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一
全球视野下的东西方文明历程

姚洋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

《西方将主宰多久》作者伊恩·莫里斯是美国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古典学系担任教授,研究考古学、古希腊史。西方很多优秀学者在自己专业领域有建树之余,还愿意向外拓展,撰写普及类书籍,告诉非专业的读者这个世界上在发生什么。

莫里斯的这类著作就是从考古学和历史学出发,讲述一个宏大的故事。《西方将主宰多久》解释了过去一万多年间欧亚大陆文明的交替和分流。《文明的度量》详细讲解了如何度量文明进步的程度。《战争》探讨了为什么战争有时候也能推动社会进步。《历史的偏见》研究了从觅食社会、农业社会到工业文明社会,不同的社会形态应该配备什么样的价值体系。可以看出他的思考是慢慢深入的。

《西方将主宰多久》这本书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过去两百年里,为什么是西方领先东方?西方现在主宰着世界,但还要主宰多久?这就回答了由李约瑟之谜产生的东西方大分流问题,我将在后文详述。

第二,如何度量文明的成就?莫里斯创造了“社会发展指数”,以度量不同文明在过去一万多年间的进步程度。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肯定存在很多模糊性,但是他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简单。

第三,什么因素主宰文明的长期进步或者衰落?莫里斯的解释是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内因是他自己所定义的“莫里斯定理”,外因是自然因素。

第四,自然因素对文明的塑造起到了什么作用?这是莫里斯在本书中特别关注的。要研究一万多年间欧亚大陆上文明的分野,他要找的是能够影响长期发展的基本因素,所以他找到了地理和气候这两个自然因素。地理决定了是西欧而不是中国首先发现了新大陆,这可以解释东西方大分流的问题。气候变化决定了北半球各文明的兴衰,这一点我认为非常重要,而且非常新颖。

莫里斯定理:长期增长的内因

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了经济的长期增长,历年来有很多不同的研究,我介绍几种主要观点,再讲讲莫里斯的与众不同之处。

第一种观点是,经济的长期增长由地理环境决定。地理环境决定论曾一度受到批判,但实际上地理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美国演化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这本书只讲到为什么农耕文明发源于欧亚大陆,未再深入。包括莫里斯在内的部分学者,把地理环境作为文明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并非决定性因素。

第二种观点是,思维方式决定长期增长。这是李约瑟的观点。他曾是生物化学家,二战时来到中国,在重庆建立中英科学合作馆,由此对中国的科学技术产生了兴趣。回到英国后,他转行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写出了七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科学技术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第一卷里提出一个问题:中国古代,特别是宋朝的技术已达到很高的高度,但为什么后来的中国没有产生科学?这个问题后来引申为“大分流”问题: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而是发生在西欧,特别是英国?李约瑟给出的解释是,中国人善于实践但不善于理论分析,所以中国没有产生科学。

他说的有一定道理,但其实工业革命不是依赖科学而产生的。科学和工业的结合,是直到19世纪后半叶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建立电磁场理论才开始的。一般认为工业革命大约始于1750年,那时并没有科学的指导,绝大多数发明创造都是摸索出来的,有些发明创造者自己也不清楚背后的科学原因。举例来讲,过去航海的水手常会得坏血病,但大家找不出原因。苏格兰一名医生通过对照组实验发现吃橘子的水手不会得坏血病。他发现了这个情况,但根本不明白原因,我们现在知道是维生素的作用,但当时无人知晓。所以说,没有科学也可以产生技术的进步,李约瑟的这个解释至少是不完整的。

第三种观点是,制度决定论,这是当前最有影响力的一派。达龙·阿西莫格鲁和詹姆斯·罗宾逊合著的《国家为什么会失败》影响非常大,它把制度因素所起的作用提到很高的水平上,但这有很大的误导可能性。制度当然起了作用,但在历史长河里,如一千年甚至一万年,制度的作用就有待商榷。这个制度到底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制度之下是否还有其他解释因素?古人认为地球能浮在空中是因为下面有很多龟在支撑,也许制度只不过是其中一只龟,还有很多其他龟。

莫里斯则不同,他所做的是努力去寻找最底层的那几只龟,也就是内因。莫里斯定理提出:人类社会的变化来自懒惰、贪婪和恐惧的人对方便、有利和安全的追求。人类都是懒惰的,不想吃苦,想要追求舒适,这就迫使人类去发明创造。比如人类发明了轮子,推着有轮子的车比较省力,后来为了舒适,又发明了自行车、汽车、飞机等。人类作为动物的一种,也非常贪婪。在古代,人们要去抢占周边的环境和资源;进入文明社会后,人们给贪婪找了一个文明的说法——追逐利润。如果说人类的进步是靠追逐利润推动的话,那么贪婪就是最下面的那只龟。人都有避险的本能,为了追求安全,建造了城堡,发展出军队。哥伦布为什么发现了美洲?实际上他是为了安全,想要绕开陆路,才决定走海路。所以上述因素源于我们人类发自内心的动物属性,属于内因。除了动物属性,还有外在因素在起作用,包括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

三次大分流:东西方文明的轨迹

人们通常认为东西方文明的大分流只有一次,但莫里斯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东西方文明已经有三次大分流。所谓文明,指的是从定居的农耕文明开始,在那之前的冰期、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都不能被称为文明时期,一万年前有了农耕,才开始有了文明。

如何定义东方和西方?东方明确指以中国中原地区为核心的东亚地区。西方的定义比较大,从亚洲西南部到英国都算西方。这样定义从文明的演进来看是有道理的,符合西方文明从核心地区向边缘地区传播的规律。

西方文明的传播轨迹是从核心地区到边缘地区。西方率先定居的农耕文明发源于今伊拉克北部的肥沃新月地带,即伊拉克和叙利亚交界之处。随后,农耕文明开始向两河流域传递,到达今伊拉克的核心地区,在公元前4000年诞生了辉煌的文明,包括两次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但后来由于草原民族的入侵,这两个文明先后衰落。西方文明的发展历程多次受到草原民族入侵的影响,现在的印欧语系也基本是草原民族入侵的结果。莫里斯没有在书中专门讲印度,因为他把印度纳入西方文明的范畴。两河文明衰落之后,接着依次成为文明中心的是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和中东文明,这些都经历了兴起、鼎盛、停滞、衰落的过程,最后到西欧文明。中东地区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历时两三千年后衰落,但到伊斯兰文明兴起的时候,中东再次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由于十字军东征发现了古希腊文明,欧洲重新发现了自己文明的源头,产生了文艺复兴,最终工业文明在西欧特别是英国诞生。

可以看出这样一个原理,核心地区的文明都是先在一个地方产生,发展到一定高度之后,人就产生惰性,时机一到就被外族特别是蛮族消灭。这时候边缘地区的人民就开始发展,他们通常具备更强的进取心,不断流动,所以整个西方文明是流动的。

东西方文明的大分流是怎么产生的?戴蒙德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文明没有首先产生在美洲或非洲的原因和地理有关。美洲是南北走向的,在北美洲温带地区驯化的动植物很难在南美洲的热带地区复制,所以文明的传播速度比较慢。非洲能被种植的作物和能被驯化的动物种类都比较少,所以文明就不容易产生。

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大分流是从两万年前到5世纪,在此期间,西方文明主宰世界。为什么定居文明发源于肥沃新月地带?因为那里驯化了现在常见的几乎所有家禽家畜,种植出了绝大部分现在常见的主食作物。然后文明沿纬度线向东西两边传播,中国的小麦也是从西边传来的。我有个未被证明的推论——为什么是秦国统一了中国?原因之一也许是秦国首先种植了小麦,使土地的人口承载能力大增。

第二次大分流是5—18世纪,此时东方文明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中华文明也在此时走向顶峰,在北宋进入平台期并持续了一段时间。

第三次大分流是从18世纪到现在,发源于西欧工业文明时代的西方文明占据了上风。

文明的度量:社会发展指数

莫里斯发明了社会发展指数以度量文明的进步。社会发展指数包含四个参数。

第一个参数是获取能量的能力,即每个人每天能获得多少能量。这里说的能量除了一个人每日摄入的食物能量,还包括用电、用水等行为消耗的能量。能量用得越多,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越高。

第二个参数是社会组织能力,用一个社会中最大定居点的规模来衡量。基本上每个朝代的都城都是最大的,用这个指标比较易于计算。

第三个参数是传递信息的效率,包括识字率和信息传递速率。古代靠人力跑步传递信息,后来有了马,中国很早就建立了驿站制度,就是用马来传递信息,再后来发明了电报,现在用互联网,所以信息传递速率越来越高。

第四个参数是战争的能力,包括军事技术、军队规模等。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发动战争的能力,是不可能抵御外敌入侵的。军事技术和军队规模与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高度相关。莫里斯用战争的能力作为参数之一,是因为它比较好度量。我们无法得知一万年前一国的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但是可以从其战争的数量和规模上大体推断这个国家的能力。

莫里斯以公元2000年为基准,分别找到四个参数的最高水平,将每个参数的最高分都设为250分。比如,2000年东方最大的城市是东京,那么就将东京的社会组织能力设为最高分250分,然后将四大参数的分数相加,得到最高水平1 000分。度量历史上的文明就看其相当于2000年人类最高水平的百分比为多少,比如一个东方文明在某一参数上的水平,相当于2000年日本的水平的5%,就用250乘以5%,得到那个时期的某一参数的水平,四个参数相加,就得到该文明的社会发展指数得分。

莫里斯发现一个重要现象,在农耕文明时期,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社会发展指数得分从未超过43分。罗马帝国是西方农耕文明的最高成就,其在4世纪在距离43分非常接近的时候崩溃。北宋也在即将达到43分的时候崩溃。这说明农耕文明的天花板是43分,这是一个重要现象,也是一个谜,需要合理的解释。

地理的作用:新大陆的发现与西方的崛起

莫里斯的这本书容量很大,限于篇幅,我不再一一解读,只选取两个因素和大家分享,一个是地理环境,一个是气候变化。

地理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这是造成最近一次东西方文明大分流的重要原因。

美洲新大陆的发现对西方的崛起有哪些作用?

首先是贸易,烟叶贸易大大促进了英国商业的发展。一个文明的发展要达到顶峰,最重要的一个前期指标是贸易是否发达。这一观点源于亚当·斯密的理论——分工促进经济繁荣。有了分工,在不同地区生产的产品就可以各专所长,然后通过贸易交换去获得自己没有的物品。贸易也会激励生产规模的增长,让某一地的产品卖到更多地方。因此,贸易促进经济增长。英国经济的发展始于美洲的烟叶贸易。当时的烟叶贸易有多重要?其甚至促成了苏格兰和英格兰的合并。苏格兰和英格兰此前是各自独立的国家。17世纪末,英格兰把北美的烟叶贩卖到欧洲,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苏格兰见状也希望跟进,用占当时苏格兰GDP一半的资金成立了一个大型公司,去美洲和英格兰竞争,结果一败涂地,最终不得已和英格兰合并为一个国家。合并之后苏格兰经济猛增,继而为世界文明和现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据此可见贸易的重要性。

其次是白银,它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美洲盛产白银,16世纪之后在欧洲流通的白银基本来自美洲。欧洲人把大量白银掠夺到欧洲,就引发了价格革命。因为以前重金属稀缺,物价很低,有了大量白银之后,物价上涨,就大大刺激了生产。正如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一书中所说,当物价下降时,经济不可能增长,温和的通货膨胀对于经济增长是有好处的。

再次是引进新作物,包括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等,救了很多欧洲人的命。比如爱尔兰在19世纪中期由于马铃薯晚疫病导致歉收而发生了大饥荒,饿死了100多万人,还有200多万人逃难去了美国。

最后是产生了竞争。在北美洲,英国人和法国人竞争,双方数次打仗,最后英国人打败了法国人。在南美洲,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竞争。他们把钱掠夺回欧洲之后,又在欧洲内部打仗。竞争很重要,东亚之所以没有发展出现代工业,可能跟竞争激烈程度较低有关。

当然,我们不能忘记人类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提高(特别是从18世纪开始,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对文明进步的作用,但是这恐怕跟地理也有关系。在西方,连续几百年的十字军东征发现了希腊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从这些文明中学到的很多东西促使了文艺复兴的产生。欧洲还从伊斯兰文明中学到了阿拉伯数字,没有阿拉伯数字就没有后来的数学。在东方,挑战总是来自少数民族,他们的每一次入侵对于中原文明都是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地理环境仍然在起作用。

发现美洲是西方崛起的最重要原因,但为什么是西方发现了美洲大陆?郑和七下西洋,为什么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这也是地理决定的。因为太平洋太大,从中国出发的郑和到不了美洲。大西洋相对小一些,再加上洋流的影响,更利于从欧洲出发的哥伦布到达美洲。

此处再对照莫里斯定理——人类社会的变化来自懒惰、贪婪和恐惧的人对方便、有利和安全的追求。第一看方便,哥伦布航海的目的其实是去印度购买香料。因为文明开始发达,定居农业发展了之后,人们的物资有了剩余。肉有了剩余就需要风干储存,只用盐不够美味,就需要香料,所以人类的本来目的是想过上更方便的生活。第二看利益,由于当时欧洲人都对香料有需求,香料生意的利润非常高。第三看安全,当时去印度如果走陆路会遭遇穆斯林的阻挡,如果走海路要绕道好望角,风险非常大,所以哥伦布另辟蹊径,打算向西绕地球一圈再到达印度,没想到抵达了美洲新大陆。通过以上可以看出,莫里斯定理是根本性的,地理环境是决定性的,两种因素的叠加导致是欧洲人而非中国人首先发现了新大陆。

气候变化:决定北半球农耕文明的重要力量

农耕文明高度依赖气候。气温高,雨水就充沛,作物生长就旺盛,动物就多,文明就会进步;气温低,就会产生干旱,作物生长就萎靡,动物就会减少,文明的诞生和发展就都很困难。现在全球气温在上升,中国西部地区的雨水开始变得充沛,一些小绿洲又开始出现。如果这样持续两三百年,也许楼兰古城又会变成绿洲。楼兰古城的消失其实也是气温降低的结果。

草原民族也高度依赖气候。气温高,牧草就丰盛,人们容易生存;气温低,牧草就萎靡,人们生存就有困难。北半球农耕文明的兴衰主线之一,就是与欧亚草原的草原民族争夺资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草原民族的入侵对文明造成了破坏。农耕文明能否在跟草原民族斗争的过程中取胜,不取决于农耕文明的昌盛程度,而取决于草原民族求生欲的强度。当气温降低,草原民族的牛羊大规模死亡,人们的生活变得困顿,此时他们的求生欲是极其强烈的。比如蒙古人曾经横扫亚欧大陆,其势无人可挡。

殷商、西周时期,中原地区温暖湿润,平均温度比现在高两度左右。河南省简称“豫”,“豫”的偏旁“予”代表“我”,右边是“象”,“我牵着一头象”就是河南。这说明在当时的中原一带是有象的,我们也确实在那里挖到了象的化石。在那种温湿的环境中,中华文明开始发展。

从三国时期到南北朝时期,气候非常干冷。那时候北方草原民族进入中原腹地,这对当时的中原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到了唐朝,温度开始上升,在北宋时期达到高点,同时我们的文明也在北宋达到了顶峰。中华文明第一次超越西方文明是从公元500年前后一直到宋朝,这一段是气温的上升期,也是文明的上升期,所以二者高度相关。我认为,唐朝和北宋的妇女衣着较为袒露,应该和那段时期天气太热有关,大家可以看看《清明上河图》中女子的穿着。

北宋末年开始降温,一降温,草原民族生存出现困难,就会入侵中原,结果北宋被金国所灭。随后温度一直在下降,明朝中期有一段小幅回升。

明朝末年气温降到一个极低点,进入小冰期,此时金人再次入侵。明末因为干旱,粮食歉收,饿殍遍野,农民起义频发。崇祯想做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他精简机构,但是他精简错了一个人,就是李自成。李自成此时在陕北做驿卒,失业没饭吃,只好揭竿起义,推翻明朝。

同样的情况也在西方发生。中国南北朝时期气候干冷,同时期的罗马帝国由于鼠疫和日耳曼人入侵而崩溃,分裂成西罗马和东罗马。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开启了拜占庭帝国时期。

中国的元、明时期,气温降低,欧洲黑死病肆虐。黑死病由喜欢阴冷的黑鼠传播,是蒙古人征战欧洲时带去的。黑死病一直到17世纪才停止,因为那时气温上升,印度商队带来了喜欢温湿气候的褐鼠,霸占了黑鼠的地盘。

17世纪开始升温,清朝建立,西方则进入上升期,气候变化给了西欧一个摆脱马尔萨斯陷阱的机会。由于黑死病导致人口锐减,提高了劳动力的价值,促进了农奴制的瓦解,继而产生个人土地所有制,货币经济开始代替物物交换经济,农业由于气温上升也实现了大发展。

未来是否会有第四次大分流

未来是否会出现第四次东西方文明大分流?东方能否超越西方?莫里斯在这本书里说,如果东西方分别保持20世纪的增长速度,那么东方的社会发展指数得分将在2103年超越西方。东方有自己的优势,现在文明的核心地区还在西方及其衍生国,东方相对处于文明的边缘地区,因此具有后发优势。

然而,未来也许出现的不是东方主宰的世界,而是莫里斯所说的融合的世界。“奇点时刻”是指人与机器相融合的时刻,最乐观的估计是到2045年可能实现。那时候,将无所谓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而是很可能出现一个不分种族和文化的新智能人,同时配之以不分东西方的全球文明。 vqqOZdbP1LfPaNhKaWDEO2EJ0x7xKzQAaEkrd3bG8mwbQ9AAXncARdRDTAAhlmR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