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章:
近水楼台

大明帝陵位于昌平县北部的天寿山麓中,距离北京城整整百里远,坐马车速度快的话,用不了半天时间就能顺利赶到。不过,由于视察帝陵建造这个差事,对张居正来说不算特别紧要,所以难得清闲的张居正并不太急着赶路,一路走走停停欣赏沿路风景,快到傍晚时才赶到昌平县城,距离帝陵所在的天寿山麓还有三四十里。

马小四问道:“老爷,是加快速度赶过去,还是今晚在昌平县城暂歇,明日再去帝陵?”

张居正撩开车帘,刚好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一座热闹的集镇,于是就道:“别赶路了,今天就在这座城镇暂歇吧。”

马小四回道:“老爷,这可不是城镇,而是昌平驿站。”

张居正疑惑了一下,仔细观望一番后,发现还真是一座驿站,只是在这座驿站旁边有一座三层的大酒楼,还有一座偌大的风月楼,若不仔细观察,还真看不出这是一座驿站。昌平驿是出京城往正北道路上的第一座驿站,因为靠近京城位置重要,且迎送人员较多,所以昌平驿的规模很大,有六座二层的木楼,上百间住房,有驿丞一人、驿吏五人、驿卒百人。此外还有三十间马房养着七八十匹骡马,以及二十几架大小马车。至于那座大酒楼以及风月楼显然也是依附这座驿站做生意。远远看去,昌平驿就像是一个热闹的集镇。

快走进昌平驿的时候,张居正忽然又想起了什么,便对跟他一块随行的四品翰林编修马自强说道:“乾庵,一会儿进了驿站,就依你的名义入住,本官就不公开露面了。”

马自强道:“张大人,您可是内阁次辅,下官才只是四品官职,以下官名义入住会不会太委屈了您?”

张居正无所谓道:“只住一晚,有什么委屈不委屈的。”

说着,张居正指了指一派热闹非凡,甚至可以说有些纸醉金迷的昌平驿说道:“你看着像是一座平常驿站吗?恐怕其中猫腻不少,若是我一露面,咱们恐怕什么猫腻,也查不到了。”

马自强立刻恍然道:“下官明白了。”

一行人走进昌平驿,在办理入住时,马自强还未亮明身份,负责接待的驿丞就叫出了他的名字和官职,并且就连他此行要去做什么,都知道的清清楚楚,继而问道:“马大人,您今日不是跟着张阁老前往帝陵视察吗?难道张阁老也来了?”

驿丞在问这话的时候,眼睛偷偷地瞄向随马自强一块来的那架马车。

马自强早就想好了理由,正色道:“哦,张阁老现在早就到了帝陵那边。因为半路上张阁老忘了带一件跟朝政有关的重要文件,又让本官回京取了一趟,这么来回耽搁本官直到现在才走到这里,索性今晚就住这里吧。”

听到张居正没跟着,这名驿丞松了口气道:“原来如此。”

马自强小声问道:“马车上的是本官父亲,剩下的有本官的同族家人,也有本官的家仆。本官难得出京一趟,帝陵那边的差事也不算紧急,所以,就想着也把家人给带出来,在京郊山上散散心,我们这么多人住在驿站,不算违规吧?需不需要多交额外的银两?”

说到这里,这名驿丞嘿嘿一笑道:“若只是三四个人还好说,可十几二十个人,按照驿站管理规定肯定是不合规矩的,若要入住需要额外交钱。不过嘛,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没有什么是不能变通的。”

马自强表现出一副一无所知的样子,从怀中掏出一枚碎银子递给这名驿丞,继续问道:“本官家人这几天,在附近游玩肯定不能去帝陵那里,恐怕还要在你们昌平驿多住几天,敢问这位小哥,如何变通呢?”

驿驿丞接过马自强递来的碎银子后,笑得更开心了,问道:“马大人你现在是翰林编修,主要负责的应该是国史地方志整理编修的差事吧?”

马自强好奇道:“正是,不过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呢?”

这名驿丞自然而然地说道:“不瞒马大人,下官虽然只是一名区区从九品小吏,不过在京城脚下负责驿站管理,每日接待迎送的大小官员实在太多,必须要时刻小心,所以早就把有可能经过此地的大小官员的名字、职位、所负责差事了解的一清二楚。”

马自强说着又问道:“哦,原来如此,你也不容易呀。扯远了,还是说说如何变通的事情吧。”

驿丞继续跟马自强讲道:“马大人既然负责整理地方志,那么每隔三个月或半年时间,各地方都会派人往京城翰林院送地方资料给到您手上,马大人可将所有从北方过来送资料的人员信息记下,隔一段时间派人传给下官即可。下官不但可以做主这次给您破个例,让马大人您的家人在这里好吃好住,以后每月还会孝敬您一笔小钱,并派人悄悄送到您府上去。”

说完,见马自强似有几分动心,这名驿丞又很识趣的把马自强,刚刚塞给自己的那枚碎银子递还了回来。

马自强自从入仕以后,一直都在京城翰林院任职,很少出京,也很少住驿站,所以并不十分清楚驿站的各种使用规矩。

此时,仔细想想大概也猜出了其中的几分猫腻,明知故问道:“也就是说按照规矩,这些从北方往京城送资料的公差,一般不会住在昌平驿,你想要虚报他们的入住信息么?”

驿丞倒也不隐瞒道:“我们大明在全国各地的主要道路上,每隔六十里到八十里不等会设一座驿站。而在驿站的具体使用上,则需要看官员的品级、以及所负责的具体差事。按照规定,地方派公差往京城送一些不是特别近要的资料,不能见驿站就驻足休息,只能每隔两座驿站也就是大概一百二十里到一百五六十里,才准驻足休息一次。而我们昌平驿是出京城向北六十里外的第一座驿站,所以按照规定,这些送一般资料的地方公差不准驻足。”

马自强故意道:“既然朝廷不准,那你又该怎么操作?”

驿丞又嘿嘿一笑道:“下官刚刚不是说了吗,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万事无绝对嘛,如果这些公差刚好走到昌平驿附近马匹忽然病倒,或是突遇暴雨、大雪,朝廷也不是那么无情,会破例准许他们入住。至于马匹是不是病了不能继续走,这个还不是人说了算的?至于那天有雨、哪天有雪,朝廷上面谁会查那么仔细?”

马自强会意一笑,又道:“本官明白了!你只是随便找了理由,捏造他们入住信息,但其实压根也不会管那些地方公差,会不会真的入住,反正只要有了入住信息,就能从朝廷拿到相应的银子,那些地方公差最好都不入住才好呢。这么看来,你这个从九品的小小驿丞,每年能装进兜里的银子必本官这个四品京官还多不少呢!”

驿丞连忙做出一副很夸张的表情,装可怜道:“哎呦,马大人,这你可真误会下官了。下官也不否认,的确会有一些额外收入。不过,这些钱大部分还不是要孝敬如马大人您这样的大官?您想啊,要是没有你们这些大人物配合,下官怎么能摸清楚一些地方进京公差的信息,以及来回时间节点?”

马自强也没有揭破驿丞,而是又小声问道:“如果我配合你,你每年能孝敬我多少银子呢?”

驿丞缓缓伸出了伸出了三根手指,继而道:“三百两!还请马大人不要嫌少。”

马自强心中暗惊,因为他作为一名四品京官每年的俸禄银两,也不过只有不到一百两银子,就算加上其他实物补充,全部折合成银两来算的话,也只有一百五十两左右,而这个驿丞张口就给自己每年三百两银子,这让马自强如何不吃惊呢?

见马自强迟迟没有说话,这名驿丞以为他嫌钱少,于是,又接着说道:“在这件事上,下官真不能再多孝敬马大人了,如果马大人嫌少,下官还有一个主意,可帮马大人再多添一笔收入。”

马自强一愣道:“你还有什么办法么?”

驿丞指了指马自强身上穿的官服,继而道:“马大人您可是四品京官,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您在京城官场接触的人多,接触的一二品大员也更多,您的各种消息源。自然就会比其他地方官要多的多。”

不等驿丞说完,马自强就明白过来,正色道:“你想让我通过你卖给地方官消息?”

驿丞点了点头道:“不过这个挣钱的办法,下官就没办法跟您提前说一个具体数目了,这得看消息的重要程度、以及有没有地方官肯出价买。有的消息值十两银子,有的值一百两,甚至有的值一千两、一万两也不奇怪。当然如果消息卖出去了,这些钱大头肯定归马大人,而下官只跟着您喝口汤汤水水,挣个千八百两银子的辛苦费,也就知足了。” ZPw8DdglSRfl4CJwboR57RwrU6Z9nnBLoy+UfSe3IUSGLIoj2Fbyu6M9a0Ptisp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