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你现在打开的,是一本通过解读电影介绍基本哲学思想的小书。

关于电影是什么,恐怕不需要我做特别的解释。不过,提到哲学,很多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哲学是什么?物理学、化学、经济学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为何哲学家一直给大众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印象?学一点哲学又有什么好处呢?

好吧,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哲学是什么?

“哲学”一词的英文是“philosophy”,希腊文是“φιλοσοφία”,本义为“爱智慧”,日本学者西周(又名西周助,1829-1897)将它翻译为汉字词组“哲学”。不过,什么是“爱智慧”呢?

我本人对哲学的定义有点另类:哲学活动的本质便是在知识的海洋里做思想贸易,以方便人类各个知识模块之间的信息流通。因此,哲学在本质上是人类知识界的“商业活动”,此类活动不直接产生新知识,正如商业活动不直接产生产品一样。不过,哲学活动在观念层面上激励了人类生产知识,正如商业活动赋予人类的生产活动以活力一样。

为何这么说?

我们先从商业活动说起。我们知道,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之后,在丝绸之路上忙碌的商旅便将中国的丝绸带到了西方,也将西方的玻璃器皿(汉代叫“琉璃器”)与火浣布(一种能防火的石棉布)带到了当时的中国。商人本身从事生产吗?当然不从事,他们只从事交易与流通。但是,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中国从事桑蚕养殖的农民才会知道遥远的国外市场存在对于丝绸的需求,而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们才敢于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以求获得更多的利益。换言之,没有商人,就没有最原始意义上的全球化,遑论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统一的世界历史。那么,商人要从事这些商业活动,本身需要怎样的才能呢?除了愿意吃苦、勇于冒险之外,他们还需要对各个产业的概貌有所了解。比如,面对西方买家关于瓷器的用途与来源的疑问,他们既不能说得太多(否则就会威胁产地的技术垄断地位),也不能说得太少(否则他们就无法获得西方客户的信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与买家和生产者相比,商人处在一个“信息纵览者”的微妙位置上:虽然就微观而言,他们对于某一个工艺流程的细节知道得肯定不如一个景德镇的烧瓷师傅多,但是他们纵观大局,并且只有他们知道如何通过所掌握的信息在商品的挑选、运输及买卖中实现利益最大化。

再说回哲学。哲学与商业活动之间的类比关系又体现在何处呢?设想一下,全世界的商业活动都停止了,这就会导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通道堵塞,生产者会失去生产动机,消费者会失去购买渠道。这样一来,全世界的经济机器会慢慢停摆,每一种文明都只能退回到自给自足的自然状态,这样一来,也就不会有人了解世界经济的大局了,大家都只能坐井观天。一个没有哲学的世界,正如一个没有商业的世界:每个人都只能成为自己熟悉的知识领域内的“知识匠”,而没有人能知道这些复杂的知识模块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因此,也就没人能够思考那些贯穿各个知识领域的全局性问题。甚至,还有一些“专家”觉得本学科的视角是足以俯瞰众生的“上帝视角”。譬如,一些经济学家总觉得人类的所有社会问题本质上都是经济问题,一些弗洛伊德派的心理学家总认为所有的个体心理问题都与童年创伤相关,而一些物理学家又觉得所有生理或者心理问题本质上都是物理问题。这种基于本学科与本行业视角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往往会带来一种“歧视链效应”:你的视角不如我的,所以,从你的视角出发看到的世界图景,在地位上就要低于我的世界图景。但非常明显的是,这种歧视链思维最后带来的只能是知识的自闭。

这种知识自闭的典型症状之一,便是“不识数”。这里的“不识数”不是指数学成绩不好,而是指缺乏比例感与格局感。很多数学成绩不错的人未必有对于事物本质的比例感与格局感。比如,即使一个理科高才生也会犯下这种缺乏格局感的错误:在买帝王蟹的时候能够做到货比三家,在买房的时候却立即做出最终决定——他没意识到再名贵的螃蟹,其价格也仅仅是房产价格的九牛一毛。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英语中的“理性”(rationality)一词本就有“比例”(ratio)的意思,因此,缺乏比例感这件事,恰恰就意味着当事人缺乏理性。

相比较而言,商人是人群中较为理性的那类人。他们会仔细计算做每件事的投入产出比,而不会在买-一只帝王蟹的时候花费太多时间精打细算——当然,为了做海鲜生意而买10万只帝王蟹,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因此,从哲学角度看,商人比非商人更接近哲学的境界——西方哲学起源于以商业活动为特色的米利都(遗址在今土耳其艾登省内),恐怕也不是偶然的了。

但哲学家与商人总有点儿不同吧?

当然有所不同,否则商学院就可以直接变成哲学院了。商业活动的基本动机是逐利,而哲学家思考的根本动力来自好奇心。那么,为何哲学家不把逐利作为根本的人生目的呢?道理很简单,哲学家比商人更会算计。哲学家会反问商人:你赚那么多钱干吗;到头来,人不还是得进黄土;一辈子就算计赚了几两银子,人生多无趣啊;要在有限的人生中将日子过得精彩一点,难道不应当在人类知识的海洋中畅游,以此丰富自己的视野吗?所以,当商人在算钱的时候,哲学家所计算的,是因为一天到晚算钱而损失的更为精彩的人生。

不过,为何哲学家不将自己变成博物学家呢?博物学家难道不可以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畅游吗?

道理不难理解:博物学家只能将知识的碎片大量地吞咽下去,他们无法找到知识模块之间的关系,因此,他们也缺乏大局观。天下知识何其多也,而人生又何其短也,要了解知识与人生之玄奥,就一定要做到“纲举目张”,而这样的纲要,只能通过哲学反思获得。

那么,有没有一些具体的例子,可以说明哲学反思是如何帮助我们发现知识与人生背后的纲要性原理的呢?

有!比如,在康德的时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取得了惊人的进步,而康德也发现,从总体上看,任何文化背景下的人都能通过学习,理解这些科学发展的结果,于是他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使得自然科学的构建成为可能的心智基础是什么,为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讨论科学的时候相对容易达成一致?此类追问引导他发现了人类认知架构中的纲要性原则——范畴原理。又比如,在人类慢慢走出中世纪、进入契约社会之后,开始需要预设个体行为自由以签订商业契约,并在契约的约束下进行各种各样的交易。那么,允许契约成立的基本社会框架应当是怎样的呢?这就引导卢梭这样的哲学家提出了使得现代社会得以运作的纲要性原则——社会契约论。总而言之,哲学所讨论的,便是我们从事的各种日常活动的基本框架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但是,为何我们熟悉的那些哲学命题听起来那么虚无缥缈呢?苏格拉底说的“我最聪明之处,就在于自知无知”,笛卡尔说的“我思故我在”,贝克莱说的“存在就是被感知”,黑格尔说的“历史的展开就是逻辑的展开”,萨特说的“他人即地狱”,都听上去很玄奥,甚至有一种“距离感”和“抽象感”。

我们该如何克服哲学命题带来的所谓的“距离感”和“抽象感”呢?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得明白此类“距离感”和“抽象感”是如何产生的。其实,对哲学命题产生此类感觉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你没有生活在那些伟大哲学家所处的时代,因此,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开始思考这些问题。比如,黑格尔对于辩证逻辑的推崇,是与西方社会的讲理文化密切相关的,没有这种生活体验,就只能抓住黑格尔文本的皮毛。又比如,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的社会根源是一战后欧洲传统理性价值观崩溃后西方年轻人对于生活现状的某种集体体验,如果没有类似的体验,就不太能理解萨特到底在说什么。

新的问题又来了:既然我们不生活在那些大哲学家所生活的时代,他们的哲学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还需要学习他们的思想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这是因为,人类的不同文明形态的生活形式,是彼此共通的,比如,现代中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与市场契约有关的基本哲学问题(如,什么是抽象的人格)对中国也有意义。当下中国的年轻人也经常有疏离感,所以法国哲学家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也能引起中国当代青年的共鸣。学习哲学的好处,就是在思考这些问题时能够具有高度的系统性与可推理性——说得简单一点,哲学能够让你对你的某种人生观点进行更系统的辩护或者驳斥,这样,你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你为何选择这样的人生道路,或理解为何你的一些选择是错误的。

哲学论述的系统性与可推理性,在客观上也解释了为何哲学文本都很抽象。道理很简单:感性示例的大量罗列,会破坏哲学文本的系统性与可推理性,甚至会破坏其简洁性。有人问过康德:能不能用大白话,多用一点儿通俗的例子将《纯粹理性批判》中的问题讲清楚?康德的回答是这样的:也不是不行,但是这样一来,这本书的厚度还会增加三倍,出版商就不开心了。从这个角度看,哲学书提供的往往是奶粉,要冲泡出思想的奶水,还得读者自己动手。

怎么冲泡出思想的奶水呢?这就是本书需要解决的问题。

冲泡奶粉需要热水,而诠释哲学也需要某种类似热水的溶剂。我所想到的溶剂就是电影。有不少有趣的电影能对抽象的哲学命题提供形象的解释。举例来说,如果我要讲解笛卡尔的怀疑论,一些朋友可能觉得索然无味,但如果我向大家介绍《黑客帝国》里的虚拟感官体验制造机制,很多朋友会觉得很有意思,而这部电影的构思,最初就来自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录》。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我决定写一本通过电影解读来普及哲学的小书。我们的讨论重点不在于一部电影拍得好不好,而在于其中的哲学问题。譬如,从艺术质量上看,我并不觉得美国电影《星河战队》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但是这部电影对于外星生物的社会结构的思考,的确能够帮助我们反思对人类社会架构进行变形的可能性,而这种思考就具有鲜明的哲学维度。无独有偶,美国喜剧电影《有完没完》虽然口碑和票房都很一般,但是其剧情足以为黑格尔法哲学所阐述的市场人格的抽象性提供注解。

接下来,我想谈谈本书内容的展开逻辑。本书一共探讨了20个问题,分为4部分,每一部分都围绕一个关键词展开。第一部分的关键词是“论证”,第二部分的关键词是“未来”,第三部分的关键词是“社会”,第四部分的关键词是“人生”。

为何要按照这样的次序安排全书的内容呢?这是因为,这样的次序恰好与我们人类个体的成长经历吻合。

先从本书的第一部分的关键词“论证”说起。为何要以“论证”为起点呢?请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吧。那时候的我们,对复杂的社会或许懵懵懂懂,更谈不上具备反思人生的能力,却可能已经会做简单的几何题。可见,理性论证能力是我们在成长中最先获得的一项理智能力。从该阶段与人生以后各阶段的关系看,在该阶段获得的论证能力,为我们以后理解各种复杂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要获得对于人生问题的反思能力,我们要先学会怎么做论证,怎么搭建思想体系的最基本的框架——这就像学武的过程:先要学会扎马步、定下盘,然后才能去学十八般兵刃。

第二部分的关键词是“未来”。为何是“未来”呢?很显然,空洞地谈论论证能力,未免有点枯燥,有时候,我们的确需要更丰富的社会语境来锻炼我们的思考能力。面向未来的科幻正符合生活阅历有限的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并且,科幻题材的文艺作品本身承担着科普的任务,对此类作品的欣赏能与我们在前一个阶段接受的“论证”训练产生天然的联结。同时,科幻题材的文艺作品往往对未来人类社会在技术刺激下可能产生的新架构进行了思考,因此,熟悉此类作品也能为我们思考更复杂的人生问题做好准备。

然后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个阶段的思辨训练了。在这个阶段,我们面对的就是第三部分的关键词“社会”。有意思的是,在真实运转的人类社会中,我们先前学到的论证本领似乎渐渐显得没有用武之地了:本来,根据理性论证的精神,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但到了一定的年龄后,我们会发现社会中存在非黑非白的灰色地带,并由此理解简单的规则在这里是行不通的——我们得学会察言观色,学会听懂弦外之音,并慢慢地懂得“反讽”与“黑色幽默”。在这个阶段,我们也会变得更为成熟与老练。

等到过了中年,我们也就开始隐隐看到了自己的人生终点。此刻,我们会开始认真地思考我们整个人生的意义,以及下面的问题:我的人生会不会白过。这也就是我们最后一部分的关键词:“人生”。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从“社会”这一部分开始,理性论证的重要性貌似就开始下降了,但理性并没有真正退场,因为哲学本身就是理性的事业。因此,即使是在讨论人生中的那些最微妙的问题(比如处在“灰色地带”中的那些带有暧昧色彩的问题)时,我们也要注意发掘其中的硬核逻辑。将暧昧的问题解释清楚,并由此了解暧昧的分寸与火候,这才是哲学能够带给我们的启发。

我之所以热爱哲学,是因为我觉得哲学能够满足我从各个角度思考人类生活的需要,而在世界上的所有学科中,没有任何别的学科能够像哲学这样给予研究者这么大的自由度。当然,我也很爱看电影,喜欢从哲学角度解释电影作品。希望这本小书能够通过哲学思辨与电影艺术的结合帮助大家享受思考的乐趣。

徐英瑾
2023年3月15日 +HjsOwjv0XJADBZxrqmvFYH0ppz+HkWNAv4CHUn2+R2keeCQZxfkjLC10r1fk1t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