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心理操纵术
——运用心理知识,开启幸福生活之门

人心难测?其实只是因为你不懂得操纵人心的方法;忧郁烦恼?是因为你还没有掌握调整心理的技巧。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可能陷入操纵关系中,操纵者借助各种情绪、言行和心理游戏控制对方。从而在操纵关系中摆脱被动局面、占据主导地位,从心理层面影响与控制他人。

1.首因效应,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态、姿势、谈吐、衣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其他个性特征。因此,当你第一次与人见面时,应对自己的行为举止多多留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第一次见面后人们大多会对对方的穿着、言行、神情、语调、修养等方面进行评价。通常,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会特别深刻,人们也会自然而然地运用第一印象去评价某个人,并作为日后打交道的依据。

心理学家认为,第一印象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这些内在或外在的条件,说出来似乎是一套一套的,但是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其实只不过是一点一滴的汇聚,或许仅仅是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就会将一个人大部分的潜在信息暴露在对方眼中,而这些将决定着对方对你的第一印象如何,以及对方是否会决定继续与你交往、如何与你交往等等。

这就是所谓的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也叫做“第一印象效应”。通常,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某人或某物,今后与人、物打交道的过程中的所有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

那么如何才能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服装对人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服饰是否有魅力直接关系到个人良好形象与威信的确立与否。

一个人的服饰对于自身形象的塑造、传播就是这般重要。一般都可以这样说,没有得体的服饰,就没有自身良好的形象。

每一个向往获得成功、渴望赢得尊敬的人都十分重视衣着。“什么样的衣着决定什么样的性格。”穿戴整洁的意识形成优雅从容的风度,而衣衫褴褛、衣冠不整使人感觉龌龊、猥琐和局促不安,缺乏尊严和庄重感。我们的衣着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自我感觉,任何有这种体会的人都知道这一点,穿着合身的新衣,让人精神焕发,春光满面,而别扭、肮脏的衣服有损人的精神状态和风度。

一位企业家这样说道:“在商界,企业家最初的合作看什么?其实很大的成分看衣着。有一次,我想开发一种新的产品,一位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个合作伙伴。见面的那天,他穿着西装,里面没穿衬衣,只穿了一件圆领衫,手里拎着一个手机。”

“我当时看着就很别扭。你想想,西装是多正式的着装,他穿了件圆领衫来配,还拎着个手机,典型的暴发户形象,我当时就决定,不与他合作。后来,朋友说,他真的很有钱,而你正缺钱。我说,我缺钱不假,可是合作伙伴这个人才是主要的。他出钱他要参与,要管理,要与我共同决策,他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我的生意,所以我不选择他。”

莎士比亚说:“衣装是人的门面”,这一说法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许多人经常因为他们不得体的穿着而备受指责。初看起来,仅凭衣着去判断一个人似乎肤浅轻率了些,但经验一再证明:衣着的确是衡量穿衣人的品位和自尊感的一个标准。渴望成功的有志者应该像选择伴侣一样谨慎地选择衣装。古谚云:“我根据你的伴侣就能判断你是什么样的人。”某个哲学家也说过一句精妙的话:“让我看看一个妇女一生所穿的所有衣服,我就能写出一部关于她的传记。”

崇高的理想、活泼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本身与个人卫生的不整洁都是势不两立的。一个忽视洗澡的年轻人也会忽视他的心灵,他会很快全面堕落。

无论如何,衣着得体都是有益无害的。穿着合身衣服的感觉令人精神振奋。不管你的自制力有多强,你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你衣衫不整、不修边幅、房间凌乱、随随便便,那么你很快会发现你的思想已经下滑、松弛懈怠,变得像你的身体一样邋遢凌乱,缺乏生气。相反,当你忧心忡忡、身体不适、无心工作的时候,你不是身穿睡衣无所事事地躺在床上,而是去洗一个热水澡,或是来一次桑拿浴,然后换上一身新衣,像是去赴盛大宴会一般仔细修饰一番,那么你就会有脱胎换骨的感觉。在你穿完衣服之前,你的忧伤和病恹恹的情绪十有八九会消逝得无影无踪,你的精神面貌已焕然一新。

形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穿衣和外表长相的概念,而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素质,外表与内在结合的、一个在流动中的印象。

站立、步行、端坐,虽然都是单纯的动作,但是,其重要性却比舞艺高超来得大。有的人出现在人前,是一副缩手缩脚的模样,坐下来时,也是不自然地伸长了身体,极为懒散不堪。心性率直,凡事不在乎的人,则是将全身的重量,一股脑地压在椅子上。这些动作,即使是看在至亲好友的眼里,也会颇不以为然。

标准的坐姿是要有愉快的心情支撑的,由外观之,这种姿势并非使尽全力,而是轻松地坐下来,不是采取身体僵硬不动的姿势,而是非常自然的动作。你大概能做到这一点吧!若是不能,应该尽可能练习,以达到接近标准的动作。

此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动作,但它无论是对女性还是男性的心,都会产生深深的吸引。在工作场所这种情形也相同。优雅的站立动作,能打动多少人的心,这是我们所熟知的事。

形象的内容包含得太丰富了,它包括你的穿着、言行、举止、修养、生活方式、知识层次、家庭出身、你住在哪里、开什么车、和什么人交朋友等等。它们在清楚地为你下着定义——无声而准确地讲述你的故事——你是谁、你的社会位置、你如何生活、你是否有发展前途……形象的综合性和它所包含的丰富内容,这都为我们塑造成功富有的形象提供了很大的回旋空间。

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地利用首因效应可以帮助我们顺利地进行人际交往。

一生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重要的第一次,也就会有很多需要重视的第一印象。比如,求职,第一次去见面试官;求人办事,第一次登门拜访;参加工作,第一次见单位同事;找对象,第一次与对方约会……所以说第一次都很重要。从小的方面来看,关系到求职能否成功、事情能否办成;从大的方面来看,关系到事业能否如愿,婚姻能否美满。

因此,在现实交往中,务必在“慎初”上下工夫,力争给对方留下好的第一印象。这对你今后操纵他人会有很大的帮助。

通常,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某人或某物,今后与人、物打交道的过程中的所有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

2.冷热水效应,缩小对方心中的预想

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不能直接端给他人一盆“热水”时,不妨先端给他人一盆“冷水”,再端给他人一盆“温水”,这样的话,这人的这盆“温水”同样会获得他人的良好评价。

假若我们面前摆放了一杯温水,保持温度不变,另外还有一杯冷水、一杯热水。当我们先将手放在冷水中,再抽出放入温水中,会感到明显的温水热度;当我们先将手放在热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觉到温水明显凉很多。实际上这就是冷热水效应。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运用冷热水效应去获得对方好评,是赢得人脉的基础。人生在世,难免有不如意的时候,难免有误伤他人的时候,也难免有批评别人和被人批评的时候。遇到这些情况,假若处理不当,就会降低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不仅妨碍交际,还得不到友情。但如果我们巧妙运用冷热水效应,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一位工会职员为造酒厂的会员要求增加工资一事向厂方提出了一份书面要求。一周后,厂方约他去谈判新的劳资合同。

令他惊奇的是,一上来厂方就向他详细介绍了销售和成本情况,经理还花了很长时间来谈下一年度的财务前景。

如此反常的开头,叫他应对维艰。为了争取时间考虑对策,他便拿起桌上摆着的会议材料看了起来。最上面的一份是他的书面要求。

一看之下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他的秘书在打字时出了差错:把要求增加工资12%打成了21%(而他的期望值本是打算以增资7%来了结的)。难怪厂方要小题大做了。

他心里有了底,一言不发地静观厂方在作了有关工厂处境维艰的痛心发言后将提出什么建议。果不其然,厂方建议增加工资12%。谈判下来最后以增资15%达成协议,比自己的期望值多了8个百分点。

这的确是一种奇妙的谈判技巧,预设的苛刻条件大大缩小了对方心中的预想,使得对方毫不犹豫地同意那个折衷的方案。这种谈判技巧,在经商洽谈中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因此说,在商战中,假若首先让对方尝尝“冷水”的滋味,就会使他心中的预想得以缩小,因此他会对获得的“温水”感到高兴。人际交往中,如果让对方在关键时刻甚或平常日子里高高兴兴,还有什么事办不成,还有什么样的硬仗打不赢呢?

综上所述,冷热水效应在商战中,通过使他人心中的预想变小,发挥着三大作用,但如果使对方心中的预想变大,就会出现三大负作用了。人与人交往,应力避这些负作用的出现。总之,一个人只有保持心中的预想合情合理,前后一致,才能正确地评价自身和外在的事物。

提出高于预期的要求,这样会帮助自己达到最初想要的目的,把最糟糕的情况说在前面,如此一来,对方的心里接受程度就会提高。这都是利用了人们前后的心理反差,运用了心理学上的冷热水效果,从而达到商场成功的目的。

3.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这就好像刮风天气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圆环(月晕),其实呢,圆环不过是月亮光的扩大化而已。据此,桑戴克为这一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晕轮效应”,也称作“光环作用”。

心理学家戴恩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他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无魅力,有的中等。然后让被试者在与魅力无关的特点方面评定这些人。结果表明,被试者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无魅力的赋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蔼、沉着、好交际等。

晕轮效应不但常表现在以貌取人上,而且还常表现在以服装定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谈定人的才能与品德等方面。在对不太熟悉的人进行评价时,这种效应体现得尤其明显。

《资治通鉴汉记》上载:东汉平敌将军庞萌表面上其人恭谨谦逊,常与刘秀共商国事,光武帝对他非常信任。

光武帝对别人说:“可以抚六尺之孤,寄百命之者,庞萌是也。”由此可见,光武帝刘秀对庞萌的倚重。一次光武帝刘秀命他与虎牙大将军盖延一起攻击海西王董宪。因为诏书只颁给了盖延,庞萌陡生疑心而不自安,于是起兵反叛。刘秀得知后气得几乎发疯,亲统大军讨伐庞萌,于月句城斩之。光武帝只凭通常的印象,在考察庞萌的为人上看走了眼。

这就是晕轮效应导致的结果,由于人容易被晕轮效应影响,往往产生对某个人的了解还不深入,也就是还处于感觉、知觉的阶段,因而容易受感觉的表面性、局部性和知觉的选择性的影响,从而对于某人的认识仅仅专注于一些外在特征上。有些个性品质或外貌特征之间并无内在联系,可我们却容易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就必有另一特征,也会以外在形式掩盖内部实质。如外貌堂堂正正,未必正人君子;看上去笑容满面,未必面和心慈。简单把这些不同品质联系起来,得出的整体印象必然是表面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晕轮效应的形成原因,与我们知觉特征之一整体性有关。我们在知觉客观事物时,并不是对知觉对象的个别属性或部分孤立地进行感知的,而总是倾向于把具有不同属性、不同部分的对象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是因为知觉对象的各种属性和部分是有机地联系成一个复合刺激物的。比如,热情的人往往对人比较亲切友好,富于幽默感,肯帮助别人,容易相处;而“冷漠”的人较为孤独、古板,不愿求人,比较难相处。这样,对某人只要有了“热情”或“冷漠”的一个核心特征,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补足其他有关联的特征。另外,就人的性格结构而言,各种性格特征在每个具体的人身上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例如,具有勇敢正直、不畏强暴性格特征的人,往往还表现在处世待人上襟怀坦白,敢作敢为,在外表上端庄大方,恳切自然。而一个具有自私自利,欺软怕硬性格特征的人,则会在其他方面表现出虚伪阴险、心口不一,或阿谈奉承,或骄横跋扈。这些特征也会在举止表情上反映出来。于是,人们既可从外表知觉内心,又可从内在性格特征泛化到对外表的评价上。这样就产生了晕轮效应。

从认知角度讲,晕轮效应仅仅抓住并根据事物的个别特征,而对事物的本质或全部特征下结论,是很片面的。因而,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注意告诫自己不要被别人的晕轮效应所影响,而陷入晕轮效应的误区。

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4.异性效应,办事顺风顺水

异 性效应是指在人际关系中,异性接触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相互吸引力和激发力,并能从中体验到难以言传的感情追求,对人的活动和学习通常起积极的影响。

“异性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种效应在青少年中显现的比较突出。其表现是有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这是因为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因而会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并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男性和女性一起做事、处理问题都会显得比较顺利,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异性效应现象甚至在我们人类征服宇宙的过程中也曾发生。在宇宙飞行中,占60.6%的宇航员会产生“航天综合征”,如:头痛、眩晕、失眠、烦躁、恶心、情绪低沉等,而且一切药物均无济于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几年前,在南极考察的澳大利亚科研人员也得了这种怪病,晚上失眠,白天昏昏沉沉,用了许多方法,均无法治愈。经过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竟是“没有男女搭配,是性别比例失调严重,导致异性气味匮乏的结果。”因此,美国著名医学博士哈里教授向美国宇航局提出建议,在每次宇航飞行中,挑选一位健康貌美的女性参加。谁知,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办法,竟使困扰宇航员的难题迎刃而解。

在对现实生活的研究中,心理学家还发现,在一个只有男性或女性的工作环境里,尽管条件优越,卫生符合要求,自动化程度很高,然而,不论男女,都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不高。

异性效应,一般在青年男女身上表现得比较强烈。这是因为青年人随着身心发育成熟,正处于对异性的亲近、爱慕和追求期,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将注意力移到异性方面。他们在情感上渴望与异性交流,以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和理解别人,从而体验到深深的情感依恋,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以增加自信心。他们特别注意和关心异性对自己的评价,同时不失时机地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如男性竭力表现出自己的男子汉能力、魄力和风度,女性则尽可能地使自己更漂亮、温柔,充满活力和魅力。为了在异性面前呈现一个完美的形象,他们会尽自己所能努力做好事情,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以引起异性的尊重和关注。这便是人际交往中的异性效应。

有这样一个幽默故事。

一位老汉拎不动手中沉重的东西,请路边的一个小伙子帮忙。小伙子头一扭,装作没看见、没听见。老汉又请一位中年男人帮忙。这位男人皱皱眉,也是无动于衷。这个场面恰巧让一位年轻貌美、心地善良的姑娘看到了。于是,她拿起老汉的东西问那两个男人,能否帮个忙?这两个人立即脸上堆笑,甚至抢着做起好事来。正当他们争抢不休时,那位姑娘对老汉说:“老人家,有这两位热心人帮您,我就不陪您了。”说完离去。那两个男人顿时傻了眼,没了拎东西的力气。

上面的例子虽说带有幽默的色彩,但在日常生活中,异性相吸却是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每个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去见异性,特别是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异性时,总要比较认真地打扮一番,很注意自身形象。在集体活动时,如果清一色的男性或女性,则显得既不热闹也没有活力。如果异性参加则不但热闹,而且具有热烈的气氛。

不仅如此,利用异性效应心理也可以使得办事更加顺畅。

王女士是某公司公关部经理。她关系颇广,出师必胜,为公司立下赫赫战功。公司的原料奇缺,材料科的同志四处奔走,却连连碰壁,而王女士外出联系,不久问题便迎刃而解。公司资金周转严重失灵,急需贷款,急得总经理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又是王女士风尘仆仆,周旋于银行之间,竟获得贷款上百万元。王女士因此备受领导器重,工资、奖金一加再加。有人试图总结王女士成功的秘诀,发现她除了具有清醒的头脑、敏捷的口才、丰富的知识和阅历及待人接物灵活之外,还和她端庄的容貌、娴雅的仪表也有很大的关系。

王女士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如今的社会还是一个男性占很大优势的社会,外出办事多数要和男性打交道,由女性出面较为顺利,这就是所谓的异性效应。这种现象是建立在异性相吸的基础上的。人们一般对异性比较感兴趣,特别是对外表讨人喜欢、言谈举止得体的异性感兴趣,这点女性也不例外,只不过不如男性对女性那么明显。有时为了引起异性注意,男性还特别喜欢在女性面前表现自己,这也是“异性效应”在起作用。

在求人办事时,异性效应是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但各自的表现程度有所不同,有的人表现得比较明显,有的人则表现得比较含蓄,还有的人表现出与异性效应相反的结果。了解和注意了这种效应的存在,将有利于办事的顺利进行。

如今的社会还是一个男性占很大优势的社会,外出办事多数要和男性打交道,由女性出面较为顺利,这便是心理学上所谓的“异性效应”。

5.虚荣是深层次的心虚

虚荣心是一种常见的心态,因为虚荣与自尊有关。心理学上认为,虚荣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当自尊心受到损害或威胁时,就可产生虚荣心。

虚荣心就是为了达到吸引周围人注意的效果,以满足自己所谓的自尊心。因此,为了表现自己,常采取炫耀、夸张,甚至戏剧性的手法来引人注目。

据报道,某市曾发生过一起重大的偷窃案,作案者是两个学生。他们为了追求物质享受,向其他的同学炫耀,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偷拿了自己家中的十万元钱,并在短短的三天之内便花光了所有的钱。

他们买名牌的衣服,到高级饭店吃饭,住豪华旅店,并且还专门包下一辆车带着他们四处享乐、炫耀,真是奢侈至极。

其中一位学生叫张逸德,其实家境并不宽裕,爸爸失业后改做小生意,妈妈的身体一直不好,所以逸德从小几乎没有得到过母爱。

虽然家庭环境不好,但爸爸从来不让逸德在生活上受委屈,凡是别的孩子有的,逸德都会有。他觉得孩子已经缺少了母爱,如果在物质生活上再比别人差,那就太可怜了。所以爸爸平时总是省吃俭用,而对逸德提出的要求却从不拒绝,因而使他在同辈之中,总有“走路有风”的帅劲,为此他也十分得意。

再加上从小学到初中,逸德的学业成绩一直很好,在爸爸和老师的眼里,逸德始终是一个好孩子。

但是自从逸德上了高中之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高中同学的家境和他初中、小学同学落差很大。现在同学的父母都是高收入者,花钱如流水,身上穿的都是名牌,用的也是精品,相较之下,逸德显得非常寒酸,以前的优越感再也没有了。

由此,逸德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失衡,他不甘心落于人后,于是他每次回家都向爸爸要很多钱,来满足他的虚荣心。起初爸爸总是大方地给他,但后来爸爸实在负担不起,好几次都拒绝了他。

逸德知道父亲再也不能给他什么了,所以就动起了歪脑筋:“别人有的我为什么不能有,这不公平。”

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逸德开始偷同学的钱,好几次都没被发现,这更增加了他的侥幸心理。在金钱的诱惑之下,他越陷越深,最后伙同另一位同学作案,被警察查获,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逸德事件”发人深省,他为什么会从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变成一名罪犯呢?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虚荣心是人的一种心理缺陷,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对人的危害是极大的。虚荣心严重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总是依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行动,从不会客观地考虑实际的需求,心里想的只是面子,总是想做给他人看。你想,人活这一辈子,如果只想着做给他人看,辛辛苦苦活着,只是为了还房子、车子的贷款,做人还有什么意思?人活着只是要炫耀给人看,那人的生命还有什么意义?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主要是虚荣心作祟。虚荣的深层心理是心虚。虚荣只是一种补偿作用,以竭力追慕浮华来掩饰心理上的缺陷。表面上追求面子,打肿脸充胖子,内心却很空虚。一方面在没有达到目的之前,为自己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所折磨;另一方面,即使达到目的之后,也惟恐自己的真相败露而恐惧。一个人如果永远被这来自两方面的矛盾心理所折磨,他们的心灵总会是痛苦的,完全不会有幸福可言。

虚荣的人被智者所轻视,被愚者所倾服,被阿谀者所崇拜,被自己所奴役。

6.饥饿疗法,延迟满足孩子的要求

从心理学上分析,每个人对来之不易的东西都会倍加珍惜,这是人性的特点,即使孩子也是这样。

我的一个朋友,丈夫在美国深造,她独自带着儿子在国内生活。因为丈夫不在身边,她也常常要出差,所以只得把当时正上小学的儿子小明交给奶奶照顾。在儿子的教育问题上,她对婆婆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千万不要宠着他,能不花的钱就不要给他花”。

一天,婆婆来电话说:“你哥哥让他家女儿学书法,请了一个家庭教师,小明也想学,要不我给他交点学费,让他们一起学?”我的这位朋友没有同意。过了几天,她的母亲又打来电话说:“我看孙子是真想学,每次姐姐学书法,他都在门外偷偷地听。”但即使这样,我的朋友还是没有同意。

第三次,朋友的儿子自己打来电话,一边哭一边委屈地说:“院子里好多小朋友都学书法呢,我也想学,但是姐姐的老师不让我听课。妈妈你就让我学吧,我一定好好写,我一定要写得比其他小朋友都好。”这一次我的朋友同意了,用她的话说是“火候到了”。

于是她让婆婆给她儿子交了学费,开始让儿子学书法。这孩子学得格外认真,练习也非常自觉,从不需要大人督促。渐渐地,院子里学书法的小朋友大部分都半途而废了,而他却一直坚持了下来,直到取得了证书。

我的这位朋友经济状况很好,但她在儿子的教育问题上一直采取这种“饥饿疗法”。她的儿子如今已是北京大学的学生,不仅学业优秀,而且朴实善良,乐于助人。谈及自己“教子有方”,朋友总爱说一句话:“只有对得来不易的东西,一个人才会懂得珍惜。就算是小孩子也一样,所以得让孩子多受点挫折,太一帆风顺了不是件好事。”

这个朴素的道理,很多人都懂,只是常常被人忽视了。

理论学家和心理学家艾里克森博士认为,当孩子的要求得到满足,他就会信任周围的人;反之则不信任自己和其他人。也就是说,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可以培养他的信任感和自信心。事实上越来越多新奇有趣的玩具,越来越多花样翻新的游艺活动,越来越高水准的物质生活,孩子的每一个要求都能及时得到满足……但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对幸福的感觉变得那么淡漠?这就是因为父母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反而降低了孩子的幸福感。可见,父母的包办和满足对孩子来说只意味着不必动手就可以得到一切,孩子提出要求,父母马上满足,形成了对孩子有求必应的习惯,只会让孩子心理脆弱,经受不了打击。反之,延长实现要求的时间,孩子有“来之不易”的感受,并在等待的过程中增强了心理素质。所以,我们可以延迟满足孩子的要求,哪怕是孩子的合理要求,我们也不要总是及时满足,让孩子感受过期待后,才会尤其珍惜这得之不易的东西。

每个人对来之不易的东西都会倍加珍惜,如果用这样的方法来教育孩子,那么定会让孩子在兴趣的基础上取得不错的成绩。

7.亲和效应

所谓亲和效应,就是指人们在交际应酬中,往往会因为彼此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之处或者相似之处,从而感到相互之间更加容易接近。这种接近会使双方萌生亲密感,进而促使双方进一步相互接近、相互体谅。

进一步来说,也就是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心理定势。所谓心理定势,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的时间内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趋势。即一个人在其过去的已有经验的影响下,心理上通常会处于一种准备的状态,从而使其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和专注性。

一般说来,在人际交往和认知过程中,人们的心理定势大致可分为肯定与否定两种形式。前者主要表现为对于交往对象产生好感和积极意义的评价,后者则主要表现为对于交往对象产生反感和消极意义上的评价。

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存在一种倾向,即对于自己较为亲近的对象,会更加乐于接近。这里的“较为亲近的对象”,往往是指那些与自己存在某些共同之处的人。这种共同之处,可以是血缘、姻缘、地缘、学缘或者业缘关系,可以是志向、兴趣、爱好、利益,也可以是彼此共处于同一团体或同一组织。我们通常把这些较为亲近的对象称为“自己人”。

毋庸置疑,在其他条件相当的情况下,人们对自己人的心理定势往往是肯定的,自己人之间的交往效果也就更为明显。因此,在交往中,交往双方都应当努力创造条件,形成双方的共同点,从而使彼此都处于自己人的情境之中。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闹蝗灾,为了消除蝗灾,保护老百姓的庄稼,唐太宗举行了盛大的祭天仪式,而且当众把一只蝗虫吞下,并很动情地说:“上天啊!让虫子吃我的心肝吧,不要吃老百姓的庄稼了。”老百姓一听,“啊!皇上是我们自己人!”全国老百姓都被这件事感动得热泪盈眶。在人民丰收欢庆时,唐太宗又到一个农家,尝一口农家饭,表示与民同乐,这同样让百姓感到皇上与百姓心连心。

君民达到了这样一种同甘共苦的境地,君王必然会赢得人民的拥护,势必会保证他在位期间的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可见,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能让对方把你当成“自己人”,那么,你也很容易让交往对象对你形成肯定式的心理定势,从而更加容易让对方发现和确认自己值得肯定和引起对方好感的事实。所有这一切,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巩固并深化自己和肯定引起自己好感的事实,同时也会进一步巩固并深化对方对自己原来已有的积极性评价。在这一心理定势的作用下,“自己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与认知必然在其深度、广度、动机、效果上,都会超过非“自己人”之间的交往与认知。由此可见,人们在与“自己人”的交往、认知之中,肯定式的心理定势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而这也往往会成为操纵人心的一种计谋。

现实生活里,我们往往更喜欢与那些与自己志向相同、利益一致,或者同属于某一团体、组织的人做朋友。

8.邻里效应

南史》上记载了这么个故事:有个叫宋季雅的人,为了有个好邻居,情愿出十分昂贵的房价,买下一幢房子。有人说太贵。宋先生却说:“不贵,这100万元买屋,另外1000万元是买邻的。”宋先生为什么不惜重金买好邻?因为他懂得,有了好邻里,等于为自己增添了左膀右臂。

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些“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事情。这个现象,在心理学上被叫做“邻里效应”。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关于“邻里效应”的实验。

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对麻省理工学院17栋已婚学生的住宅楼进行了调查。这是些二层楼房,每层有5个单元住房。住户住到哪一个单元,纯属偶然,哪个单元的老住户搬走了,新住户就搬进去,因此具有随机性。调查时,所有住户的主人都被问道:在这个居住区中,和你经常打交道的最亲近的邻居是谁?统计结果表明,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次数越多,关系越亲密。在同一层楼中,和隔壁的邻居交往的几率是41%,和隔一户的邻居交往的几率是22%,和隔三户的邻居交往的几率只有10%。多隔几户,实际距离增加不了多少,但是亲密程度却有很大不同。

可见,与人交往得越多,你们的关系就越亲密。因此,有个心理学家开过这样一个玩笑,他说:“如果你想追一个女孩子,千万不要每天都给她写信,因为她有可能因此而爱上邮差。”

因此,我们要想与人建立亲密关系,需要主动与人多接触、多联系。每与人多接触一次,他人对你的印象就更深一点。这往往也是操纵人心的一种方法。

王丽自小住在单元楼里,过惯了清净的日子,结婚以后进到了四合院,她感觉到非常不习惯。这个环境太吵了,大人叫、小孩闹,总是没有消停的时候。

一天,邻居家里盖房,这就使得本来局促的院子更加狭窄了。王丽很生气,出去阻止,双方吵了起来,从此结下了“梁子”。今天你把我家的自行车扎破了,明天我就把你家的室外天线扯断。平时碰见了,也跟仇人似的。王丽真的不想再见到他们,她觉得自己真是碰到了一户“恶邻”。不过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让她对邻居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这天是周末,丈夫在单位加班,只剩下她和年迈的婆婆在家。忽然,婆婆的老毛病发作了,呼吸急促,脸色焦黄,这可把王丽吓坏了,她赶紧打电话给丈夫,然而丈夫单位离家很远,赶回来要很长一段时间,老人的病情可耽误不得,丈夫让王丽赶紧去找邻居帮忙。王丽有些犯难,彼此仇人似的,人家肯帮吗?可是救人要紧,她赶紧去敲邻居的门,邻居一听,二话不说,赶紧跑到屋里,将老太太背起来就往外跑,到了医院,医生马上抢救,老太太终于脱离了危险。这时王丽的丈夫赶来了,医生说幸亏救得及时,要不真就危险了。

王丽和丈夫对邻居千恩万谢,邻居只是说了一句:“没啥,住在一起,应该的。”

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远亲不如近邻”, 意思是说,邻里之间虽然没有亲戚之间的血缘关系,但是时间长了,也会有唇齿相依的关系。生活当中,遇到了像王丽婆婆这样的突发状况,求助邻居显然是最有效的途径。因为亲朋好友虽然愿意相助,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从社会感染的特征去看“邻里效应”,显而可见的是,在邻近的人群中发生的“邻里效应”也总是在非强迫性、无压力感的条件下产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情感和行为变化。由此我们说,社会感染乃是“邻里效应”产生的一大社会心理机制。

但是,能不能说,在邻近的人群中就一定能发生正常的“社会感染”,产生良好的“邻里效应”呢? 你自然会想到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自己所喜欢的人,往往是邻近的人;而自己所厌恶的人,也往往是邻近的人。这该如何理解呢?

为此,社会心理学家请你从社会感染的心理分析入手,去看看正常“邻里效应”产生的必要条件。这个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受感染者与发出刺激者要有“相邻的背景”。

(1)情境上要相邻。如果两个人在物理的、社会的和个体心理的状态这些情境方面大不相同,彼此就很难有效感染。试想,你家在举杯庆贺你新婚之喜,邻居却遇亲人去世,情境迥然不同,感染也就“短路”了,有什么正常的“邻里效应”可言?

(2)态度、价值观相邻。在同一种刺激面前,两个态度、价值观不同的人,其情绪感染和行为感染的情况也会大不相同。比如在音乐茶座听流行歌曲,一些价值观相邻的青年可能发出怪声,互相感染,干扰秩序,但也有人认为这不文明,因而较少受这部分青年的感染。

(3)社会地位相邻。这很容易理解。社会地位不同的人,即使是邻居关系,也难以对某些事情产生同样的情绪和行为。而社会地位相邻的人之间,彼此心理距离邻近,具有某种信任感,感染也就容易发生。对立的社会地位产生对立的思想意识,“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他们之间的情绪和行为感染自然会遇到巨大障碍。

(4)情感上的相邻。某些邻里关系紧张的人,虽然住所相邻,但他们在情感上却处于对立的状态,感染的“电路”大多是通向“负极”,“邻里效应”也就往往进入恶性循环的轨道。 是的,“循环反应”正是社会感染的最重要机制之一。在社会感染的过程中,别人的情绪会在自己的身上引起同样的情绪,反过来,这种情绪又会去加强对方的情绪,如此互相刺激,强化着彼此的反应。一方面,良好的情绪和高尚的行为进入这种“循环反应”的轨道,会引起良性循环,给邻近人群间的角色扮演者带来有益的“邻里效应”,导致情绪和行为的升华;另一方面,不良的情绪和错误的行为,一旦进入“循环反应”的轨道,则会引起恶性循环,给邻近人群间的角色扮演者增添有害的“邻里效应”,导致情绪和行为的堕落。

每个人都要时刻注意身边的“邻里效应”,做到强化其良性影响,防止其恶性影响。

9.鸟笼效应,利用思维定势操纵人心

鸟 笼现象是一个很有趣的心理现象,而鸟笼逻辑来源于一个故事。

甲对乙说:“如果我送你一只鸟笼,并且挂在你家中最显眼的地方,我保证你过不了多久就会去买一只鸟回来。”乙不以为然地说:“养只鸟多麻烦啊,我才不会去做这种傻事。”于是,甲就去买了一只漂亮的鸟笼挂在乙的家中。

没想到的是,只要有人看见那只鸟笼,就会问乙:“你的鸟什么时候死的,为什么死了啊?”不管乙怎么解释,客人还是很奇怪,如果不养鸟,挂个鸟笼干什么。

最后人们开始怀疑乙的脑子是不是出了问题,乙只好去买了一只鸟放进鸟笼里,这样比无休止地向大家解释要简单得多。

这种被别人用习惯思维的逻辑推理误解,并且最终屈服于强大的惯性思维的事情,生活中并不少见。

鸟笼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人们头脑意识中的思维定势在引导着人的行动。

何为“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就是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由于经常反复思考同类或类似的问题,时间长了往往会形成固定化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维定势,也就是一般人的一般思维。

当然,鸟笼效应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为我们提供了先人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很宝贵的东西,可以帮助我们规避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麻烦。但是,它的消极性也是不容回避的,鸟笼效应容易使人们陷入思维定势的圈套,遇到问题,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使得人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往往不加分析地进行接受,过分地迷信经验,依赖经验,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那么,这时鸟笼效应也就成了枷锁,形成瓶颈。

所以说,如果你想成功操纵别人,就必须打破这种思维定势,反向运用鸟笼效应原理,这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所学校,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智力竞赛。这一年,智力竞赛又拉开了序幕。报名参加比赛的有几百名学生,竞争非常激烈。终于,百里挑一,全校选出了6名最聪明的学生,大家都等着看哪一位能获得第一名。

校长把参加决赛的6名选手带进了教学楼第一层,指着6间教室,又指指大门,说: “我现在把你们分别关在6间教室里,门外有人把守。我看你们谁有办法,只说一句话,就能让门外的警卫把你放出来。不过有两个条件:不准硬闯出门,这是其一;其二,即便放出来,也不能让警卫跟着你。”校长说完,微微一笑:“好了,孩子们,请吧!”

6位学生各自走进了一间教室,思考着如何用一句话,就能让警卫叔叔放自己走出大门。然而,3个小时过去了,却没有一个人发出声响。正在这时,有个学生很惭愧地低声对警卫说:“警卫叔叔,这场比赛太难了,我不想参加这场竞赛了,请您让我出去吧。”警卫听了,打开了房门,让他走了出来。看着这个临阵退缩的小家伙垂头丧气地走出了大门,警卫惋惜地摇摇头。

然而走出大门的小家伙随即又回来了,他走到大厅里,对校长说:“校长,您看,按您的要求,我办到了!”校长伸出手一把抱起这个孩子,高兴地说:“孩子,你是这次竞赛的胜出者!你是最最聪明的!”

此例中的主人公运用了逆向思维,以退为进,很轻松地赢得了“最最聪明的孩子”的称号。

逆向思维最可宝贵的价值,是它对人们认识的挑战,是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化,它不同于一般的形式逻辑思维,它要求人们跳出单向的线性推导路径,在逻辑推理的尽头突然折返,思路急转直下,堪称是操纵他人的一门精湛技术。

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使解决它变得轻而易举,甚至因此而有所发现,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来,这就是逆向思维和它的魅力。

10.自我心理操纵术

众 所周知,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既有生物属性,亦有社会属性,是有着丰富思想感情的,所谓“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因此,人会患生理疾病,心理上也可能出毛病。然而,人又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心理操纵术,用以保护自己脆弱的心灵。这些自我心理操纵术主要有以下四种:

(1)否定作用

有一位妇女,自幼父母双亡。后来结婚生有一女,她极为疼爱。但非常不幸,一天女儿因车祸意外死亡,当有人来家里告诉她这个消息时,她不肯相信,也不去认尸,坚持认为弄错了人,女儿没有死,放了学就会回来。下午她照常烧好女儿最喜欢吃的饭菜,摆好碗筷,等待女儿回家吃饭。到了晚上,仍照往日习惯,为女儿铺好床,好让女儿一回来就可就寝。她不准丈夫或任何人提及女儿已死的事,也拒绝去办丧事,坚信女儿一切都很好。

显然,这位妇女精神已崩溃,对女儿已死之事完全予以否定,欲通过否定作用来避免这件事所带给她的打击和痛苦。

应当注意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有意去否定许多事实。诸如,问某一年轻姑娘:“你有没有男朋友呀?”该姑娘会不好意思,脸红否定说:“我才没有男朋友呢!”其实她已有男朋友,而且快订婚了,只是不好意思而有意否定。这种连自己也能意识到的自我否定现象,并非潜意识中的否定。所以不算是心理防卫机制所指的“否定作用”。真正的否定作用是在潜意识情况之下进行的,个体不但否定了事实,而且真的相信没有发生,有时会达到妄想状态,便成为“精神病”症状了。

事实上,否定作用并不能使我们完全否定问题存在的事实,只是使我们否定对这些问题存在的注意力而已。不过,有时否定的心理防卫机制可以说是一种在心理压力中保卫自己的方法,可以给人多一点时间考虑与做决定。然而,不可忽略的是,否定作用在一般行为表现上,足以妨碍人们对问题的适应,因为其机制是躲避问题以代替面对问题。

(2)潜抑作用

所谓“潜抑作用”,是指把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念头、感情和冲动不知不觉抑制到潜意识中去的一种心理防卫术。它是各种心理防卫机制中最基本的方法。一般而言,人们都具有将一些所不能忍受或能引起内心挣扎的念头、感情或冲动,在尚未为人觉察之前,便抑制、存储在潜意识中的倾向,以使自己不至于知道,保持心境的安宁。这些存储在潜意识中的念头、感情和冲动,虽不为人知,却可能不知不觉地影响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使人往往做出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来。

换句话说,潜抑作用乃是把不愉快的心情,在不知不觉中,“有目的地忘却”,以免心情不快。它与通常所谓的“自然遗忘”,即因记忆痕迹的消灭而自然忘掉的情形性质不同。与压制作用也不一样,压制作用是指有意识地抑制自己认为不该有的冲动与欲望的行为。

有个女孩子常常在傍晚突然惊叫,接着在地上打滚,大吵大闹,有时甚至做出一些怪动作,像跳舞一般在地板上跑来跑去。每次发作一两个小时,夜夜如此,持续了好几个月。家里人束手无策,只好带她到心理门诊求治。施治者问及病因是什么,求治者一概回答:“不知道”,“忘掉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每到傍晚,就自然发作”。

施治者运用催眠术,让她保持浅睡眠状态,然后与之谈话,再问以同样的问题。结果,求治者在朦胧状态中,慢慢说出了她第一次生病的情形。原来这个女孩的父亲非常疼爱她,管束得也比较严,不让她随便外出或与男性交往。生病那天,她早已与一位朋友约好了出去跳舞,本来准备到了傍晚,乘父亲不在时偷偷溜出去与朋友汇合。不巧,当天晚上吃过晚饭之后,她父亲一直坐在门口看报纸,寸步不离,所以无法出去赴约。她一方面害怕父亲,不敢开口向父亲要求出去;另一方面又担心朋友会一直站在外面等,于是心里非常着急。在这种越等越急的情况之下,她忽然大声叫,大声闹,在地上打滚,四处乱跳。自此之后,每到傍晚,便自然感到焦灼不安,然后就发作起来,但已将第一次发病的病因“忘”得一干二净。

(3)转移作用

转移作用是指把对某一方的情绪反应转移到另一方的心理防卫术。这是人们常有的倾向,即把自己对某一对象的情感,诸如喜爱、憎恶、愤怒等,因某种原因无法向其对象直接发泄,而转移到其他较安全或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

一位丈夫,在办公室里受了上级的责备,一肚子的气因工作关系而不敢发作,只好忍气吞声。但一回到家中,可能就会对妻子粗声粗气,甚至发一阵子脾气。而做妻子的感到莫名其妙,一肚子火没处发。刚好小儿子在旁边,便顺手给了儿子一巴掌。儿子平白无故地挨了一巴掌,满腔愤怒,真想回敬一下,但孩子当然不能打妈妈。回头一看,小花狗正在摇尾巴,走过去抬起脚就给了小花狗一脚……

本来是丈夫受了上级的气,转来转去,最后发到了小狗身上。尽管怒气没有发到本来的对象身上,但因为得到了转移,出了气,心情也就舒展多了。这是因为对某一对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是不为自己或社会所接受的,所以把它转移到另一个可以接受的对象身上,以减轻自己精神上的负担,即为“转移作用”。一般说来,人们所转移的对象,与原来的对象有相似关系,具有代替的性质。像小孩子喜欢吮奶头,长大了没有奶头可吮,便改为吸吮手指头,再大一点时改为咬笔尖,更大时变成抽香烟或嚼口香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有一位母亲,带着她2岁的孩子来找心理医生咨询。最近她发现孩子常常抱着自己的小枕头到处跑,怎么打骂都不听。同时,不管在家里或者在外面,常常吵着要枕头,并且常用手指头捏着枕头的角,玩个不停。如果妈妈带他外出,他非要拖着一个枕头不可,使妈妈又气又急。后来,心理医生从妈妈那里了解到:这个孩子出生不到半年,妈妈的父亲突然得了重病,为了照顾其父亲,只得把小孩留在家里让丈夫照顾。在这一段时间里,每当小孩哭的时候,丈夫就扔一个枕头让他抱着玩。因此,他无形中养成了习惯,把枕头角当成奶头吮吸,或用手指头去玩弄,把对母亲的依恋转移到了枕头身上。

(4)抵消作用

所谓“抵消作用”是指以象征性的事情来抵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的事情,以此补救其心理上的不舒服的一种心理防卫术。健康的人常使用此法以解除罪恶感、内疚感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一个小孩会说“对不起”,或以乖的表现来弥补他的错误行为。一个小孩长大之后,同样会在适当的时候继续以这种表示歉意的方式来补偿自己的不当行为。

一位性心理变态者,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与家里养的动物性交,出现了所谓“恋兽癖”的行为。自从此事发生之后,他内心一直感到惭愧,而且还担心染上疾病。所以就天天用肥皂、药水洗澡、洗手。

他之所以拼命洗手,其用意即想以此象征性的动作来洗净其心中的邪恶之感。实际上,洗手对已发生之事毫无补救,但心理上却有抵消的作用。另一位病人,一次不慎说错了话而出了纰漏,以后他每说一句话,就倒抽一口气,表示已把刚才说的话收回来了,不算数,或用手蒙住嘴,表示我没有说,这样心里就踏实多了。

生活中,人不可避免地要遭遇挫折,造成心理上的创伤。然而,人又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心理防卫机制,用以保护自己脆弱的心灵。 aIJDGJ77DJhGfATatNIM6QW90ZHON7Hp2yu6CTSlZ3Z+Uc/qzoRFvO4akn1dRAF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