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营销,自古有之。商鞅的“徙木立信”,就是典型的事件营销。
善于做事件营销的蒙牛,针对2020年的高考就搞了个新动作。
在官方微博上,蒙牛最近推出一组“特殊包装”的牛奶: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多门学科的知识点和模拟题,被印上牛奶的包装盒。并且,根据各科特点,还有“自己的‘历史’,自己书写”“做努力成功的一‘分子’”“充满电,让未来发光”等励志宣传语。
先不说这种“高考奶”到底卖了多少,单是广大媒体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就给蒙牛做了若干免费广告。作为商家,还有什么营销比这个更划算呢?
事件营销,一直是蒙牛的“拿手好戏”。公司成立不久,蒙牛就提出“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宣传策略。“老大”是伊利,“老二”是谁?天知道。凭借这样的策略,蒙牛一下子把其他竞争者甩在了身后,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老二”的江湖地位。时隔多年,这个案例仍被广告营销界念念不忘。或许,当时它是当地的“老八”“老九”呢。
之后的为北京奥运会加油、借“神舟五号”飞天造势、赞助“超级女声”等,更是让蒙牛声名鹊起,产品销量大增。
事件营销,就是策划具有新闻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活动或事件,引起受众关注,宣传品牌或产品,最终达到销售目的的营销方式。我国古代的隐士,比较擅长用这样的招数儿。姜太公用直鱼钩钓鱼,目的是吸引周文王;严子陵反穿皮袄钓鱼,目的是吸引光武帝刘秀。用反常识的举动,大造声势,不就是告诉别人“我在这里”吗?
腾讯与老干妈因广告而结下的“瓜”,大家同样觉得很有意思。那边厢,腾讯说,你欠我广告费,老干妈说,假的,我没有;这边厢,“吃瓜群众”评头论足,看得津津有味。结果呢,两家企业被万众所瞩目,还不用掏广告费。说不定,“吃瓜群众”背后,正有人捂着嘴笑呢。
古代史、现代史、企业发展史,都是个“富矿”。闲来读史,胜于看百篇花边儿新闻。没准儿,还能看出来谁在用什么招儿想干啥,挺好。
真想知道,那些开拓市场的人才,是不是有一批学历史的?当然,历史也告诉我们,事件营销见效快,但营销背后的产品和服务品质更重要。这才是营销的长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