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9.大敌当前,化敌为友

从七·七事变到苏德战争爆发期间,在军事上、经济上、政治上援华最得力的国家是苏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苏联曾是惟一向中国提供军火援助的国家。台湾史学家董显光曾这样写道:“奇怪得很,此时表示援助中国的惟一国家,便是苏联。”其实也并不奇怪,它与苏联的国际处境密切相关。

国民党政府自1927年建立以来,一直执行着反苏反共的基本国策。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在东北不断扩大侵略,使苏联感到极大的不安。苏联政府认为:日本在东北的侵略行径,不仅是对远东和平和苏联滨海地区的威胁,而且有可能成为国际帝国主义反苏战争的前奏。因此,事变爆发后,苏联即声明“在道义上、精神上、感情上完全同情中国,并愿作一切必要的帮助”。但由于得不到国民党执政当局的响应而未能实现。1932年12月12日,日本宣布承认伪满洲国,蒋介石风闻日本有以苏联承认伪满为条件与苏联签订中立条约的企图时,态度方有所改变,从而使中断三年之久的中苏邦交得以恢复。1933年,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赴任,在南京、上海与朝野各方广泛接触,力促中国团结抗日和中苏合作制止日本侵略。但国民党政府对苏联心怀疑虑,对苏联采取冷淡态度,双方关系一直处于低水平。华北事变后,日本对华侵略日益加紧,一些南京政府要员认为用苏联牵制日本,以促使美英援华不失为一种应急之策。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决定派陈立夫赴欧洲设法与苏方谈判合作事宜,并由蒋廷黻代替颜惠庆出任驻苏大使,责成外交部与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接洽。1935年10月18日,蒋介石会见鲍格莫洛夫,同意改善关系,要求签订协定。12月14日,苏联同意与中国谈判协定,在抗日中协助中国。1936年11月,蒋廷黻向加里宁主席呈递国书时,加里宁对他说:“我们苏联人希望中国富强,越强越好。”这月中旬,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等与蒋廷黻会商加强中苏关系之原则构想与具体实施诸问题。1937年春,国民党政府行政院秘书长翁文灏访苏会见李维诺夫,李维诺夫诚恳直言:“蒋(介石)政权与苏联的关系本来很坏,现在从头做起,建立交情,蒋政权应即与苏联订立互不侵犯条约,订约后,中国就能得到苏联的帮助。”5月,苏联政府提议向中国提供5000万美元借款,以使中国购买苏联机器与军火巩固国防,而以货物分期偿还。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斯大林宣布:苏联将援助那些遭受侵略而为自己祖国独立奋斗的国家。7月14日,李维诺夫接见蒋廷黻,表示苏联愿意帮助中国。7月23日,中国外长王宠惠和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会谈。8月24日,王宠惠和鲍格莫洛大使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南京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条约有效期五年。当时法国的《巴黎时报》评价该条约是“插入日本蛮牛颈项中的一副火箭”。

1937年8月下旬,蒋介石派杨杰、张冲以“苏联实业考察团”的名义,实际作为中国政府特派驻苏军事代表团赴苏,专事接洽苏援。9月初,杨杰等一行到莫斯科,受到了苏联政府的热情接待和周密细致的安排。苏联政府不仅对代表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方便和优惠,且经斯大林、伏罗希洛夫的特许,向中国代表团展示了苏制各种武器并进行实弹演习,供中国代表团了解苏联武器种类、性能,评品优劣,依据中国需要和实情决定取舍。

1937年11月,中苏签订第一次《中苏信用易货借款合同》,款项为5000万美元。合同在莫斯科签订后,苏联即将飞机、火炮及其他军用物资,经新疆运入中国,其价格普遍低于当时的国际市场价格。1938年底,蒋介石派孙科前往莫斯科,当面向斯大林提出借款要求,经过磋商,中苏签订了第二次信用易货借款合同,款额为5000万美元。1939年3月,孙科再去莫斯科,谋求第三次借款,斯大林在接见孙科时,询问了中国抗日战场的情况,并答应给予1.5亿美元的借款。6月,孙科与苏联外贸人民委员米高扬签订了第三次借款合同,款项为1.5亿美元。在此期间,苏联对华的直接经济援助达到4.5亿美元。

除借款外,苏联还以大量非战物资、军事顾问和派遣航空队等形式援助了中国的抗战。据统计,1937年至1939年,苏联派抵中国的军事顾问和专家达3380余人。

1940年,欧洲局势紧张,6月德军攻占巴黎,法国投降,英国也处在德军强大的压力之下,岌岌可危。日本趁机在亚洲压迫英、法。在日本的压力下,法国从6月22日起完全封锁了越南与中国的交通线。7月18日,英国也应日本要求,封闭了缅甸路三个月。中国南方的对外交通线完全断绝。9月22日,德、意、日三国缔结轴心国协约。1941年4月,苏联为避免与日德两面作战,与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6月,苏德战争爆发,苏联穷于应付德国进攻,对华援助中断。与此同时,自1941年4月起,美国与日本就中国问题开始秘密谈判,仍想以和平方式缓和美日矛盾,但由于双方矛盾不可调和,谈判终至破裂。

1940年至1941年,蒋介石陷入了抗战以来国际环境“最暗淡的一段时期”,台湾史学家称之为“黎明前的黑暗”。直至1942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国际形势终于改观,蒋介石也迎来了“中国抗战的一线曙光”。

【点悟】蒋介石从心底里仇视社会主义制度的苏联,但是在日本步步入侵,美英不出力,在苏联却频频示好的情况下,尚能化去心中芥蒂,与苏为友,与苏联接触,并且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这是他精明的处事策略。

因此一举,使中国受日军侵略相当长时间内得到了苏联的款项、军火和大量军用物资及人员的帮助,这对于中国人民的抗战有利,尽管蒋介石并不是真正视苏联为伙伴和朋友,但是,大敌当前尚能与宿敌示好的做法,被一些人士所称赞。并且,他在物资上也受益匪浅。大敌当前,与苏联化敌为友,是蒋氏处事术老道和成功的一着。 Gqj3WYpxdN2QJbAcSQrinItiuwy5VyoGKC4Uu8JG7v7u84HmJEe8apPvK5kKIb0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