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小鹏们,你咋“不问苍生问鬼神”

互联网在集纳各种信息的同时,也对部分敏感信息具有放大作用。企业的经营行为,稍微有点“出圈儿”,就有可能被围观评论,甚至引起舆情,“无心广告被广告”。

2022年2月底至3月初,号称“未来出行探索者”的小鹏汽车就“被广告”了一波。相关视频显示,2月27日,云南昆明小鹏汽车某店迁址新店开业,几个身穿道袍的人前来为开业门店祈福,并在商场内敲镲念经。

此事一出,引来众多网友围观,并调侃“给车开光”“新势力用旧法术”“电动车改用法术驱动”。小鹏汽车官方紧急回应,为个别门店不当行为给公众带来的不良影响致歉,并称其行为与小鹏汽车“天生智能,探索不止”的企业理念背道而驰,责令该门店停业整顿。

近年来,一些跟高科技紧密相关的公司采取类似方式“祈福”并不鲜见。单从商业角度讲,主办方的美好愿望可以理解,但作为一场社会活动,主办方必须统筹兼顾品牌、社会影响等多方因素叠加而产生的效果,做到“三思而后行”。否则,就极有可能从“主观的美好愿望”变为“客观的乱糟糟闹剧”。

就像小鹏汽车某门店惹出的“事端”,东家急匆匆赶来“灭火”,事主“赔了夫人又折兵”,被请的一方事后也难免“脸上无光”,哪里又有赢家呢?

不管是公司或机构,也不论是不是跟高科技密切相关,直接打交道的,无不是作为消费者的社会公众。产品是否合心意、门店选址是否合理、商业价值高不高等问题,最有发言权的,无疑还是消费者。

有病问大夫,做菜问大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万事总逃不过一个客观规律。作为商业机构,解决商业问题,到底是问苍生当用,还是问鬼神灵验,答案似乎已经显而易见。 /nEh1Dm8zsZ2Cvt9qhHodb5cdUgc6Xi+dT3N6Ith0FYZqzGd8Wwh2Gh3GOhfd57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