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国律师如何走向新时代?

作为曾经的“中国律师打工者”,也作为后来的“中国律师志愿者”,更作为当下的“中国律师观察员”,在2022年国庆大喜的日子里,我很欣喜地读到了一部有关中国律师未来的专著。

这部专著就是来自湖南人和人律师事务所蒋登科律师的《律师执业风险管控研究》,可以说,不简单、不容易、不平凡。

谁也无法否认,目前的中国律师业渐渐成了一个人人渴望跻身挑战一番的黄金行当,一种个个希望抓住机会拼搏一回的利好职业。众所周知,中国律师业的确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艰辛而漫长的过程。从20世纪50年代的昙花一现到70年代末的恢复重建,从80年代的艰难探索到90年代的改革创新,从21世纪初的红红火火到党的十八大之后的有声有色,中国律师业的确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其中值得大书特书的是两个时间节点:一是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司法部适时推出的“重中之重”律师改革举措掀起的律师发展浪潮;二是2012年党的十八大之后,律师管理体制走向新时代的加速度发展成就。

别的不说,单从律师发展规模就可以看出我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43年来的发展成就。1996年,中国律师首次突破10万人;2000年,为11万余人;2010年,突破20万人;2013年,突破25万人;2016年,突破30万人;2018年,突破40万人;2020年底,突破52万人;预计2022年底,中国律师人数将突破60万人。

由上可见,从1979年恢复律师制度到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颁布,人数首次突破10万大关,用了17年;突破第二个10万,用了14年;突破第三个10万,用了6年;突破第四个10万,仅用了2年;突破第五个10万,也用了2年;第六个10万的突破,还不到2年。

如果以10年为周期来分析,我们发现从2012年底到2022年底,我国律师在党的十八大以来这10年总人数增长了40万。近5年,中国律师行业从业人数每年更是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按照目前每年5万人的递增速度,2030年前后中国律师人数可能超过100万人。根据司法部发布的《2021年度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统计分析》,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执业律师57.48万人。律师人数超过1万人的省(区、市)有22个,其中超过3万人的省(市)有7个(分别是广东、北京、江苏、上海、山东、浙江、四川)。其中,广东省的律师人数在全国率先突破6万,目前已达6.5万,仍是全国第一律师大省。

面对发展如此风光的行业、人数如此众多的群体,有谁看到了其中隐含的诸多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和应对?

20年前,时任《中国律师》杂志总编辑的我撰写了一篇题为《救亡与图存:中国律师业面临十大难题》的文章,刊发在2002年第11期《中国律师》杂志上。我在文中提出了如下十个问题:一是职业定位:在野法曹?自由职业?二是市场秩序:既要安内,又要攘外;三是执业环境:法外有法,难上加难;四是管理体制:给谁松绑?谁唱主角?五是内部管理:案头必备,心头必虑;六是执业机构:三分天下,分久必合;七是组织结构:扩编扩军,迎接挑战;八是队伍素质:既要数量,更要质量;九是职业形象:一言一行,生死攸关;十是责任赔偿:纠正过错,提高信用。风光背后,必定有风险。其中最后一点有关“责任赔偿”的分析,就是关于律师执业风险的预警。

当年的我感觉到了律师发展风光背后的风险,今天的蒋登科律师同样也意识到了这个执业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说,蒋登科律师推出的这部专著,应当是对这十大难题的完美概括。现在看来,有的难题已是现在完成时,有的难题属于正在进行时,有的难题即将走向未来完成时。

我之所以说蒋登科律师这部专著不简单、不容易、不平凡,是因为从研究内容看,这既是一部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专著,也是一部研究政策、寻找对策的专著,更是一部以案说法、以案说责的专著;从研究方法看,这部专著历史研究有高度,文献研究有深度,实证研究有力度;从研究效果看,对司法行政管理是建言献策,对律师行业管理是献计献策,对律师内部管理是出谋划策。

从历史研究方法看,这是一部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专著。作者本着把握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的思路,从律师执业风险管控视角切入,折射中国律师业40多年来的发展成就。为此,作者提出了时代之题、社会之需、司法之急、律协之难、律所之愁、律师之盼等诸多既是理论也是实践、既是管理也是业务、既是高层也是基层的实际问题。在作者看来,从过去到现在,从当下到未来,都是在面对这些问题基础上一步一步不断改革的,都是在应对这些问题基础上一步一步不断发展的。由此而来,在新时代走向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的道路上,如何解决完善律师执业保障机制、健全律师执业管理制度、加强律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律师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同样是一个更加严峻的挑战、更加光荣的使命。

从文献研究方法看,这是一部研究政策、寻找对策的专著。许多律师经常引用我曾经说过的一段话:律师这个职业,其实是一个看起来很美、说起来很烦、听起来很阔、做起来很难的职业。其实我想表达的就是,律师执业不仅很难,而且还很险。这个“险”,既有律所管理之险,也有律师管理之险。本书作者通过对多达87部法律、法规和文件的研究,全面梳理了有关律师执业风险的来龙去脉,系统分析了有关律师执业风险管控的前因后果,深入论证了律师执业风险管控的天经地义。显然,作者的逻辑思路是,既要研究政策,更要找到对策。“烦”也好,“难”也罢,最终只要能够实现有效的风险管控,就是最有效的管理与最有用的治理。

从实证研究方法看,这是一部以案说法、以案说责的专著。经过历史回顾与资料分析,作者将我国近年来发生的有关律师执业风险典型案例纳入了研究视野。通过法官贪腐案牵扯出的律师向法官行贿案、律师代理牵扯出的参与虚假诉讼案、债券欺诈发行引发的天价赔偿案等实案分析,指出了律师执业面临的刑事责任风险与民事责任风险,提出了律师执业风险管控的底线、边线、高压线,理出了律师执业风险的非规制管控方向。通过实证研究,作者认为,我国恢复律师制度已经40多年了,随着社会的进步、法治的完善,律师的执业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从律师执业风险管控角度看,原有的风险诱因已经出现了变化,律师因为刑法第306条规定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已经越来越少了,但律师向法官行贿的情况却愈演愈烈,值得重点研究与管控。

看起来,律师是一个很风光的职业,但事实上却又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如果仿照“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来造句,有人说“地球很危险,人类需谨慎”;蒋登科律师会说“律师有风险,入行需谨慎”。无论是大所还是中小所,不论是资深律师还是年轻律师,都需要面对这个问题。

从我多年观察来看,确实言之有理,也言之有据。律师们虽然外表光鲜,却时时处处面临风险。一支60万人的队伍如何管理,一个60万人的群体如何服务,一种60万人的行业如何管控风险,值得司法行政部门更加重视,值得行业协会特别重视,值得3万多家律师事务所非常重视。

蒋登科在本书中以律师执业之险破题立意,通过界定风险之义,探讨风险之源,区分风险之类,寻找风险之因,研究风险之控,应对风险之变,最终推出了这部既有学术价值又有专业内涵的专著。格外高兴而欣慰的是,这样一部优秀专著将在我供职的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重点推出。

中国律师如何走向新时代?作者最后得出结论,只要坚持律师执业风险的规制管控与非规制管控的有机统一,坚持“严管”与“厚爱”齐抓,“举旗”与“亮剑”并重,中国的律师执业就一定会拥有辉煌的未来,就一定能走向更有作为更有地位的新时代。

从问题到破题,从困惑到解惑,从管理到管控,这部专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与参考的方案,这个方案究竟怎么理解,打开本书就可以一目了然。

是以为序。

刘桂明
2022年国庆节 VEmgJOLJkDJsVxkvJPcFkYvOaVaTgm/g6DxEu9ur0OecSBnpeac8up91DrhQJmi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