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本书内容及其阅读方式

本书旨在助你寻得人类毕生索求的事物,解答困惑终生的问题。我知道这样说未免过于狂妄,但很快你就会知晓我慨然放言的信心何在。

有一点我确信无疑,那就是在读完本书以后,你将脱胎换骨,焕然一新。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成长是生命必经的过程,当你合上本书的最后一页,你已不可能安于维持原状。

“脸书”前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说:“人无法改变意识所不及的事物,可一旦意识到,改变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无论你是谁,来自哪里,拥有何种背景,做过或没做过什么,也无论你有没有地位和财富,是不是来自火星,你都能在人生中发掘无尽的平静祥和、毫无保留的爱、彻底的满足和丰盛的喜悦。我保证你不会成为例外,哪怕你现在半信半疑。爱无远弗届。开放的心态与乐于接受的意愿正是你苦心求索的答案。

另外,你在读懂这本书后,还能额外获得许多切实的裨益,我的许多读者已经以自身经历做了验证:收入增长2.5倍,个人业务迅速壮大,人际关系更深入、更和谐,多年积瘾被戒掉,坏习惯自行消失,整个人更加健康,充满活力与能量。在那些读懂本书真谛的人身上,这类奇迹每天都在发生。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如果让我历数那些读完本书后醍醐灌顶,因而做出改变、获得善果的事例,恐怕本书一多半篇幅都要花费在这类神奇的经历上。

我不想着力渲染这类身外之物,它们并非本书要旨。这类显于肉身的结果,只不过是人类对生命体验的运作机制有了自内而外的了解后所生成的附属品。人类追求金钱、意义等身外之物,实际上是为了体验静、爱、喜等心灵感受。人生在世,汲汲于心,而非戚戚于物。但许多人却困于一念,即心灵的感受唯靠物质滋养。心之所感才是解开一切谜题的钥匙。

本书将指引你正视并揭开内心深处已知的真谛,发掘那些你一直渴望的心灵感受。

接下来,我将指导你如何阅读本书。

不要在书里寻找信息,要寻找见解。见解(或智慧)只能通过内观获得。观之内心,解而有悟,是为见解。要在人生中寻有所获,只能通过内观来发掘一直埋藏在你心底的智慧。一切答案都尘封在你灵魂的最隐秘处。本书的任务只是为你指明正确的方向。对于那些一直坚信其所寻之物正在远方发出召唤的人,我由衷钦佩。这意味着你们心怀希望。连希望都丧失了的人是真正的一无所有。而此时此刻,斯言斯语,正表明你经受住了信念、勇气和力量的考验。我毫不怀疑,只要你坚持内心的信念,继续走下去,你一定会与心之所寻不期而遇。

有一点我必须澄清:这并非唯一一本蕴含真理的书。真理蕴藏在万事万物之中。你必须学会透过形式(物质)去觉知和体察真理(精神)。本书的内容并不构成真理。它们指向真理。

不要只看文字,要在字里行间捕捉真理。真理是不能以理性之笔写出的;它们只接受亲身验证。真理存在于感受中,因此它不能诉诸文字。

如果你在寻找真理,不要把眼光局限在文字中, 要去感受

许多最终寻得真理者这样描述其感受:彻头彻尾的平静,毫无保留的爱,席卷身心的喜悦。还有人说那是一种最熟悉又最陌生的感受,仿佛漂泊的游子历历万乡,终归故里。

当你试着去感受,一切便会不言自明。在本书中,我不会提及任何你内心深处尚不知晓的事物。正因此,那种最熟悉又最陌生的感觉会在你亲身验证真理时出现。

不要尝试动用思考去寻找真理——你找不到的。一旦你用理性去束缚它,它便会溜走。死记硬背并不会让真理现身。小朋友也会背诵,但他们无法理解个中真谛。真理只能诉诸感受。感受滋生智慧,照亮真理,赋予自由。人类终日奔波,不正是为了拥有这些吗?

你可能会发现,本书向你揭示的真理似乎极为简单。或许太过简单,以至于你的大脑(自我)产生抗拒,试图将之复杂化。你不敢相信,真理怎么可能如此浅显直白?如果确实发生这种情况,我不得不提醒你:大道至简。繁复的事物总能被一一拆解。但真理无法被拆解,真理即为真理本身。因此,真理总是摒弃矫饰,返璞归真。 要寻得真理,首先要做减法

以开放的心态和纯粹的求真信念打开本书,你所追寻的一切会自然而然地现身。

在开启下一章节之前,请允许我向你表达最诚挚的谢意,谢谢你翻开本书,与我分享你的时间与精力。这是人所能予以他人的最有价值的生命力量,谢谢你对我的馈赠,这份馈赠仍将回向于你。时刻谨记,人皆有神性,唯有神性之光方可照耀人性。

愿爱与光降临。

约瑟夫 IUd68txeYhAt7u67G8GdwcVeygd50IPRNe2xL5vf5pp1tr+oMc+cRWjYQRy0W8d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