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在董其昌《容台集·别集·画旨》中,有一则著名的画论,其云:

画与字各有门庭,字可生,画不可熟。字须熟后生,画须熟外熟。

这则妙论,于董氏在世时即被广泛认同与流播,然在一些明清相关画学著录及今人著作中,其引证却莫衷一是,尤其“画不可熟”一句,常被引作“画不可不熟”,此外尚有各种文字出入、托谬及误读。这种现象,始自董氏同时代人汪珂玉《珊瑚网》,其卷二十三引董氏论画:

字与画各有门庭,画可生,字不可不熟。画须熟后生,字须熟外熟。

这段引用可谓极不严谨,文字完全被颠倒与曲解。迨至20世纪初,于安澜《画论丛刊》则为:

画与字各有门庭,字可生,画不可不熟。字须熟后生,画须熟外熟。

于安澜注明这段文字“并见《容台集》”,实为杜撰,因“画不可不熟”一句,《容台集》实为“画不可熟”。现代美术史学者多从于说,以为唯有“画不可不熟”,才能符合“画与字各有门庭”的语义。

又,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的引用文字更为离谱,其作:

画与字各有门庭,字可生,画不可熟。字须熟后生,画须生外熟。

俞氏自注引自《画诀》,乃清人选本,固不足道,语义更相抵牾。

诸家征引,列表如次:

表1 “生熟论”引文一览

以上种种征引,其混乱错讹颇如高木森先生感叹:

他(董其昌)的理论,如“无一笔不肖古人,又无一笔肖古人”或“画不可不熟。字须熟后生,画须熟外熟”,都是无确解的公案。

然考是论,究竟是“画不可熟”还是“画不可不熟”?真是所谓“无确解的公案”吗?若要得确解,笔者以为首先必须搞清董氏的原话,如连原始文献都不正确,那自然是无法得到确解的。 pS9bHRvpdP4uPs6YW5Ydo+o0qGJeXuyInlGn9detIrthdUTVUUeWgg8TRT+PaNA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