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百年来白鹤梁题刻研究状况

从史料记载来看,白鹤梁题刻出现时间较早,但清代以前文献少有以“白鹤梁”三字相称者,而是多以“石鱼”“双鱼”“石刻双鱼”“瑞鳞”“石梁”“石鱼浦”“白鹤脊”等称之。《舆地纪胜》卷一七四 中曾记涪州石鱼云,石鱼“在涪陵县下江心,有双鱼刻石上,每一鱼三十六鳞,一衔蓂草,一衔莲花。有石秤、石斗在旁,三五年或十年方一出,出必丰年。唐大顺元年镌,古今诗甚多,刘忠顺有诗见在石上” 。对于此段文献,以往学者多有利用,但是解读方式则各有不同。虽争议尚存,无论如何均不容否认,至晚在唐大顺元年(890)之前,白鹤梁上已经多有题记 ,也可以说,古人对于白鹤梁题刻的认知与附会,在此时已经成形。然令人遗憾的是,唐代及更早历史文献中,对于白鹤梁题刻则并无更多记载,这样一来,成书于宋初的《太平寰宇记》实际就是有关题刻线索的最早记录。《太平寰宇记》有载:“杂居溪洞,多是蛮獠,其性犷悍,其风淫祀,礼法之道,固不知之。开宝四年,黔南上言江心有石鱼见,上有古记,云广徳元年二月,大江水退,石鱼见,部民相传丰稔之兆。” 《太平寰宇记》之后,宋人地理类志书诸如《舆地纪胜》《方舆胜览》等书也陆续有对石鱼的记载,特别是《舆地纪胜》《方舆胜览》二书均有引录的宋人马提干《涪州五十韵》诗,“地据襟喉重,城依雉堞坚。东渐邻楚分,南望带夷边。舟楫三川会,封疆五郡连。人烟繁峡内,风物冠江前。溪自吴公邑,园由妃子传。许雄山共峻,马楥坝相联。滩急群潴沸,崖高落马悬。石鱼占岁稔,铁柜验晴天。地暖冬无雪,人贫岁不绵。岩标山谷字,观塑尔朱仙”。 该诗首次将唐宋间广为流传的尔朱仙人的故事与白鹤梁“石鱼占岁”的传说结合起来,可谓后世相关故事之渊薮。

宋以后,白鹤梁题刻的记录渐多,诸如文集、笔记、杂史、方志等均出现部分题刻内容的描述与相关故事的记载。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元明文献中依然不见白鹤梁之指称,仍多以涪州“石鱼”代之。而至清代“白鹤梁”三字才在文献中广为出现,无论诗词抑或是文赋中,“白鹤梁”已是很普遍的称呼。如《(乾隆)涪州志》所载邹澍宁《白鹤梁》诗,“石鹤成形望宛然,中流屹立几经年。不同鸥鹭随波下,宁让蛟龙得水先。洗净浮尘新羽翼,听来清籁杂潺湲。崆峒旧有凌霄志,应许飞鸣凤阁边”。 又如《(同治)重修涪州志》于卷二“古迹门”内专以白鹤梁为名,讲述该处题刻。 此外,诸如罗奎的《白鹤梁石鱼》、张楫的《白鹤梁石鱼》、高应乾的《白鹤梁观石鱼》等均有此称。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明清以后白鹤梁记载虽逐渐增多,但是大多数记述仍属题记转录或诗词阐发而已,并不能算作是对题刻的专门研究。而这一时期为数众多的以收录与考据并重的金石学著作中,则几乎没有这批题记。 特别是以记载巴蜀地区石刻、碑刻为主的著作,诸如李调元《蜀碑记补》、刘喜海《金石苑》均无只言片语道及。以《金石苑》为例,该书内容收录自汉代直至宋末碑刻题记493段,其中宋代碑刻占据全书九成以上,地域范围涉及渠县、雅安、芦山、巴州(治今四川巴中)、中江、广元、绵州(治今四川绵阳)、华阳(治今四川成都一带)、南江(治今四川巴中南江县)等多地,但于涪州则不作记录,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记载的遗憾。总之,白鹤梁题刻历史虽可算悠久,但对其真正系统性的整理则已是清末时事。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姚觐元与钱保塘合署的《涪州石鱼文字所见录》以及钱保塘独自署名的《涪州石鱼题名记》。 jA16pW1BfXsURHx0kphg6MS1uNV7T2txS+RmwhYU6Eygmq+9L8PAhLh+p44gUPC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