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都说“医不自治,人不渡己”。

年轻时的我,无知者无畏,觉得那是别人为自己的无能找的借口。如果有朝一日,我有了宝宝,一定可以做个轻松快乐的妈妈,教出聪明健康、活泼可爱的宝贝。

我从不怀疑自己对这件事的胜任力。

毕竟从幼儿师范学院毕业后,我在一线带班一带就是11年,从小班到大班,也带了三四轮。如果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至少要投入“一万小时”的时间去学习和精进,那时的我在幼儿园老师的岗位上,已经投入了2个“一万小时”。除了每天带着孩子们开展一日教学活动,帮助家长们解决育儿问题,我还在职读完了学前教育的研究生,成了省级教育科研带头人,获得省级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省级公开课一等奖,多次荣获省市级优秀教师和名教师的称号……我经常庆幸自己生在一个好时代,一个一线幼儿园老师能得到的荣誉,我全都拥有了。

后来,我走上园长的工作岗位,从公立幼儿园调到外资幼儿园、国际幼儿园,再后来成了国际早教中心运营总监。我不仅关注孩子的成长,也不断给家长们开设父母课堂:给他们分享有前瞻性的育儿理念、实用的育儿方法,帮他们解开心结……

站在一个教育从业者的角度来看:只要我努力,就会有正反馈。我总以为可以同时照顾成百上千个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如果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应该游刃有余。做父母真的没有那么难。

但是,生活就是一个大型的“打脸”现场。

儿子豆豆的出生,就如迎头一盆冷水,生生把我泼醒了:有些事真的不是你努力就有结果!比如:养孩子,做父母。一不小心,用力过猛,就会让你措手不及,甚至直接崩溃。

三张病危通知单

家长们都说我不会起名,叫“豆豆”,所以他才会提前两个半月早产,出生时只有3.2斤,是个名副其实的“小豆豆”。

真实的情况是:31岁时我怀上了豆豆,那是2008年,我正在金宝贝早教中心做总监。(因为当时的学前教育专业都不包含0~3岁的内容,而金宝贝是第一个走入国内的早教品牌,我想在实践中研究孩子3岁前的成长规律。)怀孕后期我的体重涨到185斤,血压飙升到220毫米汞柱,当时我还以为是因为给血压仪换了新电池,数据不准,所以一直坚持正常工作。但是在一次例行产检的时候,我直接被推进了重症监护室:重度子痫前期。没错,就是与《北京遇上西雅图》里汤唯饰演的孕妇一样的症状。

随着病情不断地恶化,我的血压降不下来,浑身浮肿到抽血都找不到血管,随着蛋白质的不断流失,孩子在肚子里很久没有长体重了。于是,医生开出了第一张病危通知单,在后面的一周里,同样的病危通知单医生又开了第二张、第三张。

那是我生命中最漫长的七天。

我浑身插满针头和管子,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重症监护室里,全身唯一能够正常活动的是眼睛。但是一想到孩子摇摇摆摆向我走来的样子,我就咬紧牙继续坚持,直到最后,被迫提前10周剖宫产。

豆豆出生后,我没有像其他大部分妈妈一样,醒来第一眼就看到宝宝:因为早产,发育不全,他进了保温箱,要上呼吸机……已经被转院了。我一下子感到身体和内心都被掏空了,就是那种扔个针头下去,都有回声的空。

也在那一刻我才理解到:都说老师像妈妈,但老师永远没有办法和妈妈画上等号,因为孩子有时是妈妈拿命换来的,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是她心尖上最柔软的那一部分。

但是对于做妈妈这件事,没有人天生就能做得得心应手,我也不例外。

焦虑,从第一眼看到儿子开始

出院第三天,我在儿童医院,第一次见到了豆豆。

隔着观察室的玻璃,小小的他静静地躺在保温箱里,头发被剃了一块,插着呼吸机和输液管。浑身皱巴巴,又黑又黄,很多宝贝出生就嫌小的新生儿尿不湿,对他来说却大到能提到胸口了,有种不可描述的窘迫,两只小手偶尔在空气中挥舞,手指细得可以透光……

我正式开始体验做妈妈的焦虑。

在保温箱里待了一周后,在我的执意要求下,签署了责任书后,豆豆回家了。

三月的重庆还是有些冷,突然有一天,儿子睡着了以后,怎么也叫不醒,浑身冰凉,我尝试听他的心跳,甚至伸手试探他的鼻息……或许是他太小了,完全感觉不到心跳和鼻息。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感到恐惧。

记不得是哪本书上的方法,等救护车的过程中,我解开自己的衣扣,躺在床上,让豆豆贴在我的胸口,听着我的心跳,用我的身体去温暖他,希望能帮他熬到救护车来。

我在心里不断地祷告:老天啊,请不要把他从我身边带走,只要能让他活下来,我愿意拿一切去交换。

结果,他活下来了。

但是接下来我就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豆豆肌张力弱,别的宝宝出生时都是攥着小拳头,而他天生兰花指;

别的宝宝都能抬头了,而他像是头上压着一座大山,脸憋红了都抬不起来;

他的脐部没有长好,哭的时候有枣子大小的疝气,跟着他的气息在起伏;

因为头太小,乳头、奶嘴都含不住,不断被呛哭,呕吐……

我抑郁了,产后抑郁:为什么我那么喜爱孩子,认真做了十几年老师,帮助了那么多的家长和小朋友,而上天却给我了这样一个不一样的宝宝,对我这么不公平。

后来还是希望之家福利院(HOME OF HOPE)的内森(Nathan)先生的一段话,让我重燃了信心:

“简(Jean),你非常年轻的时候,就是大家眼里的教育专家,给父母们讲各种方法。但是,你是老师,不是妈妈。现在豆豆的出生,给了你一次机会,如果你连豆豆都能养好,那证明你是真正的专家。豆豆是上天赐给你最好的礼物,来教你如何做一位真正的母亲。”

从那一刻起,我满血复活了,不再精神内耗。

我翻阅各种国内外书籍论文,尝试着用不同的方法去帮助儿子,改善他的饮食状况,建立好的睡眠习惯,很快他追上了同龄小朋友的发育标准;我每天坚持给他做抚触按摩,坚持做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的训练,在早教中心的运动课上,他已经完全可以胜任了;甚至连他的脐疝,也被我用自己研究出来的小妙招给搞定了……

陪伴他一路成长,我深刻体会到:比起带好一个班几十个孩子,带好家里一个孩子其实更难。

“小豆豆”现在已经是初三的大孩子了。他阳光自信,诚实勇敢,是一个妥妥的小暖男。

感谢他的到来,让我重新梳理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也体验了所有妈妈的心路历程,完整地总结了从宝贝出生到入园,再到幼升小,最终独立面对学校生活的整个过程。有了系统实用的育儿方法,我也从焦虑中走了出来,开始享受孩子和自己成长的快乐。

所以,如果你也是新手父母,也经常为育儿焦虑,束手无策,甚至情绪失控……你不需要为此自责,我们都不是完美的父母,你在养育孩子的同时,孩子也在教会你如何做一位有智慧的父母。

关于这本书

时光飞逝,我已经不再做园长了,我有了自己品牌的儿童中心。

一届又一届的孩子们学着我编写的游戏课程,顺利地升入小学,走稳人生的第一步;同时,我曾经在幼儿园一线教过的孩子们,也都30多岁了,陆陆续续都做了父母,于是我又开始忙碌,不断接到他们的求助:

“景老师,我家孩子怎么就坐不住呢?一学习就走神!”

“我省吃俭用给他报兴趣班,为啥他总是半途而废呢?”

“孩子为什么记吃不记打,总是不听我的话?”

“教孩子怎么这么难?”

“养孩子太贵了,养不起了呀!”

…………

于是,我决定站出来,帮助我曾经的“孩子们”。

我开始在短视频平台持续输出育儿方法,给家长们直播答疑,一年的时间就拥有了近50万名粉丝。我录制了一系列家教课程,比如“幼儿园家长必修课”“入园家长必修课”“儿童敏感期解读”“入园准备训练营”等,有1万多名0~7岁孩子的父母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有位北京的妈妈半开玩笑地说:“景老师的育儿课还能治病呢。孩子两岁的时候我遇到景老师,那个时候小区里的妈妈都在内卷,从识字到英文,再到数理逻辑训练……孩子和我都很痛苦。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我都‘早更’了。”但是当她认真地学习之后,现在小区的“赛诗会”他们不再参加了,有了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妈妈更多的是在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习惯。慢慢地孩子越来越好,妈妈的“早更”也消失了。

我对她说:“感谢你自己吧!是你愿意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当你的心里有了目标,手里有了方法,眼中有了孩子,自然就情绪稳定。先有关系,再有教育,咱家宝贝会越来越好的。”

我带领家长们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激发孩子内在的驱动力,家长们发现原来自己的宝贝这么棒,不仅专注还有探究的兴趣。

我教会了家长们读懂孩子的性格,家长们惊喜地发现和孩子沟通变得轻松了,回到家里,再也不会鸡飞狗跳,一地鸡毛了。

只要家长们抓住生活里的教育契机,遵循孩子思维发展的规律,在家就能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自理能力、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就连让家长们头疼的知识启蒙,我也手把手教他们,把生活当成孩子的课堂,轻松解决,关键是不花冤枉钱,还能帮孩子和家长们节约更多宝贵的时间,少走很多弯路。

总之一句话:家长们读懂了孩子,激发出孩子的自驱力,就能看到不一样的宝贝。

应家长们的要求,我把这些都写在了这本书里。希望每个父母都能通过学习,用高质量的思考,代替低质量的忙碌,享受你和孩子共同成长的亲子时光。

在此感谢豆豆,帮我成长为一个幸福的母亲;

感谢我的学员家长们,坚定了我动笔的决心;

同时感谢我家金先生的陪伴,让我坚持下来。

有你们真好!

景致
2023年9月24日 e1jJUmUHGPBKSaGRT2VlQ8a2vT1lPmEXqjWY6m8PoCFEp9AvyHqLM2wmVgfQ8Jg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