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什么是思维:自作聪明的贼
——思维与心理活动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而“思维过程”又是人的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所以思维又与人的心理活动密不可分。有了思维能力,我们才可以超脱事物的个别属性,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够正确地认知与发展。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却总是做一些愚蠢、可笑又可悲的事情,如下面这个自作聪明的故事:

宋代,一个叫陈述古的学士走马上任到浦城县做县令。在他刚上任还没几天,该县就发生了一桩盗窃案。为了让老百姓相信自己,他决心自己一定要把这个案子办好。他决定亲自破案,紧急追凶,很快就找到了案子的线索,将几个嫌犯统统抓捕归案。然而,嫌犯都说自己是被冤枉的,这让陈述古犯了难,究竟是谁偷了东西呢?他只好先将这些嫌犯关押起来,再想办法让真正的嫌犯招供。

过了两天,陈述古命人将嫌犯全都带上来,对他们说:“虽然你们都不承认是自己偷的,但本官自有办法。因为后院的庙里有一口钟极为灵验,它能帮本官分辨谁是真正的盗贼!现在就带你们去后院庙里,你们进去后只要摸一下这口钟,我就知道了。因为偷东西的人摸这口钟时,它就会发出洪亮的响声;而没有偷东西的人摸这口钟时,它是不会发声的。”

到了庙里,陈述古先做了一个祭祀,他与衙役站在钟前围成一圈,一个个闭目祈祷,很虔敬、虔诚的样子,完了又用帷帐将这口钟罩起来。然后,他就命几个嫌犯每人都伸手去帷帐里摸一摸这口钟。可是,所有的嫌犯都摸完了,这口大钟却没有发出一点声响。

然而在走出庙门的时候,陈述古却在门口令嫌犯们一个个伸出手来,当他发现其中除了一人手是干净的之外,其余的嫌犯手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墨汁。这时陈述古说:“此人必是盗贼无疑,快将他拿下。于是这个手上没有墨汁的嫌犯,这时才明白自己的小聪明害了自己,只好招认自己的盗窃行为。原来,陈述古说庙里的大钟很灵验,不过是虚张声势,他估计:偷了东西的嫌犯,因害怕摸钟会发出声响而暴露自己,所以一定不敢摸钟;而没有偷东西的人则不怕摸钟会发出声响。于是他先命人在钟上涂了一圈墨汁,之后就用帷帐将钟给罩了起来。而真正的嫌犯伸出手去假装摸钟,却没有真摸,却正好中了陈述古的计。”

我们可以看出,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那么,盗贼的这种心理思维情况,亦是现在社会伦理常态的约束下人们无法打破的怪圈,它更是存在于人类本性中的狭隘卑微的一部分思维认知能力。而陈述古的这种思索和判断叫作过程思维,也叫智慧运用。心理学家认为,它是体验一个人智能的最好方式,更是人心理活动的测量仪。

一些智者认为,那些缺乏全局意识,只着眼于眼前得失,貌似聪明,实则损害了全局利益的思维模式,是小聪明;而那些具有全局的、发展的、统筹的眼光的思维活动,才叫作大智慧。就像上述的陈述古破案,在没有亲眼看见盗贼偷盗的情况下,恐怕任谁都很难再做更多的“调查研究”。对此,陈述古聪明地运用了思维,来探测人的一般心理活动,采用间接的方法,使盗贼顺着自我的思维方式,不知不觉地暴露了自己。这就是思维与心理活动的关系,间接地呈现了盗贼盗窃的事实。

我们一定要多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对事物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关系的思考,从而让自己思维流畅,判断正确。 D/F9zKa/YA0TTFaQBCqmY+mgld/QDejirGkipNkJIT+gGbE0BwVFA+muaTw+Ewh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