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知觉:认识世界与自己

如果说感觉是对客观事物单一属性的觉察,那么知觉就是对客观事物多种属性的综合觉察。知觉和经验整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印象。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感知”是一个常用的词语,但在心理学中,“感”和“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例如,听到下面这样一段描述,你能否猜到它指的是什么?

这个物品的上部红红的,是一片一片、一层一层地围起来的,闻起来有一种独特的香气;下部有一根长长的枝条,还有些侧枝,侧枝上有绿色的叶子,枝干上还有一些刺,有点扎手。

答案是:它是一枝玫瑰花。

回想一下,在整个猜测过程中,我们根据关于红色部分物体特征、绿色叶子、枝条和侧枝的视觉描述,关于刺会扎人的触觉描述,以及关于香气的嗅觉描述,得到了关于这个物品的感觉信息,我们将这些感觉信息整合在一起,再利用已储备的知识、经验,经过分析,就完成了对这个物品的整体识别,在大脑中形成了这个物品的完整形象——玫瑰花。这个过程就是知觉,知觉的主要任务和成果就是模式识别,帮助我们辨认出我们感觉到的物品。

总的来说,知觉就是对各种感觉信息加以整合,并结合以往的经验做出分析,完成对感受对象的模式识别的过程。

那么,知觉和感觉有哪些区别呢?

1.第一个重要区别

感觉只是搜集了事物的某种特定信息,如声音、气味、视觉效果等,而知觉则是把所有这些感觉信息整合起来。每种感觉都只加工特定领域的信息,比如鼻子闻不到光线,耳朵听不到气味,眼睛看不到声音。因此,我们要想对客观事物形成完整的感知,就必须整合不同的感觉信息,这就是知觉的模式识别。当然,模式识别几乎是在一瞬间完成的,所以一般人区分不了感觉和知觉,这也是人们通常会把感觉和知觉合起来称为“感知”的原因。

2.第二个重要区别

知觉需要以大量的经验为基础来整合各种感觉信息,知觉不等于感觉,也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相加。

如果我们从来没有见过一样东西,没有积累任何关于它的经验,知觉就会遇到困难,无法完成模式识别。

比如,一家企业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样东西,从形状上看像是名片盒,既有塑料部件也有金属部件,但又不是名片盒。

我们很可能想不出上述物件到底是什么,有何用途,因为虽然有丰富的感觉信息,但我们从来没见过、使用过它,没有任何关于它的经验。

其实,上述物件是一种独特的自动裁纸器,可用来开启信封。即便知道了答案,你可能还是很难想象这种裁纸器如何使用,除非查看说明书形成新的经验。

根据这两个区别,我们可以发现,每种感觉都是对客观事物单一属性的觉察,知觉则不同。以玫瑰花为例,视觉是看到它,嗅觉是闻到它,触觉是摸到它,而知觉可以把3种感觉信息综合起来,得到“玫瑰花”的模式识别结果。知觉还可以做减法,因为有经验的参与,我们可以只看到玫瑰花瓣或只闻到花香就能说出它的名字。

知觉的模式识别受到人的经验的影响,这也提醒我们:世界上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我们必须知道自己不知道。所以,保证知觉准确性的关键在于让自己成为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的人。

知觉偏差

由于人的知觉受到内部主观经验和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人有时也不能完全明白自己感知到的是什么。知觉并不全是对客观事物的可靠反应,而是会存在大量偏差,甚至会背离真相。

人们能对产品的品质做出正确的判断吗?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事例表明,很多时候,我们的判断是不准确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品酒,人们常认为贵的酒更好喝。

加州理工学院的学者曾针对这个问题做了一项实验,结果令人啼笑皆非。实验中,品酒者被要求品尝5瓶外观完全相同的葡萄酒,酒瓶上有不同的价格标签,从5美元到90美元不等。品酒者需要感知每款酒的品质与美味程度,并最终对每款酒打分。研究人员在设计实验时暗藏“心机”,其实这5瓶酒并不是5款不同的酒,而是3款;标签上的价格也并不是酒的真实价格。在品尝过程中,品酒者可能会喝到贴着不同价格标签的同款酒。

品酒者能品尝出两瓶完全相同的酒,并给它们打出相近的分数吗?结果令人失望,品酒者一致表示:越贵的酒越好喝,比起10美元的酒,90美元的酒要好喝得多;比起45美元的酒,5美元的酒简直难喝得不行!品酒者不知道它们只是被贴上了不同价格标签的3款酒。品酒者真正感知到的并不是酒的品质、美味程度,而是标签上的价格。因为贵,所以品酒者觉得好喝,而所谓的对好喝的感知不过是为了让较高的价格合理化。于是,人的感知和判断陷入了一个怪圈。

我们可以反思生活中是否还有这种消费误区:为什么奢侈品的价格那么高?到底是什么影响了人们的感知?

我们要对自己的知觉加以警惕,知觉结论不只是感官作用的结果,价格、品牌、产地、心情都可以成为影响关于一样东西“好”与“不好”的知觉的因素。大家不妨用《红楼梦》里的一副对联时常提醒自己: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知觉的恒常性

除了知觉偏差,知觉还有一个有趣的特性,那就是“恒常性”。

一个身高180厘米的人站在我们面前,我们会觉得他很高,即使他站在100米开外的地方,我们依然会认为他很高,虽然这个时候他在我们眼球上的成像和近处一粒蚕豆的成像差不多大。从正方形桌子的对角线看桌子时,桌子在眼球上的成像是一个不太规则的四边形,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把这张桌子看成是正方形的。我们看到一张白纸被打上红光,虽然纸呈现出红色,但我们不会认为这是一张红纸,仍然知道这是一张白纸。一张桌子挡住了下面的地板,我们并不会认为桌子下面的地板消失了,而会认为它是连续延展的。

人拥有的这种辨别能力源自知觉的恒常性。也就是说,在非极端的环境下,我们对客体本质的感知会保持稳定,并不会因为识别的环境条件发生变化而变化。这种恒常性对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很重要,否则我们看到的世界万物随时都会发生扭曲,这是我们无法承受的。

当然,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知觉恒常性也会打折扣,出现较大偏差。比如,在不知道中央广播电视塔的真实高度时,人们往往觉得它大概有150米。可它的实际高度是380多米,我们对高度的知觉恒常性打了“对折”。

通常,人从下往上看时,会低估高度;反过来,从上往下看时,会高估高度。例如,一个2米高的台子,我们从下往上看时,不会觉得它“高不可攀”;但如果从上往下看,即使它只有2米,我们也会觉得高得有点儿令人害怕。

理解了知觉的恒常性之后,我们再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更能体会诗中的意境了。

完全没有感知,生存将很困难;完全相信感知,生活将有麻烦。

“正常”的错觉

比知觉恒常性的偏差更“糟糕”的,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错觉。

让人们对一个标准大小的小轿车停车位的面积进行估算,常常会得到4平方米、5平方米、6平方米、8平方米、10平方米这几种答案,而正确答案为12~13平方米。许多人家里的书房都没有十二三平方米,难道停车位比家里的书房还要大吗?在我们的印象中,一个小轿车停车位的面积似乎顶多六七平方米。我们来估算一下:一个标准的小轿车停车位要容得下一辆2米左右宽、5米左右长的小轿车,那就要有10平方米。左右还要开门,不能车挨着车,所以在停车位的左右两边还要留出足够的空间,因此停车位宽2.4~2.6米。再乘以5米的长度,就得到答案12~13平方米。

人们为什么会判断错误呢?因为出现了“错觉”:在一个开阔的停车场里,在有很多停车位的情况下,一块十二三平方米的地面不会显得很大。如果我们准备4块板子,把停车位围起来,就会发现,这个停车位甚至和家里的卧室差不多大。在开阔的空间里,很大的面积也不会显得大;而在封闭的空间里,即使不大的面积也会显得很大。这是对比错觉。

还有一个经典的错觉现象。两根筷子一样长,如果把它们一横一竖摆成一个“T”形,竖着的筷子看起来更长,横着的筷子看起来更短;如果将“T”朝任意方向旋转90度,仍然会发现,从中点被另一根筷子分成两截的筷子看起来较短。这种现象叫“T错觉”,是视知觉中一种常见的错觉。若把显得长的这根筷子从另一根筷子的中点向任意一端移动,最终使两根筷子呈“L”形或反“L”形,就会发现两根筷子一样长了,错觉消失了。感觉两根一样长的筷子不一样长,这其实是我们的眼睛“欺骗”了我们。人们常说“眼见为实”,现在我们还会对自己的眼睛那么自信吗?

错觉是人的感官在以正常的方式运作时产生的对事物的不正确知觉。错觉的结论是错误的,但这种现象本身却是“正常”的。

对于错觉,一方面我们要小心警惕,避免出现不应该有的错误,比如划小轿车停车位,如果出现错觉,划成了6平方米,就没法停车了。但另一方面,有的时候,错觉是可以被利用的,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站在天安门广场中央向北看是天安门城楼,向西看是人民大会堂,哪一座建筑看起来更高呢?一般来说,人们会觉得天安门城楼更高,但事实上,天安门城楼高34.7米,而人民大会堂高46.5米,两者相差近12米。

人民大会堂大概比天安门城楼高出了4层住宅楼的高度,但是人们没能察觉。这其中就利用了错觉:天安门城楼的屋顶是斗拱飞檐,看起来显高;而人民大会堂是一个平顶建筑,南北长达336米,于是46.5米的高度也显得不那么高了。

如果人民大会堂在视觉上高过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广场就不和谐了。设计师巧妙地利用了人的错觉,使得人民大会堂即使比天安门城楼高出十几米,人们还是觉得天安门城楼更高。

这些现象提示我们,人们在认识世界时,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这都是正常的。

时间的主观感知

人们总觉得小时候时间过得很慢,就像歌里唱的“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但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时间好像也越过越快。这个现象仍然与知觉有关,知觉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人对时间长短、快慢的感知。

科学家曾对19~24岁、45~50岁、60~70岁3个年龄段的人进行了一个3分钟时长预估测试,让参与者主观估计3分钟有多长,再跟客观时间对比。实验结果是:人们对时间长短的估计都有偏差,而且年龄越大,偏差也越大。

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生物钟会走得越来越慢,细胞分裂速度、新陈代谢速度自然也变得越来越慢。随着生物钟(主观时间)变慢,人对客观时间的感知精度也就变低了。

老年人生物钟上的3分钟,约等于客观时间的5分钟。也就是说,老年人把客观上的5分钟在心理上当成了3分钟,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老年人做事都慢慢悠悠、不慌不忙的。年龄越大,主观时间的紧迫感越弱,年轻人认为3分钟早已结束,老年人则认为还没有到。

那么,我们有什么措施能提升时间知觉的精度,延缓生物钟变慢呢?答案是:适度锻炼,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睡眠。

生物钟受人体各种生理内循环的综合影响,比如,心跳、呼吸、新陈代谢、细胞分裂、激素释放、睡眠等。想要提升时间知觉的精度,延缓生物钟变慢,首先,要做的就是适度锻炼,有效改善心肺节奏,促进新陈代谢;其次,要补充营养,为身体提供新陈代谢、细胞分裂必需的原料;最后,要保证充足睡眠,以保持合理的生物节律和激素分泌。这几个建议虽是老生常谈,但它确实能强身健体,进而改变心理状态,提升人们的时间知觉精度。

我们已经了解感觉与知觉的差别,也知道知觉无法总是客观、精确地反映现实世界。只有科学地理解知觉,我们才能防范知觉偏差和错觉,并且懂得如何利用。

送给大家3句话,希望它们能时刻让你们保持清醒:

我们通过大量积累感知经验才能了解世界,所以要谨记“学而时习之”。

世界上的很多东西我们都看不到或看不懂,所以要谨记“不知为不知”。

我们的知觉受环境和经验的影响会发生偏差,所以要谨记“吾日三省吾身”。 KH7OcGvToTAKUsTxYylrhotYrjsSY/hLYoY+z1Go3r8i5cH1HAYBw8iYaFzXgJz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