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4章
满族婚俗

满族是历史影响尤为显赫,人数众多的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另外,在内蒙古、河北、山东、新疆等省、自治区以及北京、成都、兰州、福州、银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数散居满族。人口达1068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居第二位。满族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牧业。

满族原来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满文创制于16世纪末,是借用蒙古文字母创制的。17世纪四十年代,满族大量入关后,普遍开始习用汉语文。现只有黑龙江省黑河市瑷珲镇和富裕县还有人能讲满语。

民族婚俗——各有各的说法和讲究

说到满族的婚俗,就不得不说一段满族的神话故事。故事是这样的:长白圣母佛库仑,有一天在天池沐浴,见到一只嘴含红果的五彩灵鸟飞来,她上前去抱,不料朱果恰巧落入她的口中,因此怀揣有孕,生下始祖布库里雍顺。这是母系氏族社会的真实写照,也说明满族的婚俗开始时也是像其他一些民族婚俗一样,是从群婚制到对偶婚制,逐渐发展成为一夫一妻制的。

据史料记载,满族曾流行过夜婚制。清代时满族的夜婚制还很盛行,现在多数已废弃了。满族夜婚制的改革,有一段有趣的民间传说。相传,某王爷午夜娶亲,出乎意料地娶回来一位“男”福晋,于是下令今后再不许夜间娶亲,以免再发生类似现象。从此,满族便将夜婚制废止了。

满族自诞生至今,从来不提倡早婚,没有类似什么“指腹婚”、“娃娃婚”等婚制。男女青年的婚姻由父母包办。清代满族结婚注重门第,但对男家的贫富不很讲究,甚至有的家族作为族规规定:姑娘婚嫁时不许讲究财富。

婚礼前奏曲——“忙”并快乐的事儿
“成不成,三瓶酒”

满族男女的婚事,一般是从媒人转交双方的“门户贴”开始的,即双方父母开具子女的旗佐、履历、姓氏、三代。此外,还要互相检验生辰八字,谓之“问门户”。

问过门户以后,男方家人带领男方谒见女方的父母,并要馈赠礼物给女家,这既是正式的聘礼,也是男方给女方的定情信物,谓之“认亲”。认亲时送给女家的礼物中必须有一瓶酒,规矩大的人家还要把男方所送的礼物陈列于祖先神案,两家亲翁并跪在神案前,酌酒二盅,互递醮祭,名曰“换盅”。

在满族的订婚过程中,男方家送给女方家三瓶酒表示提亲,如果三瓶酒女家都收下了,婚姻就成了。故俗语有云:“成不成,三瓶酒。”还说:“媒人是杆秤,全靠两头硬。”“认亲”时送的是第一瓶酒,如果女家接受了,那么婚事就算定了下来。在辽河流域的满族,“认亲”时只以簪珥等作定礼,称之为“放定”或“放小定”。这一天,女子盛装出席,男家尊长赠以钱币,叫做“装烟钱”。

婚礼举行的前一个月,男方还要把准备好的蓝布和金银钗环交给媒人送到女方家,谓之“裁衣”。最重要的是在“裁衣”的礼物中必须有一瓶酒,这是第二瓶酒。到婚礼前三天,男方要向女家送彩礼,彩礼一般比较丰厚,有衣服,首饰,器皿和现金等,同时要再送第三瓶酒,叫做“过大礼”或“放大定”,俗称“下大茶”。

新娘婚前“演轿”

“演轿”是指新郎带着人抬着彩轿,沿街击鼓奏乐,到女方家行谢收礼。这一天要杀猪、跑油、摆桌。满族的习俗是新郎骑马,新娘坐轿。新郎和娶亲人在这一天要跟随鼓乐沿街演走。第二天,女家亲属到男家送梳妆镜。经过这些程序后,新郎就可以迎娶新娘了。

要完成上述所说的这些程序,在我国历史上的女真时代要经过二到三年,在此期间,已经确定婚姻关系的男女平时可以来往,培养和增进感情。后来时间的长短就根据不同情况灵活掌握了。至于现在的满族,定婚程序已经大大简化,只有在一些边远的满族聚居地区,还存留有一部分满族的传统婚俗。

婚礼进行曲——欢天喜地新人乐

在满族的婚俗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迎娶。虽然满族传统婚礼一般是“三日婚”,头一天“响棚”(男家为参加婚礼的亲友备宴要动鼓乐,因要搭灶、劈柴,故称“响棚”),第二天“演轿”,但只有第三天才是真正的迎娶日,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正日子。

新娘“打下处”住亲友家

在迎娶日的前一天,按照满族风俗,新娘要向自家祖先行礼辞别,并叩拜“佛多妈妈”求她降福。然后由送亲妇女陪同,亲哥哥护送,乘坐彩车,将姑娘送到事先选好的某亲友家住宿。叫“打下处”。俗定母亲不能送亲。下处一般选择离男方家较近的亲友家,以看不见男家房屋为标准。“打下处”是八旗军中的古老遗风。当年八旗兵驻守边陲几年不归,远在故乡的满族姑娘信守婚约,千里来完婚,先要在军营附近借房子住下。久而久之,便成一俗,现在这一风俗已发生了变化,改为在女方家举行迎娶仪式。

新娘和送亲队伍在迎娶这一天的早晨从“下处”出发,临行前要留一些钱给房主人,表示感谢借宿之意,俗称“压炕钱”。当送亲队伍和迎亲队伍在途中相遇时,车、轿相错停下,由新娘哥哥将新娘从自家的车上抱到新郎迎亲的花轿上。此后迎送亲队伍汇合向男方家行进。这种习俗叫“插车”。迎送亲队伍来到男方家的大门前,暂不让新娘下喜轿,意思是扳一扳新娘当姑娘时的脾气,使婚后的生活更美满,俗称“憋性”。“憋性”的时间一般不会很长。

箭射新娘除“红煞”

按照满族婚俗,新娘在下喜轿前要换上带来的“踩堂鞋”,踩着红板凳走下喜轿。新郎在新娘下喜轿时,须向新娘连射三箭,意为除新娘之“红煞”,但为虚射,箭只射至轿前而已。接着新郎还要向喜房内之四角虚射四箭。射完后,才许新娘下轿。

当新郎新娘拜完天地后,新郎要用所射之箭挑去新娘盖头。箭射新娘带有满族先人——女真人抢婚旧俗的痕迹。要象征性的向新娘虚射三箭,以驱逐跟新娘而来的邪气。新娘顺着铺好的红毡走进院内时,要跨过路上的一个火盆,寓意婚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在以上这两项仪式举行完后,接下来举行“坐帐”仪式,也称“坐福”。所谓“帐”是在正房窗前临时搭的,富裕人家用毡布,一般人家用席子。按照一些满族老人的说法,早年满族男子随八旗军外出作战,举行婚礼时,多把新娘送到军营里去成亲,因此传下这个习俗。旧时坐帐时间较长,一般要坐一天,现在只需坐一两个小时即可。

“坐帐”仪式结束前,举行由女性长辈给新娘“开脸”的仪式,就是用细线将新娘脸上汗毛绞掉,标志她已经成为已婚妇女。并且将新娘的姑娘发式改梳成满族已婚妇女的“两把头”或“大拉翅”。

唱“阿察布密歌”祝福新人

中午时,新郎需面向南跪在摆有猪肘、酒、香碟的神桌前。在桌子的左面一长者手执酒杯,单腿下跪,用满语祝诵阿察布密歌。歌分三节,汉意是:“选择良辰吉日,迎来新娘的喜庆新婚,杀了养肥的猪,敬贡在天诸神,请天神保佑你们夫妻幸福美满。六十岁无病,七十岁不显老,八十岁子孙绕膝间,九十岁童颜鹤发,百岁仍健康如前。子孙尽孝道,兄弟亲无间,父仁子孝,日后发财做官。你夫妻二人一生荣华富贵,安度晚年。”

下午四五点时新郎新娘喝完合欢酒后,新郎新娘在娶、送亲奶陪伴下出洞房拜堂:先拜天地,二拜高堂,最后夫妻对拜。拜完天地新娘入洞房前,由两女孩用铜镜对新娘照一下,然后将两面铜镜挂在新娘肩上以辟邪。新郎、新娘入门时,还要接过柴火和宝瓶,寓意“怀抱财宝”。

婚礼结尾曲——画上圆满的句号

新婚晚上,年轻人自然要闹洞房。参加婚礼的亲友们一起高唱喜歌“拉空齐”,其大体意思是:美丽的姑娘结婚了,祝愿你们白头到老,生活美满幸福。傧相把果盘所盛枣、花生、栗子撒向帐中,并念叨一些祝福语:

一撒荣华并富贵,二撒金玉满池塘,

三撒三元及第早,四撒龙风配成祥,

五撒五子拜宰相,六撒六合同春长,

七撒夫妻同携志,八撒八马转回乡,

九撒九九多长寿,十撒十金大吉祥。

在洞房内新郎新娘要喝“交杯酒”,吃喜面,尝子孙饽饽。子孙饽饽需煮双数,半生不熟即可,新郎、新娘分别由娶亲太太和送亲太太执子孙筷、子孙碗喂食,旁有小童高声连问“生不生”,新郎新娘须答“生”,众人并帮以和之,寓意新娘新郎多生子女。

次日清晨,新娘要拜公婆和男方家的叔伯辈,敬烟问安,叫做“分大小”;婚后三天、七天和一个月回门。走之前,婆婆要给准备“四色礼”拿着。一个月后,新媳妇要回娘家住一个月,叫做“住对月”,就是在婆家、娘家各住一个月。有些地方的满族则有“回九”的婚俗。婚后第九天五更时,由新娘的母家把新娘接回门。

离婚·再婚——劳燕分飞各觅幸福

满族人的爱情观、婚姻观非常纯洁,他们称婚姻为纳雁,因为大雁是忠贞之鸟,双雁结合后,终日双飞双宿,不离不弃,公雁若死,母雁绝不再嫁;母雁若亡,公雁也绝不再娶。这种婚姻观念现在依然影响着满族人的社会。有资料显示,满族家庭的离婚率是56个民族中最低的,家庭社会最为稳定。但如果出现夫妻不合的情况也可以离婚,再婚也很自由。 GR3qg78ptK0FWD6w4kVidrDM8vY9mcWVp59nO8icPTwhsYpOkvYiOfmv8FV8+bc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