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实习医生的一次“查房”

我的毕业实习是1982年9月开始的,我被安排回到我的家乡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实习。1983年元旦后,我轮转到内儿科(当时的县医院内科、儿科在同一个病区单元)实习。那时内科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有三间病房的病区,是内设的干部病房(县里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住院病房)。干部病房由科内的资深医生或科主任主管,实习生是不能擅自单独去查房的。正因如此,导致我对干部病房有一种好奇感,很想知道生病的领导干部到底和普通的老百姓有什么不同,也很想去看看干部病房到底是个啥样子,但又不好意思和老师讲,所以只要稍有空闲,我就会在干部病房的走廊前徘徊。

有一天下午,当我又一次在干部病房走廊前面走过的时候,听到有个声音在叫我:小医生请你过来一下。我回头一看,有位50多岁的男子站在病房门口叫我呢。我回答:您好!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助吗?这位中年人面带微笑对我说:请你进来帮我检查一下,看看我到底得什么病。我说,我是实习医生,这里是干部病房,您是领导,按规定我是不能单独给您看病的。他说:没关系的,我自己愿意嘛,想和你聊聊,让你帮我看看。你不是实习生吗?也要找机会多练习,我愿意给你做样板,你可以在我身上好好做一下健康检查啊。

既然这样,恭敬不如从命,我就走进了那个病房。那位中年男子告诉我,他近期突然消瘦了许多,两三个月体重减了八九公斤,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舒服,医院院长知道这个情况后,叫他来住院做个全面的身体检查。我认真地询问了他的现病史、既往史、生活史,他除了有喝酒、吸烟史,没有什么特殊情况。问完病史之后我就完全投入了一个医生的角色中,开始对病人进行全面认真的体格检查,按顺序从上到下、从头到脚进行望、触、叩、听。刚开始没发现什么,但当进行右上腹肝脏触诊时,我似乎触到质地锐硬的肝的边缘(正常是触不到肝脏的)。我有点紧张不敢相信,请他配合采取左侧卧位后再次仔细地进行肝脏触诊,这时我心里确认这是质地异常坚硬的肝边缘,按教科书讲,这样的肝脏体征不是肝癌就是肝硬化。

看到我有点紧张的神色,他说,小医生,你是不是发现什么异常?如果有什么你可要告诉我啊,就是癌症也不怕的,我是当过兵在战场上经历过生死的,有什么情况请实话实说。我急忙调整情绪,镇定地回答,我没有什么特殊的发现啊,您别担心。说完我就离开病房,回到办公室后,我立即报告我的带教老师,说了我的发现,并把我检查的整个过程向老师汇报,还特别自信地强调我所触到的应该是有问题的肝脏,请老师再次去复查一下。老师接受了我的建议再去检查了病人,确认其肝脏真有问题。老师马上报告科主任,科主任立即报告院领导,下午上班后就对病人进行了全院大会诊,第二天就把病人转送到南宁,去广西医学院附属医院(现在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我看到医院如此兴师动众,便问老师:那人是谁啊?老师告诉我,那是县里的一位领导,当然得重视啦。但没过两周这位病人又从广西医学院附属医院转回县医院,还是住到原来的那间干部病房。我从老师那里了解到,病人最后确诊为肝癌晚期,并且已经全身转移不能手术了,估计留给病人的时间不多了,最好的办法是尽可能减轻其痛苦,因而又转回县医院保守治疗。之后我轮转到外科实习了,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位病人。后来听说他在转回县医院后不到一个月就病逝了。尽管我和他只是萍水相逢,但得知这个消息,我还是一阵阵地心疼。

40年过去了,我还常常想起这件事。一名医生精湛的医术离不开千万个病例的积累。那次病房偶遇这样一位病人,对我这个初入医门的实习医生来说,不仅仅是一次独立“查房”的机会,更是我对从医路上“信任”二字在医患关系上最初的体验。有时我会想起这个病人,更怀念那个医患关系淳朴自然的年代。 7AEtBE8PS759fwjFs7UoupLeSYc3cIPKvUsynHpkmtODxChzoAFGPu5MPCbN/bN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