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教学任务1
异彩纷呈
——先秦散文

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只有几百年,在中华文化发展的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但其思想开放规模之大、历史之长,为史上之少见。那个时代形成的人文思想,也成为中国哲学的支柱,是中国学术史和思想史上非常重要、辉煌的一页。中国后来两千多年的文化,多立足于此、植根于此。先秦文学也是我国文学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它为我国长期的文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的先秦散文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先秦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个部分。

一、历史散文

历史散文是在史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起来的。我国史官建置甚早,周制,王朝及诸侯各国均设有史官,有大史、小史、左史、右史等职。据文献记载,古者“君举必书……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第二阶段以《左传》和《国语》为代表,第三阶段以《战国策》为代表。

(一)《尚书》《春秋》

《尚书》意即上古之书,从前称为“书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后来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尚书》多为古代官方文告,广泛反映了我国氏族社会末期到西周初期的社会面貌及历史概况,展示了当时政治、哲学、宗教、思想、法律、军事、历法等领域的具体实践与经验教训。《尚书》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奠基意义,它风格简朴质直,往往以当时通行之语直抒命令和意见。但同时也因时代久远,汉唐以来,人们颇感其文章艰深,古奥拙朴,晦涩难懂。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编年体史书之祖,现今流传的鲁《春秋》是经过孔子修订的。它极其简括地记载了周王朝、鲁国及其他各国的事件,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凡二百四十二年。它的语言简练含蓄、准确谨严,选词炼句十分仔细,一字之中常“寓褒贬,别善恶”,被后世尊为具有“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其体例和笔法对后世散文都产生了经典式的影响。

(二)《左传》《国语》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完整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历史散文中思想性和艺术性最为突出的著作。《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系统而具体地记载了春秋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风俗等重大事件,较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

《左传》同时也是一部文学价值很高的历史散文著作。它善于叙事,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有紧张动人的情节,特别是一些内容复杂的事件,好像广厦千间,各成片段,而又四通八达,互有关联。既真实生动,委婉周详,又头绪清楚,重点突出,同时还注意伏线、照应,奇正变化,神妙难测。例如,“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四年”写晋公子重耳出亡及返国的经过,时间既长,故事情节又非常复杂,而选材布局均极恰当。其中“别隗”“过卫”“醉遣”“窥浴”等段,无不富于戏剧性。作者还从正面和侧面或明或暗地描绘了许多人物形象,如故事中的主角重耳以及从亡诸臣,像曹伯、楚子、寺人披、头须、介之推等,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都通过对话和行动一一生动表现出来。《左传》的语言简练而丰润,含蓄而畅达,曲折尽情,极富表现力,尤其是其中人物的语言,或曲折婉转,或辞令激切,均用词雅正,曲尽人情,各得其妙。如烛之武对秦伯说:“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僖公三十年”)用事势必然之理来怂恿秦伯,秦兵就非撤退不可。

《左传》的文学成就及影响是先秦同时期其他历史著作无法相比的。其题材、叙事方法、写人艺术和纯熟精美的语言,都为后世史传文学、小说、诗歌、戏剧的创作提供了艺术借鉴,影响非常深远。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篇),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记事,记事时间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1000),终于鲁悼公(前440),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反映了春秋时期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方面的情况,对研究先秦时期历史非常重要。从文学上的成就来说,《国语》远不如《左传》,但作为记言为主的史书,它也有自己的特色和成就。《国语》记言多用社会上层流行的口头语、俗语及政治用语,语言通俗自然、精练,尤其外交辞令和谏对之辞更是精彩纷呈,如著名的《召公谏厉王弭谤》。

(三)《战国策》

《战国策》也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成书于西汉晚期,由史料汇编而成,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它杂记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240年(前460—前220)。《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保存了不少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战国策》是一部亦史亦文的杰作,它是战国时代基本的史料,在史学上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同时在文学上也有突出的成就。《战国策》的文章特点是长于说事,无论是个人陈述还是双方辩论,都喜欢夸张渲染,充分发挥,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就历史散文的明白晓畅来说,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苏秦游说赵王(《赵策二》),张仪游说秦王,司马错论伐蜀(《并秦策一》)。《战国策》描写人物极其生动,注重外貌描写和行动细节的刻画,采用欲扬先抑等多种手法,人物刻画成为作者的主观写作动机。如《燕策》中用全力写刺客荆轲,是一篇完整的侠义故事。特别是易水送别一段:

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在一种悲壮淋漓的气氛中,把一个怒发冲冠、沉毅勇敢的英雄形象十分鲜明生动地表现出来。

《战国策》文风纵横恣肆,对贾谊、晁错、司马迁,以及苏洵、苏轼父子等后世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诸子散文

春秋时期,列国纷争,游士蜂起。在这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产生了新型的“士”。他们出身不同、立场不同,为了解决现实问题从代表各自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出发,对政治提出各种不同的要求和主张,并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而先秦诸子散文就是在先秦理性精神觉醒的背景下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形成并繁荣起来的。

诸子散文的发展大体也经历了三个阶段:春秋战国之交以《论语》《老子》《墨子》为代表;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战国末期以《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为代表。

(一)《论语》《墨子》《老子》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和活动。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家和教育家,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巨大和深远的影响。《论语》所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的概念是从家庭出发的尊卑长幼、贵贱亲疏的差别的爱。而这个“爱”体现在孝、悌、忠、信的道德礼教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上。《论语》是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其中多半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但《论语》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并且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的形象。如《先进篇》弟子侍坐章、仲由的坦率,冉求、公西赤的谦逊,曾点的洒脱,都写得具体生动。

《论语》首创的这种语录体,作为散文的早期体裁,它的不成熟、不规范、简单化和随意性显而易见。然而,这种文体并非没有生命力,而且它对后世也产生了颇为深远的影响。

《墨子》是一部墨子及其后学者的著作汇编,反映的是墨家学派所代表的小生产者的思想。墨子名翟,鲁人,年代略后于孔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从小生产者的利益出发,他的中心思想是“兼爱”。他“兼爱”和“非攻”的主张,在“强劫弱”“众暴寡”的春秋战国之际,反映了人民的要求和渴望。《墨子》文章的一大特点是尚实尚质,文章质朴,文采较少,但逻辑性很强,善于运用具体的事例进行说理。从具体问题的争论进而概括性地辩难,这是说理文的一大进步。

《老子》又称《道德经》,基本上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著作。老子即李耳,字聃,故又名老聃,春秋时鲁国人,大约与孔子同时而长于孔子。老子主张绝圣弃智,忘情寡欲,无为而治。他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有矛盾的对立面,而且会互相转化,所以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具有朴素的辩证观点。《老子》文章的特点是玄深的哲理和精妙的、诗一般的语言相结合,显示着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孟子》《庄子》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的著作,反映了战国中期儒家思想的面貌。孟子(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门人,是孔子以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是孔子学说的发展。孟子主张行“仁政”而王天下,具体内容是“省刑罚,薄税敛”,使民有“恒产”“养生送死无憾”。民本思想是孟子的重要政治思想,因此他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这些思想在当时是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

《孟子》的散文体现着语录体向专题性论文的过渡,其突出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势。特别擅长于论辩,论辩中善设机巧,引人入彀,先纵后擒,使人无法躲避。同时,还恰当地运用比喻手法或穿插寓言故事,增强论辩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亦是道家的又一部经典。庄周(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生平事迹不详,从《庄子》书中的一些零星记载中,可略知其一生贫困,穷居陋巷,但他鄙薄富贵,拒绝入仕,安于贫困。庄子继承了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认为“道”是“先天地生”(《大宗师》),无始无终,实有而无形,自然而永恒。庄子的人生态度是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和对现实社会的彻底超脱,他从齐物我、齐生死的观念出发,追求一个不受任何条件限制而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庄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风格。首先是吸收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依据,因此想象奇幻,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例如,内篇中的《逍遥游》《人间世》《大宗师》等篇,基本上是用四五个或六七个幻想出来的故事组成的。其次是善用比喻,且运用灵活,在先秦诸子散文中也是最突出的。庄子散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文中多用韵,声调铿锵,有和谐的节奏感。

《庄子》一书,特别是内篇,有时像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有时像万斛源泉,汪洋恣肆,妙趣横生,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在先秦的理论文中,即使在后世的古典散文中亦罕有伦比者。

(三)《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

《荀子》一书多为荀子自作,少部分篇章为其学生和后学所作,是儒学的进一步发展。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时人尊称荀卿,其生卒之年无从考订,大约活动于前298年—前238年。荀子生于赵,游于齐、秦,仕楚为兰陵令。其一生行事也与孔、孟相类:始则讲学,继而周游、出仕,终则著书。荀子是继孟子之后的一位儒学大师,是先秦时期一位集大成的思想家。他认为“天行有常”,主张“明于天人之分”,进而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新观点(以上见《天论篇》),这反映了他对于天人关系的新见解。他明确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见《性恶篇》)与《孟子》的“性善论”针锋相对。在《非相篇》中他还表达了“法后王”的政治观,与孟子“言必称尧舜”的“尊先王”的思想相对立。这些引人注目的新观点,在诸子之文中显得异彩焕发。

荀子学问博通,他生于战国纵横之世,长于论辩,故其文多长篇大论,必发挥尽致、畅所欲言而后已。所以荀子散文大多论点明确,层次清楚,句法整练,词汇丰富。如《劝学篇》比喻层出不穷,前半篇几乎全用比喻重叠构成,辞采缤纷,令人应接不暇,而且通篇用排偶句法,也是荀子散文的特点。

诸子之文发展到《荀子》,已更趋成熟完善,不再是如《论语》《孟子》的语录或对话的连缀,而是自成体系的专题论文,它标志着我国议论散文的成熟和完善,是后世论说文体的典范。

《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主要为韩非所著。韩非(约前280—前233),是韩国的诸公子,与李斯同学于荀卿。韩王安五年(前234),韩非使秦,被李斯、姚贾谮害,次年下狱而死。韩非是战国后期法家,任法术而尚功利,信赏必罚,排斥仁爱。他坚决反对复古,主张因时制宜,认为当今之世还有赞美尧舜鲧禹汤武之道的,必为新圣所笑,这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与此相适应,韩非在文学观上则是重质轻文,崇实反虚,因而非常强调内容和功用,排斥形式和丽辞。体现在其文章中,韩非的散文特点是锋芒锐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同时利用大量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以便说明问题,其篇幅长者如《五蠹》近五千言,是先秦理论文的进一步发展。

《吕氏春秋》是吕不韦及门客的集体创作,体制宏大、内容博杂、兼收并蓄,是先秦学术思想的一次大规模总结,也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吕不韦(?—前235),濮阳(今河南濮阳县西南)人,原为阳翟(今河南禹县)大商人,后为秦相。《吕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有组织、有计划地集体编撰而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大著。此书不仅自定书名,而且成书年代明确。此书体式新颖严整,前所未有。“八览”为八组文章,各含八篇,共六十四篇;“六论”为六组文章,各含六篇,共三十六篇;“十二纪”则按春、夏、秋、冬四季编排,各含孟、仲、季三纪,每“纪”含五篇文章,共六十篇。全书总共有一百六十篇文章,编排严整,自成系统。这种体式的创新对后世(如司马迁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吕氏春秋》的文章,现实针对性强,敢于诋訾时君,指摘时政。如《贵公》《去私》《圜道》等篇论尧、舜让贤而“不肯与其子孙”,矛头显然直指当代。《吕氏春秋》虽然时有放言无惮之论,但其文风却比较平实,近似《荀子》。虽文出众手,不尽统一,但大都章法谨严,条理清晰。《吕氏春秋》还保存了丰富多彩的寓言和历史故事。此书共辑寓言故事三百余则,其数量之多,在先秦诸子中可与《韩非子》相侔。

先秦散文对后世有重大的影响。首先,从经学的角度来说,先秦时代是出“元典”的时代,儒、道及其他各种思想流派的原始经典都出自这一时代。先秦诸子多元化的思想各成体系,彼此渗透,形成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以百家争鸣为开端的特点,并辐射到其他文体形式之中。其次,从文学艺术的起源,文学体裁的产生,思想体系的形成,艺术手法的探索,文学流派的开创等方面来看,先秦散文都具有创始性的意义。史传散文、诸子散文和应用散文已有明确的分界。史传散文的记言记事由分离到融合,产生了文诰、编年、国别、谱牒等多种体例。诸子散文由简短的语录体发展为论辩文,进而形成专题论文,完成了论说文的体制。先秦散文的记言、记事、写人以及议论、抒情等,由自然到自觉,手法逐渐成熟。

拓展阅读

1.作品赏析

(1)

子曰:“吾十有 [1] 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 [2] ,四十不惑 [3] ,五十而知天命 [4] ,六十而耳顺 [5]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 。”

【注释】

[1]有:同“又”。

[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对此有多重解释。一般而言,指能够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加以理性对待。

[6]从:遵从。逾:越过。矩:规矩。

【评析】

本节选自《论语》。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岁到六十岁是安身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此时,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孔子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2)

无恻隐 [1] 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 [2] 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注释】

[1]恻隐:哀痛,同情。

[2]端:开端,起源,源头。

【评析】

本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仁、义、礼、智”都发端于这种“不忍人之心”,这成了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没有它,简直就不是人。他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简称“四心”。而这“四心”只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或者说“四端”。这“四端”就像刚刚燃烧的火或刚刚流出的泉水一样,还需要“扩而充之”才能够发扬光大。不然的话,就会熄灭或枯竭。“扩而充之”也就是后天的培养,也就是“习相远”。

(3)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1] ,故几 [2] 于道。居善地,心善渊 [3] ,与 [4] 善仁,言善信,政善治 [5] ,事善能 [6] ,动善时 [7] 。夫唯不争,故无尤 [8]

【注释】

[1]恶(wù):厌恶。

[2]几(jī):近。

[3]渊:形容心态沉静。

[4]与:与人相交往。

[5]治:治绩。

[6]能:长处。

[7]时:时机。

[8]尤:过错。

【评析】

本节选自《老子》。老子用水性来比喻上德的人格,他认为水是天地间最有善性、最有道德的事物,他所追求的处世之道也是与水之德相契合的。水最显著的特性和作用:①柔;②停留在卑下的地方;③滋润万物而不与之相争。老子对“上善若水”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列举了水的七种善性与“处世原则”:“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在老子看来,人立身处世应像水一样安于谦下、甘于处后(居善地);心境应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心善渊);品格应像水一样助长万物生命(与善仁);说话应像水一样汛期而至、准确有信(言善信);立身处世应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政善治);做事应像水一样调剂融合(事善能);善于把握机会,做到如水一样应时而动,应时而止。只有这样,才能“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认为,为人处世就应是这种心态和行为。“上善若水”,这是老子的人生态度,也是老子所倡导的处世哲学。

2.佳句欣赏

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战国策·燕策三》

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

——《庄子·善性》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宁固。

——《论语·述而》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君子立志如穷。

——《荀子·大略篇》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修身》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韩非子·诡使》

探究思考

1.诸子散文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其代表作分别是什么?

2.翻译“佳句欣赏”中的句子,并就其中的1~2条谈谈自己的见解。

3.推荐阅读:于丹《论语心得》、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知识链接

论中西文明比较(节选)

[英]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

中西文明之间存在着一种密切的交流。这种交流能孕育出一种比目前中西文明更好的新文明呢,还是仅仅毁坏中国本民族的文化,并用美国式的文明取而代之?这依然是一个令人怀疑的问题。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常常被证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里程碑。希腊向埃及学习,罗马向希腊学习,阿拉伯向罗马帝国学习,中世纪的欧洲向阿拉伯学习,而文艺复兴的欧洲又向拜占庭帝国学习。许多这样的交流表明,作为落后国家的学生能超过作为先进国家的老师。对于目前中国发生的情形,如果我们把中国人看作学生,那么中国人一定能再次超过我们西方人。事实上,如同他们向我们学习一样,我们也能从他们那里学到许多东西。但是,我们向中国学习的机会显然是太少了。假如我把中国人当作学生,而不是把西方人当作学生,只是因为我担心我们西方人不可教化。

……

中国在其开化的历史始端,便属于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洪流。在这条巨流中的埃及和巴比伦文化,影响了希腊人和犹太人,从而为我们西方文化的形成作出了贡献。正如埃及和巴比伦的文明是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富庶土壤的奉献一样,中国自身的文明是黄河的奉献。甚至在孔子的时代,中华帝国的疆域还主要在黄河流域一带。虽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相同,中国人的精神观念和埃及人、巴比伦人的精神观念的共同点却微乎其微。老子和孔子都是公元前世纪的人,但他俩都已经具备了我们所认为的现代中国人的显著特性。把任何东西都归因于经济的人,将难以解释古代中国人与中代埃及人和巴比伦人之间的区别……

我必须承认,我不能够正确地评价孔子的功过。他的著作大量地表述了日常生活烦琐的礼仪观,他主要关心的事是教导人们在各种各样的场合举止得当。即使孔子的许多学说具有消极的因素,然而当你将孔子的学说与其他时代和其他民族的某些宗教学说比较,你必须承认孔子学说具有巨大的优点。孔子及其追随者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是一种没有宗教教条的纯粹伦理学说。孔子学说无疑在培养整个民族高雅的举止风度和良好礼貌方面获得了成功。中国人的礼仪并非仅仅局限在言谈举止和人际交往方面,即使没有前人的规定,他们在许多情况下都能恪守自己的礼仪。中国的礼仪并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阶层,它甚至存在于社会地位最卑下的苦力中。具有一种平静的自我尊严感的中国人,在与白种人交往时,看到他们蛮横无礼就感到是一种耻辱,因为中国人不愿降低自己的人格,用无礼去对待无礼。欧洲人总把这看作中国人的弱点,但殊不知这是一种真正的力量。迄今为止,中国人正是依靠这种力量战胜了一切企图征服中华民族的外国征服者。

……

当代中国人以极大的热情渴望学得西方的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富国强民,抵抗西方人的侵略,而且是由于相当多的人希望从西方文化本身学到有价值的东西。崇尚知识的价值,是中国的传统。但是过去只重视古典文学,现在,人们普遍认识到西方的知识更加实用。每年有许多学生到欧洲上大学,更多的人仍然是去美国,他们到那里去学习科学、经济、法律和政治理论。这些留学欧美的人归国后,大多数人成为教师、政府官员、记者或政治家。他们加速了中国人思想观念的现代化,特别是加速了中国知识分子阶层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

尽管迄今为止中国文明在科学方面有缺陷,但它从来没有包含任何敌视科学的东西。因此,科学知识在中国的普及,将不会遇到像教会在欧洲科学发展中设置的障碍。我敢断言,假如中国人有一个稳定的政府和充裕的资金,那么,在未来的30年内,他们将会在科学上创造出引人注目的成就。他们很可能会超过我们,因为他们具有勤奋向上的精神,具有民族复兴的热情。富有希望的中国表现出来的这种学习热忱,确实使人回想起15世纪意大利不朽的文艺复兴精神。

我想指出,我们西方文明的显著优点是科学的方法;中国人的显著优点是对生活的目标持有一种正确的观念。人们必将期望这两种因素能真正逐渐结合起来。

【注释】

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或不可知论者,是20世纪西方非常著名、影响非常大的学者与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20年8月,罗素应邀到中国讲学,古老悠久的中国文化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写下这篇文章,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认识与尊敬,同时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给予了热切的期待。 JyXHQlgy8pyVWcOumog590WX6UP8i+9Dfs4DU/aYrEHOAvqcPWy8efaNiL8JGg5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