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转战海外:到国外去盖豪宅

市场不是先验存在的,要做小池塘里的大鱼,就要在狭窄的市场中做出专业上的深度、地域上的宽度来。世界是平的,产品、品牌早已超越了国界,因而,要成为冠军,就要把产品卖到国外去,获取国外市场的利润空间。

时势造英雄,危急存亡的时刻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在国内房地产冬意来袭时,每个企业都在根据自身情况做出调整,或收缩战线,或大量囤地,或主动降价以求自保,如果说这是一种有些消极的应对态度的话,此时,一些企业却实施了较为积极的应对策略,即转战海外。

近十年来,与时俱进的经济政策,不但保证了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也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它们凭借在本土市场积累的丰富资本和经验,在继续巩固和拓展中国本土市场的同时,不约而同迈出了进军海外市场的步伐。墙内开花墙外香早已不是外国企业的专利,海尔、联想等一大批民族品牌在国际市场取得的地位,为其做了最好的证明。

与国外相比,中国的房地产业虽然起步略晚,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梦想一直没有断过。2006年5月23日,在“9·11”中沦为废墟的世贸中心7号楼正式对外开放,世贸重建时,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打造的“中国中心”是其首家力挺的外资。“中国中心”是冯仑大手笔租下世贸中心7号楼顶楼五层(48至52层),约20万平方英尺(1平方英尺=0.836平方米),计划兴建一个集商务与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场所。其后出版的《世界日报》对其大加赞扬,称万通进军华尔街,展现的是中国企业的实力,受纽约各方的瞩目。后来,虽然“基于商务原因我们终止了和世贸中心7号楼的合作”,但这种大举措向海外发展的勇气仍旧值得后来者仿效。

2007年10月,一位名为胡宾的中国商人投资2800万美元在迪拜世界地图岛上买下上海岛。作为中国第三大房地产一级开发商——中州集团的主席,胡宾还准备在未来一年在迪拜的房地产市场上投资一亿美元。同时,他还准备在世界地图岛上多购买几个岛。此后,陆续有北京嘉恒远东投资公司等四位中国房地产开发商踏上迪拜的土地,而迪拜政府也对他们极为看好,并认为这是促进本国房地产发展的一大契机。

当中国房地产业走向国外成为一种趋势,并且无可逆转,顺势而为当然是最佳的选择。此时,一家叫做玺萌置地的低调房地产企业,成为这股潮流的先锋之一,也创造了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新加坡顶级住宅发展项目上的第一。

2007年12月初,玺萌置地以2.1565亿新元,购买下新加坡升涛湾的珍珠岛。新加坡升涛湾是一个待开发的由人工岛屿构成的港湾,由五个人造岛屿组成,而珍珠岛是升涛湾最后一副供发展商投标的别墅地带。在此之前,虽然珍珠岛的一些散卖别墅也由中国人买下,但作为住宅项目的开发商,玺萌置地还是第一家。

企业的每一个项目,不会是无源之水,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或反复论证的结果,而玺萌置地把房地产项目做到国外的想法在2007年初就已经诞生。眼看国内房地产的热度日益增加,在其他一些商家沉醉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市场表象时,玺萌置地总经理吴绪昭的眼光颇为精准,阳光灿烂背后已有了重重乌云,他进而做出转战的决定。经过不到一年的酝酿,目标就已实现,“我们主要看中新加坡市场的特殊性。其政策比较透明,经济增长稳健,而且新加坡政府的移民政策比较开明和宽松,这对于中国人,特别是房地产商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拥有雄厚的财力做后盾,吴绪昭并不是想做普通住宅,而是建设顶级住宅,即豪宅,而且是豪宅中的豪宅。在国内,政策对于别墅建设有着严格的限制,开发商在顶级住宅上的设计和建设能力很难完全展示,而新加坡珍珠岛就可以弥补吴绪昭的遗憾,也可以向世界展示其具有国际水准的超级豪华房地产的能力,并以此为踏板,进军亚洲和其他市场区域。

在业内专家的眼中,珍珠岛区域的面积足够建设19幢豪华涉水别墅,且后院拥有私人泊船位。但玺萌置地却将每两个单位合成一个来发展,建筑面积的扩大只是表面现象,最具诱惑力的则是其鲜有可比拟的豪华程度,最高明的则是其精打细算的炉火纯青。

2007年,由美国始发的次贷危机,蔓延至欧盟等国家后,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也被殃及。2007年新加坡住宅价格正处于10年新高,价格涨幅超过10%,年底新加坡房地产市场情绪开始趋向谨慎。恰逢此时,来自中国的玺萌却做出高价购地的行为,确确实实让当地房地产界为其捏了一把汗。

玺萌置地却不以为然,“我们算过一笔账。新加坡豪宅型房地产的价格在亚洲区域内还是算相对较低的。如果拿和新加坡同等经济水平的中国香港相比则要便宜一半以上。因此升值空间还是非常高的。”同时,玺萌置地将两个单位合成一个来发展的计划,更是可以有效地控制建筑成本,大大缓解了销售时的压力。

在世界距离日益缩小的今天,地球村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也可为房地产销售提供良机。在考虑销售对象时,玺萌置地不仅局限于新加坡本地人,还有自己的大本营——中国,在积极寻求海外建立商业基地的它们,也会是豪宅的潜力购买者,而玺萌置地在中国8年经营房地产的经验,告诉他这条销售渠道极为可行。吴绪昭表示:“我们至少会花一半的精力把项目的推介放在中国本土。”

前方是绝路,希望在拐角,有时候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不是实力或产品的较量,而是思维宽窄的比较。在国内房地产商在濒临海潮爆发的红海中厮杀时,一些有远视、有眼光的企业开始转向海外,等风暴过后市场趋于平静时再杀个回马枪,不失为一个可取之策。受前行者的感染,中国房地产企业走出去的迹象愈发明显,包括平安、中信等投资机构也在海外寻找房地产投资项目。

资本流动有其自身的经济规律,当国内地皮被哄抬地高不可及时,把目标扩展至国外是必然选择,会有越来越多的玺萌置地出现。在中国房地产的特殊时期,它们做出进军国外的决定,看似一种偶然实则必然,与其说它们是嗅到中国房地产暴雨来临的前奏,毋宁说是顺应时代和经济潮流。 yFDfipjmr0EfUPI4zXreGMJ/NuzfK+CWUkKmxZthxtB4o0AvnhLz//Vn112cXk7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