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卫青 程信:权力再大,遇事还得多请示

大将军青兵出定襄 。苏建、赵信 并军三千余骑,独逢单于兵,与战一日,兵且尽,信降单于,建独身归青。议郎 周霸曰:“自大将军出,未尝斩裨将 。今建弃军,可斩以明将军之威。”长史安 曰:“不然。建以数千卒当虏数万,力战一日,士皆不敢有二心,自归而斩之,是示后无反意也。不当斩。”青曰:“青得以肺腑待罪行间,不患无威。而霸说我以明威,甚失臣意。且使臣职虽当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专诛于境外,其归天子,天子自裁之,于以风为人臣者不敢专权,不亦可乎?”遂囚建诣行在,天子果赦不诛。

【注释】

①卫青:西汉名将,汉武帝皇后卫子夫之弟。七击匈奴,二出定襄,远征漠北,直曲塞,广河南,破祁连,通西国,靡北胡,威震瀚海。受封长平侯,官至大司马大将军,死后陪葬茂陵,谥号“烈”。

②定襄:汉武帝时辖今内蒙古长城以北的卓资、和林格尔、清水河一带。卫青曾在定襄以北两次与匈奴单于主力作战,迫使匈奴人远遁大漠以北,“漠南无王庭”。此事发生于元朔六年(前123年),卫青第二次出征定襄时期。

③苏建、赵信:均为汉军将领。苏建,苏武之父,以军功封平陵侯,曾奉命修筑朔方城。赵信本为匈奴小王,战败后投降汉朝,改名赵信,被封翕侯,后又因战败,复降匈奴。

④议郎:汉代官名,掌顾问应对,秩比六百石。

⑤裨(pí)将:副将、偏将。

⑥长史安:任安,曾为大将军卫青舍人,后卷入戾太子刘据巫蛊之祸,论罪腰斩。以与司马迁互通信款而闻名。

【译文】

大将军卫青出兵定襄远击匈奴。苏建、赵信一同率领三千多员骑兵行军,在途中遭遇了匈奴单于大军,与之苦战一天,士兵伤亡殆尽,赵信投降单于,苏建独自一人逃回汉军大营。议郎周霸对卫青说:“自从大将军出兵以来,从未处死过副将。现在苏建抛弃军队,只身逃回,可以处死他来显扬大将军的威名。”长史任安说:“不可如此。苏建率领几千士兵遭遇敌人数万大军,力战了整整一天,兵士们都不敢有二心,如今他从战场逃回,将军反而要处斩他,是在告诉后人,遇到这种情况绝不能归返大营。我认为不应该斩。”卫青说:“卫青能以外戚近臣的身份在军队中担任要职,从不担心自己没有权威。而周霸却劝说我显扬自己的权威,实在是不符合我作为臣子的本意。就算处斩将领在我的职权范围内,但考虑到我在天子面前受到的尊宠,我也不敢在外做出无旨斩将的专权之事,应该把苏建押送回天子面前,天子自会裁决,这样也能训示那些做臣子的,让他们不敢专擅独断,不也是可行的吗?”于是卫青下令将苏建押入囚车,将他送到天子留驻之处去谒见天子,天子果然赦免了他。

[冯述评] 卫青握兵数载,宠任无比,而上不疑,下不忌,唯能避权远嫌故。不然,虽以狄枢使 之功名,犹不克令终,可不戒欤!〇狄青为枢密使,自恃有功,颇骄蹇,怙惜士卒。每得衣粮,皆曰:“此狄家爷爷所赐。”朝廷患之。时文潞公 当国,建言以两镇节使出之。青自陈无功而受镇节,无罪而出外藩。仁宗亦以为然,向潞公述此语,且言狄青忠臣。潞公曰:“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心,所以有陈桥之变 ③。” 上默然。青犹未知,到中书 自辨。潞公直视之,曰:“无他,朝廷疑尔!”青惊怖,却行数步。青在镇,每月两遣中使抚问。青闻中使来,辄惊疑终日。不半年,病作而卒。潞公之谋也。

【注释】

①狄枢使:狄青,北宋时期名将,曾任枢密使。

②文潞公:文彦博,北宋宰相,旧党代表人物,历仕四朝,受封为潞国公,世称“文潞公”。

③陈桥之变: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死,即位的恭帝柴宗训年仅七岁。次年春,镇、定二州报北汉联兵契丹南下,朝廷命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出师抵御,大军行经陈桥驿时,帐下军士哗变,并以所谓的“点检为天子”传言为名义,为赵匡胤披上黄衣,拥其返还京师,即皇帝位,改周为宋。

④中书:指中书门下,位于禁中,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合称为“二府”。清人呼之为“中书内省”,应与设在皇城外的“中书省”区别开来。

【译文】

[冯梦龙述评] 卫青手握兵权数年,得到的偏爱信赖无人可比,然而能令皇帝不疑心,令大臣们不妒忌,只是因为他能够避免专权,远离各种猜嫌。否则,就算有狄青那样的功业和名声,也不能保全声名而善终,还能不引以为戒吗!狄青担任枢密使的时候,自恃有功,非常傲慢,爱惜庇护麾下的士兵。士兵们每每得到衣服和粮食,都说:“这是狄家爷爷赐予的。”朝廷对此非常忧虑。当时是文潞公主持国事,他提议以任命狄青为两镇节度使的名义,让他离开京师。狄青上书说自己没有功劳却受封为两镇节度使,没有罪过却被调出京师,镇守藩镇,自己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宋仁宗也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向文潞公转述了狄青的话,并说狄青是忠臣。文潞公说:“太祖皇帝难道不是周世宗的忠臣吗?仅仅因为得到了军心,所以才有了陈桥驿黄袍加身的兵变。”仁宗听后默然不语。狄青还不知道自己被调出的原因,到中书门下去为自己申辩。文潞公直视着他,说:“没有其他的缘故,就是朝廷疑心你罢了!”狄青感到惊讶惶恐,后退了好几步。狄青在藩镇时,朝廷每月两次派遣使者前去慰问。狄青每次听说朝廷的使者来了,就会整日惊恐疑虑。不到半年,狄青便病发而死。这是文潞公的计谋啊。

休宁程公信 为南司马 征川贵时,诏以便宜之权付公。公自发兵至凯旋,不爵一人,不杀一人。同事者以为言,公曰:“刑赏,人主之大柄,惧阃外事不集而假之人臣。幸而事集,又窃弄之,岂人臣之谊耶?”论者以为古名臣之言。

【注释】

①程公信:程信,明朝名臣,南直隶徽州府休宁县人,曾参与北京保卫战。成化三年(1467年),四川戎县山都掌蛮贼聚众叛乱,信以兵部尚书衔提督军务,协同襄城伯李瑾调四川、贵州官兵奉诏讨贼,次年大胜,向朝廷献捷。

②南司马:指南京兵部尚书,明永乐时始以南京为陪都,行“两京制”,南京设有完整的中央级政治机构。程信征川贵时,官衔应为中央朝廷兵部尚书,成化六年(1470年)方改为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此处疑有误。

【译文】

程信在担任南司马远征川贵,平定都掌蛮叛乱的时候,皇帝曾下诏赋予他自行决断的便宜之权。程信从发兵到凯旋,都没有赐给任何一个人官爵,也没有处死麾下任何一个人。与他共事的人都谈论这件事,程信说:“刑罚和封赏,是君主的大权,是因为担心边境偏远,战事难以成功,才委托给臣下代为行使的。幸运的是,事情已经办成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再暗中玩弄权柄,这难道是为人臣子者该做的吗?”谈论这件事的人把这些话看作古之名臣的至理名言。 hQ2EN8Pp/cVySkm82INbdZCiNjDWoECetjLauHbXN/4Rrpj1W0xOSXedFaFplvl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