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6章
回族婚俗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有人口约98.2万人(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新疆、青海、河北以及河南、云南、山东也有不少聚居区。有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点。回族主要从事农业,有的兼营牧业、手工业,还擅经商,尤以经营饮食业突出,经济文化较为发达。

回族的通用语言为汉语。回族在日常交往与宗教活动中,保留了大量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在边疆民族地区,回族人民还经常使用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

民族婚俗——各有各的说法和讲究

旧时,回族婚姻受伊斯兰教影响较大,依照伊斯兰圣典《古兰经》的规定,女孩九岁,男孩十二岁为“出幼”,即少年时期结束,可以结婚。因此,伊斯兰教流行地区早婚现象较严重。伊斯兰教还规定,一个男子可娶四个妻子,诸妻平等。解放前,回族地主富商有多妻现象,一般平民多数为一夫一妻。新中国成立后多妻制被废除,实行一夫一妻制。

回族一般不允许同乳兄第姐妹结婚,同时,实行严格的单向民族内婚,即回族男性可娶其他族女子为妻,回族女性决不能与其他族的男性通婚。如欲缔结婚姻的双方中女方为非穆斯林,回族的通常做法是,首先女方要自愿“进教”,通常由阿訇(波斯语音译,意为“教师”、“学者”)举行一个比较庄重的仪式,其次女方要以“从夫居”的形式生活,这是回族缔结婚姻中“许进不许出”的原则的重要体现。解放后,虽不禁止女性与非伊斯兰教男性通婚,但单向民族内婚现象依然存在。

婚礼前奏曲——“忙”并快乐的事儿
媒人带“四色礼”去提亲

在回族社会,关于婚娶有句俗语叫:“一家女儿百家奔。”当回族姑娘长到十六七时,就有人上门提亲。提亲一般都是男方家通过各种途径看准女方家的姑娘后,请媒人去提亲。回族还有句俗语:“媳妇美不美,全凭媒婆一张嘴”。意思是有了一个好媒人,就能娶到一个聪明贤惠、勤劳善良的好媳妇,足可见媒人的重要性。男方家的媒人提亲时,一般要带“四色礼”(茶叶、方糖、红枣、核桃),又叫“开口礼”。经媒人多次说合,男女双方有所了解后,媒人和男方主婚人便携带简单礼品到女方家去相亲。在相亲过程中,不但由女方父母相女婿,而且要有意安排一个“偶然”机会,让男女见面,女方家若肯收下男方所赠的礼品,即表示“相中”。接着,双方商量聘金、嫁妆、彩礼等事宜。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现在有些青年男女互相早已认识,彼此也了解,互有爱慕之心,但还要请媒人给双方家庭说明情况,走个过场,否则会受到讽刺。

“主麻日”定婚期

按照回族婚俗,订婚的日子一般选在“主麻日”(星期五聚礼日)。男方的家长在德高望重的长者与亲朋好友的陪同下,携带“卡宾”(聘礼)前往姑娘家。回族人认为赠送聘礼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男子对婚姻不严肃,朝三暮四,所以从经济上有所牵制;另一方面也是保障女子生活的一项措施。如果男子无理提出离婚所赠的东西不能索回。其间阿訇(訇hōng,阿訇是中国伊斯兰教教职称谓)诵读《古兰经》。女方家准备炸油香、宰羊,过“尔麦里”(也称尔埋里,专指该教的各种宗教功修和善行)。

送完聘礼后,接下来选择婚期。选择婚期在当地叫做“开典”。还是由媒人带领男方家长,及新郎,新郎的叔伯等人去女方家里商议。婚礼多在“尔德节”(即开斋节)或“古尔邦节”(即宰牲节)等穆斯林传统节日举行。如不在节日期间,则多半会在每年秋冬季节。回族认为所有的“主麻日”都是吉日,没有汉族的生辰八字及属相是否相投等讲究,只以两家方便为宜。婚期一经议定,女方家长即向未来的女婿回赠礼品,一般是赠送一些衣服鞋袜等。

“痛并快乐”的开脸仪式

回族新娘准备出嫁的日子要举行开脸仪式。原始的开脸仪式,就是俗称的成年仪式。据说整个过程的核心内涵是“成长的代价”,即证明自己已不是孩子,以后要学会独立,抛弃孩子般的幼稚单纯,做一个真正的成年人。

“开脸”这一仪式对新娘来说是很“痛苦”的。这是因为,首先要用手拔掉新娘脸上的汗毛,这是每位回族女孩出嫁时最痛苦的一项工作。然后用打碎的瓷器碎片的刃口剐脸,再用一根细线绕成十字形,最后用煮熟的热鸡蛋敷一下剐伤的脸痕。据说这种原始的方法既能保养皮肤又能愈合伤口。最后一道关就是出嫁前的沐浴,回族把这一仪式叫做“离娘水”。

婚礼进行曲——欢天喜地新人乐
路遇水井盖红布

在迎亲的那天早晨,男方用华丽的轿车迎亲,迎亲人必须是两人。迎娶队伍进门后,女方设筵盛情款待,女儿临行时,母亲要含着眼泪绕轿二圈,默默祝愿女儿幸福吉祥;父亲则象征性地护送“百步”,然后由其舅、叔、兄、弟等亲人伴行送亲。迎娶路线一般讲究走大回环,接新娘回去时不走来时走的路线。

依回族婚俗,新娘被称为“新姐姐”。新姐姐梳洗打扮完毕,临行前要大哭一场,即使没眼泪也得挤几滴,否则,会被别人笑话。在迎娶的路上,若遇到水井,要用红布或红纸覆盖,表示新人将来不会遇到坎坷。娶亲途中,还不能与其他的娶亲队伍相遇,如果相遇,新娘之间要彼此交换裤带,以避免“冲喜”。

请阿訇来主持婚礼

在婚日的那天,男女双方家里非常热闹。男方家里要贴大红喜字和对联,堂屋墙正中挂着阿拉伯文写的一段《古兰经》,两边是阿拉伯文条幅。

清晨,男方的都来到堂屋里跪下,听阿訇跪着朗诵《古兰经》,祈求真主赐福。然后举行“尼卡亥”仪式(用阿拉伯语念证婚词),一般是在男方家的院子里摆一张香桌,也有在女方家举行的。桌子上放着几盘核桃、红枣和糖果,阿訇坐在上方,左右坐证婚人的父母亲。新郎新娘来到桌前,向阿訇致“色俩目”(阿拉伯语,意为:愿主赐你平安),阿訇问新郎新娘是否愿结为夫妻。回答同意后,接着阿訇用阿文念“尼卡亥”。其内容是根据圣训宣布婚姻合法,最后由阿訇当众宣布:“从现在起,你们俩正式结为夫妻。”并且告诫一对新人要互敬互爱,白头偕老。

“尼卡亥”仪式结束后,就证明一对新人已成为伊斯兰教内认可的合法夫妻。仪式结束后,亲家双方互相攥手祝贺,并准备菜肴宴请阿訇和亲戚朋友。

深情厚意“撒喜果”

同汉族婚礼上的撒帐仪式相似,回族婚礼中叶要唱“撒喜果歌”,抛果者边撒边唱一些热情洋溢的赞歌,如“枣儿满炕红,生子是英雄。核桃滚满炕,养女是姣娘。”“撒核桃撒枣子,哥哥娶了个好嫂子。”“双双核桃双双枣,生男聪明生女巧。”“双枣双核桃,儿子拔萃女窈窕”,“一把花生一把枣,闺女小子满屋跑”等。这些唱词内容大多以“早生贵子”,“白头偕老”,“吉祥幸福”为主题。回族群众认为,核桃取其质坚而味美,象征子女坚强有力;枣子取“早子”的谐音,寓意早生贵子。

在回族社会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真主造化阿丹人祖(即“亚当”)和好娃太太(即“夏娃”),并令他们婚配的时候,就命天堂里的天仙们边朗诵赞词,边撒下从天堂里捧来的鲜美的喜果。由此产生了回族婚礼上的“撒喜果”风俗。

结婚三天没大小,公婆一起闹

回族婚礼上是最热闹的一幕应该算是“闹公婆”。婚礼上,大姑娘小媳妇可把婆婆抓住,头上簪上花朵,脸上搽上粉,抹上胭脂,穿上红袄绿裤,拉着去迎媳妇,引得满院子里的人捧腹大笑。这时的婆婆,拿出糖果撒在地上,趁女人们争抢糖果之机,悄悄溜走。小伙子们也把公公抓住,脸上抹上锅灰或用墨汁点成麻子,耳朵上挂两串红辣椒,头上戴个破草帽,脖子上挂一个小铜铃,反穿羊皮袄,倒骑毛驴,由一乡亲手牵毛驴,众人鞭打吆喝,使驴子乱奔乱跳,逼得公公只好向大家告饶许愿,撒糖果,赠礼品,直到大家满意为止。

“闹公婆”这个仪式的举行,图的是个高兴吉利,为婚礼增添喜庆气氛。即使公公是当官的,也得乖乖地由着人们来戏耍,无论怎样“耍”,新公婆都不许恼火,这个俗称“耍公婆”。晚上开始闹洞房,使婚礼达到高潮。

婚礼结尾曲——画上圆满的句号

新婚次日,新娘新郎要沐浴净身,早饭后,新郎的祖母或其他长辈带着新娘认婆家大小。认长辈时,新娘要长长地称呼一声,长辈则要响亮地答应一声,然后给新娘以见面礼物或小红包,以示纪念,俗称“认大小”。

“认大小”结束后,新娘要对房前屋后和邻近的大街小巷进行打扫,并自己出资买羊或鸭做顿丰盛的饭菜款待全家,有的新娘还把娘家带来的鞋靴送给新郎的父母兄弟姐妹,表示今后是婆家的人,以求得欢迎与和睦相处。

婚后三天或七天,男方家要备办礼物陪着新娘回娘家,看望父母及亲属。新娘父母事先做好准备,款待一对新人。而有些地方,新娘必须在当天日落之前赶回夫家,不能留在娘家过夜。万一有特殊原因以致无法回家,夫妻就要分开睡,以免冲撞了娘家人的福运。

离婚·再婚——劳燕分飞各觅幸福

回族穆斯林把婚姻家庭看做是人生的必然过程,反对独身,支持寡妇再嫁。对离婚比较慎重,一般不随意离婚。离婚妇女的改嫁或丈夫死后的改嫁都须等待一段时间,这主要是看女方是否怀孕。另外,回族认为复婚是合情合理,合法合教的。复婚须经德高望重的老人说和,由阿訇念“依扎布”(阿拉伯语“婚书”),然后就可以重新结合开始新的生活了。 LbKE/0a/sUNacwAxJaj5BteqL4NzOxDaIFc9tauNwBXNm738raZnIHgJHQtIrPo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