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产业基础的主要特征

产业基础,特别是核心层的“产业四基”,作为支撑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部门,往往具有底层性、战略性、寡占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等特征。

1.底层性

正如地基处于建筑物的底层不容易为外界所看见一样,产业基础一般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前端或中间投入品的生产环节,属于产业发展的底层架构,并不直接与位于终端的消费市场和消费者发生经济技术联系,因此市场显示度较低。比如,ARM架构是全球计算机芯片行业的基础,Linux开源体系是很多软件服务的基础,TCP/IP是万维互联的基础,RSA算法是金融加密系统的基石。这些技术都非常重要,但往往不为大众所熟知。

2.战略性

战略性主要是指产业基础部门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是决定产业竞争力和控制力的关键所在。产业基础部门掌控着整个行业的关键知识和技能,具有无法替代的竞争优势地位,是整个产业命运的真正决定者和行业“大厦”的根基。本部门的技术改进或停滞,会极其显著地影响下游用户的产品质量和产出状态。比如半导体产业的高端芯片制造、极紫外(EUV)光刻机生产、光刻胶等关键材料生产环节,虽然产业规模体量不大,但却掌握着关键核心技术,把控着行业发展的“命门”,是整个产业链最关键的环节。一旦发达国家实施“断供”,我国规模达数万亿元的产业发展都将受到极大的冲击。离开产业基础来发展产业,就好比在沙滩上建高楼,既不安全,也不牢靠。

3.寡占性

由于产业基础领域的专业性比较强,大多数从事产业基础领域生产的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比较单一,供应链关系相对稳定、固化,具有分工锁定、行业进入门槛高、技术突破难等特征。因此,往往会出现“赢者通吃”的局面,即该产品和技术的供应仅由少数几家企业掌握,形成完全垄断或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先发企业一旦在某一领域形成了先发优势,后发追赶者追赶超越的难度将异常巨大。全球市场也是如此,德国很多隐形冠军企业的全球市场占有率都超过了50%,在世界范围内做到了极致,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

4.系统性

产业基础包括关键核心技术、基础装备和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业软件、质量基础设施,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创新服务体系、要素支撑和制度环境等,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既关乎基础科学,也涉及推广应用。这些产业基础的具体内容相互支撑,缺一不可,只要某一个环节出现瓶颈和薄弱项,整体就会遭遇“卡脖子”的困境,整体产业基础实力的突破就会变得很难,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也会受到限制。因此,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要有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和统筹推进。

5.动态性

动态性是指产业基础的范畴会根据技术条件或时代背景的变化而动态调整,不同时代产业基础的内涵和外延也不尽相同。在农业经济时代,基础产业部门是农具生产和种子培育,基础要素是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基础设施也是围绕农业生产的水利基础设施和仓储设施等;在工业经济时代,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工业四基”取代农具生产和种子培育成为基础产业部门,相应的,资本、人力资源、技术、企业家才能在要素中的重要性上升,基础设施也随之改变;在信息经济时代,软件和数据的重要性上升,基础装备、基础零部件、基础工业软件、关键基础材料“产业四基”取代“工业四基”成为最重要的基础产业部门,其基础要素和基础设施也相应调整(见图1-2)。未来,产业基础的内涵和外延还会调整。

图1-2  不同时代产业基础的内涵和外延 OQTGuIVmyKz/U40M6vnzuCif7VFWosJWFrMnrfH7KEhXYrOsHyn6HwJavkU05ZJ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