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1 金融问题的根本
——货币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说过:“谁掌握了货币发行权,谁就掌握了世界!”

而在世界经济中,要成为全球性货币至少应具备三个特点:作为企业和买卖双方交易的媒介,其汇率必须是各个国家都能接受的;作为一种储蓄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必担心该货币的价值出现严重的损失;该货币能够成为一个计量单位,或者衡量商品及服务价值的一种手段。

金融是“树”,货币是“干”

大家一定还记得,在几年前,老百姓都伤感地自嘲是囤积货物的“海豚族”,除了工资不涨外,食品涨价的接力赛都可以编成顺口溜了,什么“蒜你狠”“糖高宗”“油你涨”“盐王爷”……这一现象在经济学中被称为通货膨胀,也就是通胀——流通的货币过多,使得货币购买力被侵蚀。

政府为了抗通胀,采取了一系列的紧缩措施,包括提高银行准备金率和调高利率……而转眼间,现在大家又开始担忧通缩了。

那么目前老百姓的感觉又如何呢?其实大家依然感到物价太贵,面对商场的丰富商品无力消费。事实上这就是滞胀现象,一边是产能过剩,一边是通货膨胀,而消费领域的内需不足使得这种滞胀始终无法得到释放。所有这些现象是通往经济通缩的必经之路。

从金融的层面上来说,临近通缩或危机来临前,持续货币宽松,如低利率,甚至超低利率,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导致在一段时期内形成滞胀,但无法避免通缩,最终依然会进入通缩状态,通缩是最糟糕的经济状态!

因此,发现金融的规律和本质,就显得如此重要和紧迫。而金融对于今天的社会运行来讲,是除了政治之外最重要的秩序,甚至有时金融就是政治。

如果说金融是棵“大树”的话,那么货币就是“树干”,金融问题的根本其实就是货币。我们不禁会问,货币究竟是什么?

货币本质上就是欠条

现在流行一句话,叫“这个世界不缺钱”,而且“穷得就只剩下钱”。事实也确实如此。由于这些年的货币宽松政策,货币大肆泛滥。《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的数据显示,自从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爆发以来,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的银行总资产几乎增加了20万亿美元,而同时期的美国虽然经过三轮的量化宽松政策,其银行总资产仅增加2.7万亿美元,中国的银行总资产规模已超过美国几近一倍。

其实,所谓银行资产就是银行借给消费者和商业机构的贷款,包括房贷、车贷、信用卡贷款、个人贷款、地产开发贷款、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等。因此银行资产规模(通过乘数效应)增加过快绝非好现象,这意味着债务规模增加太快,债务杠杆太高,到达一定程度时势必触发系统性的债务危机。

事实上,任何货币从金融的角度都可被定义为债务,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一种欠条。不管是纸钞也好,电子币也罢,哪怕是黄金、白银作为货币的时候,它们的本质都一样,全是打欠条。因为无论哪一种货币,都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的,只要有信用,它们的地位就是平等的。所谓“金本位货币优于其他货币”之说法,其实是一种误读。

为什么说货币是债务呢?

以美联储为例。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美联储没有赋税权,它的基本任务就像投资经理人,充当着管理政府债务组合的角色。在政府花费最低利息成本的前提下,美联储决定在政府的债务组合形式中,国库券(TGbills)占据多少比例,30年期国债又占多少比例。

假设美联储将发行1万亿美元让所有美国人来平分,在一定的时间内,又假设行政干预并不大幅改变对货币的需求,而新货币主要是储备金货币,为此美联储要支付0.25%的利息。按理来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那么问题出在哪儿了呢?

由于发行了1万亿美元的新货币,美联储的账簿上便记录了一笔巨额负债,这笔巨量的新货币进入流通之后,投资者不会愿意支付溢价来持有货币。因此联邦基金利率大致等同于美联储支付储备金的利率,这与财政部支付国库券的利率大致相等。也就是说,持有债务货币将不会比持有短期债券来得便宜,而政府负债融资的成本是无法压缩的。所以有人形容说,把新货币装上直升飞机直接撒向每一个美国家庭的好处(在短期内提高总需求),几乎等同于国会通过法案把钱发放给他们的成本(未来以繁重的税收来偿还债务)。

不可否认的是,增加巨额债务的负担,将迫使美联储在未来采用更宽松的货币政策。当然,名义债务融资得越多,利率就必然降得越低,并带动通货膨胀。但是,以20万亿美元美国国债为例,即使从直升机上再抛下1万亿美元,也只会再增加5%的债务。而增加5%的债务是否会刺激美联储改变未来的政策,不再继续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呢?

有些读者认为,由于在世界大宗商品的交易市场上,都是以美元结算的,美元是世界储备货币,因此在当今美国经济衰退的时候,美国当然可以任意开动“印钞机”,来进一步稀释债务。对此观点我无法苟同,美国最多只能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开动一下“印钞机”,而绝不能任意开动“印钞机”。

因为,美联储发行货币的基础,是通过政府大量发行短期和长期债券建立的;在其偿还债务时才能被销毁,由此形成债务货币。所以,以发行货币的形式欠更多的债,并不是说这些债务几年之后就奇迹般地消失了,那些债务依然躺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不管横看竖看它都是债务,即债务货币,因此最终总是要偿还的。

为确保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元在多数时候必须强势,因为只有确保美元的信用,才能在借债时保持低利率,才能在真正万不得已之时,开动“印钞机”;而开动“印钞机”的结果,往往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根据Sifma网站公布的2017年一季度末美国国债持有者结构的分布,15.87万亿美元存量国债中,外国投资者持债规模为6.187万亿美元,占比39.0%;其次分别为货币当局(2.464万亿美元,占比15.5%)、养老金(2.177万亿美元,占比13.7%)、共同基金(1.720万亿美元,占比10.8%)和个人(1.379万亿美元,占比8.7%),以及政府(7160亿美元,占比4.5%)、银行(6660亿美元,占比4.2%)、保险公司(3320亿美元,占比2.1%)和其他(2320亿美元,占比1.5%)。

为了刺激经济复苏,提高就业,美联储一而再地实行宽松货币(QE)政策,从QE1到QE2,并持续几年采用低利率的政策。然而,金融海啸之后的那次宽松货币政策并未带来高通胀。因为宽松货币无法流入需要的地方,比如流入实体经济,流入制造业,吸引企业雇用更多的员工。从实质上来说,金融海啸后的那次宽松货币政策,迫使政府对银行持股,救助的只是银行业,而呈现负值的实际利率,使得储户的钱通过银行又给政府提供了债务资金。

很多经济学者认为,只要货币宽松,就必然会通胀,货币就会越来越不值钱。但这两年欧美的经济情况使他们大跌眼镜。为什么?因为金融机构虽得到大量资金,但惜贷造成严重的信贷萎缩,大大缓解了通货膨胀的威胁。而随着欧美经济进一步衰退,银行更加惜贷。因此,无论货币如何宽松也不通胀,一旦宽松停止,就将进入通缩。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由于这几年欧美各国政府都在企图用“印钞”的方法,去解决“印钞”过度带来的危机,市场的走向离开经济的基本面渐行渐远,使得好些投资者的投资逻辑越来越本末倒置。按说投资者应该希望经济向好吧,但诡异的是,好些“投资”股市、金市的人却希望危机越大越好,而最担心的就是美国经济向好。为什么呢?

因为几年前他们认定,欧债越陷越深,美国经济没有好转迹象,美联储推出了QE3来“救市”,由此就会继续推高股市、金市,于是,他们可以从中获利。所以,与其说那些人是投资,不如说是投机更确切。说难听些,他们的投资逻辑真有点儿想发“国难财”的意思。

人时常会有非常怪异的想法。我一个朋友,最先投资黄金是为了防通胀,特别是宽松货币引发的通胀,希望能用黄金来抵抗通胀;但到后来,他却渐渐地开始希望通胀,甚至希望各国央行不断推出QE,因为他知道越QE,就越会通胀,就越会有大量的资金买入黄金,金价才会不断地上升,那他的“投资”才会得到更大的回报。

事实上,在这几年的经济危机中,欧美股市,特别是美国股市早就见底回升,渐回高位。而一旦美国经济复苏强劲,对股市来说倒是一个坏消息,因为货币宽松的停止,意味着流动性的回收。

但无论如何,货币就是一种债务,而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目前,美联储货币政策已经进入加息与缩表 的通道,股市、金市自然会现原形。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按大家学过的教科书上的定义,“币”是用于现在或未来市场做交换的价值符号,货币就是以货物作为“币”。

从货币的形式上来看,迄今为止,大致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这几个阶段。从总体趋势看,货币形式随着商品生产的流通,以及经济和科技发展程度的提高,将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演变。这一演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实物货币,如以贝壳、布帛、牛羊等充当货币,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实物货币之所以逐渐退出货币的历史舞台,其根本原因在于实物货币具有难以消除的缺陷。它们要么体积笨重,不便携带;要么质地不匀,难以分割;有的容易腐烂,不易储存;有的大小不一,难以比较。想象一下以牛作为货币的景象吧!随着商品交换和贸易的发展,实物货币被金属货币所替代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金属货币是随着金属矿藏的发现和开采,以及金属冶炼技术的不断发展,才开始被广泛使用的。金属货币具有价值稳定、易于分割、便于储藏等优点。它经历了从称量货币到铸币的演变,最初以条块状流通,每次交易时要称其重量,估其成色,这时的货币被称为称量货币。但是称量货币交易时很不方便,很难适应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需要。随着商人阶层的出现,一些信誉好的商人便在货币金属块上打上印记,标明其重量和成色,这就出现了最初的铸币,即私人铸币。之后国家开始管理货币和铸造货币,于是经国家证明、具有规定重量和成色,并铸成一定形状的国家铸币出现了。

第三阶段的信用货币,产生于金属货币的流通时期,主要有两种形式:纸币现钞和存款货币。早期的商业票据、纸币、银行券都是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最初可以兑现成金属货币,随后逐渐过渡到部分兑现和不能兑现。信用货币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政府滥发而多次发生通货膨胀,在破坏兑现性的同时,也促进了信用货币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到了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国纷纷放弃金属货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遂独占了货币历史舞台。

随着现代经济的高度发展,特别是电子和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出现了电子货币。作为支付和结算的方式,大家最为熟知的电子货币要数银行借记卡、信用卡、手机钱包以及网银账户等。

有意思的是,世界各地货币的起源与发展,其过程十分相似。

早在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就在波斯湾沿岸有着很广阔的贸易网,当时的交易手段是物物交换,以刻有楔形文字的泥板标明价格和重量。而原始实物货币可谓五花八门,贝壳、羽毛、布料、盐和牲畜都曾是交换工具。古埃及甚至以土地或奴隶作为士兵的薪饷。古罗马士兵得到的军饷曾经有食用盐。拉丁文Sal的意思就是“盐”,英文“工资”(Salary)一词就是从Sal演变而来。到了20世纪,在一些发展滞后的国家和地区,还有使用特殊形状的羽毛、矿石和金属制品来作为货币的现象。

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都曾把贝壳当作货币来使用。欧洲人从西非购买奴隶,使用的就是贝币。亚洲、澳洲、非洲和美洲的许多地方也都使用过贝币。当年西方殖民者进入美洲时,被欧洲人视为至宝的金银,在原住民印第安人的眼里却一文不值,他们拒用金币或银币,这在当代人看来简直是傻透了。但是印第安人的皮毛产品是当地殖民地经济中的热门商品,他们要求欧洲人使用“真正的钱”——贝壳串珠(Wampumpeag,或称贝壳数珠,用复杂方法将蚌壳中的小珠串制而成)来进行交易。

中国也有以贝壳进行交易的历史。中国商朝中期以后,由于当时最广泛流通的贝币来源不稳定,致使交易不便,所以人们就寻找更适合的货币材料来替代,有人制作玉贝、石贝、木贝、骨贝及蚌贝,以补充天然海贝的不足。那时低面值的“贝币”在市场交换中的麻烦是显而易见的,例如:为了买一头牛,要背上成袋的“贝币”或者“仿贝”到市场上去,支付时的计算也很费事。而购买更贵重的商品时,携带的“贝币”恐怕要斗量车载了。

因此在商朝中晚期,随着冶金工艺的发展,青铜冶炼技术日渐成熟,青铜币应运而生。青铜铸造的铜质仿形海贝,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金属铸币。在秦统一中国前的西周、东周时期,由于各诸侯国(部落)的生活居住环境不同,各以其主要生产工具或特选对象为原型进行铸币,出现了复杂多样的金属仿形货币。因此,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具有诸侯割据地域特色的四大货币体系,即刀币、楚币、圜钱和布(铲)币。

“布”为“镈”的假借字,由农耕经济的铲形农具“钱”“镈”演变发展而来,这也是后世把货币称之为“钱”的缘由。布币造型艺术特别富有审美价值,今天人们仍把布币视作中国钱币文化的象征。中国人民银行的行徽系由三个金红色的布币组成;中国农业银行的行徽则用布币和麦穗构成;人民币上的水印也有布币图案。

其实中国的货币制度曾经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世界上的第一枚纸币即诞生在中国四川。北宋时期,1023年于成都发行的“交子”(“交子”是四川土话,是票证、票券的意思),是中国最早发行的纸币,也是全世界最早发行的纸币,比欧洲要早600多年,可见中国人的祖先是相当有智慧的。据说,著名的传世北宋“交子”钞版,被日本人所收藏。

后来,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后,发现了元代使用的纸币,他在1298年撰写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详细介绍了我国纸币的印制工艺和发行流通的情况。自此欧洲人了解了纸币。

在欧洲,最早发行纸币的国家是瑞典。1656年成立的瑞典斯德哥尔摩银行,从1661年开始发行纸币,经济史学者认为,这是欧洲最早发行的纸币。美国是到1692年才使用纸币的,法国则于1716年才开始发行纸币。

随着社会进步,商贸扩展的需要,特别是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依靠自然资源制成的金属货币,无论从来源和操作上,都越来越难以满足大规模流通的需要,于是纸质信用货币在全球范围逐渐流行起来。

然而在纸币流行之前,金银曾是交易结算货币。据史料记载,公元12世纪中期,由中国北方游猎民族女真人建立的金帝国,在灭掉北宋后占领了汴州。金帝国早在1141年就开始铸造铜币,但币质一般,极易仿制,一些地方官吏、富豪私下大量铸币,造成铸币原料铜的短缺。在犹太人的帮助下,金帝国在中国历史上首创全国流通纸币“交钞”,对缓解市场上铜币的短缺、调节物价和促进商品流通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元1200年,同样在犹太人的帮助下,金帝国又以白银为铸材,正式铸成法定货币“宝货”投入流通,从而将中国上溯几千年、流通各朝、以称量计价的银锭,改铸成法定银币。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到中国近代。

“白银帝国”的衰落

中国上溯几千年、流通各朝、以称量计价的银锭,自改铸成法定银币后,一直沿用到中国近代。

1571年,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开始了,中西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每年都有一两艘西班牙大帆船从阿卡普尔科穿越太平洋,把国外出产的白银运到马尼拉,用以购买中国丝绸、中国和印度的棉织品以及其他精美的消费品。如此这般,外国的白银迅速流入中国,明朝银库收入暴增。到了1577年,银库收入高达16.3478万公斤。直到明朝终结,明政府每年的白银收入始终在10万公斤以上。

当时,黄金在世界范围内都很匮乏,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决定了黄金货币的相对稀缺。而欧洲源源不断输入中国的白银,使得中国白银货币相对充足。所以中国明朝以后选择的是银本位制度,而不是金本位制度。据统计,在1644年,全国有2万多家当铺,而1744年在北京就有六七百家当铺,有的当铺资本额高达白银数万两或十几万两。

虽然当铺、钱庄、票行、银号等金融机构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中国当时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交替发生,导致经济动荡。而相当于美洲产量近一半的世界白银流入了中国 ,中国因此而成为不折不扣的“白银帝国”。然而由于中国不具有白银的开采权,实行银本位制就迫使人们必须用大量实物财富去换取白银,由此引发的后果,是中国百姓辛苦赚来的财富逐渐流向了欧洲。

由此,美洲和欧洲成为中国的中央银行,中国获得央行货币的代价是不仅失去了货币调控权,还失去了巨额的铸币税(铸币面值和成本的差额)。有多少白银通过购买产品进入中国,就有多少财富流出中国,这与今天的中国出口获得巨额顺差,而导致外汇储备剧增的后果是何其相似啊!

当然,足够的外汇储备表明了一国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汇价的能力,它对稳定汇率具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如果一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可能增加对货币流通和市场的压力,对未来货币流通造成预期膨胀压力。同时外汇储备还可能因外币汇率贬值而使国家蒙受损失,抑制经济增长。“白银帝国”的例子提醒我们,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中国应做好准备以面对随之而来的巨大风险。

当中国的银本位制渐渐衰落之时,大洋彼岸的欧洲,使用的是金银复本位制,也就是把黄金和白银同时作为货币。当时的殖民强国葡萄牙和西班牙从美洲和非洲掠夺了大量的黄金,其中的大部分黄金最终却辗转流入了英国。

在16世纪末,西班牙的黄金开采量占全球的83%,而黄金开采热在另一个国度也迅速燃起,那就是葡萄牙控制下的巴西。到了17世纪,葡萄牙为了对抗西班牙而与英国结盟,由此从葡萄牙流入英国国库的黄金多达600吨。于是,闷声发大财的英国便不断将越来越廉价的白银兑换成黄金。然而,在中国由于流通货币是白银,人们自然乐意把黄金拿出去换回白银。就这样,英国在中国和与中国情况相似的国家里大玩金银套购的鬼把戏,逐渐积累起数量庞大的黄金储备。

185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澳大利亚发现黄金,使得世界黄金存量突然增加,黄金作为单一本位货币以满足欧洲经济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可能,于是欧洲国家一个接一个从银本位制转向金本位制。到1880年,各主要工业国家相继采用了金本位制。

此时,英国的金银套购操作帮助它获得了巨额黄金储备,时机一成熟,英国便率先废除了银本位制,开始实行金本位制,从此奠定了其世界金融霸主的地位。

在大洋彼岸,当英国正在崛起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同时,中国的封建王朝渐渐开始式微。由于中国实行的是银本位制,对白银的需求量远远大于没有支付功能而仅有装饰和收藏功能的黄金。需求决定了价格,白银在中国自然比黄金要昂贵。与此同时,欧洲实行的是金本位制,对黄金和白银的需求和中国正好颠倒过来,在欧洲,黄金更为昂贵。

随着世界白银产量的迅速增加,白银变得越来越不值钱,而欧洲的黄金日趋昂贵,对黄金的需求不断增长。在欧洲和中国,黄金和白银的供需和价格如此不平衡,自然有人看到了机会。由此,欧洲将大量白银运到中国,换取中国的黄金。就这样,中国变成了世界白银的吸收地,而中国国内的黄金则源源不断地流往欧洲。最终的后果是,越来越多的大量贬值的白银流入中国,造成了中国严重的通货膨胀。

中国用大量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换取了日益缩水的白银收入,这笔买卖真是亏大了。殊不知,几百年后的今天,相似的情况又在中国重演。

让我们再回到19世纪。到了1887年,黄金的紧缩促使苏格兰的三位化学家发明了氰化法,这种方法可以从低级别的矿石中提炼出黄金。在1896年,非洲的金矿就是用这种方法令世界的黄金产量突然大增,黄金数量的增加又导致了黄金通货膨胀。

但是,1717年英国废除了白银的本位货币制度,引发世界各国废除银本位制的狂潮。而从1870年开始,英、法、德诸国又纷纷弃金银复本位制,而采用黄金单一本位制,所以在国际市场上,白银因失去了作为国际储备的资格而价格大跌。美国为了跟上世界潮流,也于1873年宣布放弃金银复本位制,改用金本位制,这就使得当时仍然采用银本位制的中国,货币价值下降。

自那时候起,中国的国库储银总是不够用,白银的贬值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那么是否白银升值了,就能把中国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呢?

英镑和金本位的崛起

上述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中国失去了主权货币的调控权力,所以每走一步都在被动地应对外部的变化。那什么是货币主权呢?国家货币主权是国家对本国货币行使的最高权力,是不容许外国干涉的排他性权力。具体特征体现在:

第一,国家有权确定本国的货币制度;

第二,国家有铸造金属硬币、印制纸币、确定货币币值和发行货币的权力;

第三,国家有调控货币升值或贬值的权力;

第四,国家有实行外汇管制的权力;

第五,国家有建立货币储备的权力。

由于中国失去了主权货币的调控权,白银升值同样给中国以沉重的打击。1933年,美国罗斯福总统为了争取白银集团的支持,颁布了白银购买计划。这一计划的本意是想通过提升白银价格,为白银生产商提供补偿。

但白银价格的上升使当时中国的货币(白银)相对于世界各国货币升值,中国货币升值使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上升,从而导致出口大幅度下降。原本在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大萧条中,中国因为实行的是银本位制,所以没有受到世界经济萧条的影响,但白银购买计划却使中国在大多数国家都开始从大萧条走向复苏时,走向了萧条,最后甚至迫使中国退出银本位制,采用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其框架下,各国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货币的含金量。各国可以自由铸造货币和自由兑换,黄金也能在各国自由输入和输出。人们将持有的纸币以货币含金量为标准兑换为金币即可。而金本位制的确定,也是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确定。

英镑的初次登场是在1694年,随着英格兰银行成立并发行纸币,在人类历史上称霸一时的货币——英镑诞生了。1816年,英国通过《金本位制度法案》,在法律上承认了把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来发行纸币。1821年,英国正式启用金本位制,英镑因而成为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每1英镑含7.32238克纯金。由于英国拥有巨量的黄金,英镑最终在世界货币舞台上称霸。

英国又马不停蹄地在1844年颁布了《英格兰银行条例》,英格兰银行成为唯一一家能发行英镑的银行,这个垄断权让英格兰银行在世界货币系统中扮演起“最后贷款人”的狠角色。当其他银行出现资金困难时,英格兰银行变成“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1872年,世界上第一个中央银行由此诞生,英镑也因此在世界货币中更具话语权。由于凭借英镑可以自由从英国提取黄金,因此英镑的信誉等级非常高,直接等价于黄金。披上了黄金外衣的英镑,就此成为世界货币。

在黄金供应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情况下,英镑可以作为世界货币,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虽然英国工业实力相对于美国和德国来说处于不断下降的过程中,对外贸易也长期处于逆差地位,但是英国的国际收支却能长期维持顺差的有利局面。这正是因为英国利用英镑这一世界货币的特殊地位,获取了大量的铸币税。

当钱如流水般“哗哗”地涌来时,英国人当然乐开了怀。他们野心勃勃地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海外投资和贷款。巨额利润和利息的回报,再加上海外其他服务业等收入,不仅弥补了英国对外贸易逆差的差额,还进一步壮大了英国的经济实力,使英国在世界各地的经济“侵略”变得更加便捷,同时也使英国以更快的速度在海外占领经济领地;并以无形信用收益为筹码,赚取商业佣金、海外汇款等收益。

直到1914年英镑金融体系崩溃,英国境外投资规模都高居各国之首,英国也从海外投资中赚得盆满钵满。难怪有人妒忌地说:“英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只肯贷出,从不借入的国家。”虽然这未免有些夸大其词,但英国对外投资强度之大可见一斑。

英国世界货币的优势,以及伦敦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令英国当仁不让地成为“世界央行”,从而轻松地控制了全球市场的黄金和英镑供应。

“谁控制了货币发行权,谁就掌握了世界的统治权!”英国就这样成为在全球称王称霸的“日不落”帝国。这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和美元是何其相似啊!

美元独霸的时代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在英镑统治全球货币近百年之后,商品生产增长的幅度开始远远高于黄金生产量的增长幅度,这使得黄金供不应求,其流通性大大削弱。随着黄金作为金本位的根基被撼动,英镑这个全球货币的老大地位,也到了该让位给其他货币的时候了。

英国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未曾料到,曾经是自己殖民地之一的美国迅速崛起,逐步登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在20世纪中期,美国商品的人均产量已经是欧洲的两倍。美国从19世纪末开始的经济腾飞,要归功于领土的扩张、人口和收入的快速增长、广阔的国土中蕴藏的大量的能源和矿产品,此外,还有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到了1913年,美国的国内市场已经相当于英国、法国和德国的总和。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参战各国的巨额战争支出以及生产停滞,巨额黄金流入美国。战争结束时,美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黄金。实力和运气的天平已经开始向美国倾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有全球三分之二的黄金储备。真是风水轮流转,英国告退,美国独霸的黄金时代正式拉开帷幕,直至今天。

二战后期,美、英两国着手主导重组战后的国际经济,意在建立一个稳定的国际贸易和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1日至7月22日,44个国家的730名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郡召开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议》。这项协议确立了战后美元的霸主地位。

根据《布雷顿森林协议》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制”,具体体现为“双挂钩”。

其一是指美元与黄金挂钩。协议规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各会员国承认美国1934年1月货币改革所规定的每盎司35美元的黄金官价,并将此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美国财政部有义务随时按官价为各会员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兑换黄金。为了维持黄金官价的稳定,当国际金融市场的金价波动严重冲击这一官价时,各会员国政府有义务协助美国政府进行干预,以平抑黄金的市场价格。

其二是指其他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即与美元建立固定的汇率,各会员国货币平价一经规定便不得轻易变动。各国政府在进行即期外汇交易和黄金买卖时,其汇率和金价的波动幅度也不得超过法定汇率和金价的上下1%。此外,各会员国政府有义务干预金融市场的外汇行市,以保持汇率的稳定。

“双挂钩”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美元等同于黄金,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充当黄金的代表或等价物。在战后百废待兴的严峻形势下,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额中所占比重由1938年的35.6%跃升至1948年的55.8%,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从1937年的12.8%增至1947年的32.4%)和充足的黄金储备(1949年美国仍拥有世界黄金储备的71.2%),决定了美元的中心地位。

然而,“双挂钩”的实质是整个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美国经济实力挂钩。这种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世界货币体系,是在战后初期美国拥有绝对经济优势,尤其是巨额黄金储备的前提下建立并运转的,一旦这一前提条件消失,这种体系便会陷入困境。

包括宏观经济学大师凯恩斯和法国总统戴高乐在内的各界人士很早就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戴高乐痛斥美国用美元来获取其他民族的土地和工厂的行径,戴高乐说,美国没有特权把世界贸易市场变成自己的“仓库”,因为一旦美国出现了贸易赤字,它只需要多印些美元就可以向其他国家换取商品和劳务。

但事实上,布雷顿森林体系给美元自身也套上了噩梦般的桎梏。美元与黄金挂钩,但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是根据1934年的平价确立的,金价被人为压低。这样的平价抑制了黄金的生产,鼓励了黄金的商业用途,相应地淡化了黄金的货币作用,强化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但是,高估了美元价值的平价迟早有一天会被纠正,这终将动摇美元的地位。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出现经济衰退,利率相对于欧洲下降,导致连续3年出现逆差和黄金外流,金融市场开始动荡不安,各界纷纷猜测美元疲软甚至可能贬值。1960年10月30日,市场大规模抛售美元、抢购黄金,伦敦交易所的黄金价格那么,美元是如何摆脱危机的呢?

美元的“中年危机”

1960年10月30日,市场大规模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爆发了第一次黄金危机。美国为了阻止美元贬值,采取了一系列单方面行动。1963年7月,肯尼迪政府实施利息平衡税,对在美国资本市场筹资的外国借款人加征约1%的利息,并在1965年扩大到银行贷款。这些措施暂时刺激了欧洲美元市场,但美国的国际收支账户自1967年以来仍然在加速恶化。

1964年,美国对外国官方债务超过黄金储备的价值。欧洲各国成为新的顺差国,开始对美国逆差表示不满。它们动用“黄金杠杆”,即用盈余的美元兑换美国的黄金,直击美国的致命弱点。法国首先发难,于1965年1月4日宣布将在1个月内将3500万美元兑换成黄金,并准备把来自国际收支顺差的新美元全部兑换成黄金。此举引发各国竞相抛售美元、抢购黄金,令市场金价暴涨,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美元信誉受到了极大冲击。

1968年,国际黄金危机再一次爆发,黄金抢购风潮愈演愈烈。当年3月,美国黄金总库停止向私人市场出售黄金。此时,官方清算仍采用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价格,但黄金的市场价格可以超出官定价格,故而形成了双重标准的黄金市场。

因此,到了1971年8月15日,在美国政府无力实现美元按固定汇率兑换黄金的承诺后,尼克松总统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包括停止为外国央行兑换黄金,对进口暂时征收10%的附加税。

这是美国在国际货币事务上第一次采取极端的单边主义行动,违背了华盛顿制定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则,被喻为对盟友发动的一场经济战争。当时负责货币事务的美国副财长沃尔克曾感慨道:“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任何霸权国家都会变成残酷的暴君,或者脑满肠肥的寄生虫。”

美国单方面改写了世界贸易规则之后,当时的美国财长约翰·康纳利向欧洲盟国施威:“我们的美元,你们的问题。”1971年12月,G10国家签订“史密森协定”,决定美元对黄金贬值7.9%,将1盎司黄金的价格从35美元提高到38美元,同时市场汇率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1973年3月,美元改为浮动汇率制,即美元与黄金的比价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固定汇率时代终告结束,布雷顿森林体系至此名存实亡。而当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时,全世界的反美舆论欢欣鼓舞,以为谁都可以不买美国的账了,但日后的发展并非如此。在“无体系的体系”中,没有任何国际条约规定任何货币的特殊地位,美国降为这个体系中凭实力竞争的“平等一员”。但美元仍然是维系全球的主导货币地位,是通行无阻的世界货币。

究其根源,当然是美国值得信赖的实力赋予了美元在世界货币市场无可争议的最强竞争力,使得世人不约而同地“爱”上了美元。尽管浮动汇率给各国更大的政策自主权,但许多发展中国家依然选择盯住单一货币或货币篮子,很少任由汇率自由浮动,甚至一些国家彻底实行了“美元化”,以求稳定金融市场。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失去黄金支撑的美元曾迅速贬值。为了重建世界对美元的信心,必须找到一种有效影响价格的实物来支撑美元。1973年年底,石油危机爆发令油价飞涨,这给美国找到了替代黄金硬通货的机会。1975年,美国与海湾国家相继签订协议,主要内容是:这些国家在石油交易中必须用美元进行结算。如此一来,全世界的石油进口国就必须持有美元,而随着油价上涨,进口国还必须持有更多的美元。失去黄金支撑的美元又找到了替代黄金的新依托,那就是有“黑金”之称的石油。

自此美元摇身一变,成为全球石油交易的结算货币,顺理成章地继续充任全球储备货币的角色。世界仍然处于美元霸权时代。美元决定世界经济、金融、货币的运行规则,美国凭借美元本位制来支配世界。美元霸权使美国成了“世界央行”,美国不受外汇储备短缺的制约,避免了巨额贸易逆差可能导致的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而且通过贸易逆差还获得了国内经济发展所需的实物资源和大量资金。

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后,美元经历了一系列剧烈波动的惊涛骇浪,可见美国是如何殚精竭虑,力挽美元颓势来维持其世界货币之地位的。这种努力不能说是白费,但只是治标过关而已。纵然一次次化险为夷,美元汇率下跌的大趋势也不可逆转,而且还埋下了危机迭起的火种,最终将世界导向不堪承受的货币总危机。

因为美国庞大的国际事务开支,特别是近年来的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和反恐开支,减税压力,成倍增长的医疗保险、社会福利、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开支,以及习惯性过度消费等,加上周期性经济衰退的影响,常常使美国财政入不敷出,赤字居高不下。

人民币国际化

我们在前面讲过,由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可以轻易地将金融风险转嫁给他国。美元在每一次危机之后,生命力都会变得更强。目前,还没有哪一种货币能够取代或挑战美元的霸主地位。

首先,全球贸易体系中,虽然欧元、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中占据一席之地,但美元结算仍然居主要地位,为了保持出口竞争优势以及避免因汇率变化而造成潜在的损失,没有贸易商愿意率先放弃美元结算。就如欧佩克一直试图摆脱石油美元,但现在仍是以美元计价。

其次,在全球外汇交易中,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目前美元占85%的份额,较2004年的88%仅下降3个百分点。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截至2009年,在全球汇率体系中有54个国家盯住美元,只有27个国家盯住欧元。

未来的世界确实有可能是一个多种国际货币共存的世界。但不管如何,美元目前所具有的在位货币的优势,将使得美元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保持优势。

2010年1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为的是配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便利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境内机构开展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毫无疑问,《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对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一大推动,能更有力地支持企业走出去,从而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

就在新的试点方法推出几周后,温哥华的梅纳茨企业(Maynards Industries)率先以人民币结算的方法(以往都以美元结算交易)完成了一笔交易。这笔首例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充分显示了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影响力,说明全球对人民币推进国际化进程的预期在逐渐升温。

对此,美国彭博新闻社2010年7月对全球1263名经济学家、分析师,以及交易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认为人民币将在2016年前实现(与其他币种间的)自由兑换,而半数人则认为人民币将在10年内成为一种储备货币。那时汇丰银行曾经开展过一项针对全球21个市场、6000多家贸易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人民币预期将首次超越英镑,成为全球贸易企业在未来半年考虑采用的三种主要结算货币之一;在中国内地,预计2011年人民币将超越欧元,成为贸易企业结算货币的第二选择,仅次于美元。

“中日将从6月1日起启动人民币与日元直接交易。”2012年5月29日,中日两国官方几乎同时宣布了这一消息。这是中国首次允许人民币与美元以外的世界主要货币直接兑换,这一“抛弃”美元中介的步骤,正值中国试图将人民币国际化与美元竞争之际。不管这一步迈得是大是小,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人民币国际化已经让作为货币霸主的美元感到压力。

这是中国减少美元依赖战略的一部分,选择日元是因为两国贸易量巨大,中国可以轻易地将该做法扩大到与其他亚洲货币的交易。近年来,中日双边贸易的60%是以美元结算,两国达成货币直接兑换协议后,将大大削弱美元在东亚的主导地位。

“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携手,世界老大成为旁观者。”韩国《世界日报》这样评论中日两国的合作,中日此举将挑战美元的世界基础通货地位,今后美元的地位可能被动摇。

2017年,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贸易额已经高达4.36万亿元,约占同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9%,而在2009年之前这一数字接近于零。近年来,人民币已经成为世界增长最快的结算货币,许多人认为人民币最终将挑战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

然而关键是,中国是否做好了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准备?当今主宰世界的金融体系,说到底是华尔街的金融体系。而不受管制的自由市场则使华尔街得以独霸世界资源,使金融投机分子得以从世界范围的政府、大众手中获得垄断权力以进行投机,疯狂掠劫世界财富。狼群总是跟着肥羊走!目前全球最肥的“羊”就是中国。如果我们一定要参与这场游戏,那就要随时问自己:“我们做好与狼共舞的准备了吗?”

一旦人民币自由兑换,难免被华尔街进行炒作。比如10年前,华尔街竭力鼓动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先搜刮一笔承销费,然后雇用营利性的研究机构搜集情报,瞄准做空的猎物,在做出看空报告之前,事先做空这一股票,待股价下跌后再平仓获利,剿杀搜刮一笔,直到把你吃得只剩一把骨头。在中国公司大规模走向海外资本市场的背景下,一个依靠做空中国概念股,并获取可观利润的产业也在悄然形成、壮大。事实上,到了2012年上半年,中国概念股在华尔街惨败,遭遇滑铁卢,这就是金融开放所面临的双刃剑。

随着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对此中国多次重申,将逐步引入管理的浮动汇率体系,以减少美国和欧盟的贸易逆差。由此可见,中国走向浮动汇率体系,还有一段长远的路要走。 0w2dOt1Rru9EVsZpcVLe0mdU6otqBjLfvzfVFfcqEkjDhFr6p2Gg9NblU/0IC+I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