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数字技术革命推动下,数据以其独特属性从传统生产要素中抽离,成为除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作为数字文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数据使得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趋势不断增强,程度不断加深,已经并将持续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力量对比变化、全球治理体系乃至人类文明进程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此过程中,随着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前沿的不断拓展和延伸,数据经济学应运而生。
数据经济学作为时代发展的理论成果,是一个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性和复杂性的新兴学科,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联合国政策简报《全球数字契约》指出,到2026年,全球月均数据流量预计将增长400%以上。IDC(国际数据公司)预测,全球数据圈将从2018年的33ZB(泽字节)增至2025年的175ZB。在全球数据量呈井喷式增长的同时,全球数据流动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3年)》显示,2022年,美国、中国、德国、日本、韩国等5个世界主要国家的数字经济总量为31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为58%。为适应数据经济的发展,全球也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规则。例如,欧盟于2018年通过《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对内促进数据流动和共享,对外维护数据主权。美国通过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跨境隐私规则(CBPR)、《韩美自由贸易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等系列跨国合作协议,促进区域性的数据流动。新加坡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力图打造亚太数据中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时代发展大势和国内国际发展大局,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使我国数字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得益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数据量最大、数据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2021年,我国数据交易规模超500亿元,预计到2025年,我国数据总量全球占比将接近30%,市场规模将超2200亿元。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作为中国首家挂牌运营的数据交易所,截至目前,累计入驻交易主体超过600家,累计交易额突破13亿元,服务覆盖金融、交通、气象等20多个行业领域,上架产品达到1000多个。2021年以来,各地不断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陆续成立了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上海数据交易所、广州数据交易所等,有效促进了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深圳、天津、贵州等地在数据立法、确权、交易等方面也已取得较大进展。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数字经济和数据治理合作,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建立双边或多边伙伴关系。由此可见,中国乃至全球在数据经济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数据经济学”提供了思想源泉。
数据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分支,由于数据要素的独特属性,数据经济学在传统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上亦有诸多突破,因此有必要系统全面深入阐释其精髓和要义,这正是本著述的增益所在。本书共分为十二章:第一章为导论,介绍了数据经济学的时代背景、基本定义、研究范畴,数据经济学对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拓展和贡献,以及当前全球视域下数据经济学的核心研究议题。第二章为数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旨在阐释数据在经济学框架下的属性,数据要素在经济活动中呈现的规模报酬、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等特性,以及数据的价值实现等。第三章至第六章,以相对微观的视角,从数据的供给、需求、市场等维度展开具体分析,并试图建立数据供给侧的成本函数、数据需求侧的收益函数等。第七章至第九章,以相对宏观的视角,从数据经济的宏观目标、数据资产核算、数据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等维度展开具体分析,包括数据如何影响宏观经济和纳入数据要素的增长模型,数据经济与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数据资产核算方法与实践,数据要素参与三次收入分配的原则和路径。第十章是数据经济治理,介绍了数据交易市场监管、数据反垄断治理的重点领域、核心目的和主要手段。第十一章是数据经济的对外开放,介绍了数据流动的全球化趋势和特征,跨境数据流动的安全性,以及跨境数据流动全球治理的相关国际规则。第十二章是数据经济学未来展望,探讨了数据经济学日趋丰富的研究议题及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互动,新一轮科技革命、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数据鸿沟等时代属性在数据经济学领域的表现和影响,以及数据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并进。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数据经济学必将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演进,我们也会与时俱进地为中国和全球的数字经济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202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