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当肉身获得灵性

世上的人,都有生命。但是凡有生命的,岂限定是人?生命所在皆是,大者为巨鲸伟象,小者若螟虫菌芝,同样有生命的表征与实质,谁不呈现欣欣向荣的生机?眼前的一切生命,都是可以看见,可以听到,也可以摸触的实体。这是生命的现象,可以感觉的存在。

但是,人与动物自然不同。一般动物靠着肉体活动,过的是属肉体的生活。人则不然,虽然也有肉体,需要生活,但是灵性成为肉体的领导,人的灵性与肉体合一,所以,也正因为如此,一旦灵性失落,则人与禽兽的分别不会太大!

●柏拉图式的爱情

多少世纪以来,承认性欲成为爱情的动力且是延续种属的本能,一直使拥护禁欲主义的人气愤难平。时至今日,更多的基督教徒仍把爱情的奇迹仁慈地归功于上帝的庇护。他们认为,在婚姻中,夫妻双方愈与基督亲近,丈夫与妻子的关系便愈亲近,就好像一个等边三角形,夫妻两人各在底边的一角,而基督则在顶角上。若这两人要接近,则必须要向顶角移动。

十七世纪波斯作家伊那杜拉·坎布在《忠之妻子》和《不忠贞妻子列传》中曾作过如下描写:“毫无疑问,一旦心被全能的爱情霸主所主宰,一旦心把情欲的大旗高举入云并擂响疯狂的战鼓,那么理性卫士便无计可施了,只能忍受之辱。”渥伦斯,安娜·卡列尼娜便是例证。

爱情是波涛汹涌的大海,而理智则是闪动滑翔的砂粒。欲火是洗劫世界廉耻的飓风,悟性此时只不过是摇曳的微光,疯狂的爱情的镖枪所射向对方的创伤,用理性的油膏去蘸抹,是无法治愈的。

没有得到的爱情是在火焰中烧出的痴狂。

荷兰文学家埃拉认为:爱情不是理性的胜利,而是愚蠢的凯歌。他在《愚人领》中写道:“男人在谈情说爱时常胡说八道,为了追爱人委身于他的性欲,他什么荒唐的事也干得出。”

歌德在《诗与情》中写道:“萌动的春情之所以美好,就在于他既不意识自己的产生,也不考虑自己的终结。”

王尔德认为:“爱情不过是‘梦幻’,在爱情的影响下,人必然丧失对生活的真实。”

爱情只不过是一朵毒化人的意识的,充满“梦幻”的美丽兰花。

二十世纪初,奥托·魏宁格在他轰动的《性别和性格》中宣称:

“爱情和性欲是根本不同的,它们是互相排斥,甚至对立的两种状态。因此,当一个人确实在爱着的时候,他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体上同他所爱的对象结合。那些宣称他们在爱着他们想占有的女子的人是在撒谎,否则就是他们根本不懂得爱情……性欲随着肉体的接近而增长,而爱情则在所爱的对象不在眼前时愈益强烈,为了保持爱情,需要分离,需要一定的距离……真正的爱情会由于同所爱之人非预谋的肉体接触而死亡,因为这种接触引起性的冲动,从而在一瞬间毁灭了爱情……所以,存在着柏拉图式的爱情,尽管精神病学的教授们并不承认它。我甚至要说,只存在‘柏拉图式’的爱情。因为除它之外,其他一切被称为爱情的东西都是卑鄙下流。只有一种爱情,就是对贝雅特里齐的爱、对圣母的仰慕。要发生性关系,那就去找巴比伦的荡妇好了。”

而当代美国学者欧文·辛格也说:“爱并不等同于欲望。我们对某些物体或人充满欲望,是因为它们能给我们一些什么,是为了它们将提供的满足。然而,在爱某个人的过程中,我们只是在对这个人本身感兴趣,是把他作为一个人而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达到别的什么东西的手段感兴趣”,“我们可以设想一个人爱上他所买的房子时的情景,除了使用它之外,除了满足先前的欲望之外,它对他还具有了特殊的价值,它现在是他的房子,它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财产、一个居住场所,而且也是他关心的东西,是他感情生活的一部分。”

当然,我们也关心纯粹功利的目标,我们因为它们提供的利益而需要它们,但是在爱的过程中,这个爱屋者建立了另外一种联系,他给了这栋房子一个超过它的个体及客观价值的重要性,它因而变成了注意的中心,或许是个人关怀的对象,只是通过这种方式,这一爱屋者赋予这栋房子以其他方式不可能得到的价值。

波斯学者巴哈欧拉说:“每个人在别人身上见到上帝之美反映于其灵魂,见到彼此相同之点,他们在爱中互相感召。爱使全人类成为一海之波,成为一天之星,成为一树之果。爱带来真实一致的了解,真正统一的基础”,“有限的物质关系不足以适当地表达宇宙无穷之爱”。

这是说包含在每个人灵魂中的“上帝之美”或一种宇宙精神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吸引或爱;而即是主张非理性的、反传统的、把性或肉欲当作人的一切实践活动、心理活动的根本的、原动力的弗洛伊德也说:“那些十分值得,很能引发他们高度敬意的女性,并不挑起肉欲的兴奋,所以他虽对她十分的敬爱,十分的眷怜,论到色情方面,却不免一筹莫展。”

列夫·拖尔斯泰说:“即使结婚的双方以繁育人类为目的,结婚也无助于信奉上帝和为人们效劳。”

对于“爱”与“欲”在人们心理上常常会引发的微妙婉转的矛盾、冲突,法国作家纪德在其一篇散文诗中予以了表现,这篇散文诗是这样写的:

欲望!美丽的欲望!我将给你们带回压碎的葡萄,我将再次斟满你们巨大的酒杯;让我回家吧-——但愿你们陶醉而睡去时,我能戴上缠有红缎带的长春藤花冠,遮住我前额的忧伤!

欲望追求的是“压碎的葡萄”,而爱所需要的是作为完整、独立的整体的“葡萄”本身,从而同一个既爱又欲求着的物件,当用它来满足了欲望时,由于已经破坏了对象的完整和独立而使自己爱的心理遭受了挫折和伤害。绝大多数的青年男女在婚前总是觉得自己心爱的人完美无缺,但婚后却总觉得一无是处,从而气愤、失望、痛苦,觉得自己的一生被毁了,从而导致感情不和,甚至闹到离异。毋庸置疑,其中包含了性欲的满足对爱情的破坏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就是所谓“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一语的意蕴所在。

然而,事实告诉我们,肉体的诱惑力尽管受到残酷的虐待,却经常掉过头来进行报复。所有被掩盖起来不让人看到的秘密总是唤起一种不健康的好奇心,一种病态的遐想。

茨威格说,这种笨拙的遮盖手法最能加强、最能刺激好奇心了。在各个阶层的青年人身上都可以看到一种潜在的超刺激感应能力。越是受到压抑的东西就越是拐弯抹角地寻找出路。请相信,柏拉图式的爱情给当事人所带来的悲痛将是更加巨大的。

音乐家柴可夫斯基是在彼得堡他哥哥的寓所里去世的。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反复呼唤着梅克夫人的名字:“纳杰日达,纳杰日达……”最后咬着牙,心里充满复杂的情感说道:“冤家……”

对于柴可夫斯基来说,梅克夫人的出现是他一生的巨大转机。梅克夫人是大资本家梅克的遗孀,拥有万贯的家财;而柴可夫斯基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音乐教授,贫困潦倒,为生机四处奔波,天才受到了极大的戕害。梅克夫人发现,柴可夫斯基像一个靴匠一样勤奋地工作着,但是“这个高大同时又很脆弱的躯体中有什么地方被摧毁了,破坏了”。她痛心地意识到,俄罗斯连一条保护创作家们的法律也没有:为什么丹特斯能够开枪打死普希金,玛尔丁诺夫可以枪杀莱蒙托夫?天才的出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之一。但是,为什么他们被钉在生活贫困的十字架上,可以任人践踏、欺凌?有时生活的艰难比枪杀更能致人于死地。谁来帮助可敬又可怜的柴可夫斯基呢?

于是,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梅克夫人张开她温暖的羽翼,为柴可夫斯基撑起一片明朗的天空。她定期给柴可夫斯基寄去数额不小的生活补贴,让伟大的音乐家在“谎言、欺骗、伪善、市井的卑鄙、马群般的喧嚣、野兽般的巧取豪夺”中得以保持一份宁静的心态。梅克夫人把柴可夫斯基当作她永生中最重要的挚友和“精神开支”的对象。她认为是柴可夫斯基给予自己的多,而自己给予柴可夫斯基的少。

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的通信汇集成了一本厚厚的书。这两位终身没有见过面的精神恋人,在书信中向彼此袒露了纯真的灵魂。有一次,他们都到了意大利,梅克夫人在散步的时候经过柴可夫斯基居住的旅馆,而柴可夫斯基恰恰走到阳台上,两人的目光相遇了,他们的心灵撞击了,相互感觉到对方的存在。但梅克夫人是高度近视,她很快摘下眼镜,匆匆走开了。他们已经融合,却又保持着绝对的纯洁。柴可夫斯基在佛罗伦萨给梅克夫人写的信中有这么一段话:“一个钟情的人之所以爱,并非因为他钟情的对象以其美德吸引了他,而是因为出于本性,因为他不能不爱。”这里,柴可夫斯基所谈的“爱”的对象是俄罗斯。而他心目中的“俄罗斯”的化身,既是“静静地注入大海”的伏尔加河,也是梅克夫人这样高贵的女性。他在许多信件中把自己创作的乐章说成是“我们的乐章”。这没有丝毫的俯就之意,这是一颗圣洁的灵魂向另一颗圣洁的灵魂表示最热烈的敬意。而梅克夫人在一封未发出的信里曾经这样说:“我爱柴可夫斯基,作为一个女人,一个身心都很完美、有能力去爱的女人爱着柴可夫斯基,在我的一生中没有比这更美的事物了。我会找到力量把我的爱向他倾诉……”

后来,梅克夫人的财产在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大的损失,她的子女亲属们召开家庭会议,强迫她停止资助柴可夫斯基。面对着自己亲手带大的子女们厚颜无耻的攻击,梅克夫人的精神垮掉了。失去了柴可夫斯基的梅克夫人迅速地被忧郁症所淹没,她在精神病院里走完了她的生命之路。柴可夫斯基失去资助后,很快熬过了经济上的难关,而精神上的创伤一直都没有愈合。

由此可以看到,虽然这种爱情的出发点是善意的、是发自内心的,但愈是如此,所造成的内心的创伤就愈严重。

十四世纪的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夸耀自己对劳拉的纯柏拉图式的爱情。但这种柏拉图式的爱情有自己的生物基础——性欲。正如杜宾斯基写道:“胸中的烈火烧烤着他,他从一座城市转到另一座城市,从一个村庄转到另一个村庄,于是一旦同不像劳拉那样珍惜自己的道德名声的女人邂逅相逢,就会轻易地从他沸腾的热血里找到足够的物质来使一个柏拉图式爱情的囚徒热烈投身与罪过的快乐。”

对爱情的这种补偿是很典型的。崇高的柏拉图式的形象不能赐予的东西,人们就到这个形象之外,到生活中去寻找。所以,爱情的不足部分可以用情欲的另一些对象来弥补。重要的是人既要满足把亲密关系充分美化的激情,又要满足性的欲求。要知道,自然界总是要求完整无缺的。自然界的规律总会校正柏拉图式的爱情的欠缺所在。

主题链接:

柏拉图式的爱情,这一说法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学者巴尔德沙尔·卡斯诺提创立的成语。它意指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渴望与思慕,刨除了肉体交流的成分。卡斯诺提本人解释为“顺从精神而不是顺从情人”。

柏拉图式的爱情在近代文艺作品中被无限地开发出来,依照这种理论,爱情不仅可以超越性别、年龄、空间、时间、甚至可以发生在两个种群相异的世界中。

相关阅读:《会饮篇》、《性别和性格》

名家简介:柏拉图,是一个典型的雅典人,他出生在雅典属地的一个海岛上,时值公元前429年。在希腊思想家中,对后代性爱观念影响最大的就是柏拉图。其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影响源于他对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的区分,是爱的理念或本质的世界与我们生活中的凡庸之爱的区分。柏拉图的性爱理论完全类似于神话,主要见于他撰写的《会饮篇》中。

●情欲之爱

性与爱之间的联系极为密切,以致“情欲之爱”(性爱)一词已成为“性欲”的同义词。在我们这个时代,性爱似乎限于生理激情,它在欲望的渴求与满足的边缘上找寻着平衡。正如描写悲情之爱的文学作品所指出的一样,性的满足可以熄灭欲火。因而,最强烈的性爱往往出现在欲望得到满足的那一刻。

从纯生理欲望方面来讲,性爱,包含着对遥不可及的事物的渴求。这一观点在约翰·济慈著名的《希腊古瓮颂》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他在书中写道:

“更幸福的爱!更加幸福的,更加幸福的爱情!永远温暖宜人,永远令人喜爱,永远令人心跳,永远的年富力强。”

奥古斯特·倍倍尔在《妇女和社会主义》一书的一节中以《性欲》为标题,以毫不含混的语言写道:

“在人的所有自然需要中,继饮食的需要之后,最强烈的就是性的需要了。延伸种属的需要是‘生命的意志’的最高表现。这种需要深深地埋藏在每一个发育正常的人身上,到成年时,满足这种需要是保证人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的重要条件。路德说:‘如果有人想抵抗自然的需要,因而不去做他想做和该做的事,那就犹如一个人希望自然界不再是自然界,希望火不会灼人,水不会打湿东西,希望人可以不吃饭,不喝水,不睡觉一样。’路德这样说是对的。”

我们相信奥古斯特·倍倍尔的这一说法。他还举出了索非亚·安德烈耶夫娜·托尔斯塔娅与屠格涅夫有趣的对话。

前者问后者:“您为什么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写作了?”他回答说:“唉,告诉您吧,每当我酝酿写东西的时候,爱情之火都烧得我坐卧不安。如今这些都已成为过去,我老了,我既然不能爱,也就不能写作了……”

随着性成熟期的到来,青年男女的相互吸引力就急剧地增强了。这一个令他们心绪不安的时期,使他们开始感到性方面的不满足,这是爱情之花自然开放的第一个前提。性的刺激逐渐成为刺激感情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早在两千年前,卢克莱修就描述过性成熟时期青年人的变化,他用简约的自然主义笔法勾勒出了这一特定过程:

那些男子,当成熟的年龄

在他们的肢体中所产生的种子

现在首次进入了他们生命的

波涛汹涌的海峡里面的时候,

在他们的梦中他们就遇见了

从外面来的某人形体的肖像——

那些美貌和动人的艳色的使者,

这些形象就刺激了那现在已经

充满着精子的耸起的部位;……

因为不同的原因激动不同的东西,

只有人才有一种力量激动起人的种子……

并使人的生殖器官激动起来。

受刺激的部位胀满了那些种子,

于是就渴望把那些种子射向

疯狂的情欲所渴求的那个东西,

肉体就去找寻那个用爱欲

来刺痛心灵的对象。

作为生命本能的性欲并不总是产生相应形式的爱的感情。情欲往往完成自己的职能,而并不引起心灵的颤动。如果把情欲看作是最终目标的话,那些在性生活中互相取悦对方的男男女女将永远痴迷不醒,而且不知厌倦——但大量的事实却说明,实际的情况与假想的结论恰恰相反。那些沉湎于肉体关系的人经常会对这种关系产生厌倦,并最终失去对爱人的爱恋。

关于这一点,奥古斯特·倍倍尔又提醒人们要防止“经常遇见的另一种恶害”。他写道:

“性享乐过度较之不足更为有害。性欲过度的结果能够使身体组织破坏。阳痿、不妊、脊髓病、痴愚、精神衰弱和其他的疾病,都是性交过度的结果。性欲的节制,和节制饮食及其他人类欲望同样重要。”

他抨击说,在上流社会,年轻的和年老的苗儿非常的多,他们因为荒淫无度而变成愚钝,因温饱而需要特殊的刺激。除去天生的同性爱(变态性欲)之外,有许多陷于希腊时代的反自然行为。男色在暗中流行,范围之广远出我们想象之外。

关于此事,在许多警察局的秘密文件中,都有很多惊人的事实发表。在妇女之间,古代希腊的反常行为流行得比男子更甚。妇女间的同性爱,在巴黎的已婚女子之间非常流行。不佃然满足性欲的行为,还有骤增的对儿童的凌辱。

此外,奥古斯特·倍倍尔揭露道:不自然的满足,往往是由于打破廉耻的方法助长的。人们有时称许在报纸及娱乐杂志的广告上所推荐的许多秘密用具;但这种推荐都以上流社会的人们为目标,因为这种用具的价格太贵,穷人是买不起的。还有以两性为目标的淫画(尤其是各种照片)及有类似内容的诗歌和散文作品。这种作品的题名已经是以性的刺激为目的,很可以唤起员警官和检察官的干涉。

奥古斯特·倍倍尔说:“假使这种人为地激成的性的放纵,再不变成社会的病毒,岂不是一件奇事?”

作家司汤达不仅以《红与黑》小说名著享誉世界文坛,而且也以感情充沛,情欲旺盛,情人众多而绯闻不断。他秉承母亲甘尼永浪漫多情,易于冲动的天性,从小就羡慕风流舅舅那种招徕女人的功夫,不断模仿学习,练就了一身讨好女性的真本领。尽管他先天条件并不优秀:鼻子很丑,双腿短小,但是凭着他的文学才华和执着大胆的精神,仍然赢得了众多的情人的青睐。

司汤达说:“我感到我是为爱情而生。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女人就行不通。”

他第一次恋爱对象是位女演员——居白利,她严肃忧郁却温柔不减,司汤达不顾一切爱上了她,想着她,等着她,甚至看到她的影子就快乐。

1800年6月,司汤达随军来到意大利的米兰,满眼都是胸部丰满,举止风流的米兰女,他看傻了,她们那种诱人的温柔仪态唤起了司汤达对女人的渴望。7月的一天,他邂逅同僚的情妇——安焦拉。她高大丰满,一双黑亮眼睛,令人神往,司汤达爱上了这个“理想热情女人”。遗憾的是安焦拉完全不知。

1802年司汤达回到家乡,在一次音乐会上认识了维克托里娜小姐,他被她的风姿震慑了,但是他的一封封情书,仿佛泥牛入海,杳无回音,这使他痛苦万状。后来,司汤达来巴黎求学,结识了伯父的表妹勒贝弗尔夫人和她的女儿阿黛尔。1802年8月18日,35岁的勒贝弗尔与他同居了,但司汤达渴望得到的却是15岁的阿黛尔,但终未成功。

在杜加宗的沙龙里,司汤达盯上了梅拉妮·吉尔贝。并有预谋地使用一连串措施来进攻她,他甚至连吻了她整整20次,与梅拉妮在一起,他感到幸福。1805年7月25日,司汤达来到马赛与梅拉妮幽会,他的心中被幸福美满所包围。1806年2月两人相继失业,开始争吵,他们俩的爱情终于画上了句号。

离开梅拉妮,司汤达又同一个商人粗俗的妻子睡觉,并且勾上了她的女仆。这种轻薄的苟合,只有肉欲的发泄,毫无爱情可言,必然很快被司汤达所厌弃。

后来,司汤达又看上了德国将军的女儿米娜,一阵热恋后终告失败。1807年,他又恋上了自己的表嫂——达碌伯爵夫人,在高贵的夫人面前,他一直不敢表白。直到1811年6月,他鼓励自己道:一定要说出来,否则就自杀。司汤达声称:他已经爱她很久了,他想努力遮掩这种爱情,但他实在做不到。一天他终于说出“我爱你”三个字。达碌夫人激动得哭了。

对于爱情,司汤达常追不疲,可谓一生围着爱情转。但总是始乱终弃,晚年孤独。

性欲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如果失去控制,它就可能成为灾难。我们不能把精神和肉体分开,把梦想和现实分开。这会导致人的本质的变态,导致扼杀生命。原因变成了结果,而结果变成了原因。

同时,我们也不能把爱情的性欲基础绝对化。爱情并非因为失去了肉体的性欲而最终走向灭亡,事实上,正是爱情的精神力量使男女之间的感情在性欲这种强有力的生物刺激因素消失之后,仍不至于冷却。

在此之后,性的潜能之火点燃的爱情在夕阳西下的晚年又会因时隐时现的回忆而放射出燃烧后的余晖。这时的爱情是一种精神的和美感的珍贵物品,是精神和情感文明的表征。

现在我们再来看婚姻和情欲的关系。

更多的人认定,婚姻和情欲一定是冲突的,因为情欲的本质是自由自在的。从原则上来说,情欲是猥亵的,婚姻只是一种手段,用来认识和占有另一个身体借口。而婚姻则约束一个人的情欲,他的身体只能被一个人享用,当对方对他没有了激情的感觉,这个人相对对方来讲也是一样,但他什么都不能做。情欲无能为力,只能尖叫。

而婚姻呢,他们之间的欲望只属于他们两个人。事实上,真正占有一个人是不可能的,当性的吸引力消失了,情欲差不多必定消失。肉体之爱不能被当作目的,也不能当作达到目的的唯一手段。它不是生存的意义。

主题链接:

情欲之爱,情欲之爱重要是指互相斗争的从动与感情的风暴,性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它并不是一个终极的目标。

情欲之爱的痛苦和甜蜜都根源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将无穷的愿望、需求和模糊的欲望都岌岌可危地系在另一个单独的个体上,而所有的那些愿望、需求和欲望,其实都是与性力量的爆发紧紧相连的。

相关阅读:《夜莺》、《妇女和社会主义》

名家简介:

约翰·济慈(1795年——1821年)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他是杰出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浪漫派的主要成员。着有《圣艾格尼丝之夜》、《夜莺颂》和《致秋天》等名作。

奥古斯特·倍倍尔(1840——1913)是德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他以毕生的精力和全部的才智致力于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他从工人到国会议员,从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到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战斗历程,经受了尖锐而严峻的历史考验。奥古斯特·倍倍尔关于性问题的天才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妇女与社会主义》中。

●与性有关的潜意识幻想

众所周知,爱是人类最富诗意的情感,同时也是我们的基本需求之一。这一爱的情感、经历和幻想,成为无数的神话及童话故事中描绘的主要对象,但至今我们尚未了解它的全部起因和影响。有人嘲讽它是稍纵即逝的幻觉,也有人颂扬它是执着的追求——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生命力的表现。

在谈到把爱情的无意识的、本能的成分加以绝对化的种种观点时,是无法回避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即精神分析学说的。而在此之前,更多理论家把性生活看作是大自然的一个大骗局,认为男女之间的爱情的服务对象并非个体,并非某一个人,而是整个种属,而种属必须剔除遗传的缺陷,世世代代沿着自然选择的道路前进。

可以说,在弗洛伊德以前,人们对性的问题的研究大都停留在对现象的认识上。弗洛伊德的研究发现了性心理的发展史及其规律,揭示了性心理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宣告了真正地更深入地研究性的开端,提供了全面认识人自身的契机。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精神分析观点基于如下观念:在识别爱的源泉和看似神秘的择爱过程中,性欲在动物本能的潜意识曾所起的作用被大大地低估了。

弗洛伊德认为,人们陷入爱河是因为受到潜意识思想的影响。弗洛伊德说,人类对爱的渴求来源于我们的婴儿期。婴儿的性欲也寻找对象,一般趋向于最亲近的人。男孩通常选择母亲,女孩通常选择父亲。所以,男孩发育过程中的第一个“爱的对象”是母亲。当然也包括那些不爱我们的人,尽管我们希望得到他们的爱。男孩可能选择妹妹作为爱的对象,小女孩可能选择她的哥哥。

这一思想在当时社会引起了轰动,人们很难接受孩子们对父母的爱具有显著的性成分这一观点。弗洛伊德理论自一百多年前出现起一直都在受人攻击,他的门徒们也因此对这些理论作了大量的修改。

同时,弗洛伊德还研究指出,潜意识幻想的凝缩、变相、转化等等,是潜意识的自我防御性手段,其目的在于躲过意识的控制,而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在歇斯底里症中,潜意识幻想的表达方式大略有以下四种:

一是浓缩形式。症状是多种幻想的“浓缩”,是潜意识表现自己的一个主要形式。在症状中往往表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潜意识幻想的内容,以简单的动作的症状表现,隐含着丰富和极其复杂的多种潜意识幻想。需要从症状的简单反映中,以精神分析的方法找到其中所包含的多种潜意识幻想的结构,这与梦的情况基本上相似。

二是伴发形式。发病时,病人同时扮演幻想中两种人物的角色,并以言行表现出来。

在《梦的解析》一书中,弗洛伊德记载着这样一个女病人,她一只手撕破她的衣服,意味着扮演粗鲁的渴望性的男性角色;同时却以另一只手按住她自己的衣服,意味着扮演矜持的女性角色。

三是倒错形式。以反向倒错表现激动因素,像梦中把某种性质改变为相反的性质那样。某些人在歇斯底里发作时,所幻想的拥抱不是正常的拥抱,却是以抽搐的双臂向后抱,直到两手在脊椎上方相合为止。

四是颠倒形似。幻想中的事件在次序上发生颠倒。这也和梦中一样,是使事件的结尾变为开头,而开头变为结尾。

在《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也记录了这样的女病人,她有性挑逗的幻想。在幻想中,她在公园里读书,裙子略为掀起,露出来一只脚。有某个男人走近来和她搭讪,再往后他们到某处去性交。

在这个完整的幻想中的图景,在这位病人歇斯底里症发作时,完全表现为颠倒的形式;开始是相当于性交时的抽搐动作,然后她起身到另一个房间,坐下来看书并回答想象中和男人搭讪的话。在最后两种歪曲中,被压抑的潜意识借歇斯底里的发作而找到发泄口,同时也遭遇到各种强大的压力的阻挠。这一阻力迫使它变形、变相或完全相反。

当然,弗洛伊德因过分强调本能的作用及过分强调整个性爱动力的作用而遭受批判。然而,在试图压抑性欲的社会里,尤其是女性,对他的专注于本我表示理解。

弗洛伊德通过坚持主张性是人类第一本能,来努力寻求其中的平衡。他提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它是性爱的主要组成部分。他把性爱定义为对结合的渴望——性欲和情欲的结合。事实上,这是一种有利于非理性的变态哲学。

关于男女需求方面的互相依赖性这个问题,早在先于弗洛伊德几个世纪前,中国的一些研究者就已经发现了。中国哲学认为,整个宇宙是由对立而互补的两种力量组成的,即阴与阳,它们体现了男女的基本特征。古代代表阴阳的标志正体现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完美契合的两半组合成一个完整、和谐的圆。

现代生理学家认为,人们的精神性欲特征包含了女性、男性两方面,这两方面在决定我们寻求爱的对象时起到了重要指导性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情侣认为对方好像似曾相识的原因,有就是说,在成人间的关系中,我们倾向于寻求一种孩提时曾经历过的爱与关注。

心理学家们认为,人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构筑神经物理性的“爱之图”。在儿童时期就在内心认定了“我是一个男孩,不是女孩”(或相反)的人,往往很难改变他们的“思维图”,即使是事实与他们的想法相反。所以,最终他们只能以通过手术的方式改变性别,以适应他们根深蒂固的性别意识。

弗洛伊德还从理论上提到和生活的欲望同样高度的死亡欲望,仞这个错误的概念和作为思维片面的产物的其他理念一样,在科学上已经声名狼藉。

因此,总结说来,一方面,人的意识要压抑本能的那些违背社会集团共同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表现,另一方面,意识又不时刺激性欲本能的那些符合道德价值体系的趋向。而不应该像弗洛伊德那样,把这种关系仅仅看成是本能和文明之间的内在冲突。

我们承认深度的本能是可以调节的,动物性是可以教育的,可以通过惩罚和爱抚而使其思想和行为变得高尚起来。希布塔尼强调指出:“在所有社会中一般认为,某些冲动是‘必须’加以控制的,至少要使它们处于理性的监督之下。”

他还说:“一个对自己好友的丈夫产生情爱的妇女通常都能克制自己的冲动,而安于命运。”

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意识便把已经产生的本能欲望封锁起来。

我们需要把爱的抉择理想化,不仅在性方面,而且在文化、美学及道德等方面。最理想的爱情促进了对钟爱的人的幻想,这种幻想超越了本我,与外界达成了一种独特的和谐性。对大多数人来说,爱即使充满了矛盾和艰辛,但是它仍然是超越一切其他感情的最令人珍惜的一种。

主题链接:潜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人们意识到的心理过程仅仅是整个心灵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是意识不到的潜意识,它是一个特殊的精神领域,如同冰山下的海洋,冰山是可见的突起,而海洋则是无尽的辽阔。潜意识是人类本能冲动的源泉,又是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下去的不能满足的欲望的总仓库。为了使潜在的能量得以发泄,需要进行大量的秘密的心理工作,这就是所谓的“精神机制”。由于这种机制有其自己独特的表达和反应方式,所以不能以人们所意识到的心理过程去衡量。

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还有个“前意识”,它介于可上可下、可进可退的位置,其作用有二,一是起监督检查作用,如同“守门人”,起着何者该进,何者不该进的职能;另一个是作为意识活动的准备室,由这里提供意识所要动用的数据。这就是弗洛伊德早期提出的三重精神结构: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其彼此间的功能关系就是“精神机制”。

相关阅读:《梦的解析》

名家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犹太籍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生于现属捷克的摩拉维亚的弗赖堡,1873年入维也纳大学学医,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年与精神病学家J.布洛伊尔合作,用催眠术医治并研究癔病。1939年9月23日在伦敦死于癌症。

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弗洛伊德自传》。 hoUG/SJRPJsdpe+7+D2TFKr+XLEz3FXzIPeBpXSNUe5n7Z6AKP5s9roST18WniN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