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都是由建筑材料按某种方式组合而成的,建筑材料是建设工程的物质基础。在一般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的费用占建设工程总投资的50%~60%,而建筑材料的价格直接影响建设投资,因此,正确选择及合理使用建筑材料、积极开发利用功能材料对降低工程造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建设工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质量控制,材料的质量、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耐久和美观。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混凝土本身的强度、密实性和是否产生裂缝。从材料的选择、生产、运输、储藏、配制、使用到检测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事故。
在选择建筑材料时,要着重考虑建筑工程的性质、特点以及使用环境的要求。不同环境、不同部位,相应的功能要求是不同的。构筑物的功能和使用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材料的性能,例如,钢材的腐蚀,防水材料的老化,混凝土的劣化,装饰材料的装饰效果等问题,无一不是材料问题。因此,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和施工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有效发挥材料各自的优势,满足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及耐久性,才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从制造简单工具的石器、铁器时代,才开始挖土、凿洞,伐木搭棚,利用天然材料建造非常简陋的房屋,到能够用黏土烧制砖、瓦,用岩石烧制石灰、石膏之后,建筑材料才由天然材料进入简易建筑材料生产阶段,为大规模建造房屋创造了基本条件。由“秦砖汉瓦”、万里长城、故宫、都江堰水利工程到埃及金字塔、古罗马角斗场等,都充分说明古代人类在建筑材料生产及使用方面的成就。到18、19世纪,资本主义兴起,为了促进工业、交通业的发展,建筑材料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824年,英国人阿斯普定采用人工配料,经过煅烧,磨细制造出水泥,并获取专利。因这种水泥凝结后与英国波特兰岛的石灰石颜色相似,故称为波特兰水泥,即现代常用的硅酸盐水泥。水泥、混凝土及其他材料的相继问世,为现代建筑工程奠定了基础。
进入20世纪,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建筑材料不仅性能和质量不断改善,而且品种不断增加,以有机材料为主的化学建材异军突起,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新型材料,如保温隔热材料、防水抗渗材料以及防辐射材料等应运而生。为了适应现代建筑装饰装修的需求,如陶瓷、合金、塑料等各种新型材料更是层出不穷。
建筑材料的发展史是人类文明史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保护和节能耗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也对建筑工程材料提出了更高、更多的性能要求,建筑材料逐渐向这些方向发展。
为了满足高层、超高层及大跨度结构的需要,以减小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减轻结构物自重,要求材料向轻质、高强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大力发展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加气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砖和石膏板材等材料,以适应建筑工程发展的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材料功能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利用高新技术生产多功能化材料,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造价。建筑材料将向智能化、防火耐火、抗震、保温隔热等多功能复合型方向发展。
现代建筑物向高层、超高层、大跨度结构方向发展,对材料的耐久性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水下工程、地下工程、道路工程等特殊环境下的工程,耐久性显得更为重要。材料的耐久性与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密切相关,耐久性好的材料,能够保证建筑物或结构物的安全使用,还能延长建筑物或结构物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费用。
建筑材料所用的生产原料应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尽可能地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工业废料,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不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以满足可持续发展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