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责任的猴子在大家肩上跳动

经典的“猴子”理论是这样表述的:

在一个正常的工作团队内,每个人肩膀上都应该背负着一只“猴子”,这只“猴子”就是每个人的工作责任。当团队缺乏合理组织和有效激励时,每个人身上的“猴子”,会如同参加动物园的狂欢一般,不断地跳来跳去,转移它们的落脚点。最终,这会造成每个人背负猴子数量上的不公平:有的人对责任敬而远之,想办法逃避,结果不需要背负任何一只“猴子”,而有的人则因为各种原因,背上了越来越多的“猴子”,结果举步维艰,工作困难。

到处乱窜的“猴子”,会导致整个团队内部工作秩序的混乱,引起难以调和的矛盾。

事实上,许多团队之所以工作激情不断消退,效率不断降低,原因就在于责任像“猴子”那样不安分。对此,管理者自然难辞其咎。因为无法管理好这些会引起麻烦的“猴子”,等于宣布了管理者的失职。

如何改变这样的情况,将不安分的“猴子”送回到应有的位置呢?

首先,管理者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作为一个团队,究竟面临着多少只需要背负的“猴子”。

对“猴子”总数了如指掌,是管理者激励和带领下属工作的重要前提。如果连领导都说不出整个团队一共有多少只“猴子”,那么下属发生混乱也就是迟早的事情。

想搞清楚这点,我们必须要从“猴子”的来源探讨。

企业分为不同的团队,之所以设立这些团队,就是为了解决企业所面临的不同问题。而“猴子”则是从企业“下发”给各个团队的。比如,生产团队解决产品的制造问题,技术团队解决开发创新问题,人事团队解决员工的管理和协调,后勤团队则解决工作资源的支持等等。因此,每个团队所肩负的“猴子”数量,并非是按照团队成员或者管理者内心的主观愿望所设置的。它一定受到整个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限制。作为团队的领导者,应该学会站在企业的高度,看待团队的作用,并从宏观上认清“猴子”的数量,迎接这些“猴子”的挑战,并尽可能公平地分配它们。

比如,当企业占领市场的比例开始迅速扩大时,作为生产团队的管理者,应该比下属更早意识到本团队任务的加重。管理者不应该被动地等待上级来布置工作任务,而是提前认识到“猴子”数量的变化,并准备将之分配到每个成员的头上。

但是,当任务过重,面临的“猴子”数量也有可能增加到超过整个团队所能承担的上限。管理者应该及时意识到这点,并将过多的“猴子”转移到团队之外,而不是允许它们无休止地进入团队。

作为团队管理者,陈宏就面临这样的问题。

陈宏在某个国企工作,他带领的团队是客服部下属的维修小组。负责向客户提供售后服务。在带领小组工作一段时间后,陈宏发现,整个客服部下辖的三个维修组中,自己团队的工作任务最重。相反,其他两个小组的组员要不能力差,要不态度差,所以承担的维修任务相当少。每当出现什么工作量大、难度高的问题时,客服部的领导总会将任务派给陈宏的小组,还经常会出现其他两个组长仗着在公司的资历,直接将本来应该属于本组的工作“移交”陈宏的事情。

虽然知道这种种的不公平,但陈宏抱着忍让的态度,将“猴子”默默地接受下来,并交代给团队成员。结果,团队成员总是在疲于奔命,甚至吃饭和睡眠的时间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过了不久,团队成员的工作激情明显地下降了。他们相互之间议论起整个团队承担的工作:“我们小组连其他组的事情都做了,组长也太好说话了……”听到这样的议论,陈宏只能当做不知道。

事实上,陈宏虽然作为团队的管理者,自己却不知道团队背负多少数量的猴子才算合适。他缺乏原则和底线,盲目接下其它团队扔过来的猴子,最终导致整个团队不堪重负,难以应付过多的工作。在这种缺乏公平的大前提下,想要做到在团队内部平等地分配工作,充分地调动工作积极性,恐怕只能是纸上谈兵。

团队管理者应该努力学会从团队的实际工作能力出发,和上级交流、和其它部门协调,平衡好整个团队从上级那里接手的任务数量。这样,管理者就能保证整个团队不会在短期涌入太多的“猴子”,而自己也不至于丢失了负责和调控的职责。

其次,团队管理者还应该努力公平和人性化地分配好每个员工的“猴子”。

之所以出现不断将“猴子”甩给同事的现象,通常是出于以下原因:部分成员因为背负的“猴子”太多,所以无法承担而想办法扔走;因为根本就不了解、不喜爱背上的这只“猴子”,所以根本不想继续背下去。无论是哪种原因,都和负责分配“猴子”的管理者有关。

管理者应该先搞清楚团队内每个员工的能力特点,并采取科学的态度、正确的方法,为他们分配不同的猴子。

轩浩担任某销售团队的主管。上任之前,他仔细地从不同渠道,了解团队成员的履历、学历特点,基本上熟悉了他们各自的工作能力。工作开始后,他和不同的团队成员进行了接触,了解其不同的性格、思维和办事特点。

不久,轩浩发现,一直负责资料整理的文员韩煜其实挺适合接触客户,她性格沉稳同时不失热情,思路开阔同时又中规中矩。但遗憾的是,韩煜一直被放在整理资料的位置上。虽然她工作谈不上有多少失误,但却缺少工作的激情,成天看不到笑容。

“应该给韩煜换一只猴子了。否则她迟早会把自己不喜爱的猴子推走。”

轩浩这么想是有道理的,因为他发现另一位业务员小童也同样不擅长管理自己的“猴子”。他跟着老业务员罗岗跑了快半年的业务,还是不能单独去见客户,甚至没有罗岗在身边就无法主动开展工作。为这件事情,罗岗已经暗示过轩浩一两次,说小童虽然工作细心,但确实不大适合做销售,无论碰到什么情况,都不会主动思考,总是依赖罗岗来出主意。

根据两个人的特点,轩浩决定让小童做管理资料的工作,而让韩煜成为罗岗的“徒弟”。经过角色的改变,轩浩欣喜地发现,两位下属都开始找到自己适合的“猴子”,工作逐渐变得越来越有激情。

轩浩并不是盲目地分配团队内部的“猴子”,而是知人善任地寻找下属各自的特点来安排“猴子”。他从分析下属对“猴子”的认识程度和适合程度入手,准确地定位下属和“猴子”之间的联系,为他们找到最好的“猴子”,并以此让“猴子”逐渐稳定,不至于跳来跳去。

其实,真正不会工作的员工数量很少。绝大多数缺少工作激情的员工,不是因为能力差,而是因为被放错了位置,其优点和才能都没有得到正确的开发。他们之所以向外推脱“猴子”,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背负“猴子”,而是因为以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并不擅长处理好麻烦的“猴子”,但在处理其它“猴子”时,他们很可能焕然一新,完全不同。因此,管理者所要做的应该是像轩浩那样,让“猴子”找到他们适合的主人。

管理者不应该在“猴子”发生混乱时,被动地去干预和处理,而是应当尽力在接纳、分配和管理工作任务时,就做到充分平衡每个员工背负的“猴子”,杜绝他们推卸工作责任的可能,并带给团队正常的工作秩序,维持饱满的工作激情。 Or2bFw97pwbn7VEc8uYF1uhs8mBkdh+d9ADuxUB0mtz6CBD0x9CB5CDvFUCAseY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