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半百的我在四医院工作已经有28个年头了,心里有很多对生命的感悟。医院是接触生老病死最多的地方,我愿在这里为健康守门、为生命站岗,发出一点点属于自己的微光。
来医院工作是因为我的父亲。在我14岁的时候,我的父亲因为肝癌去世了。当时我才上初二,对生离死别还没有很痛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流逝,父亲的点点滴滴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越来越感觉到了离别的痛苦。没有了父亲,生活越来越艰难,应该享受到的爱也越来越少。我的心里开始憎恨上天,为什么要夺去我父亲的生命?为什么那么健壮、那么憨厚老实、那么慈祥、那么疼爱我的父亲会因为疾病而永远地离开了我?这太不公平,我想要呐喊,我想要我的父亲活过来,陪着我长大。我开始每天每天地写日记,抒发着我对父亲的思念,在上高三的那一年,我在日记里写下誓言:“我一定要考上医学院,将来当一名医生,救治那些患上癌症的病人,让他们不死,让他们的孩子不会在年幼时就尝到失去亲人的痛苦。”可惜我醒悟得迟了一点,努力得晚了一点,虽然高考志愿填满了医学院、中医学院等和医院相关的院校,但还是没能考上大学,最终被广西药科学校录取,读的是卫生计划统计专业。我虽然没能做一名医生,但是也能如愿以偿在医院工作了。
1992年7月,我从广西药科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被分配到了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当上了一名统计员,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医院,没有离开过统计这个岗位,一干就是28年。刚开始,医院的环境非常差,除一幢六层的综合楼外,其他都是些低矮破旧的平房或两三层光线和通风都很差的病房,病房周围杂草和树木都很多,显得有点阴森。可是我却很喜欢这里,我觉得这里就是我的家。
从事医院统计工作不像医生护士一样直接接触病人,了解病人,为病人排忧解难,但是通过收集、整理、汇总、分析、反馈各种统计数据,也见证了我院医务工作者护佑生命、为生命站岗的付出,我为他们感到骄傲。从1974年开始有统计报表以来,我院在病床规模、收治人数、医疗质量上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际开放病床从最初的150张发展到2019年的700张;门诊总诊疗人次从每年60 119人次到2019年的每年434 178人次;收入院病人从每年694人到2019年每年19 483人;病死率从7.5%降到2.4%,减少了5.1个百分点。从这些指标可以看出,无论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我院都有巨大的进步。
医院统计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医院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在医院的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我院的统计报表有日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关于诊断质量、治疗质量、病床工作效率以及医技科室工作量和质量等)、实时报(人员报表、设备报表)。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在下期15日前进行报送,同时还反馈到各科室、各部门,为医院管理者了解情况、做出决策、指导工作、制订计划并检查计划执行情况提供统计依据。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统计工作由过去的手工计算发展到电脑计算,从过去的人工收集原始资料数据、建立数据库、处理数据及统计分析,转换成电脑来完成。因此,相应地对统计人员的工作素质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了。我们统计人员必须转变思想观念,适应现代工作的要求。这就迫使我们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工作素质来满足社会工作的需要,切实发挥医院统计工作应有的作用,更好地为医院的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统计对医院管理有很大的帮助,对医务人员做科研、提高医疗技术也有很大的帮助。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无论是前期试验设计,还是后期数据收集与分析,都要用到统计学的方法与知识。所以,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我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统计学,结合Excel、R语言及SPSS软件实操,对医务人员的论文、科研成果进行检验。我学中有练,顺利完成了对统计学的认知升级。我还运用统计思维来处理和分析科研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让医务人员的科研成果更站得住脚。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会牢记当初的誓言,我虽然不能在第一线救治病人,但能在救死扶伤的医务人员身后发出一点点微光,为健康守门、为生命站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