的,叫“离中虚”。坎卦相反,上下是缺的,中间是满的,叫“坎中满”。兑卦,上面是一根阴爻,所以说“兑上缺”。巽卦,下面是一根阴爻,所以说“巽下断”。这就是朱熹的《八卦取象歌》。
朱熹的《八卦取象歌》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就是我们会发现,这八卦可以分成四组,每组两卦,刚好相反。乾和坤,刚好相反 (乾三连,坤六断) ;震和艮,刚好相反 (震仰盂,艮覆碗) ;离和坎,刚好相反 (离中虚,坎中满) ;兑和巽,刚好相反 (兑上缺,巽下断) 。为什么刚好相反呢?哈!“一阴一阳之谓道”呀!
看来,说到底,还是阴阳。不过,《易传》认为,阴阳二极之前还有一个起始,叫“太极”。《易传·系辞上》说: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生两仪,就是生出阴阳来了;两仪生四象,太阳、少阳,少阴、太阴就有了;四象生八卦,就有了乾、坤、震、艮、离、坎、兑、巽。这八个符号,就叫“经卦”,也叫“小成之卦”。按照后来儒家的说法,它们是伏羲发明出来的。从“太极”到“八卦”,这个过程,也可以画成一张图:
再下一步,是八卦和八卦相重,这个我就不演示了。我们都学过排列组合,都知道八卦和八卦相重,能重出多少个卦来。多少呢?六十四个,八八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就叫“别卦”,也叫“大成之卦”。按照后来儒家的说法,它们是周文王发明出来的。
文王重卦以后,《周易》的系统就建立起来了。这个系统,今天我们去看,恐怕会一个头有两个大。但是,相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它仍然是非常简约的。其实,我们看不懂,也因为它太简约。用这样简约的一个系统,就要概括整个世界的现象、变化和规律,这无疑是一种野心。当然,这种野心是很可爱的。不过,我对这个“可爱的野心”没有兴趣。我关心的,是《周易》这样一种古老的智慧,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