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克己奉公是党员干部必备的政治本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拥有人格力量,才能赢得民心。全党同志都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到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克己奉公,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对自己要求严格,一心为公。克己奉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是党员干部必备的政治本色和为政之道。

谆谆告诫

所有党员、干部都要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

——习近平在重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的讲话
(2018年3月10日)

(一)克己奉公源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克己奉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它最早出自史学家范晔编纂的《后汉书》,其中《祭遵传》篇写道:“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意即约束自己的私欲,以公事为重,比喻一个人对自己要求严格,一心为公。

这一典故的主人公祭遵是个极讲原则之人,为官清廉、处事公道,深受汉光武帝刘秀的赏识。他战功卓著,却将自己平时所得赏赐悉数给予士卒部下,“家无私财,身衣韦裤布被,夫人裳不加缘”。临终前,“问以家事,终无所言。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被范晔赞曰“清名闻于海内,廉白著于当世”。

中华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对于公和私的关系,应以公为先;人和己的关系,应以人为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不仅表达着公权力的生成逻辑和政道指向,也昭示着对为政者本身的德行要求,即坚持克己奉公,用公权力为天下人谋福祉。从舜帝践行“只为苍生不为身”,到韩非子提出“明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再到苏轼写下“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无一不是在说明国家兴盛之道,在于政权要以芸芸大众为重心,为官理政要做到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克己奉公、自强勤政。

克己奉公的境界应当如何涵养?清代学者张鉴在《浅近录》中记录了这样一则故事:宋高宗时期,大臣孙樊进宫朝见皇帝,当两人谈到有关官吏如何做到公正廉明的问题时,宋高宗问:“何以生公?”孙樊回答说:“廉生公。”皇帝又问:“何以生廉?”孙樊答曰:“俭生廉。”持俭,方能守廉、兴廉;为官清正廉明,己心光明,就一定能做到克己奉公、正直无畏。一钱太守、二不尚书、三汤道台、四知先生、五代清郎、八一巡抚……历史上众多良吏能臣展现出的“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之境界,虽跨越历史长河,却始终闪耀着熠熠光辉。

(二)克己奉公是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

“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这是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之一。中国共产党人的血液里流淌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基因。廉洁从政、秉公用权,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大公无私、先人后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身作则、模范带头,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英勇斗争,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些都是共产党人的党性和精神品格。

1956年11月,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关于酸菜的,他说:“一九四九年在这个地方开会的时候,我们有一位将军主张军队要增加薪水,有许多同志赞成,我就反对。他举的例子是资本家吃饭五个碗,解放军吃饭是盐水加一点酸菜,他说这不行。我说这恰恰是好事。你是五个碗,我们吃酸菜。这个酸菜里面就出政治,就出模范。” 另一个是关于苹果的,他说:“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辽西战役的时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里很多苹果,我们战士一个都不去拿。我看了那个消息很感动。在这个问题上,战士们自觉地认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

纪律提醒

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没有搞特殊化的权利。中央政治局要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带头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带头执行廉洁自律准则,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不准利用权力为自己和他人谋取私利,禁止违反财经制度批钱批物批项目,禁止用各种借口或巧立名目侵占、挥霍国家和集体财物,禁止违反规定提高干部待遇标准。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始终坚持用这样的思想和精神教育自己的党员、训练自己的干部。从方志敏的《清贫》、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到焦裕禄“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谷文昌“不沾公家一点油”,再到李保国“见不得百姓受穷,一头扎进穷山沟”、黄文秀“我想回去建设家乡,把希望带给更多父老乡亲”……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常常被那些“用特殊材料制成”“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先进榜样与动人故事所折服、震撼、感染。因为崇尚天下为公,才能做到克己奉公;因为心有“大我”,才能牺牲“小我”。在他们身上,对党忠诚的大德、为民造福的公德与严于律己的私德实现了高度融合和有机统一。

共产党人拥有人格力量,才能赢得民心。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真理在手、正义在胸,在持续的自我革命中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不断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永葆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关键还得靠我们党自己。在为谁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谋利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的头脑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坚定。” 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要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书写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坚决清除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坚决割除一切滋生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坚决防范一切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广大党员干部都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到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三)党员干部要自觉当好克己奉公的表率

谆谆告诫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2013年1月22日)

强化思想,树立廉洁奉公意识。“公生明,廉生威”。要做到廉洁奉公,首先党员干部就要树立纪律、规矩意识,时时刻刻绷紧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不放松,堵死“贿道”,灭绝“贪欲”。

坚守“底线”,永葆政治本色。“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底线”就是指我们做任何事情,必须坚持的最基本的界限、标准、原则、要求、规定等。坚守“底线”就是坚守最基本的政治底线、思想道德底线、法纪底线、政绩底线、生活作风底线。因此,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克己奉公,就必须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清清白白为官,不越红线、不触底线。

严以修身,才能严以律己。党员干部只有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拧紧了,把思想觉悟、精神境界提高了,才能从不敢腐到不想腐。明代理学家薛瑄认为清廉自守有三种境界:见理明而不妄取者,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者,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为下也。我们共产党人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更要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优秀地委书记杨善洲就是这样的楷模,一辈子为民造福,一辈子克己奉公。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许多人家建起了土木结构的瓦房,但他家仍住在茅草房里,面对老屋漏雨,他跟家里人说:“我没有钱,你们要暂时克服困难,漏雨就买几个盆接一下。”1992年,他在大亮山林场盖起了第一间砖瓦房,却让给了新来的技术员,自己仍住在油毛毡棚里。在一些人眼里,他就是个不讲究吃穿住行的“傻子”。他却说,“有人说我是自讨苦吃,其实你们不知道我有多快乐”“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这种艰苦奋斗、以苦为乐的精神永不过时,永远需要发扬。我们既然当共产党的干部,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就要看得淡、放得下,不能搞“千里来当官,只为吃和穿”那一套,那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党员干部要当好克己奉公的表率,不能只是在口上说说、纸上写写、墙上挂挂,而是要在贯彻实施上狠下功夫,时刻牢记纪律和规矩,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对自己的言行要高标准严要求。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切实用好手中的权力,坚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e/aGekIHl9AvHk8TR0CVVouDTSRYwPfNwiJBI0zmW2n7FsV8b02gcjNp9oASwoY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