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汉族婚俗

汉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是古代被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汉族主要聚居于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和松辽平原;在边疆地区则多与少数民族交错杂居,另有数千万人口散居世界各地。汉族在全国分布的特点是东密西疏,据2000年的统计,全国11.59亿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9%,据2005年的统计,汉族人口为118295万人,占中国全部人口的90.56%。

汉族人使用的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一共包括七大方言。现代汉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现为国际通用语文之一。汉族没有产生全民族必须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基督教等。

民族婚俗——各有各的说法和讲究

在我国历史上,婚姻最早称为“昏因”。因为远古的婚姻,以掠夺婚为主,而抢婚多是在黑夜进行,所以,所谓婚礼即“昏时成亲”的意思。由于掠夺婚带有浓重的野蛮色彩,再加上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最初意义上的婚礼是非常简单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婚礼逐步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礼仪。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传承,婚礼习俗已经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植根于整个中华文化之中。汉族的祖先和世界各民族一样,在原始时期经历过乱婚、群婚的阶段,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则基本采取一夫一妻的婚姻形式。

20世纪初期时,汉族社会里还有一些特殊的婚姻形式,如童养媳、招女婿等。解放后,尤其是新婚姻法颁布后基本绝迹。古代的婚姻礼仪,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要完成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昏义》。概略而言,大约分为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三个阶段。现在的汉族传统婚姻,一般来说都要经过提亲、订婚、迎娶出嫁、闹房、回门等步骤。

婚礼前奏曲——“忙”并快乐的事儿
求婚的第一步——纳采

汉族的“婚礼前奏曲”,也就是婚前礼是在婚姻筹划、准备阶段所举行的一些必要的仪节。在旧时,汉族的婚姻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婚前礼的一切仪节,包括从择偶至筹备正式婚礼的一系列环节,几乎都由父母双方的家长包办,真正婚姻的当事人对自己的婚事是没有什么权力的。

如果男方父母想为儿子娶媳妇,应先请媒人向女家提亲,如果女家接受了这门亲事,就开始进行纳采。纳采,是男方向女方正式求婚的第一步,俗称过定。即媒人到女方家说明求婚之意,然后男家择吉日,具柬帖、纳礼物于女家。纳采礼物,其中喜包和鲜花是最重要的,且数量也是最多的。

举行“纳采”礼节的那天,男方家派出的媒人手捧一只活雁作为首次见面礼。这一礼节最初用活雁作为首次见面礼,即取雁为候鸟,秋南飞而春北归,来去有时,从无失信来作为男女双方信守不渝的象征;又取雁飞成行,止成列,以明嫁娶必须长幼有序,不能逾越的意思。后来也用羔羊、白鹅、合欢、胶漆等作为贽礼的。当男方家派出的媒人来到女方家大门外,对女家傧者(傧,bīn音。傧者,帮助婚事举办方接待客人、辅助行礼的人)说:“您家主人非常盛情,赏给某某(婿名)一个妻子,某某(婿父或兄)根据祖先遗下的规定,让我来向贵府主人请求举行选择贵府小姐的仪式。”

然后,女家傧者去通报女方家父母,女方家父母得到通报后亲自出大门迎接,宾主互作一揖让之后,媒使再次向女主人表达前来行纳采礼节的意思。主人答礼,收下活雁并谦让一番。媒人见求亲之事得到女家父母的应允,就回去告知男方家父母。

“纳采”礼进行完后,随后的事情就是问名(问女子生辰以卜吉凶)、纳吉(备礼通知女家,决定缔结婚姻)、纳征(向女家送聘礼)、请期(选定婚期,备礼告诉女家,求其同意)等一系列仪式。

催妆、送妆与铺房

催妆、送妆与铺房在“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环节的基础上添加的副仪节及杂俗。

所谓催妆是指男方家派人携带礼物催请女方家及早为新娘置妆的仪节。而送妆是亲迎前数日,女家派人将嫁妆送至男家的仪节。嫁妆往往用箱笼装着,也有人家为炫耀陪嫁,将嫁妆用方桌一一铺开,排成一个纵队浩浩荡荡地送至男家。嫁妆通常有箱柜、被褥、首饰、衣服、绸缎、文房四宝及金银器皿等,还有以田地房屋、店铺、当铺作为陪嫁的。浙江一带,嫁妆中有一种叫做“子孙桶”的(大桶上有一大盖,为新娘生育时用),桶中盛有红蛋、喜果、谓之“送子”,有祝福之意。绍兴一带,还有送“女儿酒”作为嫁妆的,即在女儿满月或数岁后,即酿酒数坛埋入地下,待女儿出嫁的那一天,将之前酿制的美酒取出来送到男方家。

铺房则是女方家派人到男方家打点、整理新房的仪式,铺房人必须是福寿双全、家境富裕的“好命婆”,以给新人带来吉祥。

婚礼进行曲——欢天喜地新人乐
新娘坐轿头一遭

亲迎,是指新郎亲自带领自家的人马前往女家娶新娘的仪式,是“六礼”中的最后一道程序。古代,汉民族娶新娘似乎普遍用花轿抬。而事实上,最早的花轿迎亲仅限于皇宫贵族,民间娶妇嫁女“坐花轿”则始于宋代。

轿子在古代是达官贵人的代步工具,古代社会建立科举制度后,为彰显对人才的重视,对考中的举人、进士都要以轿迎接。因为结婚是人生的大喜事,人们便把结婚叫作“小登科”,认为和考取功名一样光彩。因此,就是普通老百姓,也要让新媳妇坐上花轿“隆重”一下。

花轿迎亲讲究颇多,迎娶新娘前一日下午,轿夫要把花轿抬至男家,晚上轿中百烛齐燃,叫做“亮轿”,即红烛高照,驱鬼祈福之意;花轿到女家后还要“照轿”,即先停于厅上,女家请一老妇,用镜子向轿中来回照一照。

新娘大都由新娘的父兄或抱或背进花轿。有的地区则是新娘穿着自己的红绣鞋,然后套着父兄大鞋,走着上轿,上轿之后再将大鞋脱掉。这其中的规矩是,女子出嫁之时,双脚不能踏地,否则会冲犯地神,当然这属于迷信说法。新娘上轿后,轿夫要讨吉利钱,女方给了以后方可“起轿”。众所周知,现在一般都是用轿车迎娶新娘了。

新娘“红盖头”遮羞

旧时举行婚礼时,新娘头上会被蒙上一块鲜红而别致的大块绸缎,被称为“红盖头”,入洞房时由新郎揭开。关于这一风俗的由来,有的说是新娘嫁与新人,难免不好意思,故蒙头遮羞;有的认为是用红布避邪。其实这里也有原始掠夺婚的痕迹,在抢夺新娘时,为了不让其大喊大叫和看清来人,抢到手后,都要把她的头蒙起来,后来人们举行婚礼时就把它延续了下来。

撒谷扬豆 吃穿不愁

在新娘将要上轿时,要请一位福寿双全的老太太拿盛有谷豆的簸箕在花轿四周、里外、新娘周围抛撒。迎亲队伍回到男方家,伴随着新娘下轿、进男方家门,都要抛撒谷豆。俗信抛谷豆能辟邪,免除三煞(即青羊、乌鸡、青牛三神)等邪魔的危害。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女方希望女儿出嫁后吃穿不愁,享受清福;男方则希望娶新妇后带来好运,五谷丰登!很像现今婚礼中的撒花瓣等仪式。

最隆重的大礼——拜堂成亲

拜堂成亲是指新人来到花堂三拜九叩,也叫“拜天地”,这是婚礼过程中最重要的大礼。因为男女结合延续了人类,所以要先拜天地;从结婚开始,女人成了男方家族的正式成员,所以要拜高堂;结婚之后,男女结合为一个共同体,所以还要夫妻交拜。

关于拜天地,有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女娲造人的时候,开始只生下一个小伙子。这个小伙子虽然有吃穿,逍遥自在,却感到很孤单,于是请求月亮老人给他找个知心人。月亮老人就又求女娲造了个姑娘,让他们结为伴侣。在结婚的时候,月亮领着两个白发长者对二人说,“这是天公和地母,你们以后的生活全都离不开她俩,首先得给养育了你们的天公地母拜三拜。”此后,“拜天地”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撒喜床早得贵子

撒喜床也叫撒帐,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叫法。这一仪式一般由新郎的嫂子来担当主角。进行撒喜床仪式时,新郎的嫂嫂一边唱歌一边舞蹈。即在新婚夫妇进入洞房之前手执托盘,里面装满枣、栗子、桂圆、花生等,走进洞房,一边抓起这些果子撒向寝帐,一边吟诵:“撒个枣、领个小(儿子),撒个栗、领个妮(女儿),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

据说撒帐这一婚俗始于汉武帝时期。据记载,汉武帝迎娶李夫人时,将其迎入帐中共坐,帝令宫人将准备好的五色花果撒入帐中,坐在帐中的汉武帝和李夫人争相牵起衣角相接,以为得果多则意味着婚后得子多。从此,撒帐既是婚礼中的笑乐调侃之举,也成了必不可少的祝福之仪式。枣子谐音“早子”,栗子谐音“利子”或“妮子”,花生意味着花花搭搭生,既生男又养女,祝福新人将来儿女双全。

婚礼结尾曲——画上圆满的句号
新人共饮“交杯酒”

当撒帐的仪式结束后,吉祥婆要替新人将被子铺好,一边铺还要一边说“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等吉利话,此谓“安床”。安床完结后,要请新人坐到一起,先是由新郎将新娘的盖头揭下来,称为脱缨;然后新人共饮“交杯酒”,用红线把两个酒杯栓拴在一起,饮后将酒杯放于床下。若酒杯一仰一合是为大吉,象征天履地载,男俯女仰,婚姻生活幸福美满。

新人喝完交杯酒后,要将各自的一缕头发合在一起,叫做“合髻”,也称结发。据考证,礼上的结发习俗来源于一个古代的爱情巫术。古人认为,头发是身体的一部分,里面藏有人的灵魂,假若对头发施展法术,就会对头发的主人产生直接影响。尽管这种巫术带有强烈的迷信色彩,但这种美好愿望一旦移植到婚礼这么庄重的事情上来,就被剥除了那种巫术的成分,继之而来的则是象征彼此忠诚的美好婚姻。喝完交杯酒、结完发之后,还要把新郎的右衣襟压在新娘的左衣襟上,据说是男人应该压倒女人的意思。以上仪式统称为坐帐。

“闹房”与“听房”

“闹房”就是我们所知道的“闹洞房”,是婚礼的最后程序也是婚礼的高潮。民间“新婚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的说法,指的就是“闹房”的习俗。以新娘为主要逗趣对象,故又称“闹新娘”、“耍新娘”,旧时还称为“戏妇”。各地虽有不同,但通常是要求新郎新娘做各种游戏,如咬苹果、咬喜糖、走独木桥等。

关于闹洞房婚俗的由来,我国民间流传着两种说法。一说源于驱邪避灾。相传,很早以前紫微星一日下凡,在路上遇到一个披麻戴孝的女子,尾随在一伙迎亲队伍之后,他看出这是魔鬼在伺机作恶,于是就跟踪到新郎家,只见那女人已先到了,并躲进洞房。当新郎、新娘拜完天地要进入洞房时,紫微星守着门不让进,说里面藏着魔鬼。众人请他指点除魔办法,他建议道:“魔鬼最怕人多,人多势众,魔鬼就不敢行凶作恶了。”于是,新郎请客人们在洞房里嬉戏说笑,用笑声驱走邪鬼;果然,到了五更时分,魔鬼终于逃走了。可见,闹洞房从开始时就被赋予驱魔避鬼的色彩。

除了闹洞房,还有一种“听房”的婚俗也非常有趣。夜深下来,一些爱凑热闹的人们,不约而同地聚集在新媳妇的窗户下,沾着唾液戳破窗纸,侧耳倾听着里面的动静,窥探里面的情形。家里人对于这些事并不干涉,因为听房的越多,新人的日子越会兴旺,越显得这家人缘好。反过来说,听房若是听不到声音,对听房者来说是不吉利的,意味着未来的生活会不顺利。

多样的“回门”

汉族的回门是在成婚后三、六、七、九、十日或满月,女婿陪同新娘返回娘家,拜见妻子的父母及亲属,俗称“回门”。自亲迎始的成婿之礼,至此完成。此俗起于上古时期,泛称“归宁”,为婚后回家探视父母之意。后世各地名称不一,现在河北某些地区称“唤姑爷”,杭州称“回郎”。现今汉族的回门婚俗是在成婚三天后。

汉族的回门这一仪式是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有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赐,女婿感谢岳父母及新婚夫妇恩爱和美等意义,一般,女家皆设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长陪饮。新婚夫妇或当天返回,或在新娘的娘家滞留数天,但留住时,新郎新娘不同住一室。

离婚·再婚——劳燕分飞各觅幸福

封建社会,离婚习俗受到社会意识形态和法律的严格限制,形成了一套不平等的对妇女几乎是残忍的离婚习俗和规定,这就是“七出三不去”。其中,七出是解除的具体条件,三不去则是对七出的限制。

所谓七出,是指一是无子,二是淫,三是不顺父母,四是口多言,五是盗窃,六是妒忌,七是恶疾。但是,无子是在妻子五十岁以后才有效,即过了生育期,而此时男方一般有妾生的子女,休妻很难出现,况且还有三不去的限制条件。口多言指拨弄是非,离间亲属。妒忌实际是指自己不生育又不许丈夫纳妾的那种妒忌。恶疾是指眼瞎、耳聋、口生毒疮等疾病。

而“三不去”是针对“七出”提出的,是对“七出”的限制。“三不去”一是有所取无所归,二是与更三年丧,三是前贫贱后富贵。第一是指结婚时女方父母健在,休妻时已去世,原来的大家庭已不存在,休妻等于是无家可归。二是和丈夫一起为父亲或母亲守孝三年的不能被休。三是结婚当时贫穷困难,以后富贵发达的。

基于以上所述,古代社会才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木头抱着走”的说法,因为一不能自己做主,二不能在结婚前见面,只听媒人说对方情况。婚姻的决定权在于父母,结婚、离婚都由父母做主,当事人没有决定的权力。

“七出三不去”直到民国才逐渐有所改变,但妇女仍受着传统的影响,仍处于被动地位。解放后才有了根本的改变。现在,基本上按照《婚姻法》的规定来办理。旧社会,女丧夫要孀居守寡。但孀妇无子可依的,那要经夫家翁姑和亲戚同意,与媒人议好身价,交亡夫家,才得再嫁。但不得从正门出去,只能后门或边门走出,步行一段路,事先备办一担较丰盛的“酒菜”饭,排于路边烧楮纸,向葬亡夫方向诉说“哀情”(俗叫烧路头纸),用笕梳(织布机上的用具)卡在路中(意已为其尽纺织之责),不敢回头,扭转弯路,续步行一小段,再乘轿或乘车到续娶家去。如今,再婚已不受封建陋俗的限制,当事人有充分的自由。 Qnm7LkHm000PLdaPkh3foMTydXlkZbl4kaGhV1LjYPdrM/i0HquQPsurCeRNBzZ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