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给4—5岁孩子的安抚物

一般来说,4岁的孩子不会再成天抱着安抚物了,如果孩子到了4岁还成天抱着一个安抚物,什么都不肯做,那么孩子就需要帮助了。如果家长总是认为孩子很脆弱,担心孩子受到伤害,那么孩子就有可能变得敏感和内敛。如果孩子一直没有完成从家庭环境到幼儿园环境的转变,没能从对家人依恋走向也对伙伴和老师依恋,那么孩子在离开家的环境时,就会退回到某种自己创造的虚拟的家庭环境中。在幼儿园时,这个孩子有可能成天什么也不做,只等着回家,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知如何面对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因此也就不会获得很好的发展。这时,孩子成天抱在怀里不放下的安抚物,就成了他克服困难走向强大的障碍。所以,孩子如果是白天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奋斗,晚上睡觉时用安抚物安慰一下自己,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但如果孩子成天抱着安抚物,不进入社会群体,不工作,不探索,当安抚物不在身边时表现得很焦虑,那就说明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了。当然,帮助的方法不是教训孩子,而是看看我们自己哪里出了问题。

20.孩子迷恋安抚物,该不该刻意戒掉?

我的宝宝怎么了

女儿从2岁左右开始恋上我夏天穿的一件圆领衫,每到睡觉时都要拿着,用小手指揉搓着并放到鼻子上嗅。

3岁半的时候,女儿插班进了一所公立幼儿园,她是带着“妈妈衣服”去的,只在睡觉的时候拿。上幼儿园之前,她在家里也是睡觉时才要。一个月后,女儿转园到小区里的一所私立幼儿园。这里的老师和蔼,小朋友相对较少,离家又近,女儿很愿意去,她照样带着“妈妈衣服”。而且,从早上到下午放学,她能拿的时候都拿着,老师一点儿也不勉强她。

就这样过了一学期,女儿转入我朋友当老师的班级。刚开始的半个月,她也是整天拿着“妈妈衣服”,后来老师说上课时她老是把衣服放在鼻子下面嗅,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建议给她戒掉这个习惯或者睡觉时才让她拿。于是,我每天送她到幼儿园去时,都鼓励她把衣服放在自己的枕头底下,睡觉时再去找,她也做到了,可午觉起来后,她又拿着不放了,有时下午我去接她,就看到她手里拿着衣服。

早上去幼儿园的时候,她就开始黏着我要“妈妈衣服”了,我跟她说衣服会在教室里的,晚上回家再拿。我不知道女儿为什么会那么需要安抚物,我们家和老人住一起,平时都有人陪她玩或在她旁边,我工作时间也不长,我都是一回家就和她在一起,晚上也一直是我带她洗澡、睡觉。

她平时不太跟小朋友一起玩,喜欢自己玩,比如自己看书,讲故事,唱歌,在室内、室外的地上爬,在小区里的戏水池蹚水,在床上跳蹦床,趴在窗边看月亮、看灯,听音乐。在她小时候,我把她带到小朋友多的地方,她也只是喜欢摸摸别人的推车,然后就自己玩去了。她不大理会别人问她的话,像没听见一样。她跟大人提要求时很急切,性子急,脾气上来就爱扔东西。现在我有时问她在幼儿园玩了什么,她回答得也很简单:“画画。”我问她画的什么,她要么说不知道,要么嘻嘻笑。在幼儿园学的儿歌,她经常在家里唱。我看了幼儿园发在网上的照片,觉得她经常不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我对她一直宽容有加,限制较少,近一年才明确了一些规则。

请问,我是不是应该帮她逐渐戒掉对安抚物的依恋?我怎样才能让她学会描述自己的生活呢?

大李老师来帮忙

我们前面说过,孩子被过分护养后,内心会比较软弱,不敢面对自己的环境。看案例中母亲的描述,这个孩子很快乐,她能够很自由地活动,只是不跟小朋友来往。有时候,孩子的家人对孩子过于顺从,孩子就很少有机会去顺从别人,很少有机会跟别的孩子互动,想办法加入别的孩子的游戏。

孩子在还没有获得一项能力时,面对要使用这项能力的局面,会感到非常困难。第一,孩子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可能成功;第二,孩子从未有过成功和失败的经历,可能都想不到要去克服这些困难。于是,孩子没有兴趣去做困难的事,就这么停留在简单的环境中,不能前进。对一个孩子来说,不前进就是不发展。我们家长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发展。如果孩子止步不前,那我们的帮助就是无效的。从这个角度去看案例中妈妈的疑问,我们就知道答案了。

强行戒掉孩子对安抚物的依恋可能导致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孩子会感到无聊。没有了“妈妈衣服”这个安抚物,慢慢地,她就开始观察别人、模仿别人,进入别人的群体,开始跟别人一起工作,由此开始注意别人的语言、别人的思想、别人的感情,为未来上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上学实际上就是听别人讲,思考别人的想法,搞懂别人的发现,所以,如果孩子不能在幼儿期练习关注别人,未来在学习上就会遇到困难。另一种情况是,孩子对周围环境的看法变得不好起来,孩子从此更加防范周围的环境、防范老师。当然,这取决于在戒断孩子对安抚物的依恋时,家长采取的态度和方式。

家长可以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家长可以在班里找几个性格与自己孩子相近的、同性别的孩子,经常请这些孩子到家里来玩,周六、周日可以与这些孩子的家长联合搞一些活动。这样,在幼儿园时,虽然孩子还不会很快地跟那几个孩子来往,但孩子内心深处已经有了几个比较亲近的人。当那几个孩子活动时,孩子就会注意他们,等时间长了,孩子对他们有了一定的认识,就会试着进入他们的群体。等孩子被群体接纳后,就会慢慢地减少对安抚物的依恋。

第二,这么大的孩子成天拿着安抚物,的确会造成对其他工作的影响,如果不停地抱着安抚物去闻,就会拒绝其他活动的体验。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试着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专门给这个孩子,对孩子进行工作引领,介绍孩子进入群体,慢慢地,孩子就会把安抚物丢在一边。

第三,如果孩子只是睡觉时需要安抚物,那么即便她到了老年后仍然抱着妈妈的衣服也没什么不好,所以不必戒掉。

21.孩子爱捏各种毛毛,捏了4年,家长要管吗?

我的宝宝怎么了

我家的孩子从4个月开始吮自己的下嘴唇,1岁零4个月开始捏毛毛。她3岁的时候,我试过跟她说明后果,鼓励她把最爱的毛毛裤藏起来,我用了很多种办法,但情况一直反反复复。每一次我以为她已经将捏毛毛的习惯戒掉了,过不了多久她就又开始捏了,而且兴趣更大。她3岁时,我看了《爱和自由》这本书,才反省自己:软硬兼施地逼她改这个习惯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预防将来那个未知的不良后果吗?我们母女正在互相折磨、较劲。退一步说,即使我努力给她改掉这个习惯,那个不良后果是否就一定不会发生呢?算了吧,不就是捏个毛毛吗,又不碍别人什么事儿。于是,我告诉她想捏毛毛就痛痛快快地捏,不必在意我们,因为那是她的事情,她自己做主。现在,她4岁了,照样捏毛毛,但我们真的不介意,全家气氛轻松愉快。

我倒一直没担心过她将毛毛吸到肺里,因为有时刚进嘴巴,她就自己试图弄出来,毕竟不舒服。

大李老师来帮忙

案例中妈妈的举动让人欣慰。其实,在身心健康的情况下,从婴儿到成人都对不舒服的感觉极其敏感。所以,如果孩子把毛毛吸进鼻子和嘴里,就一定会及时表达自己不舒服的感受,并引起别人的关注,这是人的生存本能。但当人的内心痛苦到了一定的程度,肢体的感受就变得麻木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对不舒服的感觉就不那么敏感了。在案例中,妈妈采取了放松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使孩子捏毛毛的行为逐渐地不再是心理需求,再加上很好的工作引领,相信孩子捏毛毛的时间会越来越短。

在放松地对待孩子捏毛毛的同时,家长也要给孩子介绍其他的工作材料,给孩子提供各方面的帮助。我们希望孩子通过对环境的探索,获得大脑的发展,建构起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意志力的锻炼。一个捏毛毛的工作无法承载这些方面的发展,所以在宽容地对待孩子捏毛毛的同时,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准备更加丰富的工作材料,引领孩子对它们产生兴趣并深入工作。这样,我们就真的不必担心孩子捏毛毛了。 PrD8eAEMQemLeqPelzWmZDMwktbU6uj1HgSiqFpnWS8eRwy7GAh7pIWHwYfgMxR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