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正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抗击疫情的一曲曲凯歌!
文学是思想情感经由事物真相、情景及其精神的书面表现,是为了让人们了解这个世界上曾经产生过的优秀的品格、崇高的境界、生动感人的场景。抗疫告捷之后,各类文艺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出。在中华民族的每个历史时期,文学宝库都会留下无数不朽的作品,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那天,南宁市文联程小华主席打来电话说,最近他们组织编写了一本纪实文集,翔实地记录了作为抗疫主战场的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在应对新冠疫情、“非典”、甲型H1N1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等突发传染疾病事件的历程。这本书不仅是抗疫斗争的史实记载,更是中华民族高尚情怀和大无畏精神的传承,故书名取“传承”。经过选编改校,书稿已基本成型,希望我能为该书写一篇序。这是件大好事,我欣然接受,十分幸运地成为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
《传承——一家传染病医院为生命站岗的故事(以下称《传承》)》一书共收集文章91篇,有人物回忆、访问记、个人日记等,体例不一。为体现医院抗疫斗争的特点,全书分成《医院·使命》《医者·担当》《医患·温度》《附录》四辑。内容涉及很广,时间跨度大,作者身份多,表述方式不同,但这些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主题鲜明,站位高远,基调一致。不管是叙事还是写人,不管是回忆还是切身感悟,不管是随笔还是抒情,都源于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都是作者从自身的体验中超脱而出。书稿文笔朴实,语言流畅,韵味隽永,似淡如清水而浓如香醪,既有豪言壮语,又有春风拂面,娓娓道来,字字情怀。读了之后,觉得书中篇章不但是丰富多彩的哲理散文,而且是一首首韵味无穷的赞歌。很多感人的场景、高尚的情操、生动的语言,让人心有所动,情有所感,志有升华。受益匪浅,值得一读!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在一次次与疫情的殊死搏斗中,广大医务人员义无反顾,日夜奋战,展现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透过《传承》,我们从中得到深刻的教育与启示。细节之间见品格,艰险之时显精神,危难之中见真情,平凡之中有伟大,可谓滴水见太阳。
——生命至上,这是中华民族深厚的仁爱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传承》全景式地向读者展现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在多次抗疫的斗争中勇于担当、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历程和细节:有连续奋战48个小时不眠不休的隔离病区的医生、护士;有一天接两百多个电话、嗓子哑了仍坚守岗位的党员干部;有强忍慈父离世的悲痛,依然留守病房的年轻护士;有不忘医者初心,始终坚守在抗疫第一线的退休老专家……那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身影,一次次心手相连的接力,一幕幕感人肺腑的场景,生动诠释了四医院人以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彰显出新时代白衣天使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实际行动履行为生命站岗的庄严誓言。
——大道不孤,大爱无疆。在抗疫生死关头,四医院人秉承“天下一家”理念,恪尽职守,救死扶伤,展示了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从医美德。在抗疫中,对患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向世人展示了新时代的新型医患关系。《传承》一书,通过一个个故事、一段段日记、一次次交谈,彰显了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鲜为人知的纯洁、朴质、坦诚的友谊,患者与医生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是医患共情、生死相依的一家人。这些生动的事例、感人的场景、真实的写照,淋漓尽致地流于字里行间。医护人员用尊重与信任、理解与包容构建起命运与共的新型医患关系。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传承》真实地记录了四医院人面对疫情时,不被困难吓倒,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历程,书写了很多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篇章。通过阅读这些文章,读者从活生生的例子中能够真正体会到医务工作是一个神圣的事业,医生是值得人们崇敬、尊重、信任的职业,医务人员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生命卫士。特别是老一辈医务人员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对年轻的医务工作者来说,是无声的教诲,心目中的榜样。
该书的出版,对于已从医者而言,是一种鼓励与鞭策,而对于即将从医的年轻一代人,是一种教育、启迪与引导。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本书无疑可以作为医疗战线进行职业精神、医学道德、医生“三观”教育的生动教科书,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
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无论是荆棘编成的,还是花朵穿起来的,要不是自己在某一天动手去制作终生难忘的第一环,你也就根本不会过上这样的一生!经历过抗疫的殊死拼搏,“昂昂独负青云志,下看金玉不如泥”,愿有志者,鼓起人生的风帆,驶向光辉的彼岸。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