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 沉沉的不见阳光的日子,应该读点儿阳光些的内容,可是赶上了《史记·伯夷列传》,实在无法让人开心起来。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把王位传给叔齐,等父亲去世以后,叔齐要让位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便逃走了,叔齐不肯即位也逃走。国人只好立孤竹君的第二个儿子为王。伯夷、叔齐去投奔贤良的西伯昌,但到达那里时,西伯已去世了。
武王平定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因为以暴制暴而耻之,故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于是,这哥俩饿死在首阳山。
有人说:天道并不对谁特别偏爱,但通常是帮助善良人的。像伯夷、叔齐,总可以算得上是善良的人了吧!这样的好人竟然给饿死了!再说孔子的七十二位贤弟子这批人吧,仲尼特别赞扬颜渊好学。然而颜回常常为贫穷所困扰,连酒糟谷糠一类的食物都吃不饱,终于过早地离世了。
上天对于好人的报偿,究竟是怎样的呢?盗跖天天在屠杀无辜的人,割人肝,吃人肉,凶暴残忍,胡作非为,聚集党徒数千人,横行天下,竟然能够长寿而终。
有的人诚如孔子教诲的那样,居住的地方要精心选择;说话要待到合适的时机才启唇;走路只走大路,不抄小道;不是为了主持公正,就不表露愤懑,结果反倒遭遇灾祸。
司马迁对此也感到困惑,倘若这就是所谓的天道,那么这天道究竟是对还是错呢?
不论万事有没有因果与轮回,我们还是应尽人事,听天命,但行好事,莫问前尘和后事。不论伯夷、叔齐的“不幸”,还是盗跖的“大幸”,都不足以颠覆我们的人生信念: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