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王守仁 :别逆着上级的心意做事

阳明既擒逆濠,囚于浙省。时武庙 南幸,驻跸留都 。中官诱令阳明释濠还江西, [边批:此何事,乃可戏乎?] 俟圣驾亲征擒获,差二中贵至浙省谕旨。阳明责中官具领状,中官惧,事遂寝。

[冯述评] 杨继宗 知嘉兴日,内臣往来,百方索赂。宗曰:“诺。”出牒取库金,送与太监买布绢入馈,因索印券 :“附卷归案,以便他日磨勘 。”内臣咋舌不敢受。事亦类此。

【注释】

①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明朝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创立“阳明心学”。因起兵平定宸濠之乱,被封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

②武庙:明朝皇帝朱厚照,庙号武宗,1505—1521年在位。

③留都:古代王朝迁都后,旧都仍置官留守,称为留都。明之留都为南京。

④杨继宗:明朝官员,官至左佥都御史。性刚廉,为官期间极言官吏贪索之弊。

⑤印券:指盖有官印的凭证。

⑥磨勘:官员考绩升迁的制度。

【译文】

王守仁擒获宁王朱宸濠后,将他囚禁在浙江杭州。时逢明武宗南巡,暂驻在南京。宦官诱哄命令王守仁将朱宸濠释放,让他回到江西, [边批:这是什么样的事情,岂能儿戏?] 等皇帝御驾亲征的时候再将他擒获,并派遣两个宦官到杭州去颁布诏令。王守仁责令宦官写下提走朱宸濠的文书凭证,宦官对此十分畏惧,于是这件事就这样平息了。

[冯梦龙述评] 杨继宗在嘉兴担任知府的时候,宦官们常常出入他的府中,千方百计地向他索取贿赂。杨继宗答应他们说:“好。”然后拿出官牒到府库中去取钱,送给太监让他们用来买布绢进献宫中,并就此向太监索要盖有官印的凭证收据,说:“这是用来附在卷宗后归档的,以便他日朝廷用来考核我的政绩。”宦官们听后都害怕得说不出话来,不敢接受他的钱。这件事也与王守仁之事类似。

江彬等忌守仁功,流言谓“守仁始与濠同谋,已闻天兵下征,乃擒濠自脱”,欲并擒守仁自为功。 [边批:天理人心何在!] 守仁与张永 计,谓“将顺天意,犹可挽回万一,苟逆而抗之,徒激群小之怒”。乃以濠付永,再上捷音,归功总督军门 ②, 以止上江西之行,而称病净慈寺 。永归,极称守仁之忠及让功避祸之意。上悟,乃免。

[冯述评] 阳明于宁藩一事,至今犹有疑者。因宸濠密书至京,欲用其私人为巡抚,书中有“王守仁亦可”之语。不知此语有故:因阳明平日不露圭角,未尝显与濠忤;濠但慕阳明之才而未知其心,故犹冀招而用之,与阳明何与焉!当阳明差汀赣巡抚 时,汀赣尚未用兵,阳明即上疏言:“臣据江西上流,江西连岁盗起,乞假臣提督军务之权以便行事。”而大司马王晋溪 覆奏:“给与旗牌 ,大小贼情悉听王某随机抚剿。”阳明又取道于丰城。盖此时逆濠反形已具,二公潜为之计,庙堂方略,已预定矣。濠既反,地方上变告,犹不敢斥言,止称“宁府”。独阳明上疏闻,称“宸濠”。即此便见阳明心事。

【注释】

①张永:明朝正德年间宦官。原为宦官刘瑾党羽,宦官集团“八虎”之一,总神机营。后与刘瑾不睦,同杨一清等人协力诛之。武宗病逝后,提督京师九门,又在太后授意下诱捕江彬。

②总督军门:明朝称总督、巡抚为军门。

③净慈寺:中国著名寺院之一,位于浙江杭州市西湖南岸。

④汀赣巡抚:正德十一年(1516年),王守仁被任命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漳州、汀州等地。

⑤王晋溪:王琼,明朝大臣。历仕数十年,执掌兵部,平定朱宸濠叛乱,立有殊勋,连进“三孤”“三辅”。

⑥旗牌:写有“令”字的旗和牌,古代朝廷颁给封疆大吏或钦差大臣作为准其便宜行事的凭据。

【译文】

江彬等人忌妒王守仁的功劳,散播流言说“王守仁一开始与朱宸濠是同谋,听说天子御驾亲征后,才擒住朱宸濠来让自己脱罪”,想要把王守仁也一起擒住,当作自己的功劳。

[边批:天理人心何在!] 王守仁和张永商议此事,认为“顺应皇帝的心意,还能在这种对他们十分不利的情况下,拥有一点微小的挽回机会;倘若逆着皇帝的意思来,不交出朱宸濠,只会白白激起这群小人的怒气”。于是便将朱宸濠交给张永,再让张永向皇帝报捷,将功劳归于当地的总督、巡抚,来制止皇帝南下江西巡行,而王守仁自己则称病住进净慈寺。张永回到宫中,在皇帝面前极力称赞王守仁的忠心以及他想要让出功劳、躲避祸患的心意。明武宗明白了王守仁的用意,于是便没有再怪罪他。

[冯梦龙述评] 在王守仁对待宁王朱宸濠这件事上,至今仍有人持怀疑态度。起因是朱宸濠秘密写信至京城,想要私下任用他做巡抚,信中有“王守仁也可以”的字样。可那些怀疑的人不知道,朱宸濠这样写是有原因的:王守仁平日不露锋芒,并不曾与朱宸濠有明显冲突;朱宸濠只是仰慕王守仁的才华,却不知道他对朝廷的忠心,故而仍希望能够招揽任用他,这和王守仁有什么关系呢!当时王守仁被派遣做汀州、赣州等地的巡抚,汀、赣等地尚未发生战事,王守仁就进呈奏章说:“臣据守江西南部,赣江上流,江西的盗匪连年反叛,请陛下授予臣指挥监督军务的权力,以便见机行事。”大司马王晋溪也再度向皇帝禀奏:“将下令的旗和牌交给王守仁,如若江西发生或大或小的盗匪叛乱,都让王守仁见机行事,带领军队进行征剿和招抚。”后来王守仁在前往福建剿匪的途中,又从丰城取道,因为这时朱宸濠要造反的态势已经很明显了,这是王守仁和王晋溪两位大臣暗中定下的计策,其实朝廷的讨贼方略早已预定好了。朱宸濠造反之后,地方官府上奏谋反之事,仍不敢用斥责的字眼,只将朱宸濠称为“宁府”。只有王守仁在上呈的奏章中,将其直称为“宸濠”,从这里便可以看出王守仁的心意了。 +HRn0xftEnA9PY8LHBJDW/CkEEEWeW+2fdPhD29wnBSCJwRlzKRMEOn2m/IQXxU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