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危险的妖后

德不足以服人,才不足以胜众,都不是什么问题;无德无才却有强烈的欲望,那就是不戴绝缘手套抓电线,很危险,而这恰恰是杨骏犯下的错误。

1

晋武帝弥留之际,委托司马亮处理后事,杨骏却悄无声息地篡改遗诏,大权独揽。

作为晋武帝的叔叔和西晋王朝的重臣,司马亮于情于理都应该出席晋武帝的葬礼;可是他担心夜长梦多,久居京城将遭到杨骏的报复,于是他连宫门都没敢进,只是在宫外为尸骨未寒的晋武帝痛哭了一场,随即仓皇逃离洛阳,并且上了一份奏折,请朝廷原谅自己因故不能出席葬礼。

司马亮的仓皇逃离,很快成为京城的谈资,大家都在隐秘而热烈地解读着这起出逃事件当中隐藏的不祥密码。

司马亮的出逃并没有影响到葬礼的举行,也没有影响到自以为走上人生巅峰的杨骏的好心情。在他的主持下,朝廷重臣齐聚太极殿,来见晋武帝最后一面。参与葬礼的所有人都很清楚,一旦新皇登基,政坛就会大洗牌,自己的仕途也会受到影响。

此时的晋武帝躺在棺椁里,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最后一次接见了各怀鬼胎却又貌似哀痛的大臣们,对于祸端已经露出苗头的王朝,他已无能为力。

葬礼上的杨骏表现得趾高气扬,俨然以王朝的掌舵人自居,跟在他身后的,是几十个全副武装的武卫。

这是为了炫耀阵势,还是为了防备不测?当棺椁被钉上,即将运往陵墓,大臣们鱼贯出宫的时候,大家都暗中交换着疑惑的眼神。在一双双盯着杨骏的眼睛当中,有一个女人的眼神分外怨毒。

2

贾南风,新帝司马衷的皇后。这个女人和杨骏的相同点是都热衷于权力,不同点是她更有心机,杨骏根本不是她的对手。

面对大肆弄权的杨骏,贾南风暂时潜居在宫殿一隅,静静地等待着时机。

弄权也好,夺权也罢,手里得有兵。杨骏脑子不算灵光,但对这一点的认识还是很清楚的。于是,他把手伸向了禁军,在禁军当中大肆安插亲信。

禁军,就是京城卫戍部队。控制禁军,就等于控制京城;控制京城,就等于控制皇宫;控制皇宫,就等于控制了贾南风和弱智皇帝司马衷,同时还可以震慑地方上蠢蠢欲动的藩王。

禁军的设置比较复杂,大体而言可以分为两部分:殿中军防护宫城,外营兵防护外城。

杨骏对外营兵的拉拢很下力气,对殿中军却比较忽视,很瞧不上殿中军的将领。或许,他以为宫城处于京城中央,只要控制好外营兵,殿中军就不会出什么乱子。

然而,问题恰恰就出在了殿中军。

殿中军有两个将领孟观和李肇,一向受够了杨骏的轻视和冷落。在他们表现出怨愤之情时,贾南风知道,她的机会来了。

她派遣跟随她多年的太监董猛与二人接洽,双方密谋商定诛杀杨骏。

对于贾南风来说,有了禁军的协助诚然筹码大增,但她并没有轻举妄动。为了增加胜算,她暗中派人去联络司马亮,请他联合藩王共同出兵。司马亮却拒绝了贾南风的提议,说杨骏倒行逆施,众叛亲离,是自取灭亡,只需要静观其变即可。

姿态是运筹帷幄的,语气是胸有成竹的。别看司马亮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其实他完全是装的,因为他根本不敢和杨骏硬拼。

当初,杨骏篡改遗诏,就有手下建议司马亮趁着杨骏势力不稳,赶快发动政变,他却因为胆怯而拒绝了。其后,杨骏以司马亮没有参加晋武帝的葬礼为由,扬言要出兵攻打他。其实这只是虚张声势,他毕竟是藩王当中的元老,杨骏再猖狂也得有所顾忌,可他又被吓得哆哆嗦嗦。

这一次也是一样,他就是害怕,只是说得比较委婉罢了。晋武帝临终时任命他为辅政大臣,原因之一就是看中了他的平庸,他也以实际行动证明了晋武帝看人的眼光之准。

3

贾南风在司马亮那里碰了钉子,转头又向晋武帝的第五个儿子求援,即二十一岁的楚王司马玮。

司马玮是个毛头小伙子,年轻气盛,性格冲动急躁。接到贾南风的求援之请,他一口应允,然后向朝廷上奏,请求入朝。

杨骏本来就对他颇为忌惮,唯恐这个刺儿头在地方上作乱,如今一看他居然主动要求入京,赶快答应,意图借机将他监管起来。只是他还没有来得及动手,贾南风就先下手为强了。

司马玮抵达洛阳不久后的一天晚上,政变发生。

贾南风假借司马衷之手下了一道诏书,宣称杨骏谋反。之后,司马玮封锁宫门,派殿中军包围杨骏的府邸,并派遣弓弩手登上附近的制高点,向杨府发动齐射,以防杨府的兵丁突围。

政变发生的时候,被杨骏拉拢的外营兵在干什么呢?答案或许是,他们在睡觉,根本不知道宫城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或者,他们知道里头出事了,但宫城大门被司马玮封锁,他们进不去。

杨骏的府邸在宫城内部,这里在三国时期是曹魏权臣曹爽的府邸。几十年以前,司马懿发动政变,夺取曹魏政权的时候,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好像真有因果轮回,如今,西晋王朝的祸乱再一次在这里开启。

杨骏之所以住在宫城,是为了便于控制贾南风和司马衷。得罪了殿中军将领,却还敢住在宫城,他的胆子也是大得可以。

更搞笑的是,大祸临头的时候,手下建议他冲出宫城,赶快调集外营兵入宫平乱,他却认为外营兵入宫必须得皇帝下诏。司马衷被贾南风捏在手里,他哪里能得到弱智皇帝的诏书呢?

政变来得快,去得也突然。杨骏几乎毫无反抗之力,当晚就被乱军杀死在马厩里,三族被灭。一夜之间,权势烟消云散。

杨骏死了,权力易主,司马玮控制禁军,权倾朝野。

4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贾南风接受了这个结果。在她的计划当中,司马玮只是过河的桥,所以她容许司马玮暂时站在权力顶峰呼风唤雨。接下来她要做的,就是拆桥。

为此,她利用司马衷下达诏书,征调司马亮入朝,与卫瓘一起出任辅政大臣。

司马亮曾经拒绝过贾南风的求援之请,他们之间算是已经结下了梁子。而卫瓘跟贾南风的关系怎么样呢?仇人!晋武帝当年给司马衷选妃,卫瓘一心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司马衷,贾南风早就怀恨在心。后来,晋武帝确定皇位继承人,卫瓘又想把司马衷废掉,贾南风更是愤恨难平。

既然如此,贾南风又为什么要重用司马亮和卫瓘呢?

司马亮和卫瓘看不惯司马玮把持权柄,可是禁军掌握在司马玮手中,实力决定一切,一旦打起来,他们根本不是司马玮的对手。

贾南风很清楚这一点,她把这三个人放到一起,是想公报私仇,故意挑动他们互相残杀,利用司马玮除掉另外两个老家伙。

正如贾南风所希望的那样,司马亮和卫瓘出任辅政大臣之后,迅速结成统一战线,把矛头对准了司马玮,想从他手里夺取禁军控制权,并且物色了贾南风的一个姻亲,准备接手京城卫戍部队(或许是想向贾南风示好,或许是得到了贾南风的授意)。

司马玮大怒,司马亮和卫瓘见A计划行不通,转而执行B计划——密谋调动司马玮离开京城,回到自己的藩国。无疑,司马玮更怒,矛盾趋于白热化。

这时候,贾南风露面了,她给司马玮发了一道诏书,宣称卫瓘和司马亮谋反,命令他采取行动。司马玮迅速出动禁军,包围卫瓘和司马亮的府邸。

卫瓘被杀,满门皆被灭。

司马亮虽然被捕,但他毕竟是宗室元老、皇族成员,禁军并不敢把他怎么样。司马玮后来下令,谁能杀了司马亮,赏布千匹。于是乱军一哄而上,司马亮惨死,尸首遭到践踏——他是八王之乱中第一个被送上祭坛的诸侯王。

5

就在年轻气盛的司马玮带军围攻卫瓘、司马亮的时候,贾南风另外派遣了一支小分队去拦阻。当然,时间必然是经过算计的,必须在卫瓘和司马亮或死或伤后才能到达现场。

贾南风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是一个即将把司马玮推下火坑的预兆。因为她这一举动意在向大家表明,围攻卫瓘和司马亮并不是朝廷的旨意,而是司马玮矫诏,擅自行动。

事情闹到这份儿上,头脑简单的司马玮也看出有点不对了,他怀疑自己被涮了。手下向他建议,既然已经出动禁军,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冲进皇宫诛杀贾南风及其党羽。但是他犹豫不决,毕竟这么做风险太大,很容易被扣上欺君犯上的帽子,这个责任他是担不起的。

处死卫瓘和司马亮当晚,司马玮一夜无眠。忽然陷身权力漩涡中心的他,就像大浪中的一叶孤舟,惶惑、恐惧、进退失据,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次日凌晨,宫中又传出一封诏书,宣称:他矫诏杀死卫瓘和司马亮,罪大恶极,让他必须即刻束手就擒;至于被卷入其中的禁军,朝廷不会追究他们的责任,但是他们应该马上返回营地。

顷刻之间,禁军四散,只有一个十四岁的小奴仆没有离开,紧随司马玮左右。

其后,司马玮被拘捕,送往刑场处决。跪在屠刀下,司马玮从怀中掏出了一封诏书,在监斩官眼前展开。昨天,就是这封诏书命令他处死卫瓘和司马亮的。

看着墨迹未干的诏书,司马玮泣不成声。他说,我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国家,为什么最终竟然是如此收场?我的身体是先帝给的,却蒙受不白之冤,将来还能洗雪冤屈吗?监斩官知道他是被人算计了,心生怜悯,泪流满面;可是他所能做的也只是徒呼奈何,表达自己的同情。

司马玮被处斩,他的同党被灭三族。

司马玮——八王之乱中第二个被送上祭坛的诸侯王。

司马玮没脑筋,冲动,可是在八王之中,他的名声还是不错的;所以他冤死之后,民间很多人纷纷自发给他建立祠堂。年轻人血气方刚,想做点儿事,这是好的;可是他不知权力游戏的血腥与险恶,贸然闯入其中,到头来只能被人当枪使、被算计,最后被一封诏书要了命。他从权力顶峰摔到人生崖底,前后不过一天。

6

至此,八王之乱的第一个阶段落下帷幕。贾南风利用几份诏书,先诱使司马玮除掉杨骏,继而借司马玮之手除掉司马亮和卫瓘,转而又除掉司马玮,扫清了攀往权力巅峰的障碍,成为暂时的胜利者。

八王之乱为什么要分为两个阶段呢?

主要原因在于:在第一个阶段,禁军是各路势力争夺的中心,动乱只是发生在京城,并没有波及地方,而且只是西晋当权者之间的权力纷争;而在第二个阶段,动乱的规模则扩展到了全国,被卷入其中的藩王越来越多,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也随之进入风暴中心,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并由此开启了长达近三个世纪的大分裂时代。

这次大动乱,是怎么酝酿成一场席卷全国的大风暴的呢? DLz9MDSz8g9yPAqbXyLS7bY7y+sodcRSmuKKGQARUVtSXW+aj6Wwhj9B5fyQ0Uh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