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5封信
健康的性与爱

质灵的信

亲爱的爸爸:

这次想问您一个我们几乎没有谈过的话题:性。

您一定觉得很好笑,我都已经是个做妈妈的人了,问这个做什么!

当然要问了,这个时代跟我小时候及您小时候都很不一样,我要及早准备好,给您的孙女一个最温柔的性教育。默蓝也将会是未来的准妈妈,我猜她对探讨这个话题,也会举双手赞成。

我们从没聊过这个话题,不知道是因为我们没有机会住在一起,所以没有机缘聊到,还是因为我们是父女,父亲和女儿聊性的话题,好像总有点别扭?

虽然这样说,但其实爸爸曾有一次问过我类似这个主题的问题,内容是关于我的性取向。不知道爸爸还记得吗?

记得那时候我上初中,留着短短的头发,戴着厚重的黑框眼镜,个性有点古怪但很安静,有点“边缘人”的味道。重点是,这个状态其实我已经持续非常久了,大概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戴眼镜,并决定把及腰的长发剪短后,就没再摘过眼镜,头发也没再留长过。

爸爸有一次接我回家过周末,在带我返回妈妈家的路上,边开车边小心翼翼地问我:“你是不是喜欢女生?”我当时着实吓了一大跳,爸爸从来没跟我讨论过类似的主题,怎么一问就问这个?!我还没回答,爸爸就赶紧补充:“不管你是什么性取向,我都是可以接受的,我觉得都好!”我其实从没想过这个问题,于是我当下仔细回想了一下,想起我很喜欢跟女生交朋友,她们中的很多人给我很好的感觉,但是那个感觉跟我看到欣赏的男生时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看到欣赏的男生的时候,脸会很热,紧张得不敢看对方。可见我应该确定是喜欢男生的吧!

虽然跟爸爸的猜想可能不太一样,但是感谢爸爸无论如何都能接纳我。那种被接纳的感觉,我依然记得是一份轻轻的温暖。同样我也把这份温暖分享给我所有的朋友和所遇之人,无论他们的性取向或样貌是什么。

但是当时,我只敢对爸爸说我的性取向“不是喜欢女生”,可是不敢说“我喜欢男生”,因为总觉得自己喜欢别人这件事很丢脸。当时并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总是有把自己打扮得很中性的倾向,可能一方面是因为我确实是被一个很中性的方式养大的,另一方面,其真正的原因,是我可以把自己隐藏在中性外表的后面,不被别人看见,这样我感到比较安全。

在我大约五六岁的时候,就有一种警觉性,知道女性的排他性和同性的竞争性很强。在幼儿园的时候,我曾经因为被几个小男生喜欢,而被其他小女生排挤。到了小学的时候,又见证了类似的情况,看到小女生总会组成小团体欺凌容易被异性喜欢的女生。所以我总害怕被男生喜欢,觉得一旦被喜欢就会有危机发生,所以到了二年级的时候赶紧把长发剪成短发,果然此后就几乎没有再被其他男生喜欢过,我也从此不再被视为一个威胁。

整个童年到上大学,再到进入社会初期,我都没有交过任何一个男生的朋友,我从不跟他们说话,除非有一些必要的任务需要跟他们交流。所以后来我只要一与男生说话就感到恐惧、紧张,像是跟外星生物对话一样。而且习惯把自己打扮得很中性甚至有点刺眼的我,总觉得别人跟我说话是件很丢脸的事情。记得我那时的打扮永远是黑框眼镜、宽松的黑色T恤,满是破洞和颜料的牛仔裤和拖鞋。直到24岁左右,有一天在阅读身心成长书籍时,看到了关于阴性能量、阳性能量以及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的论述,“女人”这个关键词突然浮出来,我才发现,原来我是“女人”。

妈妈总是很自我,她不喜欢做饭,却可以脸上化着妆,身手矫健地爬上鹰架,到屋顶上修屋顶。她高兴的时候,有时会穿西装打领带,说话更是绝对不会低声下气。小时候,她还总说我长得像小男孩。

所以,年纪已经不小的我,第一次陷入了思考:“女人”究竟是什么?我想用最表面的方式探索女人为何物。我开始尝试化妆、打扮和穿裙子,看看自己有什么感觉。我很好奇一般女生都在体验着什么,她们怎么穿、怎么思考,恋爱是什么感觉,性又是什么,女人在恋爱中是什么样子。

我想我当时正在“实践”大家口中的“物化女性”。把自己当作芭比娃娃来玩,打扮自己,学习媒体上主流女性的特征与姿态。于是我的外部世界开始转变了,那时我才真正觉察到被注视的感觉。而我也知道,自己将在不久的将来,会体验到性。

如今十年过去了,回头看这段路上的种种,我发现虽然我进入情场的时间很晚,但是该流的泪没少流过,愚蠢的事也没少做过,疯过、痛过,但也同样热过、美过。我就像大部分年轻人一样,没有在恋爱和性的探索上接受过任何指引,就这样生猛粗暴地走出了一条荆棘路。而越是像我一样带有创伤长大的孩子,越是互相吸引,越热衷互舔伤口,这条路就走得越艰辛。我们总是急着把自己赤裸地奉献出去,渴求得到一丝在原生家庭中没有被满足的爱,总以为这样就可以救赎破碎的心,以为可以在另外一半那里找到自己心中的“完美父母”,却不知道这种连自己都难以觉察的意图,其种子所结出来的果实,往往却是更多的伤痛和遗憾。

你女儿的爱情历史,荒谬的程度绝对可以与电影中的某些片段相比,而最终某些惊险的片段不至于以遗憾终身的悲剧收场,只能说是万幸。现在的我,是一个妻子,也是一个母亲。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是我自己的妈妈,我会怎么察觉我的女儿小时候被霸凌?我会怎么陪伴这个正值青春期的茫然少女?我会如何倾听这个通过物化自己来探索爱的年轻女性?怎么陪伴这个在关系里不断索取爱的受伤灵魂?我会怎么教她用善与爱去认识自己的身体?怎么用真诚认识自己的性别,用中性的眼睛认识主流社会对性别的看待,最终形成自己最自然的性别认知?我会怎么跟她分享,关系不是相互取暖、依赖和控制,而是一个道场,要通过关系去认识自己,去创造、体验爱?我会怎么跟她分享,性的本质不是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样子,它是尊重的展现和两个相爱的生命最纯粹的深层交流,更是创造能量的源头?

不知道爸爸在爱与性的道路上收到过哪些珍贵的礼物?年轻人普遍无法用健康的方式与父母探讨爱的话题,更不要说是性的话题,因为这些话题总是敏感而又容易被隐藏的,可是如果让它们自然生长,基本上就是把这些事情的教育权交给媒体、网络、同学和任何未知的渠道。

针对这个话题,您会给年轻的父母什么建议呢?年轻的生命又如何用一个健康的心态,去探索未知又令人向往的爱与性呢?

质灵

(回信)

质灵:

收到这封信,有种迟到二十年的感觉。的确,因为我们不够亲近,否则你可能在15岁甚至更早,就跟爸爸讨论两性话题,我也应该乐于跟你分享。

你信中提到,因为怕被霸凌而中性打扮了近二十年,这是我过去不知道也想不到的。我当然注意到你刻意穿着得像男孩,但我以为那是你的“艺术家风格”,如今谜底才揭晓,让我大吃一惊,深感自己做父亲相当失职。

但我记忆所及,除了有一次关于性取向的对话外,自从你24岁开始跟男生交往,每一段关系我们都有过分享和讨论。我也发现,你在选择交往对象时,有点刻意在收集“创伤男孩”的倾向,容易被对方“悲惨童年”的故事吸引,有可能因此选择了并不合适或难以相处的对象。我曾不止一次提醒,在两性关系中,你可能习惯性扮演“拯救者”,那并非两性关系的本质。而且拯救者很容易变成受害者,陷入关系牢笼中。所幸,你后来通过自己的学习和修炼,转化了这种模式,如今也找到了理想伴侣,这一切都已过去。

如今,身为人母的你,希望老爸补上这一堂曾经缺失的两性教育课。我们就当作切磋研讨吧,算是为了下一代而共同学习。

我还是从自己说起,补上男性视角。

从两性意识上说,我算是相当早熟。在幼儿园时期,就“爱上”了隔壁家的小女生,每天牵着她的手上学。念小学时,每一阶段都有暗恋对象,也都有女生主动示好,在嬉闹中懵懂地暧昧。念初三时,曾和一个高三女生发生“暑假恋情”,进行到牵手散步和互写情书的地步。进入大学时期,恋爱成为重要主题,其中最重要的一段,是大二时和大一届的学姐交往,维持了长达两年的关系。她在情感上超级敏感,又比我成熟,帮我深挖自己童年的阴影,化解了许多阴暗或扭曲的人格倾向,带我遨游在充满各种酸甜苦辣的两性世界中,可以说是我在两性关系上的启蒙老师。自此之后,我就脱离了青涩时代,成了自以为可以在两性关系中扮演主导者的成熟男性。当然,事实真相并非如此,日后的跌跌撞撞从没少过,两性关系一直是贯穿我人生的重要功课。

接着谈性。

小男生进入青春期后,性是一个压倒性的生理、心理及社交大难题。有研究报告说,青春期的男生,每过几分钟脑中就会浮现与性有关的念头或画面。以我的经验,其所言不虚。生理上的冲动也是随时蓄势待发的,任何刺激都会引起反应,晚上的春梦和因此引起的尴尬,也是每隔几天一定会发生的事情。但这只是困扰而已,真正的恐惧是,小男生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正的男人,怀疑自己在身体上有缺陷,怀疑自己没有性能力,怀疑自己无法吸引异性。

因此在小男生的同龄人中,就会有各种夸张传闻、自吹自擂和互相贬抑,足以让大多数小男生产生性自卑感。行动、吹嘘和遮掩,是克服自卑感的三条出路,寻求性经验则是被同龄人认可的“成年礼”。

我自己在青春期的性困扰,也大约如此。只要是成熟女性出现在可接触范围内,都会引发焦虑的性反应和迷恋的情感投射,包括左邻右舍的大姐姐、年轻的阿姨和女老师……无一幸免。

而我的性知识,基本上来自同龄人的吹嘘、某种书刊、道听途说和自行揣测,因此,整个青春期就在受诱惑的躁动和无法行动的尴尬、自我怀疑的自卑和无法证明的困惑中度过,真是十足的黑暗时期。

如今回忆起来,在成长期中从母亲那里得到的唯一关乎两性关系的教育,是她在我初三暑假,截获“女友”情书后说的话:“男孩子只要有本事,以后不愁找不到对象!”说实在的,我当时虽然并不认同她的说法,但这念头确实植入了灵魂深处。在其后的大半生,深层意识里一直理所当然地认为,在两性关系中,男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本事”。把这句话展开解读,就成了:男人只要有本事,在两性关系中就可以得偿所愿。但是很显然,这当然不是两性关系的本质,而是两性关系的物化。我有点怀疑,我们这一代的所有男性,受的都是这样的两性教育,被教导用追求本事来延迟在性和情感上的需求满足。

讲完了小男生的“发情期”躁动,可以先做简短结论:男生和女生在性成熟过程中的身心体验和环境压力,可能天差地别,而他们在这种陌生体验的摸索中,如何解读性这件事,的确会对未来的两性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接着再谈环境方面的结构性变化。

目前持续发展的趋势,多有晚婚不婚,少生不生,避孕不孕……总的来说,“性”在某种观念下,与生育、婚姻甚至感情日渐脱钩,走向一个彻底“性自主”的时代。我预见在未来的时代,把性与感情合一或分开,当作游戏或是修炼,都完全是个人自主的选择。

而与此同时,整个媒体环境,尤其是网络环境,如你所知,基于各种商业目的,性泛滥到无以复加,大量散布各类有关性的扭曲信息。而孩子们在越来越小的年龄,就可能暴露于这样的环境中,实在不可思议。

在这其中,我观察到一个特殊现象,就是成长于性信息泛滥环境中的孩子,反而失去了性冲动、性向往、性追求,甚至呈现出“无性化”的征兆。这状况,实在很像《美丽新世界》那本小说里描绘的未来世界:人们通过科技设备和药物取得性体验,觉得那才是高尚而无副作用的,真实世界的性行为,被视为低俗过时、该被淘汰的现象。

那个青春期看到成熟女性就心跳加速、血脉沸腾的小男生,好像即将成为濒临绝种的原始野蛮人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演化,应该很快就能定制出针对小男生和小女生的性体验游戏,剩下的只是合法化的问题。未来的年轻人,可能相当比例会只在虚拟世界(所谓元宇宙)中体验性和爱,而在现实世界中,成为无性人。

你问我对下一代的两性教育有什么看法,说老实话,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如果父母自身在两性关系上自在而满足,对孩子是最好的身教;如果父母和孩子关系亲近,孩子在成长期无论出现任何生理、情感或异性交往上的困扰,都愿意跟父母说,寻求帮助,那就是最好的性教育。性教育的重点不在于知识,而在于关系。

至于我个人,只期望我们的后代还愿意在真实世界中勇敢地体验性与爱,于愿已足,其余的就不敢多想了。

爸爸 dvGSFa8QprasWYPIjvFwlcRY2WV9yXmSeIbJpAIb916Ge49IcZjOTlxtHN3yE0k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