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是战国时魏国人,同苏秦是同学。他最初漫游各国到处游说,久不得志。有一次楚国相府举行宴会,主人丢失了一块美玉,府里的人听说他的名声不好,都疑心是他偷的便将他捆起来打了几百板子,打得他浑身都是伤痕,结果他还是不承认,也只得算了。他回到家里,他的妻子知道这事后,悲叹着说:“你要是不去到处游说,哪能会给人家打成这样子!”张仪听了忙张开口对妻子说:“你瞧我的舌头还在么?”妻子笑道:“当然舌头还在。”张仪道:“那就好,只要舌头还在,我将来就有办法。”
果然,以后张仪到了秦国,仗着他的辩才,取得了秦王的信任,做了秦相,提出了“连横”的主张。东西称为“横”,使用威吓、利诱的手段,逼迫东方六国西向和秦结交,就叫做“连横”。
为了破坏六国的团结,张仪主张先争取与秦接壤而又畏秦最深的魏国。他向魏王宣传“连横”的道理,要魏和秦结交。魏王起初不答应,张仪便怂恿秦国攻打魏国。魏与秦战魏国失败。第二年,秦国进攻韩国,大败韩国,斩首八万,诸国震恐。张仪再次游说魏王魏王迫于秦威,答应和秦订交。进一步,秦国的目光转向了齐、楚两大强国。当时,齐楚订盟,声势很大。秦国想瓦解齐楚联盟,就派张仪到楚国,欺骗楚怀王说:“大王如果信臣的话,和齐国绝交,臣可以劝秦国献出商、於地方六百里给大王,并且秦国愿意和楚国结为姻亲,永成兄弟之国。”楚怀王是个糊涂虫,听了张仪的话,信以为真,就派人到齐国去辱骂齐王,同齐国绝交。齐国气极了,反而同秦国联合,共同对付楚国。结果,张仪向楚国派来接受土地的使者说:“我说的是六里地,不是六百里地,大概楚王听错了吧!”楚国使臣回去报告怀王,怀王大怒,即刻兴兵攻打秦国。这时秦国和齐国联合起来,两面夹攻楚国,楚军一连败了好几仗,败得很惨,反而被秦国夺去了大片的土地。
就这样,秦国利用“连横”政策,对东方六国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最后使“合纵”的盟约完全瓦解。
“合纵”、“连横”,反映了战国时期纵横捭阖的政治局势;也反映了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士”这一阶层的兴起,以及他们在政治上的活动与要求。苏秦和张仪不管他们的出身是否地主阶级,都是当时士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