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总体水平有较大提升

我国自2013年开始实施工业强基工程,2016年发布《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提出要着重围绕重点领域,解决170余个“卡脖子”的关键产品相关问题。随着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实施,部分工业基础产品和技术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有力支撑了航空航天、先进轨道交通、机器人、工程机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发展。例如:高速动车组齿轮传动系统突破了制约高铁装备发展的重要基础瓶颈,打破了德国和日本企业的垄断,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外产品水平,并在轻量化、振动和温度控制技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机器人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三大件”依赖进口的问题正在逐步扭转,高精密减速器、RV减速器轴承、伺服电机等已经研制成功,部分进入产业化阶段;工程机械液压件实现国产化制造与生产,产品质量、技术和成本均优于日本川崎,有望实现全面进口替代。在基础领域攻坚突破过程中,探索形成了全链条式协同创新路径,即以需求为牵引,以应用端为导向,实施关键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专用材料开发、先进工艺开发应用、公共试验平台建设、批量生产、示范推广的“一条龙”计划,促进整机(系统)和基础技术互动发展,建立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一体化组织新模式。同时,一些企业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领域深耕细作,弘扬工匠精神,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细分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涌现了一批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 fPOonfvpby8blaKJhyWG9SxAN8tiJ2a/U1Wn8AXS+dRlN/ByE2p4cOw3R4+7pb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