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春秋诸侯王

楚、吴争战

春秋时期,南方吴、越、楚三国中,最早兴盛的是楚国。

鲁桓公二年(前710年),《左传》中出现了关于楚国的记载:“ 蔡侯、郑伯会于邓,始惧楚也。 ”楚国的强大已经令中原蔡国、郑国感受到威胁,要会商应对之策。这一年是楚子熊通三十一年。楚子熊通三十五年(前706年),楚国大军逼近随国都城,威逼随侯和谈。熊通说,现在中原诸侯无视周天子的权威,相互争战攻伐,我也有一支小小的军队,打算参与中原政事,要随侯向周天子建言提升楚君的爵位。楚子熊通三十七年(前704年),随侯通报楚国,说周桓王拒绝了楚君的要求。熊通大怒,说楚国先祖鬻熊是周文王的老师,周成王分封诸侯居然只封楚君为子爵,居住蛮夷之地。楚国把蛮夷之地治理得很好,“ 王不加位,我自尊耳 ”,于是自立为王,史称楚武王。楚子称王,开春秋诸侯称王之先河。面对这一既成事实,周桓王和中原诸国也无可奈何。

楚国的国都在郢(今湖北江陵),其与北方晋国的百年争雄,成为春秋史事的主线。与晋国的常有强卿不同,楚国可以说常有名王。鲁文公十四年(前613年),年纪不到二十岁的楚庄王继位,当时国内权臣纷争,政局混乱,他采取了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策略。《韩非子·喻老》中将他作为“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的典范: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不穀知之矣。”处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举兵诛齐,败之徐州。胜晋于河雍,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

隐,即隐语,用隐喻的方式说出自己的意思,有类于现在的谜语或寓言。成语“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典故就在这里。不穀,本是周天子谦称,此时也被霸主们所僭用。半年之后,楚庄王看清了形势,掌握了民情,着手整肃内政,充实国力,然后北上与晋国争战。楚庄王八年(前606年),也就是楚子熊通让随侯向周天子转达提高爵位的要求之后一百年,楚庄王以勤王的名义率大军北上,“ 观兵于周疆 ”,陈兵于周天子王城洛邑近郊。周定王只好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楚庄王公然向王孙满问起九鼎的轻重。九鼎相传为大禹所铸,象征九州,成为天子权力的标志,随王朝兴衰而转移。问鼎也就意味着对天子权位的觊觎。王孙满说了一通统领天下“ 在德不在鼎 ”的大道理。楚庄王扬言,楚国军士折下兵器的刃尖,就足以铸成九鼎。但还是退兵了,因为周王室虽衰微,晋、齐、秦、吴等大国环伺,不会坐视楚庄王移鼎于楚。这又留下了“楚王问鼎”“问鼎中原”的典故和成语。

楚庄王十七年(前597年)春,倾三军精锐伐郑,围困三月后攻破郑都,郑襄公请罪求和,被迫与楚结盟。晋国的救兵夏天才赶到,领军将领意见不一,被楚军在邲(今河南郑州西北)打得大败。楚军饮马黄河,迫使中原小国归附,又攻宋迫其媾和,成为长江以南的第一位春秋霸主。

楚国向东方江淮之间扩张时,最初的对手是淮夷和徐戎。吴国和越国登上历史舞台,始见于鲁宣公八年(前601年),《左传》有纪事:“ 楚为众舒叛,故伐舒蓼,灭之。楚子疆之,及滑汭,盟吴、越而还。 ”众舒是淮夷的一支,亦称舒夷,包括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小国,分布在今安徽舒城一带。楚军继续东进,将疆界推进到滑汭,即滑水的弯曲处。滑水在今安徽巢湖与无为之间,下游汇入长江。楚国会同吴、越结盟,说明已不得不正视其势力。从湖熟文化的分布区域可以知道,吴国的势力范围是达到长江北岸的,且湖熟人的族群有可能源出淮夷,那就更有一种血缘上的联系。但吴国此时还没有力量与楚国争夺江淮地区,越国尚是吴国的附庸,两国只能接受这个盟约。

周简王元年(前585年),寿梦继位,始称吴王。这无疑是学了楚国的榜样。吴国向中原发展,就必然要与楚国争夺江淮地区。吴王寿梦二年(前584年),“ 吴伐郯” ,又 “入州来 ”。吴国征伐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北)。晋景公召集中原诸侯在马陵会盟时,吴国又进入了州来(今安徽寿县)。

吴国与楚国的冲突由此开始。楚国的叛臣申公巫臣逃到晋国,说服晋国联合吴国,南北夹击楚国。晋、楚争霸,互有胜负。对于晋国而言,联吴攻楚无疑是良策。晋国遂派申公巫臣带三十辆战车到吴国做教官,教吴军射御、车战、列阵,还留下一半战车给吴国。这就是《史记·吴太伯世家》所说的“ 吴于是始通于中国 ”。吴国如虎添翼,于是背弃与楚国的盟约,进攻巢国(今安徽巢湖一带)和徐国(今江苏泗洪一带)。楚将子重疲于奔命,江淮之间原来臣服于楚国的蛮夷,都被吴国夺去了。

两年后,晋国邀集中原诸国在蒲(今河北长垣)会盟,第一次邀请了吴国,但是吴人没有参加。周简王十年(前576年),晋国邀集中原诸国会盟以抗楚,并在钟离(今安徽凤阳)会见吴王,促成了中原诸国与吴国的正式交往。吴、晋结盟,与楚国的争斗更趋激烈。

周灵王二年(前570年),楚国令尹子重率军伐吴,攻占了鸠兹(今安徽芜湖东),一度突进到江宁、溧水、当涂三地交界处的衡山(今横山)。子重以为吴军不堪一击,率大军返回庆功,“ 使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吴 ”。邓廖所率,是楚军的最小建制单位,三十辆战车,每车配重甲兵十人,轻步兵百人,继续东进。吴军后发制人,俘获楚国的良将邓廖,并渡过长江,攻占了楚国的富庶城邑驾(今安徽无为),也就是鸠兹对岸的江港。楚军损失了十之八九,又失去良邑、良将,得不偿失,子重被楚人责怪而病死。这一仗使吴国声威大振,奠定了大国地位。

兵家必争濑渚邑

周灵王十二年(前560年),楚共王去世。吴国乘楚国有丧事发兵攻楚。楚军在庸浦(今安徽无为南)设下伏兵,诱敌深入,大败吴军。由此可知,吴军仍是从鸠兹渡江北进的。楚军乘胜向东推进,次年设置棠邑(今南京六合)。在新占领区域设县作为地方行政机构,是楚武王的发明,因为有利于行政管理,县成为中国的一级行政建置,直至当代。棠邑是南京市域内的第一个行政建置,不过文献中关于棠邑的信息太少。可以确定的是,伍员的兄长伍尚被诱杀前,正担任棠邑大夫。伍尚也是南京第一位留下姓名的行政官员。

这几次战争虽然都有渡江的行动,但战事主要是在陆上进行。吴、楚水战始见于周灵王二十三年(前549年),楚康王“ 以舟师伐吴 ”,训练水军征伐吴国,但因军中事务处理不当,没有取得战果就返航了。这是中国见于史籍记载的第一次水战。

第二年,吴王诸樊率军伐楚,这次吴军走得比较远,已攻破巢邑(今安徽巢湖)。然而诸樊在进入巢邑城门时中箭受伤而死,成了中国第一个战死沙场的国王。

吴国的开发建设推进到南京市域内,不会晚于周景王四年(前541年)。此年吴王余祭在固城湖北岸建濑渚邑(今高淳固城),同时在固城湖西筑成周长四十里的相国圩,“ 筑土御水,而耕其中 ”(《金陵物产风土志》),由自然垦殖进入围垦种植。这标志着南京地区农业生产的一个新阶段,也是见于史籍最早的围垦固城湖记录。

固城湖因固城而得名。固城是濑渚邑的别称,两者的管辖范围,都是今高淳、溧阳一带。有人说固城因城垣坚固而得名,然而当时的城墙不过是土圩子。也有学者认为,“固”即“勾吴”两字的快读,固城就是勾吴城的记音文字。这个说法,显然更能吸引人。由此也可以看出固城在吴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濑水,又称濑江、溧水。濑渚即濑水间的小片洲地。濑渚邑的正西不远即是长江良港鸠兹,而由此顺胥河东进,经溧阳、宜兴,可以直抵太湖。这条交通线对于善于用船的吴人,自然甚为便利。濑渚遂成为吴、楚反复争夺的焦点。

濑渚邑的规模,宋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引《金陵图经》,称其“ 高一丈五尺,罗城周回七里二百三十步,子城一百一里九十步 ”。罗城是外城,子城是内城,子城周长应当是“一里一百九十步”。据考古发掘,这座有两重城垣之城,实是汉代的溧阳县城。濑渚邑城只是其子城西隅一部分,作为防御楚国东侵的军事据点,也当即成为楚国攻击的目标。第二年,因楚军进逼,吴国不得不改在陵平山另建邑城,史称陵平邑。

周灵王二十七年(前545年),齐国的罪臣庆封逃亡到吴国,吴王余祭将朱方(今江苏丹徒)封赐给庆封。楚灵王遂以此为借口,在周景王七年(前538年)联合诸侯之兵攻占朱方,杀了庆封。当时的丹徒,仍属于吴、楚相争的边缘地区。楚军在回师途中攻占了陵平邑,改为平陵县,意思是“平”了吴国的陵平。周景王十年(前535年),楚军占领交通枢纽濑渚,据说王子弃疾,即后来的楚平王,曾在濑渚建造宫殿,俗称楚王城。濑渚、陵平、平陵、溧阳原为一县,至隋代分置溧水县,明代分置高淳县。今陵平属溧阳,濑渚(固城)属高淳。

周景王八年(前537年),楚国联合诸侯及东夷伐吴,越国大夫常寿过率军参战,在琐(今安徽霍邱)与楚军会师。因为吴国已有防备,楚军无功而返。这是越国第一次卷入吴、楚之争。

越国虽号称大禹的后裔,但真正让国家强盛起来的,是与吴王诸樊、阖庐同时代的越王允常。其时越国从山地走向平原,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正义说允常“ 拓土始大,称王 ”,成为春秋时代第三个诸侯王。春秋时期,中原各诸侯国名义上还尊奉周王室,君主仍居周天子分封的公、侯等爵位,没有称王的;只有南方楚、吴、越三国先后称王。在中原各国看起来,自然会有“非我族类”的感觉。

如同晋国联合吴国夹击楚国,楚国也拉拢越国以威胁吴国。两国还有姻亲关系,楚惠王的母亲就是越国人。但越国此时表面上仍是吴国的附庸国,维持着朝贡关系,虽时与吴国发生争竞冲突,规模都不大。

周景王十六年(前529年)八月上旬,晋国召集诸侯举行平丘(今河南封丘)会盟制裁鲁国,也通知了吴国。晋昭公在良(今江苏邳县)约见吴王余昧。吴王余昧声称水道不通,没有赴约。这里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即江淮之间存在一条自然水道,但水位不能保证常年通航。后来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应该就是以这条自然水道为基础。

此时吴国的造船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周景王二十年(前525年),吴国公子光率水军伐楚,楚国水军在长岸(今安徽当涂西南)迎战,大败吴军,夺取了主帅公子光的乘舟“艅艎”。公子光乘夜偷袭,又夺回了“艅艎”。“艅艎”作为主帅乘舟,且有专名,可以想见非同寻常,有记载说是楼船。它也是中国航运史上第一艘有命名的船。

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年),伍员因父、兄被楚平王杀害,辗转南奔,逃往吴国。伍员是春秋时期的传奇人物之一,民间熟悉的名字是伍子胥。他是继巫臣之后第二位从楚国逃往吴国的将才。其时吴王僚当国,伍子胥辅佐公子光,筹划刺杀吴王僚。吴国历史上诸樊兄弟让国被誉为佳话,不料却伏下了下一代兄弟仇杀的祸乱。吴王寿梦有意传位给四子季札,季札不受,长子诸樊继位后传位给二弟余祭,再传三弟余昧,意在顺序传到季札,季札仍然推让。余昧就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僚。诸樊的儿子公子光不乐意了,派专诸刺杀了吴王僚。“专诸刺王僚”的故事被司马迁写进了《史记·刺客列传》。

公子光登基,即吴王阖庐。伍子胥又举荐齐国军事家孙武给阖庐,几次大败楚军,夺取楚地。同样从楚国逃来的伯嚭,也因伍子胥的力荐得到重用。伍子胥清楚地认识到吴、越不能并存。吴王阖庐元年(前514年),伍子胥在规划吴国都城时,就明确提出“ 欲东并大越,越在东南,故立蛇门以制敌国 ”的战略目标。而越国君臣同样明白这一点,大夫范蠡对越王勾践说,吴、越两国,同气共俗,地理位置又紧密相连,势必不两立。

吴王阖庐四年(前512年),楚国水军在吴国边境巡行,打算乘机进攻吴国。越国大夫胥犴到豫章(今淮南一带)慰劳楚军,越国公子仓送一艘大船作为楚王的乘舟,并且亲率水师追随楚军。因为吴国水军严阵以待,楚军至圉阳(今安徽巢湖)返回。吴军悄悄尾随楚军之后,乘其不备,攻灭了楚的属国巢和钟离(今安徽凤阳)。

越剑吴钩

吴国和越国的青铜冶铸技术,此时有了惊人的提升,成为吴越文明高度的标志。名匠欧冶子为越国铸青铜剑五枚,名重天下。越国将其中的三枚贡献给吴国。吴王阖庐也请欧冶子的师兄弟干将铸干将、莫邪二剑,又命国中作金钩,即一种似剑而曲的青铜兵器。《吴越春秋》中说“ 吴作钩者甚众 ”“ 王钩甚多,形体相类 ”,可知吴国的青铜冶铸技术不亚于越国,而且已普遍推广。李贺的“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辛弃疾的“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 ”,其典皆出于此。值得注意的是,楚昭王派人携重金到吴国,请欧冶子和干将为他铸了三枚铁剑,宣称“ 当此之时,作铁兵,威服三军。天下闻之,莫敢不服 ”。可见当时的冶铁技术也达到了高超的水平。

《越绝书》记载,欧冶子为越王铸长剑三枚,短剑二枚。越国进贡吴国三枚,是鱼肠、湛庐、胜邪(一说磐郢)。有趣的是,当时吴王僚当国,鱼肠剑却落到了公子光手中,专诸刺杀吴王僚用的就是这柄鱼肠剑。磐郢剑做了阖庐之女的陪葬品。被誉为“ 五金之英、太阳之精 ”,价值连城的湛庐剑,后来却落到楚昭王手中。《吴越春秋》中说:“ 湛庐之剑恶阖庐之无道也,乃去而出,水行如楚。楚昭王卧而寤,得吴王湛庐之剑于床。 ”事实可能是吴王僚被杀,其亲信盗走湛庐剑投奔楚国。楚王乐得编造宝剑自来的神话,以宣传吴王阖庐“ 杀君谋楚 ”的“ 无道 ”。吴王阖庐五年(前511年)即以此为借口,派伍子胥、孙武、伯嚭伐楚,夺取了楚国的六(今安徽六安)、潜(今安徽霍山)二邑。大约因为事涉越国贡剑,吴国要求越国随同伐楚,但越国没有响应。

第二年,吴王阖庐以越国不随吴国伐楚,兴师征伐越国。吴、越间大规模武装冲突由此开始。越国当时远不是吴国的对手,越王允常指责吴国违背盟约攻击友好,以争取各国的同情。吴王阖庐不理这一套,攻占了越国北方重镇槜李(今浙江嘉兴)。

阖庐八年(前508年),吴国诱使楚之属国桐(今安徽桐城)叛楚。楚派令尹囊瓦率水军攻吴,进至豫章(今淮南一带),又令公子繁率军自六(今安徽六安)南进经舒鸠(今安徽舒城)袭桐。吴军将大批战船布防于豫章南岸江面,迷惑楚军,暗中派遣主力潜伏于巢(今安徽巢湖),突然对楚军侧后发动袭击,楚军溃败。吴军尽俘其战船,又乘胜攻掠楚地,豫章以东尽属吴国。

阖庐十年(前506年),伍子胥、孙武率军伐楚,首先收复交通枢纽濑渚。《六朝事迹编类》卷三“吴固城”条引《胜公庙记》:“ 自平王听费无忌佞言,伍子胥奔吴,阖闾用为将,举兵破楚。楚奔南海,固城宫殿逾月烟焰不灭,其城遂废。 ”伍子胥火烧楚王城,竟烧了一个多月,可见其规模之大。《胜公庙记》全文不存,宋代方志学者以为是唐人所作。此后吴军五战五胜,攻入郢都,将已死的楚平王掘墓鞭尸。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二年,趁着吴军在楚国还没归来,国内空虚,越王允常率军偷袭吴国。但毕竟两国军力悬殊,所以越国只是收复了失地,没有深入吴境。

阖庐十九年(前497年),越王允常去世,其子勾践继位。吴国得到消息,第二年兴师伐越。越王勾践在槜李迎击,打退吴军,并追到姑苏(今苏州),大败吴军。吴王阖庐因伤重去世,跟他的父亲诸樊一样战死沙场。其子夫差继位,日夜练兵以图复仇。越王勾践打算先发制人,范蠡认为时机未到,劝谏越王,越王不听。吴王夫差得知,出动全国精兵伐越,吴王夫差二年(前494年),在越国都城会稽(今绍兴)附近的夫椒山大败越军。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派大夫文种向吴国求和。夫差打算接受,伍子胥极力反对,他认为吴、越是天敌,同处江南地区,“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因为“ 陆人居陆,水人居水 ”,吴国即使战胜中原诸国,也“ 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 ”,而占领越国则不同,“ 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机不可失,否则将后悔莫及。但是夫差最终与越国达成了和议,给了越王勾践“ 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 ”以复国的机会。

越国君臣在吴国为奴,楚国元气大伤,一时难以复兴,吴国的目标遂转向北方,争霸中原。

夫差十年(前486年),吴国在邗(今江苏扬州)筑城,开挖邗沟,沟通长江与淮河,南接江南运河,以保证常年通航。这是中国大运河最早贯通的河段。吴国水军由此北上,可以直入淮河,向西进击,此河段成为称霸中原的重要条件。棠邑成为吴国领土也就在这一年。第二年,吴国就北上攻打齐国。此时,原先的中原霸主齐国、晋国渐趋衰弱,不足以引领中原诸侯。吴军耀武扬威,势不可挡。吴王夫差十四年(前482年)与晋国在黄池(今河南封丘)会盟,并争得盟主地位。不过楚国没有参加黄池会盟,顾自养精蓄锐,等待攻伐吴国的时机。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暗中积蓄力量多年,趁吴国主力滞留北方之际,率五万精兵攻入吴国,俘虏了吴国太子友。吴王领兵返国,因出征时久,士兵疲惫,太子又成了越国的俘虏,只好以重金向越国求和。越国估计尚不能一举消灭吴国,就接受了和议。

夫差十八年(前478年),强盛的越国向吴国发动进攻,在笠泽(今苏州吴江)打败吴军。三年以后,越国再次攻吴,包围了吴国都城(今苏州)。夫差二十三年(前473年)十一月,吴军彻底失败。吴王夫差被困在姑苏山上,派人向越王求和,被越王拒绝。夫差自杀,吴国灭亡。

春秋战国之交,南方三国争雄的历史至此告一段落。这里只是对其来龙去脉作一个宏观简述。许多战争和人物故事,《左传》《国语》《史记》《吴越春秋》《越绝书》等史籍中都有丰富生动的描写,不少篇章曾被选入课本,已为人们耳熟能详。

进入战国,崛起的越国占有了吴国的疆域,也取代了吴国的地位,一方面在中原争当霸主,一方面与旧日盟友楚国生死相搏。

此后百余年间,越国也像吴国一样主要与晋国结盟,而与楚国时有争战。 5fuL4O3SJrFPHfO7VF5Im1O17LSKwGSwCXdCHNcOp1nEIZFzMMxorGjH/sic6v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