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典籍里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查阅资料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现在已知的大多数妇科疾病,实际上在古代医书中已有记载。但是,当试图寻找有关内异症的史料时,我们会惊讶地发现,无论是在中国古代医书还是英语、古罗马语、拉丁语、希伯来语写成的医学典籍里,都找不到关于这个疾病的确切记录。是被忽视了,还是它太神秘而不为人所知?

让我们沿着历史的长河,一起看看医学先驱们是如何一步一步揭开内异症的神秘面纱的。

1690年,德国医生Daniel(丹尼尔)描述了一种疾病。它生长于女性的盆腔腹膜表面,形态上像溃疡(Ulcer),主要发生于性成熟女性。1776年,苏格兰两位医生认为,这种疾病会侵袭整个生殖系统,导致不适并引起全身症状。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疾病呢?他们没有给出清晰的定义。

但是,从这些描述中寻找蛛丝马迹,如“溃疡样改变”、发生于女性“盆腔腹膜”、“成熟女性”、“生殖系统”、引起“全身不适”这几个关键词,对于今天的医生来说,很容易就联想到内异症。

直到1885年,Dr Von Recklinghuasen(冯·雷克林豪森博士)才首次命名Endometriosis(内异症),这个疾病逐渐为人所知。1919年,大名鼎鼎的病理学家Thomas Cullen(托马斯·卡伦)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对盆腔内形形色色的内异症病变做了详尽的描述,并对现场惊讶不已的医生们说:“毫无疑问,你们中间很多人都见过这些病变,但是并未意识到这是疾病。”他指出,这些病变“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而且预言“不出10年,外科医生将通过手术来切除这些病灶”。

20世纪初是医学各个领域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Sampson是一位写入医学教科书的殿堂级人物。Sampson在20世纪20年代发表了一系列天才的内异症研究结果。就是他,将发生在卵巢的内异症病变首次命名为“巧克力囊肿”(chocolate cyst),因为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包含的陈旧血液状似巧克力液。此后,全世界各种语言版本均沿用此称谓。Sampson还明确指出内异症有恶变的潜能,最常发生恶变的部位是卵巢,提出恶变诊断标准并沿用至今。

Sampson对于内异症研究最伟大的贡献是提出著名的“经血逆流种植学说”。我们很难想象,在那个主要依靠尸体解剖和有限的外科手术来观察人体,追溯疾病源头的年代,Sampson是怎样灵光一闪提出了这一杰出的理论学说。100多年过去了,这一学说仍然是内异症发病机制研究的基石。

而临床医生真正得以清楚地看到内异症,是在20世纪60年代腹腔镜技术蓬勃发展之后。今天,腹腔镜手术已经十分普遍。这项技术拓展了医生的视线,延长了医生的手。过去神秘莫测的盆腹腔在腹腔镜的放大作用下变得清晰明朗,医生们得以纵深观察和研究内异症病变和发展过程,诊断和治疗也随之飞速发展。

翻阅英文资料的时候,你会发现对内异症的描述用词可谓丰富多彩。除了最早使用的ulcer(溃疡),还有implants(病灶)、tumor(肿瘤)、nodules(结节)、lesions(病灶)、growth(肿物)等,更说明了这个疾病形态各异、表现不一。这个良性疾病,不仅形态复杂多样,还有浸润、粘连、复发等类似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所以也被称为“puzzle”“enigma”,像“谜一样的疾病”,强烈吸引着人们不断地去研究,去探索。 bvAeke6s4o95+z6v4SWDQ9swnPSDqeDooVqP3sf+o8MB1V9s201I381yy2+HstY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